第91章 公布,便是石破天驚的消息:

賈放賈三爺,給公共事務部劃撥了一筆修橋基金,支援大家在冬季枯水的時節裏,在青坊河上修一座橋。這筆錢用于買材料和支付人工,也就是說,所有參與修橋的青壯,都能按照出工的次數獲得津貼。

這下寨子裏沸騰了。

桃源村的土著們感慨:“賈三爺對咱們太好了,咱們為他做什麽他說一聲就好啦,人家竟然給咱們付報償——必須支持。賈三爺說什麽咱們就做什麽。”

外頭餘江來的新移民們卻一臉蒙圈:“這裏沒有勞役的嗎?真沒有勞役的嗎?”他們在餘江的時候,都習慣了官府征徭役,像修橋這樣的大事,向來是冬閑的時候各家各戶出徭役,大戶可免——可是到了這裏,一起修橋,竟然有工錢?

家中富有的農戶們稍許流露出一點可惜:他們揚名的機會、立功德碑的機會被賈放賈三爺剝奪了——他們當然也沒有這個膽子去和賈放争,但是這也不需要他們花錢免役了,也算是撿了個便宜。

總之賈放新成立的這個“公共事務部”,第二次露臉就得到了大把的好評。

但也有人看出了賈放的深意,那秦裏正……現在是秦村長了,偶爾與家人閑坐的時候才嘆息一聲:“看着樣子,往後賈三爺是要征稅的。”

旁人問他為什麽這麽說,秦村長說:“他的意思是,大家拿出來聚在一起的錢,是大家的錢,要用在刀刃上。”

“這次修橋,他見大家初來乍到的,又都不富裕,所以這修橋的錢他先出了,以後再有什麽,就要靠大家出錢。他這是要把咱這桃源寨,養成一只會下蛋的雞,用雞蛋換的錢,繼續來養這桃源寨。”

秦村長的話令人沉思,終于有家裏小輩鼓足勇氣問:“可是……咱們以前在餘江的時候,官府不也收稅的嗎?而且稅收上去到底做了什麽,咱也不知道啊!”

這不就是桃源寨和外頭的區別嗎?

秦村長一怔,點着頭道:“說的也有道理。”

這關于未來稅收的讨論,只在桃源寨的極小一部分家庭裏被讨論,讨論得最熱烈的,卻是賈放聽取意見,問寨子裏的人,他們這橋想修成什麽樣。

“能走牛,能推小車!”

“我看這地方挺潮濕的,時常下雨,建個帶廊的風雨橋吧?”

“風雨橋?你知道修一座風雨橋要多久?咱們就只有一個冬天,修一座石板橋就得了。”

“石板橋不行,這青坊河裏上下游時常要走竹筏子,中間卡着一座石板橋,咋走?”

“橋面架高一點喽?”

“那也不行,漲水漲起來把橋面修得再高也沒用。但平時枯水時候把橋修那麽高……爬着不累嗎?”

五個村的村長負責收集這些意見和建議,并且原原本本地返回給了賈放。

賈放甚至還收到了好幾份“設計圖”,是在“潇湘書院”讀書的孩子們聽說了修橋的事之後,特地畫的。沒有紙張,就畫在了黑板上,邀請賈放過去看。

賈放親自過去看了之後,表示很受啓發。隔天他就敲定了那橋的式樣,和以前一樣,他也是在黑板上精心繪就了一幅“效果圖”,然後讓人擡到大夥兒面前——

“收集了大家的意見之後,我決定,修一座如此式樣的橋。”他指點給村民們看,“石頭制的堅實橋墩,足夠抵擋豐水期青坊河湍急的河水。上面鋪着的是用厚實圓木釘在一起制成的木制橋面,橋面平坦,且足夠寬敞。”

“橋上修有欄杆扶手,過橋的時候可以搭把手。”

“最最重要的一點,是正中兩座橋墩之間的橋面,可以打開。如果河面上需要過船、過竹筏,而橋面又不夠高度的時候,你們可以絞動旁邊的扶手,這最中間的一段橋面,就會朝兩邊提起來……對,就是這樣一個角度……”

桃源寨的鄉民們又聽着像做夢一樣:遠從沒想過,這橋面還可以吊起來,讓河裏走船。

最後終于有人提問:“賈三爺,這個橋,叫什麽名字?”

賈放說:“既然坐落在咱青坊河上,我想它就叫做——青坊河大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