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林繼橋失業了。

《西出陽關》美術組給她的臨時助理發來信息,說劇組遇到點不可控難題,暫時停止後期制作。

具體什麽情況,什麽時候能恢複,助理也不太了解,等美術總監給她正式通知可能才有解釋,很抱歉。

後面附加大段谷歌翻譯的溢美之詞。他一直以為林繼橋是外國人,磕磕巴巴說你的工作非常了不起,希望有機會繼續跟大神合作。

林繼橋用英語回:我知道了,謝謝你。

但是她沒有立刻停止手頭工作,把當天計劃完成的場景搭建好,才關掉軟件,把消息轉發給顧盼。她估摸着這項目重啓不了,這事兒得就這麽黃了。

半小時不到,顧盼百忙之中回信:啊,這劇組我還打聽過好幾次,難得的優質項目呢。

林繼橋一指禪慢吞吞打字:沒辦法,國內環境就這麽不穩定。

顧盼發了條語音:“別這麽說。”

緊接着又一條:“要不你還是滾回美利堅去?”

林繼橋不作聲了。

她查了下轉賬記錄,前期款項在規定日期打到她賬上。助理第一時間聯系她,給足了緩沖期,總體來說損失可控,不過她得盡快找份新工作。

跟顧盼說完,對方回:“我看下,回頭有合适的聯系你。”

于是林繼橋關上電腦,關掉特意為顧盼開的手機推送,趿上拖鞋來到對面房間。

20平的房間只有兩盞落地臺燈,林繼橋在門口右手邊的機櫃上拿起手柄,揿下啓動鍵,三面牆壁随即亮起啓動畫面。

這是她真正的工作間。

Advertisement

畫面上,卷軸徐徐展開,大漠孤煙直的場景映入眼簾,砂石粒粒可數,一陣風吹來,沙塵撲面而來,帶起灰黃煙霧。

林繼橋調整了下角度,伸手抓起一把沙子——當然是假的,她戴了虛拟現實交互設備。

這種設備能夠全方位模拟現實,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假象,沖擊力堪比當年盧米埃兄弟放映《火車進站》,現場觀衆看到火車迎面開過來,甚至被吓得尿了褲子。

但這并不是現實。

視覺和音效構成場景的主要元素,可還是缺少關鍵的觸感。

林繼橋的工作就是——在舍棄觸覺的前提下,将視覺效果在現有技術水平的基礎上表現到極致,并且能直接應用到項目。

通俗地說,就是以假亂真。

這很難,在多數人眼中,林繼橋的工作可能還很枯燥。

如何模拟現實?最管用的方式就是照搬現實,然後編譯為數據。

光照強弱、透視比例、沙丘移動的速度,沙漠場景并不是畫上一大片黃色就能搞定,它甚至需要很紮實的地質學知識。而且光把場景搭建完只是完成了一半,接下來,要按照分鏡把人物摳進場景,合入時間軸,渲染,輸出。

這個被林繼橋命名為撒哈拉的場景,她足足做了一年。

視界裏除了一眼望不到頭的碧藍天空,就只有飛沙走石。

荒蕪。

但林繼橋還要往裏面添加更多內容。

這樣,如果有人需要,她能夠快速搭建出滿足甲方需求的背景,或者打造出主角遇難的陷阱。

幾個小時前那個半路夭折的電影《西出陽關》就是最合适展現的舞臺。

電影的制作班底實屬國內近幾年來難得一見的大手筆。

這是一名息影多年的影帝複出後接的第一部 片子,導演雖然年輕,但三年前拿過國際知名獎項。原作是風靡網絡多年的虛構類小說,由七星獎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編劇操刀改編。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一群探險家進入沙漠,打算探索于阗古國之謎。但在一次詭異的沙暴中,他們被卷入另一個空間。

劇情圍繞由老探險家帶隊的探險隊伍在異度空間的種種見聞及經歷,揭開這個被超自然力量保護的另類桃源的前世今生。

但它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玄幻探險電影,故事的原作者借用兩次驚心動魄的事件,揭露先輩們創造世外桃園的原因,以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寡民小國如何延續了上千年。

電影改編的難度不在預算,而是如何打造一個全方位栩栩如真的沙漠環境,以及如何還原一個延續千年、帶有濃厚煙火氣息和生活味道的古城。

也因此,這部小說從被買下版權到真正立項,共花費了十二年。

CG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電影完美呈現給觀衆提供了可能性。

但真正操作起來,制作組發現難度還是很大。

首先,就算擔任主演的影帝樂意去沙漠吃苦受累,整個制作組加後勤人員,上上下下兩百多號人實在不好安置。

但如果室內搭建攝影棚或者随便找個沙漠取景,自然狀态并不能完全達到導演的要求。

這時候,顧盼想起了林繼橋,想起她某天無意間看到林繼橋搞的撒哈拉項目。

她找到各種門路聯系上負責後期的美術總監,拿到測試題,然後讓林繼橋連夜制作,第二天一早發給美術總監,确定看完之後告訴他,這是一個人完成的。

就為了熬夜趕工這事兒,林繼橋沖顧盼發了好幾天脾氣。顧盼忍了幾天,最後找了個回音巨大的地方吼了一句:“我不是你媽我是你財神爺。”

林繼橋想想也是,她目前的收入來源靠顧盼聯系的外包項目,主要給影視劇、游戲搭建場景、做後期。

于是不生氣了,乖乖給財神爺大人幹活。

她把所有存款都用來買這層公寓樓,還背上了不少貸款,工作站運作每個月消耗的電量也是一筆龐大開支。

能接到這麽靠譜的項目全靠顧盼。要讓劇組自己找,肯定至少得二十人起步的後期工作室。靠一個人能完成?沒人相信。

也就顧盼舌燦蓮花加上公司背景作為背書,在美術組總監與林繼橋沒有任何接觸的前提下同意跟她簽了試用合同,三個鏡頭完成得都很不錯,才簽正式合同,并把一個助理派給林繼橋。

滿足了林藝術家不出現場、不視頻面試的條件,總監也提出了個苛刻的要求,林繼橋不能署名。

林繼橋用一個“OK”的表情答應了。

知道這件事,顧盼又把她臭罵一頓,撂了狠話,“你這麽做路子會越來越窄的,現在都要知名度,你那些作品拿出去寫的都是別人的名字,你讓資方怎麽相信你有那個能力?”

林繼橋退出微信,關掉推送。過幾天再打開,照樣收到幾條囑咐她吃飯睡覺的信息,附送顧盼對劇組的摸底資料。

這項目從主創到主要投資人顧盼都探過底,為什麽會黃,顧盼也很吃驚。

因為能同時請得動導演、影帝、編劇,投資方也是有實力有後臺的,怎麽這麽好的項目能垮掉,顧盼左想右想想不通,上網一搜,到處都還是對這部電影的期待。正巧總監打道回海城,她直接去找美術總監喝下午茶。

“我告訴你,你別告訴別人,我也是給你個交代。”

一般把這種話放前邊的都是大料,顧盼本想還有什麽能同時威脅得了整個劇組的。

然後總監說了兩個字,把顧盼震愣了,心裏直感慨電影命運多舛,林繼橋時運不濟。

很簡單,這片子實在太招人注意,多方勢力聯手合作,深挖狠掘,找出一個主創模棱兩可的黑料直接發到大投資老板郵箱。

主演、編劇、導演,具體是誰總監沒明說,關鍵是那兩個字是近幾年堅決不能碰的高壓線。

總而言之,結果就是投資方權衡下來,認為及時止損比較重要,暫停了這項目。

顧盼沒有把詳細信息告訴林繼橋,相信那家夥也不會在意。只是感慨拍電影真他媽不容易。

林繼橋也真的不在意,她估算了下,靠前期款項還能撐兩個月。兩個月,大單沒有,顧盼總能給她找一兩個小單做。

六點整,她将工作間轉為低能耗狀态,去給自己做了晚餐。

冰箱裏儲備糧不多,她APP上下了個單,補充好存貨。吃過飯,把餐具放進洗碗機,正好跑腿的外賣員離小區還有1公裏。

她給外送員發了條信息,告訴他直接上樓,東西放電梯廳。

在監控裏看到外送員返回電梯,林繼橋才出門拿回兩箱東西。

她這層公寓在35樓,頂樓36樓只有一戶人家,另外那戶據說空關了好多年。林繼橋也從來沒聽到過動靜。

她把東西分門別類放進冰箱,來到密封好的陽臺。

時已至夜晚,紅、黃、白三色車燈構成長龍,間或閃爍着妖異的綠燈,市中心區域,高峰期每一輛車的移動都使足了馬力。

林繼橋端着一碗冰激淩坐在飄窗上,心裏想的卻是那大片大片、滿目荒蕪的沙漠。

她想,撒哈拉已經搭建了80%,那麽克羅諾斯的鐮刀什麽時候落到她頭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