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陪伴

說太歲曾和天羅子說過,

“每一個人身處的立場,皆有他的難處與考量,有時候,适當的将本我思考放下,以客觀的角度設身處地着想,你能體會更多這個世界的美善,從而得到更多平靜與喜樂。”

如閻王,為王者,本來就該把百姓福祉放在諸事考量的最前端。兩次的閻王惡相出現,皆和天羅子有關,不論閻王當下做着何種思量和打算,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解釋,說太歲還是希望在天羅子眼中能看到更多的良善和美好,莫要自艾自怨。

天羅子确實有怨,但他也不想怪誰,因為這是他與師父相依為命的契機。

“如果說我得到什麽,我想師父你是我今生最大的收獲,能跟師父這樣并肩而行就是一種幸福。”

這樣的話從天羅子口中說出來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說太歲難道就真地一點聽不明白其中深意?不,就是因為說太歲太知道太明白了。

明明知道卻還說着,

“這種依賴心态不是好事,你早該要獨立了。”

卻是為了什麽?

說起羽駁,被說太歲治好劍傷後,它便一直跟在說太歲的身邊,美其名曰,他的主人說太歲體力不好,可少不了它這個坐騎。從此以後,移動的馬背上,成了說太歲另一種意義的家,羽駁也成為了他的陪伴。

只是,當他這個家人即将成為過去式,說太歲如何又舍得讓羽駁陪他到最後?

漂浪的玈人可以什麽都沒有,卻不能失去他心底所認定的家人。

羽駁如此,天羅子亦是如此。

“世上有哪一個人是能獨立而活,不依靠任何人?沒有嘛。就算是國相,這麽位高權大的人身邊不也是跟着一名照顧生活起居的小童子,人啊,孤獨過頭了,會顯得無情,師父應該不希望我做個無情的人吧。”

辯駁的話在太歲聽來,意義有,卻無用。

“如果情當斷時,那與其抱着有情而心苦,不如無情面對。”

Advertisement

知道天羅子對他的感情不僅僅是依賴,也是陪伴,不是誰依賴誰,而是誰陪伴着誰。

說太歲自己已經經歷過了不少無奈地生死離別,這樣的痛,他不希望天羅子去承受去背負。

“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再讓心有太多負累,好好過活就對了。”

只是,可能這麽簡單如願嗎?

潔白無垢的白梅下,說太歲也只希望那個一直在他身邊的孩子歡喜快樂,沒有血腥,沒有危機。

“記住你現在純粹的歡喜心情,然後輕輕将眼閉上。”

“為什麽要将眼閉上?”

“因為要用心感受,你的依賴,其實都是我的希望,因為玈人無根,家人就是身為玈人的我最渴望擁有的東西。”

這是說太歲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向天羅子說出他的真心,天羅子對他的親近,在漫長的歲月裏,給他帶來了一種家的歸屬和溫暖,這樣的陪伴,即使一直行在殘酷的江湖血途中,內心也覺得歡喜。

只是這樣的歡喜也要在消彌在生死中,但若是不說出來,便覺得這也是一種負疚。

既是說完了,接下來就該繼續前行。

玈人的說太歲管不了天意管不了人心,只做着自己想做而能做的事情。

若不能再陪伴,只望那一人安好便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