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從省城出來之後,就搭上了順風車,跟在了一個商隊的尾巴上。這是老陳頭托了朋友找的商隊,給了一筆錢叫搭夥兒一起走,承諾到了地方會再給一筆,這才算是讓人家同意帶上他們這幼弱婦孺。

這一行商隊會經過柳家村所在的鎮,有了他們的照應,路上也安全很多。

除了晚上住店之外,白天都是一路前行,并沒有停下來過,吃喝都在馬車裏頭,小祥和老陳頭以及秦嫂三個人輪換着,駕車,累是不累,可是精神都緊繃着,時間長了也有些受不了。走的都是商道,不算是人煙稀少,路程長一點,但好歹也安全一些。

就這麽艱難地度過了兩天,終于,來到了柳明月相對熟悉的銀柳鎮,而柳家村就在銀柳鎮的郊區不遠處。

“夫人,已經到銀柳鎮了,等會兒到了地方,跟商隊的人辭別,休整一日,明日再去柳家村吧。”老陳頭跟車裏頭的柳明月說完,自顧自地駕着車往前頭的旅店駛去。“正好還能在這兒采買一些東西,打聽打聽情況再去。”

他反正是有些不放心的,這柳家村是個什麽情況,事先也沒有了解過,既然錢財上并不會拮據,還是先了解再決定。反正都已經離開省城了,就無所謂了。

一直在車廂裏頭待着,憋悶得很的柳明月,聽到這話便掀開車窗簾。

她看着外頭陌生又有些熟悉的街景,記憶深處湧現的畫面,是當年爹爹還康健時,帶着她跟娘親趕集的畫面。想當初自己也曾經是被捧在手心上長大的孩子,只可惜,有了後娘就有後爹,世事無常,人心難測得很。

柳明月一點兒不想将記憶裏曾經抱着自己看花燈逛街的那個溫柔的爹爹,跟生病時,後娘說讓她趕緊嫁了換點錢時點頭應承的那人混合在一起,對她而言,那是兩個人。

跟了陳地主之後,她曾托人回去問過,說是爹爹後來也沒留住命,後娘自然也改嫁了。這番回去,少了這兩人,倒是能省不少麻煩,柳明月反正是挺開心。

如今的村長是她隔房的堂哥,還曾經跟着她爹讀書,應該還算是有幾分面子情。柳明月已經打算好了,到時候可以要回屬于她爹的房子,翻新下三間土房,再起兩間抱廈,也能安頓下他們這麽些人了。

她扭頭看了看正在睡着的幾個孩子,倒是難得有了幾分柔情。

“也好,順便問問哪兒有好的大夫,得叫小旻去給看看,他這情況絕對是不對的。”持續不斷的感冒好了以後,如今的陳梓旻還是不大愛理人。原本在家裏頭并不顯眼的他,一直都沒有得到大家的關注,自然也沒有察覺。

老陳頭也是到了前兩日,才把陳地主的這幾個孩子給認全了。

陳梓湘還好,因着住在下人房,他多有照顧,還算是面熟。可被二姨娘丢過來的陳梓瀾卻是沒多少印象,更別提還只有三歲大的陳梓淳和一直都困在自己房間裏的陳梓旻了。

柳明月伸手給陳梓湘順了順頭發,這個孩子懂事兒得很,小小年紀就已經通曉很多東西,眼力勁兒可好了。在馬車上的這兩日,她早就養成習慣待在柳明月身邊,忙前忙後,可懂事兒了。

或許正是因為這份小心翼翼的讨好,柳明月對她也是格外的好,兩人的感情倒是升溫了不少。

作為陳府的姨娘,她跟這幾個孩子算不上是熟悉。不過既然帶着陳家的下人和孩子一同來了,自然也是不會見外的。柳明月偶爾會流露出一些長久相處後才會了解的那種熟悉感,叫老陳頭也很是疑惑。

畢竟,他想不太明白,為何一個尚在妙齡的女子,會願意背上這幾個負擔。看她照顧孩子時并不是勉強,而是真心實意,更是驚詫。

跟了陳地主這許多年,已經到了半老徐娘年紀,不會再出嫁的二姨娘尚且不願意帶着陳梓瀾這個小拖油瓶。柳明月不過是才二十多歲,以後還有數不清的機會,若是帶着這幾個拖累,只怕就葬送了後半生了。

柳明月可不管他的疑惑,自顧自地盤算着未來。以後該以何謀生,她大概跟老陳頭商量過,有一個基本的方向。既然在村裏,自然還是要以務農為主,然後業餘時間可以發展點別的副業,好歹也能把日子過下去。至于以後要如何發展,全看風向而定。

手頭上握着一大筆錢的柳明月,還算是有點底氣,她看着外頭搖曳而過的街景發着呆,想着回到柳家村之後的生活。

跟返鄉的柳明月不同,這個地方對于同行的其他人而言是很陌生的,尤其是幾個孩子。像陳梓湘還好,有了柳明月的特殊照顧,安定了許多。可陳梓旻和陳梓瀾都不喜歡陌生的環境,更不願意面對即将到來的陌生的生活環境。

“姐,聽說鄉下都是土房子,到處都很髒,我們真的要到鄉下去住嗎?”她還是更願意留在省城,在馬車上的這兩天,陳梓瀾不知道多想念她自己房間裏軟綿綿的床。

陳梓湘倒是覺得沒什麽,伸手拉住陳梓瀾的手,安慰她道:“沒事的,姨娘這麽做肯定是有原因的。”要不然早就直接把他們丢下自己走了,既然願意帶着他們,肯定是會安排好。她偷偷聽陳爺爺說過,姨娘是個有見識的女人。

兩個小女孩嘀嘀咕咕說着話,靠在一起取暖,這一次的出行也讓她們的關系緊密了起來。阿香在邊上聽着,心也安定了許多。要不是因為身邊的人都是熟悉的,她早就崩潰了,有些恐懼男人的她這會兒呆呆地坐在邊上,原本神色中的那些惶恐和迷茫散退了不少。

自從得知陳地主出逃将他們都落下了,老陳頭是有事兒忙,心裏頭的傷都沒機會表露出來。小祥是個随遇而安的孩子,聰明機靈,見老陳頭事事有安排,心也是安的。倒是秦嫂,跟阿香是一樣的,也有些凄惶。

秦嫂進陳家的時間不長,她是自賣自身,帶着兩個孩子,若不是有陳家,早不知道流落到哪兒去了。如今跟着柳明月回了鄉下,她不怕日子苦,就怕沒了庇護,會有她害怕的事情發生。

馬車往前走着,很快就來旅店,将孩子安置好,讓秦嫂帶着阿香給他們熟悉,柳明月跟着老陳頭往街上去了。

如今局勢不算緊張,路上的男男女女都有,柳明月一邊觀察,一邊跟老陳頭商量。“村裏頭的衛生條件一般,主要添置些日用品,不過也不需要買很多,反正還會有機會來的。”至于以後票證制度出來了之後,又該如何度過,還有這麽長的時間可以想呢。

回想起曾經跟着陳梓淳見識的各種手工DIY作品,到時候實在不行,好歹能靠着這些知識想想辦法搜集了自己做。

“除了買東西,最主要的就是打聽清楚情況,我想着,這銀柳鎮就這麽大,總該有人知道柳家村的事兒。姨娘也幫着想想,好歹是有個切入口。”老陳頭本來是不想跟柳明月單獨上街的,可旅店并不是百分百安全,孩子那麽多,光是阿香和秦嫂兩個人看着,他并不放心。

小祥除了要看着馬車和車裏頭的東西,好歹還能搭把手。

“陳叔日後就叫我名字吧,我們以後就是一家人了,無論是您還是秦嫂,既然都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就不論主仆了。”這是她想說很久的事兒了,“至于柳家村的消息,要知道其實也簡單,那邊有個茶樓,聽說店主就是柳家村的。”

算起來那人應該是她的祖伯,經營這茶樓也有些年頭了,這些年,借着他的關系,柳家村的村民們在農閑時,多多少少能在城裏頭靠着零工掙些錢。

老陳頭見她說得真誠,便也就應了下來,“也行,你的年紀能當我女兒了,你既然叫我一聲叔叔,那我就托大叫你一聲明月吧。”如今就剩下他們這些人相依為命,的确不應該太過講究的。

至于打探消息,他不想讓柳明月出面,“您還是到這衣料鋪子去看看,買些結實耐用的棉布吧,那邊就由我去。等會兒我直接去鋪子找你。”他指了指邊上那間店,自顧自地往茶樓去了。

柳明月不糾結,轉身就走。

既然已經将這些事情都交給了老陳頭,她便不想再幹涉,接下來她要做的就是好好買買買,為之後的日子做準備。要知道,村裏頭的生活可跟城裏大不相同,尤其是家裏那三間土胚房,若是不好好打扮收拾,只怕那幾個小祖宗得翻天。

想到旅店裏頭的那四個孩子,柳明月再次有了養兒的煩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