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柳家村就位于銀柳鎮郊外,靠山,但是來往于鎮上還算是方便,只不過沒什麽事兒,大家都不愛往鎮上去。加上村裏頭的人過日子,大多數都是自給自足,每年也就趕集的時候會去湊湊熱鬧,平日裏可都不愛出去,生怕鄉下人受了欺負。
柳明月一行人在鎮上休整一日,就帶着滿車的行李直奔柳家村了。
老陳頭已經将柳家村的情況都打聽清楚了,尤其是如今的村長的習性和日常的作風等等,有了這些作為前提,他心定了好多。跟柳明月一起給孩子們喬裝打扮,将過于奢華的東西都丢棄掉,換上了新買的普通衣裳,配上這一路奔波導致的疲累,倒是一點兒不顯眼。
幾個孩子的不安随着跟柳明月的同吃同住,倒是消弭了不少。至少他們都已經很肯定一點,那就是柳明月的确沒有想要丢下他們的意思。
一路往柳家村走,人煙漸漸稀少,農田裏頭的稻子剛剛收完,第二茬還未種下,農人們在地裏頭忙活着,那彎下的脊梁,汗濕透的背影,崎岖的土路,形成了他們對柳家村的第一印象。
陳梓瀾和陳梓湘湊在一起小聲說着悄悄話,姐妹倆相處久了,性子漸漸顯露出來,一個活潑一個溫婉,倒是也投契。陳梓淳正在秦嫂懷裏頭睡着呢,而小豆子摟着弟弟就在角落裏頭待着,柳明月摟着陳梓旻,靠着車廂打盹兒。
她昨夜裏一直做夢,前世今生輪流回放,叫她的心充滿了不安定,這會兒正補眠呢。
來到銀柳鎮的那日,柳明月就托人給村長柳立成帶了信去,希望他幫着收拾一個可以安頓的地方,無論是她自己的家,還是村裏頭的宅子。随着信件寄去的還有五個大洋,在這個時候也算是不小的一筆錢了。
這還是老陳頭提議的,柳明月素日舍得花錢,但這種人情往來的事兒顯然是老陳頭更擅長些。有錢能使鬼推磨,即使信得過柳立成的人品,該花的錢還是要花到位的,這樣才能享受別人予以的方便。
也正是因此,柳明月再次肯定了自己當初想要拉上這麽一大幫人的想法,有了老陳頭和秦嫂,日子會好過很多很多。
很快,馬車就來到了村口的大柳樹下。
這兩顆柳樹是當年柳家的祖先來此定居後便栽下,幾百年過去了,如今已然長成三人都未必能合抱的大樹,閑暇時,大家都愛湊在這兒乘涼,樹下有村人們壘好的石塊,上頭早就磨得蹭亮。
馬車駛過的聲音吸引了不少人,就住在村頭的柳立成家自然是最先聽到動靜的。柳明月下車之後,入眼就是柳立成家的大房子。村裏頭的人都靠田地的出息為生,這一座小四合院可不是随便能建起來的,除了因為他爹也是村長之外,還有就是柳家人的團結。
柳立成三兄弟,如今可還都在家裏頭住着呢。這會兒聽到動靜,出來看情況的正是柳立成的妻子牛蘭芳。原本她是在田裏頭忙活的,今日她婆母病了,她便留下來煮飯食,這會兒正忙着呢。
牛蘭芳眯了眯眼睛,好一會兒才算是看到了柳明月的臉,遲疑着有些不敢認。說起來當年柳明月還在家中時,她已經嫁過來了,只是見面的次數不多,僅僅是有點兒眼熟而已。而今站在自己面前的女子,比隔壁村裏地主家的婆娘還要氣派,她竟然有些自慚形穢。
要知道,她也算是村裏頭的頭一份兒了。
聯想到自己丈夫昨晚唠叨的事兒,牛蘭芳倒是有些了然,落落大方地招呼道:“是明月妹子吧,快進來坐會兒,你立成哥帶着人給你收拾屋子去了,我讓孩子去喚他回來。”說罷,揚聲叫了自己的兒子跑腿。
柳明月懷裏頭抱着陳梓旻,只腼腆地笑了笑,從記憶深處翻出對眼前這個婦女的印象,“嫂子,勞煩您了,這些是我如今的家人,”她三言兩語将站着的人都給介紹了一邊,大概說了說自己的情況,“我家老爺走後,城裏是住不了了,只盼着村裏頭還能有我們的一絲容身之地。”
反正自己手上有錢這件事沒必要瞞,也瞞不下去。不過太過張揚肯定是不好,既然是棄婦,就該有棄婦的樣子,她特意沒收拾自己,穿着灰撲撲的衣裳,倒是跟牛蘭芳差不了多遠,唯一好些的大約就是養尊處優後留下的富貴氣息,更顯得年輕有氣質些罷了。
其實柳明月托人帶口信回來的時候有提及,但是柳立成也不是那種多嘴的人,牛蘭芳還是第一次聽到她的情況,盡管心裏頭對她是千百的同情,但是口頭上還是要安慰她。
“沒事兒,這本就是你的家,回來了也好,你爹原本留下來的三間房子還在呢,族裏頭也不會多說什麽的。既然你手頭上還寬裕,便買幾畝地,好歹也能把日子過起來。”她安慰道,“這村裏頭都是親戚,大家幫襯着,肯定會好的。”
說着,就把一行人都拉到自己家裏頭去,煮水沖茶,忙活着招待他們,順帶等着柳立成回家。
牛蘭芳還是有些本事的,她一直就在村裏頭走動,是出了名的伶俐周全人,三言兩語就跟柳明月熟稔了起來。
柳明月倒是也不隐瞞,跟她說了說自己這些年的經歷,包括被後娘賣了以後,如何進了陳府,而如今陳地主又是如何瞞着他們離開了省城的,說到傷心處還忍不住哽咽了。
“我就是想着這好歹是親戚族人們,才帶着他們回來的,畢竟日後要帶着四個孩子,家裏也沒個穩定的收入,僅有這些個老弱婦孺,在城裏生活也不容易。”她是一點兒不掩飾自己的難處,直接就跟牛蘭芳講清楚了。
還不等牛蘭芳說什麽,那邊柳立成就帶着兒子回來了,他以前跟着柳正傳,也就是柳明月的爹讀書習字,又是隔房的堂兄,對于這個妹妹,柳立成是很看重的。還不提她托人帶回來的錢,就叫人心裏頭很舒坦。
今日一早他便找了村裏頭幾個修房子的好手去柳家收拾了,忙活了一個早上,好歹是成了些樣子。
“明月,中午就在家裏頭吃飯,等晚些時候再去看看,下半晌就能收拾出來了。至于你說的後頭的一排屋子,暫時還得等兩日。”柳立成喝盡了杯子裏頭的水,便說道:“我知道你帶着人回來是想長住,房子是沒問題了,田地的話,你想要買還是開荒?”
他想得長遠,一看柳明月這一行,老的老,小的小,剩下的婦女也幫不上什麽忙,三五畝的田地出息根本不足以養活他們,可要是更多,他想起前些日子聽到的消息,遲疑了。
柳明月搖搖頭,“哥哥不是外人,我便直說了。陳叔是老把式了,他腿腳不好,但是不妨礙駕車,小祥雖瘦弱,也是好手,我既帶着人回來,這兩輛馬車便算是捐給村裏頭的,他們負責駕車,領一份工錢就是了。”
“我帶回來了一臺縫紉機,修修補補的,總歸能有些進項。”她看着柳立成,很是真誠的說道:“這幾個孩子都不是我生的,但是各有各的問題,等日後孩子再大些,旁的事兒再做打算。”她手上反正有一筆錢,目前生計不愁,明面上有了進項之後,日子就能過下去。
至于她到底是不是有別的營生,暫時沒必要透露。
柳立成當然是欣然接受的,有了這兩輛馬車,村裏頭很多事兒都能安排得過來,要知道除了能駕車,馬還能耕地呢。
“既然沒有勞力,不若就買上幾畝山地,種些個果樹之類的,也算是一個進項。”他還是不見外地建議道,銀柳鎮盛産桃子,種果樹需要的時間長,但是回報也不小,鎮上就有收鮮花和果子的作坊,無論是釀酒還是曬成果脯都成。
柳明月将目光投向老陳頭,輕微歪了歪腦袋,算是詢問。她在柳立成面前給足了老陳頭面子,是為了表示他的與衆不同,畢竟,日子長了,大家難免會知道老陳頭的身份,也不免他被看低了。
這邊大人們說着話,那邊陳梓湘和陳梓瀾卻被柳立成的兒子團子圓子拉着說話了。團子和圓子是一對雙胞胎,剛好十歲,倒是比兩姐妹還大些。兩個孩子并不常去鎮上,見姐妹倆跟村裏頭的那些小夥伴兒大不相同,有問不完的問題。
陳梓湘是個溫和的性子,知道這是柳明月的親人,便也沒有冷着,随意說着一些省城的情況,好歹沒讓氣氛尴尬。陳梓瀾就在邊上冷眼看着,面上不顯,心裏頭卻很是鄙夷。
等大人們出來了,陳梓湘見柳明月有要告辭的意思,從自己背着的挎包裏頭拿出來一些水果糖,遞給兄弟倆,“請你們吃,我們以後就在村裏頭住下了,有機會一起玩兒。”說罷,拉着有些不情願的陳梓瀾走了。
一邊走,還一邊悄悄地教訓她:“別整日耷拉着臉,你這樣姨娘不會喜歡的。”他們既然已經來到了這兒,除了努力适應別無他法。
陳梓湘很清楚,柳明月給他們安排的路或許不是最好的,但無疑是盡她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