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柳大姑到柳家村後,直奔柳明月處,正好遇上了來請教羊毛清洗方法的牛蘭芳。
牛蘭芳是真的對這件事上心,她拉着徐燕了解了一番,知道柳明月很大方地教了她,便跟徐燕商量着上門請教的事兒。徐燕到底不敢直接答應,只得替她去問問。
這不,隐晦提了提,得到了柳明月的許可之後,興高采烈的回了娘家說了這個好消息,牛家村的人都挺高興的,尤其是牛蘭芳的家人。牛蘭芳的娘還給她收拾了一大堆好東西叫她提着來送給柳明月,權當是拜師禮了。
牛蘭芳當然也不藏私,跟婆婆提了以後,往裏頭裝了不少東西,直接用籃子裝着提着就上門請教了。
說起這件事,柳明月本來就想在村裏頭推這個,若是有人能夠提供毛線,那麽她們可以作為二次加工,變成毛衣了之後往外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所以,對于牛蘭芳上門為牛家村的人請教的這件事,她是樂見其成。
于是,态度自然就很好,給她講解了具體步驟,還讓她上手操作了一番,牛蘭芳的眉頭總算是舒展開了。等坐下來說話的時候,柳明月還對洗滌劑給出了不少建議,除了鎮上買,還有自制的替代品等等,她做多了,到底有些經驗累積下來。
“這是幹嘛呢?”柳大姑不是第一次上門,可再次看着這房子,總覺得心氣難平,尤其是柳明月後頭新起的一排廂房,簡單大方,讓她眼紅不已。“這是立成媳婦吧,怎麽有空在這兒呢。”
當初她哥走了以後,這房子她是想要過來的,她兩個兒子,即使在鎮上已經有了一些成績,可到底村裏頭沒根沒基。有了這房子就不一樣了,她家男人是入贅的,孩子在村裏頭有房子,顯然更能夠讓族人接受一些。
但是礙于柳立成對自己哥哥的感情,加上村裏頭好幾個人都先後表達了對這塊地的興趣,于是便擱置了,一直沒同意給她。即使後來柳大姑去找了族老們商量,這些老人家們也都沒吱聲。
後來這房子漸漸敗落,加上山腳下的那塊地被劃下來當宅基地,柳大姑也在城裏頭買了房子,不争這一點地方,這房子一直閑置着。
直到柳明月回來。
她雖是女兒,可也是柳家村的人,而且是柳正傳唯一的孩子,給她是理所當然。更何況,她還給了五個大洋讓村民們去翻修房子,又給村裏捐了倆馬車,拿了好處,大家自然就偃旗息鼓了。
柳明月見柳大姑上門還是有些驚訝,笑盈盈地将柳大姑迎進來,“蘭芳嫂子就是來家裏坐會兒,聊點家常瑣事兒而已。”她給柳大姑倒了茶水,拉她坐下來,“您怎麽來了,這天也不好,專門回來一趟是有什麽事嗎?”
她其實不太歡迎柳大姑,但是禮數還要到位,也省的落人口舌。這會兒還有外人在,她料想柳大姑也不會太過分,她便耐着性子招呼着。
“也沒什麽事兒,就是來看看而已。”她倒是也不好當着牛蘭芳的面直接提自己的來意,反倒是跟她閑聊起來,“這不是上回酒席來了一趟,都好長時間了沒回村裏了,今天比較有空,就回來了。”
牛蘭芳可是知道的不少,她沒少聽男人提到這個不好處的柳大姑,見她這個樣子,倒是也不走了。“是啊,都很少見您上門,這明月都回鄉這麽長時間了,您就來了這麽一兩回。”既然都沒盡到長輩的職責,就別想要擺長輩的譜。
當然,這個言外之意柳大姑真的也沒聽懂。她将放在邊上的東西拉過來看了看,“這是什麽?我聽村裏頭的人說你會紡羊毛線,這倒是個不錯的手藝,就是這些?”
“是啊,要不是明月,我們還不知道原來羊毛可以紡成線,然後織成毛衣。您看看這款式,這花樣,好看得緊呢。”她将柳明月染了色之後開始織的一小塊毛衣拿出來給柳大姑看,滿口的稱贊。
其實這也沒什麽不能讓人知道的,反正柳明月都曾經在柳樹下展示了,村人都知道,也就是說,她并不介意告知別人。既然如此,牛蘭芳也就大大方方地跟柳大姑說了。
将軟綿綿的羊毛握在手上的時候,柳大姑心動了。她自己在鎮上也了解過那個羊毛作坊,馬上要改制了,到時候若是被政府收了,那可就變成正經的鐵飯碗啊!
當然了,這一趟來的目的她也沒忘,上回給柳明月說的對象不知道從哪裏打聽到柳明月的情況,知道她未育且頗有身家,心動不已,硬是給柳大姑許諾了一個臨時工的位置,只要她促成這樁婚事。
柳大姑當然也明白柳明月的抵觸,不過她只是以為柳明月是還沒有從上一段感情中走出來,以及,沒有了解人家男方的背景和情況,這不,特意走這一趟就是為了給她洗腦。
“這也不難學的,大姑若是有興趣的話,就跟着學學,也不難的。”她将自己的籃子放到柳大姑手上,“要是您那兒沒有毛線,還能帶些回去。”
牛蘭芳看着她這麽大方的,笑着幫忙說話,“這些可值錢了,明月還真是孝順。”她拉着柳大姑說起其他事兒,将柳明月決定把這個技術都公布出來,甚至教給牛家村這個事情也跟柳大姑說了一下。
等聽完牛蘭芳的話之後,柳大姑的臉色都變了,她心裏頭都在咆哮了,面上還是一本正經地說道:“這倒是好事兒,牛家村跟我們比鄰,姻親來往的多,幫了他們也是理所應當的。”這大概也是柳家村的人沒有任何意見的原因。
當然了,也是因為柳家村也沒多少養羊的,他們可以選擇從牛家村買毛線回來織,二次加工甚至還更好些。
柳明月拉着牛蘭芳一直陪着柳大姑說話,好容易熬到天色漸晚,她再也賴不下去了,這才起身,不情不願地告辭了。等她走了以後,牛蘭芳才跟柳明月要了洗滌劑的方子往家裏去了。
到家的時候,她婆婆已經把飯做好了,牛蘭芳趕忙過去幫忙,“都是我忘了時間,回來晚了,倒是累到您了,今天本來該我做飯的。弟妹他們還沒回來?”已經快要秋收了,柳立成自然就要到田裏頭去看看。
柳立成除了自己家的地之外,還要看看村裏頭的公田,到時候會分配給村裏頭的人去收成。這些可是族裏頭共有的,出産都是歸族裏所有,每年拿出一些分給村民們,剩下的都是拿來扶弱濟貧。
“沒事兒,不過就是順手做了倆菜,能有多累。”她将兒媳婦遞過來的東西放在桌上,關心道:“怎麽樣了,明月跟你說了沒有?”
牛蘭芳細細跟她說了今天的事兒,順帶提了一下柳大姑來了的事兒,“你說這柳枝大姑也好意思上門,明月回來這麽些日子不見她過問,吃酒的時候倒是蹭了個長輩的位置,還想對明月指手畫腳,也不知道哪來的臉。”
她反正是很看不上這種行為,跟自己的婆婆也沒有忌諱,直接就給說了。
那邊徐燕正好進來,聽到這話的時候,倒是跟着點了點頭,插了一句,“上回楊梅嬸還拉着我說要給明月介紹她家隔壁的,我想着柳枝大姑估計也是為了這事兒來的。”不是她眼光高,說實話,就這些人提的人選,她都看不上,別說柳明月了。
“這可不容易,好歹明月是在外頭見了世面的,她前頭那個雖說年紀大些,可有本事啊。叫她再找一個,總得有些過人之處吧。”牛蘭芳跟徐燕是一個想法,“再說了,我看她也沒那個意思,這事兒估計難。”
雖說她也覺得女人應該找個知冷知熱的男人,日子才好過些,可就柳明月如今這情況,似乎男人的存在就可有可無了。
徐燕不想再說這個話題,反倒是提起另一茬,“我昨兒去明月那兒聽陳叔說了,鎮上籌備了好幾家學校,估計我們這片區也會有一個小學。團團和圓圓年紀也到了,到時候要不要送他們去上學算了。”
她自己的孩子年紀還小,但是牛蘭芳的兩個孩子正好到年齡,她就順帶提了一嘴。男孩子在家其實也能幫上不少忙,可柳立成和牛蘭芳都能幹,家裏頭的瑣碎事有婆婆,倒不如把倆孩子送到學校去,也省的整天在村裏頭晃蕩。
當然了,她也是聽柳明月說要送倆姑娘去,這才起了心思。到時候老陳頭肯定每天都要接送的,自家的孩子正好蹭車,方便安全。她細細分析,将自己的考慮都給她們說了,畢竟是關乎孩子的大事兒,還得是父母做決定。
至于上學要出的那點錢,說實話,家裏還真的是負擔得起的。
“等晚上跟立成商量了再說,這都快秋收了,總得等過了這茬。”牛蘭芳說到,擺放好菜肴,便招呼還在院子裏頭玩耍的孩子去洗手。眼看着男人們也快回來了,她趕忙将鍋裏頭暖好的水舀到盆裏,等會兒人回來了能洗手。
徐燕把圖圖抱起來,她雖然有孕在身,可肚子還不顯,行動自如,“到時候看能不能趕着去鎮上一趟,好歹趕上個熱鬧,也讓孩子們見見。”建國之後,只盼着這日子能長久地過,太平且平安,是最大的奢求了。
這邊柳家是熱熱鬧鬧吃飯,那邊柳明月卻跟老陳頭商量起去省城的事兒。
今日老陳頭去鎮上送人時,正好接到了好友派人送來的消息,他一直打聽的事兒有着落了。說是在省城有一位剛剛從京城回來的專家,還是個喝過洋墨水的能人,本事肯定是不小,已經拖了關系跟他提了陳梓旻的情況,并約了見面的時間。
老陳頭的意思是,他自己一個人帶着孩子去看就成了,但柳明月硬是沒同意。她知道陳梓旻是個非常沒有安全感的孩子,跟老陳頭也不是特別親昵,再加上她想讓阿香也跟着一起去看看,便提議自己也跟着去。
“家裏頭就交給小祥和秦嫂,反正都熟了,不怕出什麽事兒。這兩日湘姐要多看着妹妹,給秦嫂幫忙,阿香跟我就陪着旻哥兒一起去省城,等回來了給你們帶東西。”她還想回陳家的老宅看看,上回老陳頭回去處理了東西,她得親自确認一下。
這一趟走完,估計就好些年都不能再來了,她也會放心些。
她看着欲言又止的陳梓湘,給她們分配任務,“接下來鎮上要開一個學校,估計這附近幾個村也會合辦一個,你們好好準備,到時候送你們去上學。”她更傾向于到鎮上去,畢竟接送不成問題。到時候就讓豆子,陳梓湘和陳梓瀾一起去,姐妹幾個也有個伴兒。
至于上學該準備的東西,她看了看邊上的秦嫂,特意囑咐道:“您看着她們準備,順帶打聽打聽村裏頭還有誰也要去的,我們家就這仨姑娘,也挺讓人不放心的。”若是有村人一起,好歹能做個伴兒。
秦嫂知道柳明月這是把自己的女兒也算上了,很是高興地點頭:“成,明兒我就去問問,估摸着村長家的倆孩子肯定是去的。”至于其他人,她認識的不多,不過常來家裏的幾個娃娃都是愛學習的,若是不去也可惜了。
邊上一直聽着的陳梓瀾倒是開口了,“您若是去省城,我得給二姨娘捎些東西去。”這是她新學後織好的圍巾,正好讓柳明月帶去給二姨娘,“她若是收了最好,不收就還是帶回來吧。”
畢竟當初送自己走的時候是很堅定,陳梓瀾不确定二姨娘會不會理會自己。當然,她也明白自己這個要求是有些過分的,畢竟去一趟的話絕對不可能就送自己的這條圍巾,柳明月肯定得搭進去不少東西。
陳梓湘欲言又止,到底沒好意思開口幫忙說話。她跟陳梓瀾是同吃同住,處久了自然明白她的心思,也不是真的就感情深,只是久未見了,多多少少有些想念。
柳明月點點頭應承下來,“成,到時候讓陳叔帶我們走一趟,去看看二姨娘。你們在家要好好聽話,乖乖的等我回來。”她也不給其他人開口的機會,“到時候給你們帶好吃的好玩兒的。”
若是真要出門,到底就趕不上了建國慶典,她看着幾個孩子,心裏頭微微發酸。
上輩子這個時候他們都在省城,熱鬧得很,陳梓瀾還約了好幾個朋友出去玩耍,天真浪漫,不知憂愁。這輩子卻蝸居在這小小的村莊裏,跟着自己,住着土房,吃着雜糧飯,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壞。
她深吸了口氣,将陳梓旻抱起來,“我們旻哥兒很快就會健健康康的了!”也算是了了她的一樁心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