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柳明月跟着老陳頭一起送三個孩子, 馬車裏還有村長家的兩個孩子,柳豆以及柳春燕,而柳至坤以及柳星他們那些男孩子, 在小祥的馬車上。

對着自家的三個孩子,她殷切地将說了又說的話再次拿出來:“到了學校要聽老師的話, 好好讀書,別的事兒不要多管, 也不要參與。讀書才是正經的,日後若是世道好了,自然有你們的去處。”

按照她記憶裏頭的時間線走, 眼前這幾個姑娘到了特殊時期, 也不過是十幾歲的姑娘罷了。多認識幾個字,好歹能把人安排到鎮上來,或者在村裏頭安排相對輕松些的工作, 不至于要去種田為生。

想到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人過的日子, 柳明月自己都受不了, 何況是眼前這嬌滴滴的女孩子。

而這話她說了無數次,陳梓湘她們幾個都聽膩了。豆子還好,态度端正地點頭,陳梓湘也笑着答應, 就是陳梓瀾, 差點兒沒翻白眼。

柳明月也不管她, 囑咐道:“中午吃完飯可以在課室裏頭休息會兒,下午陳叔會在門口等你們,不許貪玩,到點兒乖乖出來,不要讓人擔心, 知道嗎?!”她鄭重其事,像是看着小雞出去撲騰的老母雞一樣,有說不完的話。

都是同村的孩子,其他人她也是一樣囑咐了,生怕她們貪玩。要不是不再一輛馬車,柳明月還想去抓着團團他們囑咐一番,好歹要他們多照顧這些女孩子。

這一次能有這麽些個孩子去上學,柳明月也挺吃驚的。柳立成是村長,見識還是有的,所以團團圓圓能去她不奇怪,但是其他的這些個孩子家境也并不是特別好,卻能如此上心,柳明月也是高興的,還給他們都送了些本子鉛筆,算是一點小心意。

其實柳明月也不過是二十出頭的年紀,要不是真的關心這些孩子,因為過去的記憶而如同驚弓之鳥般,确實應該心大些。

比如其他人的父母,頂天了就是把人送上馬車,要不是有了這馬車,估計還可能讓他們自己步行去上學。邊上的柳春燕看着柳明月的眼裏有一絲絲的濡慕,她娘可沒這耐心跟自己娓娓道來,忙起來也不愛管她,都是放養。

今日一早起來給他們塞了幾個包子當午飯,也不管其他的,甚至都沒把她送出門。柳春燕跟着哥哥柳至坤到柳明月處時也沒覺得有什麽不對,可這會兒看着柳明月這個樣子對陳梓湘她們,倒是忍不住心生羨慕。

算起來柳明月是她的堂姑,往常她跟着哥哥去找陳梓旻他們玩兒的時候,就已經察覺出了兩家人的不同。這會兒開始上學,更是感覺有天壤之別。

她的本子和筆都是柳明月送的,穿的是原來的灰撲撲的衣服,東西都用小布頭拼成的袋子裝着,妥妥一個農村娃娃的形象。可陳梓湘她們完全不同,衣服是新的,書包是新的,鞋子也是新的,甚至,連豆子都是一樣的裝備。

有那麽一瞬間,柳春燕覺得自己被一個名叫嫉妒的人上了身。

天馬行空地想着各種,卻耐不住馬車往前走着,很快就來到了位于銀柳鎮邊上的公立學校。鎮上一共辦了三所學校,這所位于鎮西的集小學初中于一體的學校,就是專門面向附近的幾個村招生。

柳明月也沒有逗留,等他們下了車進了學校,她便跟老陳頭回去了,而小祥還要去鎮上一趟,得給村裏頭的人送些東西到雜貨鋪去。這段時間村裏頭的人存了不少的山貨,都已經曬幹處理好了。

如今鎮上有了一家供銷社,雜貨鋪的生意有了一定的影響,不過到底是樹大根深,倒也不至于說關門倒閉。

小祥把東西卸下車之後,稱重領錢,順帶跟掌櫃的打聽,“聽說過些日子你們這鋪子要改了,就不收這些東西了?”他也是替村裏頭的人問的,“要不您給張單子,看看還收什麽東西,我們也好照單子給送過來。”

要不然的話,白白浪費了功夫,弄好了又賣不出去,不是抓瞎了。

不過小祥已經跟老陳頭打聽過了,省城也是準備建一個國營的百貨大樓,日後私人的這些店鋪肯定受影響。老陳頭的那些朋友們其實有很多路子,其中有些人其實有自己的靠山,消息也靈通,也知道得多些。

這樣的事兒其他人可能不會直接問,但小祥覺得無所謂,他不喜歡供銷社,尤其是柳大姑帶着佟家人來了之後。

那佟家的大兒子不就是把控着供銷社,小祥就不喜歡去,上趕着去給人家機會為難自己,反正這鎮上也不是只有這一個途徑。

再說了,哪怕這雜貨鋪子不開了,只能去賣給供銷社,小祥覺得再拉個兄弟一起來,自己不出面也是可以的。這供銷社是公家的地方,也不是他一個人能說了算的,還是要按照流程做事。

那雜貨鋪的掌櫃也跟小祥是熟識了,從柳明月買東西到現在,小祥常常來送東西,打交道多了,自然就了解了彼此的性情。

他笑着搖搖頭,“我們小東家已經打算把這家業都捐給國家了,說是要支持國家的建設。日後這鋪子還不定能開下去,左右這鎮上已經有了供銷社,大家買東西也不難的。”說着,他很是感慨地跟小祥說道:“說不定還得回來住呢。”

說起來這雜貨鋪的老東家也是銀柳鎮的人,生意遍布整個省,後來戰亂避禍,送了兒子去國外,生意一直是下頭的人管着。如今老東家去世了,建國的消息剛剛傳出去,小東家便回來了。

若是捐出去了所有的家産,小東家不出國的話,就只能回到銀柳鎮來了。

小祥笑着說道:“那可巧了,我們也是從省城回來的,說實話,這銀柳鎮還是不錯的。”鎮長的任命下來了,是個風評不錯的人,這就意味着,任期內,齊碼接下來的六年都是會很穩的。

這些他不懂,可在家的時候聽着柳明月和老陳頭讨論,多多少少受些熏陶,見識也非一般人能比的。接下來他就要為醋坊的事兒忙活了,小祥盡管不喜歡,卻也不想辜負了他們的一番好意。

說到銀柳鎮,掌櫃的也是笑意滿滿,“我知道你們回村裏定居了,看着日子過得也挺好。我們小東家只怕不行,在國外呆久了,這鄉下的生活可适應不來。”

想到他們小東家每日吃的那些面包雞蛋還有帶血的肉,掌櫃就緊皺眉頭,只差沒愁死。若是來了這銀柳鎮,上哪兒去給他找那新鮮的牛肉?!而且,小東家也指不定适應的了,畢竟,在省城都被嫌棄成那樣。

老掌櫃估計小東家還是得出國去。

小祥不可置否,聳了聳肩,接過他給的錢就上了馬車。他還得去木匠鋪給柳明月拿東西,完事兒了之後還得去一趟郵局,最後還要去看看徐志明。估計忙完這些,也到接孩子們回家的時間了。

他們都打算好了,反正都是小孩子,年紀不大,身形都瘦弱,便是擠一擠,也能回去,不用每日都兩輛車來接,影響不好。到底這附近都是熟識,若是待遇太好了,只怕有人又該有閑話了。

原本常來常往的,他偶爾還會給柳大姑送些東西去,自從上回柳大姑在柳明月處得了個沒臉,再叫族老們說了一通,兩家人有日子沒有聯系來往了。

小祥是巴不得斷了這門親事,在他看來,這絕對是拖後腿的那種糟心親戚。不過柳明月不會明說,他自然也就當作是不知道,慢慢斷了往來就好了。

在鎮上兜兜轉轉,好容易忙完所有的事兒,将領回來的東西都放到車頂上去,然後叫了仨男娃跟他一起坐在車轅上,剩下的擠在車廂裏頭,倒也還算湊合。等回了家,迎接陳梓湘幾個的就是陳梓淳和陳梓旻的熱情,還有豐盛的晚飯。

“別說,還是姨有先見之明,這學校有飯堂,可就是幫着蒸熱,提供一個地方叫大家吃了午休而已。”陳梓湘幫忙擺碗筷,順便跟他們說說學校的情況,“不過老師是好的,聽說教我們的老先生博聞強識,是很厲害的人呢。”

她自己看那先生也比從前請到家裏頭來的那位強,不過她沒機會跟着學,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差別。

陳梓湘的情緒是高昂的,從前她在陳家的時候不受重視,學習的機會都靠自己争取,多是女子該學的東西。如今能正兒八經地外出求學,她很珍惜這個機會。所以即使當時先生排位置的時候把她拎到最後,也沒有怨言。

畢竟,她的确是高,相同年紀的幾個人裏,最高的就是她,估計也是遺傳了她的親娘。

柳明月招呼她們吃飯,引導着她們說說學校的趣事兒,聽得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反正看樣子都挺高興的就是了,連陳梓瀾的話都多了很多。飯後,還難得拿着自己的書,給淳姐和杆子都上了課,也不管他們有沒有聽懂。

陳梓旻在邊上看着有些意動,張了張嘴,到底還是沒有開口。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