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戲

銀色的保姆車駛入a大,轉了幾個彎,最終停在宿舍樓外面的停車位上。

最近《我的年少時代》在a大取景,雖然演員大多是新人,但還是吸引了不少人來圍觀。下午的戲在女生宿舍樓下拍攝,此時宿舍樓外面被圍了起來,圍欄外面站了不少人,有學校的學生,也有拿着橫幅标牌的粉絲。

遠遠看去,并未細瞧,林森便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十來個女孩站在一起,向外面張望着,眼中滿是期待。

《我的年少時代》是部青春電影,演員班底大量啓用新人,這些新人大都很年輕,沒什麽名氣,當然,林森除外。

林森的年紀已經不小了,也早就脫離了新人的範疇。

他的名氣是這些演員中最大的,相較于那些半只腳踏進娛樂圈卻将入未入的新人來說,林森怎麽着也能算是個三四線演員,他微博的粉絲也有一千多萬,雖然大多是僵屍粉,他能接到的片約也不少,雖然大多只是一些偶像劇的男二男三甚至男四。

在拍攝的現場,他的粉絲也是來的最多的,并且這些都是真的粉絲,而不是其他藝人公司裏買的來湊數的粉。

也正因為如此,當初爆出他接了這部戲的男二號給新人做配時他的粉絲紛紛為他鳴不平。

出道這麽些年,他也不是沒有過經典角色,那年他剛出道,演的第一個角色,雖然是個反派,但那邪魅的扮相也吸引了一幫迷妹。

那年海角論壇十大美男的評選活動他拿了第二名,與第一名只差了十票。

那次活動的第一名是徐文洲,娛樂圈公認的美男子,三庭五眼生得十分标準,這些年一直被奉為最佳的整容模板。這幾年的新人中,整容過後或多或少都有他的影子,但不論那些人花多少錢動多少刀,也沒能整到徐文洲的十分之一。

如果說徐文洲的英俊是經得起時光的考驗的,時至今日,他不經意間的一個微笑,拍攝下來,也能拿去當桌面。那林森當年拿到第二名,或許總有角色的加分存在,盡管如此,他的相貌哪怕是在娛樂圈,也是吸睛的。

可以說,他出道這麽些年,他的長相為了吸引了不少粉絲。

但他似乎總缺了一些機緣,當初紅得太早,網絡還沒有那麽普及,那時候演戲,也不像現在這麽唯粉絲論,只要你粉絲多,電影劇本都能随便選,雖然不是大導作品,但電影一上映,通告那麽一吹,逼格總不會太低。

年少成名給林森帶來的,也不過是多了一些挑選劇本的機會,大多是倫理劇愛情戲的男二男三,難得接到一個男一的劇本,卻連劇本都讓人看不下去,導演組都是草臺班子,資金都沒到齊,實在不能不叫人失望。公司也不建議林森接這樣的戲,錢少事多,不如多接些廣告,不論逼格,總歸錢是多的。

中間他也不是沒有接到好的劇本,雖然只是個男三男四這樣的角色,林森還是想演。但導演苛刻,跟組時間長,時間換不回相等的收益,公司哪肯讓他去,林森想解約,但經紀約一簽就是十年,抽成少,毀約就得面臨高額賠償。

Advertisement

當時他還不到十九歲,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家裏人本就不贊同他去念什麽表演,更不敢和家裏說,只好繼續拍廣告。

就這樣拍了小半年廣告,那陣子,吃的用的,電視裏公交站臺上,到處都是他的廣告。

錢是賺了不少,但人氣還沒穩,廣告雖多,但那些都是虛的人氣,沒有後續作品推出,又有韓國當紅男團的藝人歸國,光是跟原經紀公司打官司就占據了小半個月的頭版頭條,再回過神來,哪裏還有他的位置。

正巧公司一哥出走,準備捧他,自家投資了一部電視劇,讓他演男一號。林森看了劇本,臺詞簡直沒法入眼,可公司讓他拍,還往劇組塞了好幾個新人。林森覺得可笑,他自己都是新人,還有點過氣的跡象,哪裏能帶得動人,可是公司不管,态度十分強硬。

也就是那時候,林森生出了跳槽的心思。

只是他那時候半紅不火的,哪家公司願意為他賠錢,戲還是得拍。

那部電視劇從拍攝到制作結束統共用了不到三個月,畫質拙劣,劇情漏洞百出,林森每每想起自己演的那個角色,都覺得宛如智障,這些年來,從未看過那部戲。

那部戲到播完也沒能激起一點水花。

這在意料之中,但林森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該慶幸還是該難過,慶幸這部戲沒紅,難過他沒能打個翻身仗。

後面那兩年,林森很少接戲,他回了學校,每天按時上課下課。

紅的時候,他每天不是待在攝影棚裏就是待在飛機上,一學期下來,上課的時間屈指可數。京影的學生都知道09屆有個厲害的師兄(師弟),年紀輕輕就成了當紅小生,滿大街都是他的廣告,卻沒有幾個人真正見過林森。

公司那邊也仿佛已經忘了林森,他們有了新的力捧對象,新人争氣,也比林森聽話,林森過了兩年安靜日子,到了大四才又開始頻繁跑劇組。

但在這個圈子裏混從來都不是那麽容易的,公司那邊不給他資源,林森只能自己跑劇組。他雖紅過,但娛樂圈更新換代那麽快,又有幾個人還記得他。

他想演正劇,男一男二拿不到,男四男五都行,就算是只有一個角色的跑龍套他也願意。

但就是這樣,這條路他也走得不容易。

他還記得那一天,他演一個店小二,只有兩句臺詞。他在劇組等了兩個多小時,将臺詞背得滾瓜爛熟,可他一上場,導演就說不行:“太帥了不行,要普通點的,就那種擱到人群裏找不見的那種……”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當初他因為這張臉才紅起來,如今又因為這張臉失去了到手的角色。

林森最終還是演偶像劇才又紅起來,又有了戲拍,從男三男四到男二號,偶爾也能接到小制作的男一號。

兜兜轉轉,林森似乎又回到了七年前,他剛踏進這個圈子的時候。

後悔嗎?

林森有時候會這麽問自己,如果當初果斷一些強硬一些,或者是順着公司,好好拍幾部戲,也許他的發展不止如此,就像陳逸星。

陳逸星是他最初簽的那家公司在他之後簽的新人,如今那家公司已經倒閉,陳逸星跳到了鵬程影視,成了電影咖。

只有他,換了經紀公司,卻還是在偶像劇中掙紮着。

粉絲們為林森給新人做配感到不忿、可惜,但林森卻沒有那樣的情緒。

他曾經爬到過山頂,也曾經跌入過深淵,他早就明白,生活并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想要得到,總得先有付出。

他想演電影,但電影邀約并不會被送到他面前,每一個機會都是珍貴的,他不想放棄。

就像《我的年少時代》這部電影,雖然是青春片,卻是由當紅小說改編,自帶粉絲。導演也小有名氣,導過好幾部電影,其中也有佳作。

現在是大ip時代,一部電影的票房,看明星,看ip,看情懷,沒有明星,只炒後兩種,也不缺話題度。因此,盡管演員大多是新人,在接到這個劇本邀約的時候,林森還是答應了。

而他所飾演的角色,雖然是男二號,但因為人設讨喜,在網上也有大批粉絲。而他,是作者推薦的人選,可以說,這個人物是作者以他為原型創作的,因此這部小說影視化後,他出演這個角色的呼聲也是最高的。

這樣的情況對林森來說是有利的,他相貌好,演技也不差,可這幾年偏偏不愠不火的。早幾年他一門心思想演正劇,這幾年倒是想明白了,不管他以後怎麽發展,人氣總是最重要的。

紅了,他才能挑角色;紅了,他才能守住角色。

進組前夕被換角色的事情林森經歷過不止一次,他不想再經歷了。

從回憶裏抽出來,林森睜開眼睛,拉開車門,走下保姆車。

他一下車,便有人看到了他,和身邊的人一說,沒一會兒便又不少人圍了過來,拿着手機拍照,想讓他簽名。

林森擺出招牌式的微笑,聲音和煦:“大家不要擠,慢慢來。”

他早年也是桀骜不馴的,不然也不會不顧家裏人的意見一門學了表演,也不會和之前的經紀公司鬧到那一步,只是經過幾年沉澱,如今的他沉穩了許多,也學會了時時刻刻戴着一張面具。

林森進去的時候裏面的工作人員都在忙着布景,導演在給孫玉講戲,周慕則坐在便攜椅子上,閉着眼睛仰着臉讓化妝師給他補妝。

助理導演一擡頭,看到林森就迎了上來,跟他說了一下下午的戲,又叫化妝師給林森化妝。

林森先去了更衣室換衣服,戲裏是冬天,林森的衣服是白色高領毛衣配灰色大衣,下面是深藍色的牛仔褲配休閑鞋。衣服都是量身定做的,款式時髦,越發襯得林森身形挺拔,要說不好,只有一點,衣服太厚,雖然進了秋天,但這時候穿毛衣,沒一會兒就能給人悶出汗來。

林森化妝的時候,張文文就拿了個小的usb風扇過來,對着林森吹,才讓林森覺得好受一些。

“林哥你皮膚可真好,你平時是怎麽保養的?跟我說說呗!”化妝師叫leo,是個瘦瘦小小的男人,舉止有點娘,不過時尚圈裏,十男九gay,林森見得太多,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只是他這會兒湊得太近,讓林森不得不往後退了點,笑着說:“化妝方面你可是專業的,我懂的可沒有你多。”

被恭維得笑眯了眼,也沒有在意林森沒有回答自己的問題,這個圈子裏誰都有自己的秘密,臉更是重中之重。在保養上,誰沒有花心思,雖說上了電視被問起來,一個個回的都是“只做了簡單的補水”“沒有太注意”之類的,私底下花了多少心思,只有自己知道,那些保養方法,更是捂得緊緊的。

因此,leo也并不強求,不過林森保養得是真好,這皮膚又白又細膩,二十出頭的女明星都不一定能有這皮膚。

這麽想着,leo趁機又摸了一把。

被這麽名正言順的揩油,林森滿頭黑線,卻又不好說什麽,圈子裏的人作風大多大膽,摸臉只能算是小兒科,林森雖然不喜,卻也不好就此發脾氣,不然被人洩露出去,又逃不開一個“脾氣差”的帽子。

林森剛出道那會兒性子張揚,喜怒随性,不知收斂,被人拍到在片場發脾氣的照片,肆意歪曲,說他耍大牌、不尊前輩、欺負新人等等。當時的公司公關團隊差,連辯解都顯得十分無力,只能任他被污蔑,這些也讓他過氣的速度變得更快。

那時他和之前的公司解約,這些胡編亂造的醜聞也成為了攻擊他的證據,時至今日,網絡上還有不少黑子說他脾氣不好。

進了中宇以後,方路再三強調,讓他克制自己的脾氣,恐怕也是受流言影響。

其實也不需要方路提醒,走過幾年彎路,林森早已不是當初的自己,他變得圓滑,試着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溫潤如玉,而他做得也很好。這幾年和林森合作的人,在說起他時,總離不開一個形容詞——溫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