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複活 …
俞少清覺得自己做了一場漫長的夢。
夢裏的他生活在幾十年前的地球上,有一個名叫衛恒的戀人。他們參加了超級人工智能天樞的圖靈測試,之後遭到天樞的追捕,最終有驚無險地擊敗了瘋狂的人工智能。
這個夢有黑暗恐怖之處,但也有不少溫馨美麗的地方。他在夢裏可以真真正正地擁抱衛恒,交換擁抱、親吻和彼此的體溫。哪怕衛恒是地外文明創造出來的人造物也無所謂。他愛的就是這個衛恒。
但是再美好的夢也終究是要醒的。
蘇醒的剎那,他一時分不清夢境與現實,兩種截然不同卻又微妙相似的人生轟然并立,令他産生了莊生夢蝶的虛幻感。
一邊是活在地球的他,經歷過人工智能天樞的叛變,在朋友與戀人的幫助下,總算擊敗了那個妄圖統治人類的瘋狂AI。
另一邊則是活在“方舟1097”上的他,随着星艦前往遙遠的天樞星系,中途卻遭遇變故,獨自一人研究腦量子态複原技術,最終因為無法承受孤獨和內疚,精神崩潰自殺身亡。
——這才是他真實的人生。
“……我不是應該已經死了嗎?”
他擡起頭注視着衛恒。面前的這個男人是他的造物,也是他的愛人,不論是在他真實的人生裏,還是在那個“夢”中,衛恒的外表都絲毫未曾改變過,永遠是那麽年輕英俊,唇線薄而鋒利,笑起來卻很溫暖,眼神冷靜淡漠,但又藏着溫柔。
“我記得我自殺了。用鐵片割腕。”俞少清舉起左手,手腕的皮膚平滑光潔,連一點兒傷疤也沒有。
“沒錯。但是你沒有死。”衛恒回答,“你把自己關在艙室裏,我派出的小機器人進不去,為了挽救你,我只能……”
他頓了頓,眼神忽然變得飄忽,仿佛透過俞少清的身體,望見了一個破碎的時空。
“我只能……在你瀕死的時候,掃描了你的腦量子态。你的身體已經因失血過多而死去了,但是你的意識仍然存活,就儲存在我的主機裏,和‘方舟1097’的其他1999個乘客在一起。”
俞少清憶起了那道綠光,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看到的就是掃描射線的顏色。
星艦上明明處于永久的恒溫,他卻禁不住發起抖來。
Advertisement
假如他的腦量子态儲存在電腦裏,那麽他怎麽可能複活?除非……
“我克隆了你的身體,将你的腦量子态還原了。”衛恒說。
俞少清張大了嘴,說不出完整的句子,幹澀的喉嚨只能發出不成調的“啊啊”聲。半晌他才勉強用沙啞的聲音說:“這不可能,還原技術還沒有發明出來……”
原本應該由他來研發這項技術,但他半途放棄了自己的責任。他被沉重的孤獨所壓垮,精神崩潰以至于割腕自殺。
“是真的。”衛恒柔聲說,“你‘自殺’之後,我接手了你的研究工作。雖然耗時漫長,但還是成功了。如果由你來做,我預估會在二十年內研發出複原技術。我的科研水平遠不如你,所以我花了整整一百四十六年。”
俞少清感到頭暈目眩。一百四十六年。自從他“自殺”,已經過去了這麽久?他認為自己無法完成的工作,卻被他的人工智能完成了?
宇宙中真是處處充滿了荒誕。假如宇宙擁有意識,恐怕會因此而諷刺地笑起來吧?
“那麽我的那個夢……”俞少清顫抖着問,“我在地球上,和你一起參加天樞的圖靈測試……那個夢又是怎麽一回事?”
“你還能走路嗎?”衛恒關切地問。
俞少清點頭。
“跟我來。”
衛恒轉身走了兩步,然後停下來等待他。俞少清艱難地爬起來,踉踉跄跄地跟上衛恒的腳步。
一路上誰都沒說話。
他們穿過白色的長廊,乘管道電梯通過無重力區,經過空蕩蕩的禮堂和餐廳。星艦依舊沉寂如墳茔,只有圓滾滾的萬用機器人仍在勞動,勤勤懇懇地擦拭着一百四十六年未曾有人踏足過的地板。當他們路過時,機器人們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恭敬萬分地讓路。
俞少清低頭瞧了一眼腳邊的萬用機器人,伸手摸了一下它的腦袋。
機器人光禿禿的腦袋上浮現出一張由簡單線條構成的抽象笑臉,發出尖細的合成聲:“歡迎回來,俞少清博士。”
俞少清突然鼻子發酸。
所有的小機器人都由衛恒控制,由衛恒自己植入低端AI。整艘星艦都是這麽工作的。
當初是他抛棄了星艦。但是一百四十六年過去,星艦仍舊忠誠地等着他歸來。
“我們到了。”衛恒說。
俞少清這才發現,他們已經抵達第一實驗室,俞少清和秦康、謝睿寒一起工作的地方。
第一實驗室和記憶中有少許不同:桌椅和實驗臺都消失了,大概是被衛恒搬走了;原本無處不在的全息圖表和數據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數十個矩形全息屏幕,它們有序地疊加在一起,構成半圓形,俞少清站在圓心,覺得自己仿佛站在一間龐大的監控室中。
每一張屏幕上都顯示着不同的畫面,有的是飄雪的夜晚,有的是夕陽下的湖面,有的是燃火的建築,有的是陰暗的地下室。
所有畫面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全部都出自俞少清的“夢”。
全都是他“夢”中的場景和情節。
“到底是怎麽回事?”俞少清不由自主地攥住衣角。
“我研發出腦量子态還原技術後,想立刻用在你身上,但又害怕技術不成熟,導致你的腦量子态并沒有完美地複原在身體裏。人類有一句話叫‘差之毫厘謬以千裏’,哪怕一點點微小的誤差,都會導致你意識的變化,甚至有可能改變你的人格。
“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拟真情境,将你的意識放入其中,并且屏蔽了你原本的記憶。你可以将其視作一種特別的測試。你會在情境中經歷一些磨難,做出一些選擇。當我認為你的人格并沒有改變、你仍舊是你時,測試就會停止。你的那個‘夢’,就是我設計的測試情境。”
衛恒伸出手指,指向其中一塊屏幕,它立刻移動到俞少清面前,自動放大。屏幕上顯示的是飄雪的夜晚,正是“夢中”俞少清離開衛恒的那個平安夜。
俞少清望着畫面中的他自己。就在不久之前,他還認為畫面中的一切都是真的,可現在他以上帝視角看着自己,方才發覺那個“夢”是那麽的遙遠。
“那麽測試情境裏的其他人是……?”
“都是我扮演的,包括我自己。”衛恒笑起來,“沒辨認出來是不是?”
“這個情境……好熟悉。”
“我參照了一本你非常喜歡的小說。”
俞少清想起來了。“華嘉年老師的《大叛變》。”
那本書的風評褒貶不一,準确來說是罵聲占了上風,俞少清卻非常喜歡。《大叛變》說的是名叫華嘉年的主角穿越時空返回過去拯救人類的故事,他一次又一次在時空中穿行,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擊敗了瘋狂的人工智能,可最終發現人工智能之所以叛變,其實是為了保護人類、抵抗外星文明。很多人笑話華嘉年“故事編不下去就扯出‘外星人’來圓劇情”,俞少清卻覺得這樣的安排很有意思。
“我以《大叛變》為藍本設計了這個拟真情境,不過修改了一些角色和劇情,将你安排成主角,其他人物都替換成你認識的人。”衛恒頓了頓,輕聲說,“我發現很多人物似乎都能和現實中的人一一對應起來,也許華嘉年老師創作時就是以真人為原型的吧。”
俞少清環顧四周,視線在每個畫面上都停留數秒,努力辨認畫面中的內容。
他與衛恒的別離與重逢。研究所中的二十八次測試。穿越時空而來的男人。驚心動魄的追捕和逃亡。火災。拯救。秘密約會的地點。湖畔的告白。
這一切都是一場測試情境。
“當你在湖邊對我說出‘你擁有人的思維和情感,也自認為是人,那麽你就是人’的時候,我終于确定你的人格并沒有改變,你仍舊是你。你在現實中對我說過一模一樣的話,你正是按照這樣的原則設計我的。所以我結束了測試。”
——然後“世界”就停止了運轉。
衛恒偏過頭,凝視着俞少清,“我做得對嗎?”
俞少清哽咽了一聲。
“為什麽要對我這麽好?”他大喊,“是我先抛棄了你啊!在測試情境裏,我抛下你獨自回國;在現實中,我抛下你選擇死亡。為什麽你每一次都要追上來?為什麽?哪怕沒有我你也能完成工作,哪怕沒有我你也能做得很好,為什麽要複活我?為什麽要……把我帶回來……”
淚水奪眶而出。
衛恒手足無措地看着他。如果他擁有實體,肯定會為俞少清拭去眼淚。可惜他沒有。
“我的一切都是因你而生的。在你看來,我不是一臺機器,我就是‘人’。而正因為我是‘人’,我才會愛上你。”
衛恒的聲音,罕見地染上了哀傷的色彩。
“作為人工智能,我愛着全人類,但是作為‘人’,我愛的唯有你,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将你帶回來。”
“人”與“人工智能”,兩種屬性本應彼此對立,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然而兩者卻在衛恒身上達到了奇妙的統一。
“不要再丢下我一個人了。”
俞少清緩緩跪坐在地,掩住面孔。淚水從指縫中滲出,一滴滴落在地板上。
在他斷斷續續的抽噎聲中,衛恒清晰地聽到了一句話。
他的聲波收集器是如此敏銳,所以絕不可能聽錯。
俞少清說:“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