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菩提玉齋

“小榮?”

劉玉榮目瞪口呆地看着于小榮走回來,端起油碗,将還溫熱的百蔬油一滴一滴地倒進了過濾頭裏。

“你、你這是幹什麽?”

于小榮的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盯着過濾頭的出水端,菜油的粘度太高,又沒有水壓推動,半天功夫好像都聚在了過濾頭裏面,一滴都沒流出來。

他還在不停地用手背抹着出水頭。

【???】

【什麽情況?】

【那個主播拿的是什麽?他在幹嘛?】

【瘋了???】

【這哪兒?我誰?怎麽莫名其妙的??】

彈幕上全是對于小榮質疑的聲音。

劉玉榮還在試圖解圍:“小榮主播現在可能是在嘗試過濾剛才炒好的菜油,但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我們看到莎莉小姐已經開始着手做正向球化了。”

孔莎莉在搖勻的離心番茄汁裏加入了海藻酸鈉,她用電子稱反複做着精确的計量,嚴格地遵守着科學的配比。1.2克乳酸鈣 加入400毫升白開水,然後将配置好的離心番茄汁用滴管緩緩滴入。

【怎麽什麽都看不見了?】

【透明的?】

【球在哪兒呢??】

【哇感覺兩方主廚都神神秘秘起來了啊??!】

劉玉榮:“大家注意看容器的杯底,球化過程開始了!”

【什麽??】

【哪呢!!】

【我瞎了???!】

【這難道是一個化學試驗比賽??】

鏡頭切換了,攝影師很配合地給了一個近距離特寫,鏡頭對準了玻璃試劑瓶中透明溶液,微黃的離心番茄汁滴入,并沒有如水一般散開,反倒是沉澱在了溶液底部,凝結成了一珠珠透明的晶體球!

孔莎莉規律而穩定的,将離心番茄汁全部滴入了乳酸鈣溶液當中。然後取罩網,将溶液全部濾淨。浮水流淨,一層晶瑩剔透的圓珠便留在了罩網之上!

【哇好看好看!】

【西米露做好了??】

【泡大珠完成體??】

【看起來好Q彈!別瞎起名兒,這就是水晶爆珠了!】

【是番茄味兒的水晶爆珠!】

孔莎莉反複過濾着泛出了剔透的淡黃色的球化番茄水晶珠,将表面殘留的鈣沖洗掉,她手下的每一個步驟都有條不紊。

而于小榮這邊,看起來還是一籌莫展。活性炭過濾頭中滴出的一直是積留的清水,看起來這個臨時起意的方法并不是那麽行得通。

他的額角上都沁出了薄薄的汗珠。

于小榮又偏頭看了一眼孔莎莉手中的濾網,然後只手将塑料的過濾頭放到了料理臺之上。他打刀架上拎起了一把最大號的寬刃刀,也不多話,擡起來對着那過濾頭就劈了下去!

【啊啊啊啊主播瘋了??】

【什麽情況啊!直播事故了??】

【這這這做飯做瘋了一個!】

【放開那個過濾頭啊!你幹嘛拿人家撒氣啊!】

“于小榮!”劉老師也被吓了一跳:“你幹什麽?”

于小榮:“活性炭……”

“什麽?”

自來水過濾頭裂開了,于小榮将過濾棉網取出來,倒出了最核心的活性炭顆粒。那種黑色的活性炭,被他倒在手心裏,然後翻手就都扔進了做好的蔬菜油中。

于小榮:“活性炭能除色的,所以,你看……!”

活性炭顆粒落入了還溫熱的菜油碗中,于小榮捧在手裏晃了幾下。

油褪色了!

随着于小榮輕輕的晃動,百蔬油原本的焦黃褪去,在活性炭物理吸附的作用下漸漸地回歸了原本的澄澈透明,于小榮面露喜色,他擡頭對劉玉榮大聲說了一句:“成了!”

然後他就學着孔莎莉的樣子,取了一個高密度的過濾罩網,再将從過濾頭中卸下的過濾棉網收集了起來,鋪在了罩網的底層。

百蔬油被反複過濾了幾遍,終于恢複了最初的透明感。

“你……”

劉玉榮皺眉看了于小榮半天,似乎隐約猜到了于小榮想要做什麽。突然一震,在數以百萬計的在場觀衆中,他是那種極少數的,終于有點明白了于小榮要做什麽的人之一。

“這、這難道就是……?”劉玉榮再開口,他的聲音都顫抖了。

于小榮轉過身,對他輕輕點了點頭。

菩提玉齋!

劉玉榮把就要脫口而出的話吞了下去,事到臨頭他反而不敢相信,在他半生的美食品評經歷中,菩提玉齋這道菜只嘗過一次,還是在二十多年之前。

但那道神奇的炒飯,劉玉榮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那可能是世上最簡單,卻也最複雜的炒飯。

在初嘗過的很長一段時間裏,當時還是個年輕人的劉玉榮也曾反複猜測過菩提玉齋的做法,也曾親手試做,卻總是百思不得其解。然後又過了幾年,再與人說起,菩提玉齋就成了記憶中的白月光。

或許那是古老的秘方的意義,就應該做為那種永遠在企及,而又永遠追求不到的東西,長久地存在于記憶中,最終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征。

實際上,劉玉榮鎖認為菩提玉齋,就應該是那樣一種永遠遙不可及的菜。

所以他從來也沒有想過,這道菜會再現到他的面前,還是以這樣一種方式,毫無預警地,就把整個的制作過程都展現給他看!

劉老師覺得自己,根本就還沒有做好心裏準備。

于小榮可什麽都不知道,他已将雞蛋兩顆磕破,只留下蛋清于碗中加水攪勻,然後倒入了一個細莖的酒壺當中。

要先炒米飯再炒蛋、先炒米飯再炒蛋!

他在心中一遍一遍默念着蕭斐對他說過的話。

于小榮将過濾好的百蔬油下鍋之時,另一邊的孔莎莉也将黃油以小火融化,将蛋液緩緩入鍋。她不停地攪拌着鍋中的蛋液,讓雞蛋緩慢地凝固,來達到慢火嫩蛋的效果。

一邊是快油,一邊是溫火。

一邊是素油炒白米爆出的百蔬之味,而另一邊是黃油烹嫩蛋散發出的軟軟的蛋香。

劉玉榮就站在當中,他主持過的美食比賽不少,今天還是第一次産生了這種,就快要分裂了的錯覺。他既不想錯過孔莎莉即将擺盤出鍋的分子料理,更不想錯過菩提玉齋最後的點睛之筆。

他一會兒看左,一會兒看右,左右不決,簡直不知該先解說哪一邊才好。

孔莎莉的蛋花出鍋在先,她不停的攪拌讓慢火的炒制雞蛋與空氣充分接觸,做出了蓬松而鮮嫩的炒蛋碎。

剩下的最後一步就是擺盤了。

在潔白的西餐盤中擠入了紅色的番茄醬和深紅色的樹莓醬,孔莎莉取一個寬底的玻璃器皿,輕輕壓了上去,兩種紅色的醬汁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當玻璃器皿揭開的時候,留下了紋理自然的圓形醬底,醬汁的自然收縮在盤中形成了如紅色樹蔓自然彎折的紋理。

孔莎莉将太陽花形的摸具放在了醬底之上,讓後将炒好的雞蛋碎壓入了摸具當中。

晶瑩的番茄水晶珠被擺在雞蛋之上,模具拿起的時候,有一兩顆透明的爆珠溢出,落到了紅色的醬汁底上,在燈光下反射着靈動的光。

孔小姐指尖輕啓,将一小片羅勒葉擺放在了做好的水晶番茄蛋上。

精致美觀、賞心悅目、所有的一切都在恰如其分的設計當中。

“完成了!大開眼界啊!”劉玉榮贊美着孔莎莉的作品,還輕輕地鼓了三下掌。

但随即,他就幾乎是有點迫不及待地,又将目光重新集中到于小榮的一邊。

那種熟悉的炒飯動作開始了!

有節律的翻動,鏟與鍋雙重運動的配合,米飯和百蔬油在空中的撞擊。于小榮的動作太快,他鍋中的炒飯宛如翻湧跳動一團白霧。

【小饕客】:來了來了來了!此處當有背景音!

【這、主播好像變了一個人,怎麽突然就燃起來了!】

【強哥】:鍋氣!看見了麽!鍋氣炒出來了!!!

強哥激動着,他也是個颠大勺的師傅,最知道中式炒菜的精髓在哪。

快火炒菜之時,在抛起抛落的分秒之中将自然産生一種煙火氣和焦香味兒。那種奇妙的煙霧,能讓食物的滋味瞬間得到升華,所謂畫龍點睛之筆,這才是中式炒菜的靈魂!

劉玉榮:“鍋氣的本質其實是一種化學反應,是由油脂、醬汁、食物的水分經過高溫形成的氣體,在食物炒制的過程中附帶出來,同時也在食物的表面留下一層淡淡的焦物和焦香味兒,所以……”

劉老師仍舊繼續做着解說,但已與剛才孔莎莉做飯時那種專業與不急不緩不同。油鍋的翻炒聲讓他不得不提高了聲音,還說的又急又快,似乎還在努力壓抑着內心中隐隐的激動。

然而就在鍋氣最盛的時候,後廚在場的所有人卻又聞到了一種蔬菜的清香。

那種清香來自一夜慢煮出的素高湯,來自快炒時蔬的百蔬油,就在油與米于翻炒中完美結合之時,于小榮關了火。

然後,他将細莖瓶中的蛋清液一汪細流,均勻地澆注在了炒飯之上。

蛋清在炒飯鍋氣最濃郁的時候凝固,也将最精華鎖入了炒飯當中。

菩提玉齋!原來這就是菩提玉齋的做法!

劉玉榮一口氣吊到了嗓子眼兒,那一瞬間他簡直發不出聲音。

竈臺上的火又重新開了!就在透明的蛋清滲透了全部的炒飯,即将落入鍋底之前的一秒鐘,于小榮再次打開了中火。

一下、兩下、三下!

最後的三下翻炒,讓蛋清最終凝固,并且全然地包裹住了鍋中的炒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