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章節
,不識好歹!”
宋清談笑笑,沒有說話。
張婕只當她是因為剛才關英英給自己一個下不來臺失了面子,而一個人苦悶,只拍拍她的胳膊以示安慰,就轉過頭又去小聲和李茵說話了。
紀律委員只說了一句讓大家安靜自習的話。或許震撼于關英英的孤僻怪異,或許高三的時間緊迫,沒有人關心她去了哪裏,班委也沒有任何行動,連一向寬和的劉錫凱都無動于衷。
以宋清談對關英英的日常了解,她猜想自己那個倔強無畏的同桌此時應該在校園的某個角落裏旁若無人的背書吧。在自己的印象裏,應該沒有什麽能夠影響到她,除了學習和高考之外。
而宋清談也從張婕向衆人的敘述中得知了矛盾的起因。因為關英英經常把沒蓋筆蓋的水筆直接放在課桌的邊緣,前座的李茵屢屢中招,好幾件衣服的後背部位都被劃上了黑色、藍色或紅色水筆印。這些顏色很難清洗,因此李茵已經報廢了一件外套和一件長T恤。
李茵提醒過,也抗議過,完全沒有效果,對方沒有任何改觀,依舊我行我素。在這一點上,宋清談很有同感,那些用過之後被随意丢棄在地上的塑料食品袋也是如此。
李茵也試圖改變自己,不去背靠後座的課桌。可是老校區的教室特別小,每排課桌之間的距離實在有限,狹窄的可憐。坐裏面的同學要出來時,靠外的同桌都得要站起身讓行。
宋清談對此沒有評價,雖然她心裏的天平明顯傾向李茵這一邊,因為她比其他人更了解關英英的習性,也更知曉在自己提出抗議之後對方那種無動于衷所帶來的一腔怒氣是多麽讓人難以克制。
不過這件風波就這樣兀自消散了,宋清談甚至都沒有看到班主任老丁來找雙方談話。應該是沒有人去向他彙報,看來各路班委對班集體的滿腔熱血沒能繼續在高三延續,“無為而治”在這一年被心有靈犀地一路貫徹執行到底。
只是關英英嘶吼的那句“我殺了你!”幾乎讓所有人都默契地與她保持距離,更被其他同學私下議論紛紛。
張婕更是在事後恍然猜測和後怕,九月底的時候,她曾無意中發現自己放在宿舍床下的一箱火腿香腸不知被誰用小刀攔腰切斷,20多支香腸無一幸免。當時大家先是猜測是否進了小偷,可是宿舍裏沒有丢失任何物品,這個想法随即被排除。
衆人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暗自總結或許是性格高調,處處愛顯擺的張婕得罪了某位同學。而種種跡象表明,那位身在暗處的同學無疑就是身邊人。
好在後來沒有再發生其他特殊事件,她們也就将刀切香腸這件事漸漸淡忘,已經成為高中女生的她們,已經羞于發生一點事就要大驚小怪的報告給老師。所以,這件事只有小範圍的同學知曉。
而如今關英英和李茵吵架時那句血腥又暴力的話語,似乎點醒了衆人,因為關英英和張婕住在同一個宿舍。知曉內情的那些人心領神會,面面相觑,竊竊私語。
漸漸地,關英英幾乎成為了文科二班各位同學心裏的一顆不定時炸.彈,怪異而危險,紛紛下意識裏躲着她。
Advertisement
連那些個性乖張的男生見到她也都顯得蔫蔫的,盡量不和她産生交集。包括宋清談在內的許多女生和她說話時也都透着些許的小心翼翼,畢竟誰都沒有勇氣和信心去挑戰那些潛在的危險,何況是在高三這種關鍵時刻。
不過,有一個人和文科二班的其他人态度都不一樣,他給予關英英無限的寵愛和關切,如果作為當事人的關英英也這麽認為的話。
他便是“老丁”。
衆人皆知,在文科二班,身為複習生且熱愛學習的關英英絕對是有能力和文一的“校寶”一拼高下的不二人選,因此她被“老丁”寄予厚望,就連望向她的臉,都燦若蓮花,平日裏更是有要求必滿足。
月考之後按照成績例行挑選座位。關英英這一次反常的選擇了第三排中間的絕佳位置。可新座位剛排好一天,她便說服第七排靠窗的王瑞瑞和自己換座位。原本這種調換,只要雙方都同意,不必告知老丁便可以自行調整。誰料老丁知道之後便要求兩個人重新調換回來。
衆人随即會意,王瑞瑞的成績在班裏幾乎排到最後20名,老丁肯定是不想讓第三排中間的好位置白白浪費。又或者說,他擔心自己的“心尖尖”坐在後排偏位不論是“天時”還是“地利”都對學習無益。最終的結果,兩個人的座位被要求重新調換回來。
可兩天之後,關英英試圖再次尋找能和自己調換座位的人。但經過上次的折騰,誰都不願自讨沒趣地和她調換。關英英也來找過宋清談,想和她調換第五排靠窗的位置,宋清談笑笑,沒同意。
據說,老丁再次找了王瑞瑞談話,想說服她和關英英調換座位,王瑞瑞自然沒有同意。據說,是關英英說服了老丁,他才樂颠颠地再次出馬。
衆人議論紛紛,我是王瑞瑞,我也不同意,這也太傷自尊了。士可殺不可辱。這麽不要臉的事,老丁也能舔着臉做得出來,也是沒誰了。
又過了兩天,不知道老丁使出了什麽招數,王瑞瑞竟然屈服了。換座位的那節自習課,老丁親自出馬,居然還給關英英幫忙搬書。
衆人看在眼裏,無不唏噓感嘆。果真是老丁的命啊,人家說什麽是什麽,想怎麽樣,就怎麽樣,可誰讓人家學習好呢?老丁為了關英英這顆能争光的獨苗苗連師德的底線都沒有了。
而宋清談始終也沒弄明白,身為好學生,又喜歡學習的關英英同學,為何偏愛那些在別人看來地理位置不佳的座位。
可她還有那麽多讓人不能理解的行為和習慣,誰也沒有時間和心情去探究,其他人習慣性的把她歸類于“奇葩”,說起她的時候,滿是彼此心領神會的表情和态度。
而老丁對好學生這種毫不掩飾、毫無原則的偏愛,更把她推向了“奇葩”的深淵。這大概也是當時關英英和李茵教室一戰之後,所有人都保持沉默沒有告訴班主任的真正原因吧。
連劉錫凱都選擇不去老丁面前自讨沒趣。
第 48 章
高三以來,宋清談習慣并喜歡一個人。她不願意再像以前那樣和一個固定的同伴一起開展校園生活,去“世界杯”,去餐廳吃飯,進教室,回宿舍,她都是一個人。
學習的壓力已經很重,她不想在僅有的個人時間裏再去遷就其他任何人。每日緊鑼密鼓的安排,也讓她享受一個人來去匆匆的自由。
獨行的她,每天下午有一個固定的去處。宋清談堅持在下午大課間的40分鐘休息時間裏趕去學校閱覽室看各種期刊雜志。
她自己一個人把握着時間,不多不少只看30分鐘。因此她趕回教室的時候,班裏每每都已坐滿,她往往在一片讀書聲中故作鎮定的回到自己的座位。
她回來的時候不止一次地遇見已經矗立在教室門口的老丁,每每都要硬着頭皮在他的掃視之下走進教室。他雖沒有發話,可他那慣常犀利的眼神會讓你先行羞愧,讓你自己意識到自身的錯誤。
她不是沒有預備過如果老丁發問,自己要如何回答,可他從未發問過。或許是因為他把注意力都放在前幾名那裏。又或許是宋清談的外表讓人足夠放心,畢竟連之前以高壓政策著稱的“王大人”都不怎麽對她過問。
宋清談屬于典型的三不管學生,不是學習最好的,也不是最差的,不調皮,不惹事,不作不造,也不怎麽被過問。很多時候她倒覺得這樣挺好,至少她能收獲相對的小小自由。
她心裏十分清楚,自己閱覽期刊的這30分鐘,班裏的同學或背書或刷題激戰正酣,她內心不是沒有負罪感,她也知道或許自己看這些對高考一點用處都沒有。
可是,在那個兵荒馬亂的高三,北校區那個不夠寬敞明亮的閱覽室卻給她帶來了無盡的溫柔時光。讓她舒緩解壓,內心安然。讓她汲取力量,不斷向前。或許對高考沒有半點用處,可她知道對她自己有用。
游逸如今在高三文科六班,她專心準備藝術考試,宋清談偶爾會在校園裏遇見她。她仍舊拖拖拉拉,自由散漫,高二在一起的時候,宋清談就總嫌她懶散。
看她仍是這副模樣,已經高三的宋清談不禁焦慮,讓她如今還與游逸一起,她估計要焦急到冒火。雖然,游逸現在很用心在學習繪畫特長,已經和高一的狀态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