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四節課開始之前回到了教室
和方争熟悉的同學都來關心了一下。
周敬年坐在座位上,發了條短信給溫洋,讓他幫着買輛能載人的自行車,放學時送到校門口來。
放學後,周敬年扶着方争走到校門口,看到溫洋正等在那兒。
溫洋開車來的,他也沒問周敬年要自行車幹什麽,把自行車從後備箱拿出來後,道:“周少,這是你要的自行車。”
周敬年點點頭:“謝謝了。”
“周少客氣了。”溫洋笑着說,他看了一眼他身邊的方争,對方回了他一個禮貌的微笑。溫洋只覺得對方有點眼熟,目光在對方俊秀的臉上停了兩秒鐘,想到四九城那邊的傳聞,心中了然。
周敬年掌着自行車,把書包背在身前,讓方争扶着他坐上車後,和溫洋打了聲招呼,就載着方争走了。
到了夜色後,同事們看到方争跛着個腳,走路得一跳一跳的,都叫他請假好好休息幾天。方争對大夥兒的關心表示感謝,不過依然沒有請假的打算,他找到酒吧管理,看能不能把他暫時調去後勤待幾天。
方争的酒水業績一向可以,管理也不忍心為難他一個打工的學生,就說沒事,讓他去吧臺那裏幫幾天,也不需要怎麽走動。只不過他不會調酒,所以基本工資要減半。
這樣已經很好了,方争高興地表示完全沒問題。
說好了後,周敬年就帶着方争去換衣服。
周敬年背靠着牆壁站在換衣間外面,方争在裏面換衣服。方争的聲音從裏面傳來:“今天真是太謝謝你了,還特意讓人送了自行車過來。現在時間也不早了,你也快回家吧。”
周敬年說:“今天數學老師布置的幾道題我基本都看不懂。”
方争穿好衣服後,開始脫褲子,聞言疑惑地“啊”了一聲。
周敬年淡淡說:“我以前的學校和這裏的教材有些不同,我本身成績也不是很好。到這裏打算請家教的,不過聽陳桉說你成績一向全校前五名。你看這樣行嗎?這幾天我負責送你上學下班,你幫我複習,給我講講那些比較難的知識點。”
請家教是假,不過周敬年這話裏也有一部分是實話,麗城和四九城的教學材料有很大不同,兩邊的教學程度也不一樣,周敬年這幾十年每天看的都是各種合同,高中知識什麽的,許多都記不清了,不努力複習一下還真跟不上。
Advertisement
方争換好衣服了,一蹦一跳地扶着牆走出來,笑着道:“不用這樣啊,我們是朋友,前後桌的同學,以後你有什麽不懂的只管問我就好了。”
周敬年伸手扶着他,搖頭:“不好,你的時間太貴了,那樣我會內疚。”
高中不在九年義務教育裏面,方争家長不許他繼續讀書作為學校也沒法強制。學校老師聽說他在酒吧裏打工本來是不同意的,是方争幾番保證後才被允許的。他的情況在學校裏太特殊了,所以平時班級裏的同學也很少約他參加什麽活動,擔心他脫離集體太久融入不進去,又擔心貿然提出活動要求,會幹擾他的工作。久而久之,班級裏的同學都知道,除非必要,不然不會要求方争參加什麽活動。
方争要忙着自己掙學費,還要保持那樣的好成績去拿每學期的幾百塊獎學金,他腦袋聰明是一方面,但他下課期間手不離課本也是一方面。要不然有了學費成績卻一塌糊塗,這與方争這麽努力生活完全本末倒置,他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以每天除了睡覺,方争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忙碌。說他的時間貴,也是對的。
方争想了一下,回味着下午對方說出的“你是我朋友”這句話時自己的感受,最終點頭:“那好,按你說的。”
兩人去了前面,像以往那樣,方争拿着課本出來做作業,只不過今天多了一個周敬年。兩人模樣都非常好,細腰長腿的坐在那裏,即使埋頭作業,那也是一角不錯的風景,酒吧裏的小姑娘十八九歲,膽子基本都大得很,也不去打擾他們,只是盯着這邊看,激動得臉紅心跳。
方争攤開課本,正跟周敬年講題,一個小青年端着托盤從旁邊走過,輕嗤道:“真把這裏當自己家了。”
周敬年擡頭看了他一眼。
方争也看了那人一眼,皺了皺眉,說:“別理他,來我給你講下一題……”
做好作業後,酒吧裏只有零散幾個客人,周敬年不想方争再餓着肚子上班,去酒吧附近的小飯店打包了兩份吃的回來解決了晚飯。
他考慮到方争的經濟能力,打包的都是并不貴的素材和肉菜,吃飯的時候,方争還沖周敬年比大拇指,說他選的菜都是他比較喜歡的。
當天晚上,方争在吧臺工作,周敬年就點了一杯果汁占了一個位置。方争去過兩次廁所,都是周敬年扶着他去的,當然他喝果汁太多也需要解決一下。期間因為時間太晚,方争倒是又猶豫了,好幾次想開口叫周敬年快回家,沒必要陪着他一起熬夜。
但是最後想了想,他還是沒有開口。
又一杯果汁喝完,方争又遞上來一杯:“請你喝。”
周敬年輕笑:“感覺以後我都不想再喝這種果汁了。”
方争哈哈笑了一聲:“下次給你換別的口味,再堅持下,等會兒我就可以下班了。”
在方争忙着其他事情的時候,周敬年問恰好站到他旁邊的小張哥:“小張哥,他叫什麽名字?”
小張哥是吧臺調酒師,現在客人漸少,他也才稍微閑了一點。周敬年在吧臺坐了一晚上,彼此也算混了個臉熟。
小張哥順着周敬年的視線看過去,回道:“哦,那是謝慶。”說完,他又湊近周敬年壓低了聲兒,“他和方争一直有矛盾,你不知道吧,我們酒吧前幾天出了點事,方争被謝慶陰了一把,差點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