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自從禦宴的事情交到聿懷樓之後,何間又回到聿懷樓開始忙碌的工作。
但福姨還未從老家回來,何田表示他可以自力更生。
雖然何間覺得何田沒有人約束定會無法無天,只能修書一封帶到福姨老家,請福姨盡快回來,但福姨還沒回來的時間裏也只能請左鄰右裏多加照顧。
何葉因着禦宴的事情也開始跟在何間身後不停忙碌着,只為着敲定最後禦宴的食單。
聽錢掌櫃說,若是敲定了食單,也依舊需要經過層層工序,先要給昱王和禮部的人試菜,再将食單呈進皇宮,由皇宮中的膳食處再來定奪,膳食處過目後最終才回呈到宣帝面前,等待其批閱。
而等到禦宴當日,雖然由聿懷樓的廚師進宮掌勺,但膳食處的人依舊會從旁觀看進行監督,防止有人在菜肴裏下毒。
聽完這些的何葉只能在心中暗自咂舌,想着皇家的規矩真是無比森嚴。
何葉看着錢掌櫃不知從何處拿出了一份泛黃的紙張,偷偷摸摸地對着何間和何葉說:“這是我從聿懷樓某個箱子裏找出來的,看着可以拿來當禦宴食單的參考。”
何葉看着那張破舊的黃紙,紙上都已經有了破洞,許是保存不當,被蟲蛀的。
但看到食單上面一個個菜名,看得何葉頭都大了,全是清一色的葷菜,白切雞、香酥鴨、紅燒肉、煎帶魚,這一看應該就是某個大戶人家按需定制的食單。
只不過從何葉的現代角度來看,要是動不動就吃這些,許是沒多久就要因為三高的問題去醫院進行報到了。
何間也看出這份食單不适合作為禦宴參考,但為了不掃錢掌櫃的興,還是對錢掌櫃說:“錢掌櫃,你這幫了大忙,我拿去看看。”
“那就好,那就好。”錢掌櫃一臉滿足,吹着不成調的口哨離開了廚房。
何葉又看了看那份被放置着的食單,還是提出了心中的疑問:“爹,這全是葷菜,那這唯一的梅花脯是什麽?”
“這梅花脯是秋季的菜,要有山栗才能做,将山栗和橄榄都切成薄片,再放在一起吃,說能吃出梅花的味道。”
“這真的能吃出梅花的味道嗎?”何葉對這位所未聞的吃法無比好奇。
Advertisement
“等秋天了,你自己試試就知道了,”何間似乎是被禦宴的食單所困擾,頗有不耐。看着那份食單還在喃喃地說:“這也太粗糙了,禦宴還是要精細一點。”
說完話的何間又跑去找錢掌櫃,打算問一問這宴席是否食材的界限是否是從野菜做到鮑參翅肚,還是只能從山珍海味做起。
抱着一籃子菜路過的姜不凡看着何葉若有所思的站在那兒:“想什麽呢?這麽入神?”
“在想禦宴食單。對了,姜大哥,我爹沒讓你一起去嗎?”
“你爹跟我說了,被我拒絕了,就我這點水平能在聿懷樓都是運氣好,去宮裏就算了,我這種三大五粗的人,就別進宮礙別人眼了。”
“姜大哥,你可不能這麽說,你也不看看想吃你的菜的人也從聿懷樓排到知巷巷口。”
姜不凡聽着這誇張的說法也是笑了,也不再跟何葉打趣,開始忙着今天的準備。
何葉這才想起也不知道何間會不會帶小廉一起前去,讓小廉見識一下這種大場面,畢竟看她爹的态度多少是把小廉當聿懷樓未來的後備力量在培養。
何葉也默默思索起了禦宴的食單。
聿懷樓關于禦宴的準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但禮部這時候也沒閑着,忙完了科舉考試的事情,立刻又要投入到宴席的準備中。
趙正德更是忙得腳不沾地,連她夫人都逮着空抱怨他,說都快忘記他的長相了。
直到禮部裏的衙吏将科舉考試的放榜名單全部排列出來,趙正德才難得的有空坐了下來,率先看到了衆人都期待的名單。
趙正德看着一甲三人的名字,自然心下了然,江出雲和宋懷誠的名字自然占了兩個席位,還有一人則是某位文官的兒子,趙正德自然不免感慨宋懷誠這樣的寒門子弟能取得如此名次實屬不易。
他自然記得與寬陽侯和兵部尚書的約定,開始尋找顧中凱的名字,發現這名字處在二甲十名的地方,雖然算不少高,但有着顧楠的名字加持,想必也不會分到苦差累差。
趙正德将其餘的名單粗略地掃了一眼,就吩咐衙吏快馬加鞭将這份名單送到宮中。他坐在原味想着不知道宣帝看到這份名單會作何想法。
這份名單呈入宮門後,一路直達到了宣帝的書桌上。
宣帝拖着黃色的長袍走到書桌邊上,問身旁的黃公公:“聽說科舉放榜的名單出來了?”
“回聖上的話,已經在您桌上了。”
“讓朕看看今年又是哪些學子。”
宣帝一打開名單就笑了,對着身邊的黃公公說道:“江出雲這小子還真是出息啊,小時候就看着是個聰明的,這長大之後外面謠言漫天飛,朕都不信,你看這果然。”
“是,畢竟江公子是寬陽侯府培養出來的人才。”黃公公在一旁附和着。
宣帝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不見了,似是想到令人不快的事情,對着皇宮說:“宣趙正德進宮見朕。”
當趙正德得到宣帝口谕進宮的路上,想着宣帝找他必然是科舉放榜的事情,只是他不知道這次又有怎樣刁鑽的問題在等着他。
“臣趙正德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趙正德話還沒說完,就被宣帝無情地打斷了,宣帝将呈上的名單舉了起來向趙正德示意了一下,随即丢在了桌上:“說說吧,這名單是什麽情況?”
“臣愚鈍,不知聖上指的是什麽?”
“這排名怎麽排的?”
“回皇上,自然是按照成績排的。”趙正德将頭垂的極低,他也不知道在哪一步出了問題。
“這江出雲就考得這麽好?還有這宋懷誠是何人?”
“臣在各位考官看過試卷之後,也看過這兩位的試卷,成績确如名單所列,兩位皆是文采斐然,堪稱未來的棟梁之才。宋懷誠乃是寒門子弟,得如此名次實屬不易。”
宣帝似乎在沉思着,突然間揮退了黃公公,對着趙正德說道:“你覺得這個榜放出去,合适嗎?”
“臣認為,本次科舉各個環節都嚴加把控,自然不存在舞弊的問題。”趙正德回答說。
“但你覺得江出雲挂了那麽多年纨绔公子的名字,突然拿了狀元,有多少人相信?”
“這……”趙正德突然猶豫說,“莫不妨将江公子的試卷公布于衆,來堵住各位學子的口?”
“你覺得能開此先例?一旦有一份卷子公之于衆,必然會有其他學子不服,要求禮部公布其他試卷,你覺得這是禮部能承擔的責任嗎?還是你們禮部太閑了?”
宣帝驟然提起了音量,令趙正德立刻意識到他似乎說錯話,立刻跪倒在地上:“是臣思慮不周,還望聖上示下。”
“将名次改了,那個文官的兒子調到狀元,宋懷誠榜眼,江出雲探花。也算讓寒門學子知道科舉正式他們為國效力的好機會,”宣帝又突然話鋒一轉,“另外該封的嘴都給朕封住了。”
趙正德将頭磕在倒映出他身姿的冰冷瓷磚上:“臣遵旨。”
他走出的宮殿的時候,感受到身上的裏衣都已經全部被汗水浸濕,想着他還好沒有第一時間通知江征傑和顧楠不然這個窟窿,他是無論如何也補不上。
只是他想到江出雲無論是狀元還是探花這件事,都會像是一顆小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面激起陣陣的漣漪。
回到禮部官衙的趙正德招來了手下的官吏,命他去重新書寫即将發往各地的榜單。
“這……”那人猶豫道。
“我也是剛從宮裏回來,你要是知道,就別問了。”趙正德疲憊地坐在椅子上嘆着氣。
“屬下明白了。”說完就告退了。
只剩下趙正德一個人長籲短嘆,在想着今天和宣帝的對話,他怎會沒考慮到江出雲得狀元之後的種種情況。
更何況寬陽侯府現在掌管禁軍,若是江出雲得了狀元,那麽侯府風頭将直逼鎮國将軍府,宣帝對手握兵權的異姓侯還是多有忌憚。
若是兩位武将都扶搖直上,他們這些文官又該如何自處。
趙正德想着科舉的事情忙完,立刻又要投入到禦宴的準備中,也不免一個頭兩個大。
想着宣帝應該不會再更改名單,他還是找個機會去跟他打過招呼那兩人那兒走一遭。
趙正德直接往兵部去了一趟,暗中将顧中凱的名次告訴了顧楠。
顧楠對着趙正德更是千恩萬謝,說萬萬沒想到他兒子還能取得如此成績,一直以為他家那個浪蕩子這次只有落榜的結局。
顧楠拉着趙正德訴說了好一通顧中凱平日裏的頑劣行徑,趙正德也是心不在焉地聽着。
“對了,那侯爺家的江出雲考得如何?”顧楠終于想起了這一遭。
“挺好,是個探花。”
“哎,這等好事,應該及早告訴侯爺,走走走,趕緊告訴他,還能向他讨杯酒喝喝。”顧楠拉着趙正德就出了兵部。
趙正德心想若是你不拉着我說顧中凱的事,我現在可能就已經在寬陽侯府門口了。
但顧楠突然想起他應該第一時間将自己兒子的消息分享給夫人聽,立刻向趙正德告辭,說改日有空定請他喝酒。
趙正德只能看着顧楠離去的背影,想着這人想一出是一出的性格究竟是怎麽做到尚書的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