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周王将兩名嫡出王姬賜婚齊贏一事,在衆諸侯國間傳頌得沸沸揚揚。

周祚雖衰,禮樂崩壞,可周室依舊為天下共主,數百年周禮基柱猶存。周人守禮嚴苛,是為正統,仍為世人推崇。

周室王姬自幼入辟雍由魯師授習周正之禮,如此出生正統的女子乃衆諸侯國競争的姻親對象,如今聯姻嫁入齊贏,也是天子給予齊贏莫大的恩寵。

======

大清早,太後的宮室便十分的熱鬧,嬛一入宮室,困頓盡消。

上次太後宮中熱鬧乃為她相親,現下她親事已定,這般宗室貴女盈室又是何故?

見嬛一臉懵怔入內,太後頓住與宗婦談笑,滿懷笑意招呼嬛道:“吾子過來。”

嬛依言上前,太後握住嬛的手坐于正堂,宗婦帶着宗女依次上前自報家門。宗女們多數年紀與嬛相仿,面頰微緋,望向嬛的目光,羞澀期待。

嬛被她們看得一陣陣頭皮發麻,這群宗女像看郎君一樣面帶赧色的望着她何故?

相看一早,嬛笑得臉僵唇硬的,總算見完了所有宗室貴女。

衆人退去後,太後溫言絮語問嬛:“如何?嬛覺得何家女姬合嬛心意?”

嬛怔怔望着太後,不解。

太後輕嘆一口氣:“無知孺子,母早逝,連個教習通事的人都沒有。嬛即将嫁入贏,随媵姪娣不可少,嬛不若自主擇之。”

嬛驚愕地望向祖母。

大清早把她叫來,原竟然是為了給自己未曾謀面的夫君選姬妾的。

随媵一事,她再不願,卻也躲不開,嬛心下一陣抓狂。這年頭的媵嫁習俗當真是不可取,嫁一女送數媵,簡直就是蓄意制造夫婦不睦,家宅不和。

Advertisement

“嬛?”見嬛久久不答,太後輕聲詢問。

“祖母知曉嬛聰慧,自幼主意頗多,祖母還記得嬛七歲,你母親王姒請女師教習你雅言禮樂,你就曾就女從女戒一事上,竭力與女師争辯,氣走了數名女師。嬛七歲便有自己的想法固然是好,但世俗不容,嬛可明白?女子德容,忌妒戒躁,世俗禮綱,嬛不可不循。嬛可知曉?“

妘太後一席話語盡,嬛久久不回應。

“嬛不願帶媵,可他國仍會送媵,天子賜婚诏書一下,越、蜀、虢國已往贏送媵,贏已收。嬛孤身一人西嫁,面對諸國媵妾,嬛需有自己的姪娣替嬛固寵。嬛可明白?”

嬛深嘆一口氣,無奈的投身到太後懷裏,埋頭呢喃:“......嬛對諸女秉性俱不知,但由祖母做主。”

太後伸手揉了揉嬛頭頂發髻,憐愛道:“吾子嬛素有王畿第一美人之稱,貌美伶俐,贏太子玙定會喜愛吾子的。”

......

太後不愧是太後,行事果斷老辣,相看世族宗女不足半旬,列有媵娣名字的帛書太後就遣寺人給嬛送了過來。

嬛掃了一眼帛書,頭疼的往案上一擱,這種要與衆女共侍一夫的局面,她當真不喜,可時事卻由不得她做主。

師氏茗争得嬛的同意,拿起帛書看了一眼。

太後給嬛選定的媵是王姬菏,王姬菏在周王室并無甚地位,其生母是杞美人陪嫁的媵女,王姬菏自身下後便養在杞美人身邊長大。王姬菏去歲及笄,因其母份微,其一出生便注定了只能為媵,自幼杞美人便是按媵妾的綱章禮德教育她。

王姬菏長相恬靜,不算出類拔萃,卻自有一番柔碧風情,男子大多憐憫弱嬬,似菏這般的長相很适合用來給主母固寵。

她性子懦弱寡言,從不争強好勝,容易被主母拿捏,此為最重要的。

師氏茗記得,先王有一王姬,名姬甄,嫁給魏國國君,同時媵去了一位美人生的庶妹苓。

王姬甄性子婉約,庶妹王姬苓性子卻是個不甘居于人下的,以致王姬甄嫁過去後諸事不順,郁郁寡歡竟早殁于魏國深宮,反倒是王姬苓頗得魏王喜愛,接連替魏王誕下三子一女,人生不可謂不順遂。

師氏茗合上帛書,合意的笑道:“太後當真是疼愛王姬的,太後為王姬定下的媵選甚佳,王姬菏是個穩重端莊的,性子又柔順,小人覺得此媵甚妥。王姬為何不喜?”

嬛睨了茗一眼,很是無語,她還沒嫁過去就得考慮着給夫君安排侍寝的姬妾,讓她如何喜得起來?

=====

賜婚既定,婚期本該依照王室慣例,一年之內,行完六禮,再成婚嫁。

然周王聯姻之心之急,生怕齊贏反悔似的,生生欲将六禮在半年內行完。

天子趕着下嫁王姬,于齊于贏莫大榮焉。

齊國由為配合。

遣齊上卿入周,上表天子,王姬下嫁入齊,乃齊人之幸,齊公子鹄之幸,齊人上下皆盼盡快迎娶王姬霓入齊。

一番恭維後,将婚期定在夏歷正月迎王姬入齊。

贏國許仍沉浸在上将軍殁之殇,整場婚事略顯被動,天子賜婚,贏國較齊國,反應略顯澹漠,齊使歸齊後,方才派遣上大夫夋入周,帶來婚書上表。

“昭昭王姬,皇皇者華,入我河西,贏之榮焉。太子無婦,祭祖有缺,躬桑勸蠶,亟待女君。王姬賢達哲淑,贏人亟待,望天子垂憐,舍王姬及早入贏。”

贏上大夫一番言辭彬彬,周王感動得老淚縱橫,大手一揮,二位王姬夏歷正月擇吉日同日出嫁。

婚期既定,三國使臣便開始忙碌奔走穿梭于東西周道間。

=====

白駒過隙,雪霁漸融。

嫁期一日日相近。

正月,夏歷歲首。

卻不是周人的歲首。

武王滅商伐纣後,大手一揮,将周朝正月自殷商時期的十二月改到了十一月。

是為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周朝的歲首早在十一月大舉祭祀飨宴過了。

往年夏歷新年與往常日子并無不同,今歲卻異常熱鬧喜慶。

王畿上上下下如火如荼忙碌起來。

數日前,齊公子鹄與贏上大夫夋齊齊抵達王畿,三日後将各自迎娶王姬歸國。

去歲贏國上将軍殁于雲夢澤,贏一直積怒于胸,贏太子玙為帥,舉大軍伐楚,連連告捷,一時竟未能趕回迎親,只能由上大夫夋再度入王畿迎娶。

妘太後聽聞贏國太子玙并未前來王畿迎親,而是派了上大夫前來,頓時傷心得揉眵抹淚,“吾嬛姿容無雙,秉性純良,謂之女嬌。吾老無念,唯願吾嬛,覓得佳郎,及爾偕老。”

妘太後這番憐愛之語,被寺人傳到嬛跟前,嬛萬分動容。贏太子玙未親自來迎親,嬛本無感,本來就是兩個陌生人,她自是不會去奢望贏太子對自己能有多稀罕。

只贏太子這番令疼愛她的祖母傷了心,嬛便覺得不爽了,本來對贏太子玙只是無感,這回可算是結下了梁子。

======

周室此番聯姻齊穆,均是強國,那些觀望欲與齊贏交好的諸侯國,紛紛趕往王畿慶賀。一時間蕭條凋敝已久的王城熱鬧起來。

洛邑王畿已久不曾喜慶,此番藉着王姬大昏,王畿黎民洗塵灑掃,彩條飾街,整個王城煥然一新,恍惚間似又複現兩百年前鎬京的輝煌,周人莫不歡欣不已。

夏歷春節,早春寒風依舊泠冽。

齊贏兩國的儀仗車架,浩浩蕩蕩自東西兩方駛入臯門。洛邑盛況空前,國人空巷而出,重重人海将街道圍得嚴嚴實實,共迎齊贏兩國迎親使團入城。

昏禮持續了三日,廟宮禳祭、醴宮飨宴一系列繁瑣禮節畢,二位出嫁王姬在女傧的引領下拜別周王、王後及太後。各自踏上前往夫國的翟車。

兩位王姬均有同母兄弟,故都由兄弟送親,以示周王室最此番聯姻的重視。

嬛有一弟,名鄭,今歲年方十四,尚年少,卻已被封太子六載。仍是少年,卻已長得身形颀長,太子冕服冠身,襯得他稚氣的臉龐多了幾分嚴謹,身形穩重,舉止舒雅。

周室雖頹,幾百年來沉澱的天家儀姿卻已複刻入了骨血。

姬鄭只有嬛一人同母同胞,此番送嬛入贏聯姻,太子鄭打足了精神,一臉喜慶。

贏國勃然崛起,姬鄭十分想讨好拉攏贏國,日後自己登及大寶,多一個與自己相善的強國總是好的。

許是出于贏太子玙未能親自前來迎親之故,贏國為做出補償,派出的依仗車隊尤為奢靡鋪張。旃旗獵獵于風中,首尾不見,氣勢威武弘大。

迎親五彩翟車驷馬并辔,馬辔鑲金嵌玉,翟車輿身寬大,通體烏木打造,泛着幽黯漆光,車轅及衡端毂頭與轭之末皆以玉為飾,柱頭及翟車車輪中心鑲嵌着用白玉雕刻的贏國圖騰——展翅玄鳥。

良辰至,車帷落下,臯門前鼓瑟長鳴,兩國的迎親儀仗在萬千周人的殷殷目光中,浩浩蕩蕩駛出王畿東西兩門。

融融春日均勻的灑在夏缦翟車身後,嬛微微掀開車帷,回首深望一眼,身後的王畿城闕在豔陽的照射下,鋪上了一層金光,雙闕中天,透着威嚴肅穆的王者之姿,透着勃勃生機,将周室的頹靡遮掩了下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