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山坡上侍衛手忙腳亂, 連滾帶爬的滑了下來。
臉生寺人站在坡頂,焦急的命令道:“快!快将人擡上來!”
侍衛們緊忙将嬛擡了上來,塞入車中。
臉生寺人不敢再耽擱, 命禦者揚鞭, 緊忙往城西而去。
寺人堇坐在廟宮,愈想愈不對勁, 伊太後鮮少與王後來往, 先前幾番找王後透露想往王上身邊送媵,被王後拒絕後,兩人幾乎就斷了往來,今日伊太後怎就想得起要請王後去往華亭宮了?
寺人堇眼皮突突直跳, 心氣靜不下來,幹脆丢了手中的藥草,起身亦回了宮。
辰宮阒寂, 一切入清晨她們離開時那般,寺人堇見師氏茗坐在窗牖下打着纓絡,眼皮又是跳了跳,不管不顧的提起裙裾小跑過去, 問:“茗, 王後回來未曾?”
師氏茗納悶的擡頭看她一眼道:“清晨你不是與王後一道去往廟宮的嗎?怎就你一人回來了?”
寺人堇擡頭看了眼天色, 豔陽高照的, 狠狠跺了跺腳,提起一股勇氣便往華亭宮跑去。
寺人堇雖是王後身邊最得意的寺人, 可也是個寺人, 還未到華亭宮宮門便被侍衛攔了下來,寺人堇跑得氣喘籲籲像華亭宮侍衛解釋道:“我是王後身邊的寺人,想求見王後。”
侍衛愣了愣, 讓寺人堇在宮外候着,進去了一人禀告。
一炷香的功夫,華亭宮出來了一名寺人,寺人高傲說道:“今日伊太後欲留王後用膳,王後晚些便歸,你先回去吧!”
“我是王後貼身寺人,讓我進去時侯王後用膳吧!”寺人堇懇請道。
“伊太後今日有要事要與王後相商,爾等不便入內。”華亭宮的寺人說完,便轉身回了宮,沉重的宮門遂即再度緊閉起來。
寺人堇知曉自己人微勢低,咬咬牙又跑回了辰宮。
師氏茗見寺人堇滿頭大汗的跑回來,心下也警覺起來,起身拉過寺人堇,低聲問道:“發生了何事?”
Advertisement
寺人堇音帶哭聲,顫抖着說道:“茗,我,我,我懷疑伊夫人意圖不軌......”
師氏茗一驚,擡眸掃視了一圈四周,見沒人,便一把将寺人堇拉入殿內,低聲問:“到底發生了何事?”
寺人堇将今日發生的一切告訴了師氏茗,師氏茗聽完亦覺得不對勁,她沉默了一會兒,道:“此事,還未定論,先不易宣揚,也許伊太後找王後真的是有甚事相商呢?!”
“不,不會的,方才我從廟宮回來的路上,一路打聽了,臯門的阍人說,今日只見王後的輿車出宮,并未見王後輿車回宮呢,可是,可是我方才去往華亭宮,華亭宮的寺人卻說王後就在華亭宮......”寺人堇低聲哭道。
師氏茗一聽,心一下子揪了起來,在殿裏橐橐踱步,又伫足道:“要不,我們去求救妫太後。”
“妫太後會幫我們嗎?”寺人堇問道,自從王後拒絕了妫太後要為王上廣納後宮的提議後,王後和妫太後的關系也淡了下來了。
“不行也得試。”師氏茗說完,替步便去往高陽宮。
寺人堇緊忙追了上去。
春日正午陽光璀璨,高陽宮宮門卻閉得死死的,高陽宮外侍衛多了好幾倍,将師氏茗和寺人堇攔在了宮外,道今日太後誰都不見。
師氏茗和寺人堇無法,只能再度轉回辰宮。
路上,寺人堇靈光一閃,回憶起去歲夏日,萩山腳下,端坐于馬背上,遠眺目送當時還是太子婦的王後離去的身影,寺人堇心頭一動,低聲與師氏茗說道:“我出宮去找公子睿。”
師氏茗回眸看了她一眼,點了點頭。
得了師氏茗首肯,寺人堇不待停歇的,轉身朝臯門外快步奔去。
=====
公子睿此時正與一名來自楚國的商人會晤,楚國商人知曉公子睿好劍,全天下搜羅良劍收藏在庫。
一番酒暢後,楚國商人拿出了自己前來兜售的寶劍,雙手呈上給公子睿。
公子睿玩興頗高拿在手中掂量了掂量,分量挺沉,他收起玩性,拿出了幾分認真,一手握住劍柄,一手握住劍鞘,手腕一用力,将劍一寸一寸拔.出。
漆黑的劍身一點點露了出來,公子睿看了一眼便沒了耐心,刷一下子将劍拔了出來,随手将劍鞘一扔,嗤鼻道:“你就拿這樣一柄劍身烏漆麻黑,做工粗制濫造的破劍來糊弄本公子?”
楚國商人,搖頭笑笑,“公子不可只流于表面。”
“那你和我說說,這劍又何長處?”公子睿将手中的烏劍随意往蔡國商人身前上的案幾上一扔,不屑問道。
楚國商人依舊挂着恭敬的笑容道:“此劍刃比金剛,可削鐵如泥,吹絲斷發,可敵世間所有利刃。”
“呵......口氣道不小,還斷世間所有利刃。若本公子能找出這劍斷不了的物件,你當如何?”
“若公子能找出此劍斷不了的物件,小人全部身家盡數供奉給公子。”
“哼,你身家能有幾何?你當本公子稀罕。”
“小人手中還有西域商道,一樣可做為賭注壓給公子。”
公子睿一聽,斜眸看了他一眼,對身後從人道:“将我那柄镆铘劍拿來。”
從人領命自一排排劍架最高處,取下镆铘劍,雙手獻上。
“拔劍出鞘,擱置在殿前劍架上。”公子睿随意命令道。
“諾!”從人應聲,照做。
公子睿與楚國商人同時起身來到劍架旁,楚國商人将手中的烏劍雙手奉上遞給公子睿。
公子睿輕蔑的接過劍,高高舉起,重重落下,只聞“铛——”的一聲,劍架上的镆铘劍應勢斷裂開,“咣當”一聲自劍架掉落在青石地板上。
公子睿目瞠口侈,怔了那麽一瞬,複大笑出聲:“果真是把好劍。”
遂即轉身拾起方才被自己丢棄在一旁的劍鞘,仔細将劍插回鞘內,熱情招呼道:“來,上酒,我與蔡商一醉方休。”
公子睿這麽說,蔡國商人可不敢這麽應,客氣的飲下幾爵酒,見生意做成,便委婉提出告辭。
公子睿興致大好,當即同意,甚至還起身親自送客至大門口。
今日,他宮門口吵吵嚷嚷的,幸得他得了一把舉世良劍,心情佳,随意問了句:“門外何事?”
守門的侍衛緊忙過來回話,“禀公子,門外一人,沒有信符,卻自稱王後身邊的大寺人,說有急事要求見公子。”
“王後身邊的寺人?”公子睿輕嗤一聲,真是甚人都想來拜見他,“攆走。”
“諾!”
公子睿回身那一刻,自己密室中那副美人執弓回眸像驀然躍入眼前……
“等等,本公子出去看看。”
語訖,便大步走了出門。
眼前被侍衛攔住的人,一身寺人打扮,一張小臉因奔跑,泛着鮮豔的酡紅,王後身邊的寺人堇可不是而。
公子睿罷了罷手,侍衛見狀放開了寺人堇。
“你來找我何事?”公子睿漫不經心問道。
寺人堇小跑過去,一下子跪在公子睿跟前,哭道:“求,求公子睿救救王後……”
======
日漸西傾,殘陽斜躺在地平線之跡。春風拂過,寒氣仍舊瘆人。
雍都都城西隅宗廟林立。
沩水邊上一片平整寬闊的廣場上,一座數丈高的醮臺高高林立于廣場正中。
大司祭面帶繪制的五彩斑斓的猙獰夔首木制面具,身穿絢麗彩衣,手執矛弋,立于高臺之上,奮力傩歌傩舞。
臺下數百名巫彭亦口中念念有詞,跟着起舞。
今日祭祀沩水河神,以祈來年風調雨順,再無洪澇。
祭臺上,綁着兩名衣着褴褛的囹人,是去歲伐羌,俘虜的羌人,二人披頭散發低垂着頭,一動不動被綁在木架之上。
大司祭念完口中的禱詞,回頭看了一眼用來行祭的二人,蹙眉罵道:“這二人不是死了吧?早說了要活人獻祭。”
幾名巫彭聞言,上前提起一名囹人的頭,囹人恐懼得瑟瑟發抖,小巫彭答:“活着的,被吓得不敢動了。”
大司祭不耐煩的招了招手,命武士将那名因恐懼,吓得已完全不能站立的囹人架到了祭臺之上,揪住頭發按住,大司祭手起钺落,一條血柱遠遠噴出,囹人已是身首異處。
祭祀均需一男一女,先前獻祭那名是名男子,現下輪到女子。
“快,架過來,莫誤了時辰。”大司祭催促道。
武士連忙給這名女囹人松綁,女囹人失去了繩索的束縛,軟趴趴便倒在了臺上。
“吓死了?吓死了就不能用了!”大司祭急嗖嗖邊吼邊走了過去,蹲下身欲親自查驗祭品。
有時候小臣甚是不靠譜,總拿些将死或剛死之人糊弄他。他說了數次祭祀得需活人,無奈不論是先國君還是現贏王,均不支持用活人祭祀,他有時候也只得将就用死人将就一下。
然現下贏王出征在外,今日這場祭祀他是得到伊太後示意的,一為祈求風調雨順,二為祈求國君出征大勝,是以,小臣應當不敢再随意打發他,再給他送死人過來。
臺上躺着的女囹人,雖衣着褴褛,蓬頭垢面看不清長相,但那粗糙的葛衣下,玲珑有致,秾纖合度的身材卻是罕有的。
女囹人的頭發披散着,散了一地,順滑如鍛,光滑如織,與方才砍頭行祭那位男子糾結成塊的頭發截然不同。
大司祭眉頭蹙得緊緊的,用手中長矛矛杆戳了戳女囹人,軟的,應該還沒死。
大司祭道:“架上來!”
武士聽令,将臺上的女子架了起來,往祭臺上拖過去。
正在此時,一陣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隐隐還伴着怒吼:“住手——”
大司祭納悶的擡頭望去,是何人如何大膽。
馬隊疾馳過來,直到祭臺邊上,方才揚蹄肋馬。
大司祭一看為首之人,竟是公子睿,正準備下臺相迎,怎知公子睿竟是翻身下馬,複又一躍上了祭臺,焦急問道:“王後何在?”
“王後?”大司祭懵,“王後今日不曾來此。”
公子睿冷冷睨了他一眼,環視了一圈祭臺,瞳孔驀然頓住,下一瞬便大跨步來到伏趴在血淋淋祭臺上的女囹人身旁,一把抱起女囹人,撩開女囹人被一頭長發雜亂遮住的面孔,她面上被人塗抹了污泥,可清隽無雙的五官卻是她日夜思念,而不得的。
公子睿額頭青筋跳了跳,抱着女囹人站立起身,眼神淩厲梭巡了一圈四周。
祭臺一角,一名寺人打扮的人,悄悄往武士身後縮了縮,公子睿眼尖目明的認出他是自己母親宮內的寺人,公子睿霎時怒火中燒,抽中腰間長劍,對準了那名寺人甩了出去,刃光一閃,長劍直直插.入寺人胸膛,寺人順勢便重重掉了祭臺,甚至來不及呼喊,便咽了氣。
大司祭,一臉懵怔看着,公子睿抱着女囹人一言不發,下了祭臺,抱着本該用來行祭的女囹人翻身上馬,若來時那般,又長揚而去。
=====
這一覺,嬛覺得她睡得頗是冗長,醒來時,她只覺昏昏沉沉,腦袋似灌了鉛般擡不起來。
她緩緩睜開雙眼,眼前幔帳低垂,玉璧高懸,是她所不熟悉的景致。
她這是身在何處?
“王後?王後!王後你醒了?”耳畔傳來寺人堇低泣的輕呼聲,“王後,可有何處不适?”
“堇,這是何處?”嬛輕輕開口,出醒糯糯的鼻音下嗓音嘶啞幹裂。
寺人堇用袖子随意抹去臉上的淚水,緊忙從榻旁小案上端起水匜,上前将王後扶起身。
嬛就着寺人堇的手,飲完滿滿一匜水,幹枯的喉嚨方才活躍過來一些。
“王後,王後吓死小人了,幸好公子睿趕置祭臺及時,不然......不然......”寺人堇又哽咽起來,半晌說不出口。
“公子睿?”嬛思維有些銜接不上,頭重得厲害,腦袋仍舊發暈,她只隐約記得自己被一自稱華亭宮的寺人騙走,然後她跳了車,後面她便甚也不知道了。
“若非公子睿及時趕到,王後就要被奸佞小人當作祭品祭祀河神了。”寺人堇聲色顫抖,萬分後怕說道。
嬛輕輕晃了晃混沌的腦袋問:“究竟發生了何事?”
寺人堇起身去往門外看了眼,空無一人,複又關上門回來,将昨日發生之事一五一十告知了王後。
“……竟是伊太後想害王後呢!”最後一句話,寺人堇湊近嬛耳畔,聲音壓得及低道。
嬛眸光一黯,伊太後和自己關系雖不是那般親近,平日裏卻也禮敬有加,她實在不懂,伊太後為何欲除去自己。
嬛還想問寺人堇甚,門外輕輕的敲門聲傳來,門外有侍婢問道:“王後醒來與否?公子睿命疱人做了魚羹,王後一日未進食,腹恐已饑。”
聞言 ,嬛對寺人堇頷了颔首,寺人堇起身開門讓侍婢進來,自己服侍着王後盥洗妥當,食下了魚羹。
嬛漱口後,道:“這裏是公子睿府邸?”
寺人堇頷了颔首。
嬛微微蹙眉,大贏雖民風開放,無甚男女大妨,但她做為長嫂,留宿在小叔的府邸畢竟還是不妥的。
寺人堇知曉王後想甚,靠近低聲說道:“宮裏不安全,現下對王後來說,公子睿的府邸才是最安全之處。”
“發生了何事?”嬛問。
“昨日太師百裏群與太廟令杜至集結東西二城将士,圍困了宮城,稱王上昏庸,王後乃蘇妲己再世,鼓唆王上專寵,遣諸國媵妾回國,方才導致六國聯合伐贏一役。太師及太廟令欲替國伸張大義,廢昏君,扶持公子睿上位。”寺人堇低聲快速說道。
“公子睿現下何在?”嬛問。
“不知,公子睿一大早便出了門,許進宮去找伊太後了。”
“公子睿可曾參與此謀逆之事?”嬛問。
“小人不知,不過小人猜公子睿事先應當不知曉。不然,昨日一聽小人說王後失蹤了,也不會慌慌張張,毫無頭緒許久。”
寺人堇想了想,接着道:“且公子睿一向敬重王上,與王上兄弟親善,當時不知曉的,不然他昨日便不會那般還有閑情逸致去和楚商買甚名劍了。”
嬛頷了颔首,道:“你去告訴公子睿的家臣一聲,若公子睿回來,來傳告于我。”
“諾!”寺人堇倒退着出了門去傳話。
公子睿一整日未歸,時至夜深,将入人定時分方才回府。
嬛等得心焦,一聽聞公子睿歸來,便整容欲去往高堂求見他,怎知還未跨出庭院,便見公子睿一臉疲憊的出現在照影之處。
公子睿見王後儀容齊整走出來,上前随意一禮:“拜見王後!”
嬛亦對他微微去膝服了服身,道:“吾還未謝過公子睿救命之恩。”
公子睿身型一側,沒正面接受嬛的禮拜,随意回道:“王後莫要多禮,臣受不起。”
嬛也無甚多心情與他客氣,直接問道:“現在外面是何狀況?”
公子睿沉默了一息,疲憊開口道:“王後毋需多憂,王上睿智出征前早有準備。”
“公子睿何意?”
公子睿擡眸看了一眼嬛,道:“王上出征前,早已預料到世族許會反,提前将虎贲符留給了公叔白,公叔白憑符調令王師,宮城困圍已解。”
嬛定定看了公子睿一眼,道:“如此,叨擾公子睿了,今日天色已晚,明日我便離開。”
公子睿道:“王後再等等吧,事态尚未全然平歇,對于王後來說,在我府邸,比在宮裏安全。”
嬛了然,公叔白也是老世族,贏國變法,公叔白世襲權利亦受剝奪,沖擊不小,他是否能忍得住複辟的誘惑,還未可知。
“王後先歇息吧,臣弟告退!”公子睿見嬛不語,便作揖告辭。
“公子睿,等等!”嬛思忖了一息,喚住公子睿道:“公子睿,明日可否帶我去拜訪公叔白?”
公子睿沉定看了嬛一眼,頷了颔首。
翌日,晨光熹微。
公子睿府邸一輛驷馬服車緩緩駛出,不過兩刻鐘便來到公叔白府邸。
府邸裏,公叔白一身常服斜卧在榻,雙眼輕閡,手中輕扶着虎贲苻。以太師百裏為首的老世族欲趁贏王征伐直機,逼宮造反,扶持公子睿上位,做為秦氏宗親,他的态度至關重要。
論常理,他是贏國受世代萌陰的老世族,贏國變法,他手中的權利亦受到很大鉗制,他子嗣不争,至今未能封卿拜爵,若依了太師百裏,複辟舊制,他的子孫後代,富胄将無虞。
可這真是他想要的嗎?
贏國變法數十年,一步一蹒跚,一行一踉跄,艱難走到如今兵強國富之境地,一遭複辟,恐将前功盡棄。
現任贏王,有膽有識,又有勇有謀,他出征前夕,漏夜私下拜訪自己,将可號令精銳之軍的虎贲苻交給自己,懇請自己在他出征之際,保證社稷不亂。他似乎已預料到社稷會有變,他竟是如此的信任自己。
現下,他真是左右為難。
便在此時,門外下人傳話,說王後求見他。
聞言,公叔白睜開了眼,有些疑惑,百裏太師早已将宮城圍困,王後是如何出宮的?疑惑歸疑惑,公叔白仍舊召了仆人入內,侍候他穿好袍服,方才游刃有餘的去往正堂。
正堂正中,王後與公子睿以等候了片刻。
公叔白一入正堂,正欲擡手見禮,身子還沒彎下去,便被王後攙扶起來。
嬛容顏肅整,卻溫婉可親對他道:“老公叔毋需多禮,今日我是以晚輩的身份來拜見老公叔,而非王後身份。”
王後這麽說,公叔白卻不敢拿大,将王後請到正堂坐下,自己坐于下首,方才開口問道:“王後一打清早來拜訪老臣,是何貴幹?”
嬛笑笑,也不與老公叔繞圈子,直接說道:“昨日發生之事,相必老公叔必然知曉,我也知曉,乾坤之所以尚未翻轉,只因有老公叔忠貞不渝,護着社稷。”
嬛一語歇,短暫靜默過後,嬛接着道:“我嫁入贏已有一載,這一載時日,我幾番聽贏王提及老公叔。贏王說,君父年少秉國之時,贏國積弱,國貧民苦,君父為求改變贏國孤絕之狀,廣昭天下有識士子入贏,然國窮,連安置士子的錢糧府邸都湊不齊,是老公叔慷慨解囊,傾全族之力,獻出財糧,甚至自家的屋舍來安置入贏士子,協助君父渡過最困難時機,贏國方才一步一腳印,鑄就現今的輝煌。”
聽着王後敘述舊事,公叔白不語,但向來精明犀利的眼神卻漸漸放空,思緒遠遠飄回數十年前,贏國貧瘠,天下士子入贏後,本幻想着住宿大屋,出入乘車,卻未料成日只能食苦菜黍稷,巨大的心理落差之下,無數士子罵罵咧咧失望離去。
國君寬宥,非但不責怪他們,還厚禮相送。
後來能熬過來的士子,均都受到國君的中用,這群士子的确也給贏國注入了一大汩新鮮強勁的血脈,挽救了瀕死的贏國。
那時的自己如何?那時的自己為實現國富民強的憧憬,激情澎湃,連母親留個自己的遺物,一方玉枕都捐了出去。
那時的自己尚且如此,何論現在?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老公叔覺得如今的王上可能堪當贏國砥柱、主峰?“
……
王後此行,并未正面規勸,請求公叔白什麽,可公叔白卻驀然想通了,甚複辟,甚變法,何者能固國本,何者便才是王道。
王後先行告辭,公叔白留下了公子睿,問道:“公子睿離王位只差一步之遙,放棄了公子睿不覺得可惜嗎?如此幫着王後來勸說老朽。”
公子睿纨绔的笑笑:“睿自知才疏淺薄,無當世大賢之态,且睿生性肆意,不喜束縛,長兄那個王位,睿坐着不舒坦,也坐不穩。”
公叔白聽完,笑笑,一群沉浸朝野數十載的老家夥竟還沒有一個弱冠少年看得明白。
公子睿走後,公叔白拿出虎贲苻號令虎贲王師,反攻王城,解了王城之困。
雍都在公叔白的維持下,一場将将冒出頭的政.變便被摁壓了下去。
國內社稷安穩,數千裏之外的戰線亦捷報頻傳。
正如贏王和甘嘉所料,所未六國聯盟,看似強大,其實各存異心。甘嘉以韓國為突破口,挨國巧舍言說,逐一擊破,紛紛撤軍回國。
最終戰場上竟只有魏國一國獨對贏國精銳之師,魏相死谏魏王,讓魏王及時收手求和,然魏王自恃國力強盛,不聽,非要與贏軍在河西之野角逐幾番,均以失敗告終,最終拱手奉還數十年前從贏國手中搶走的河西十一郡,以平息此役。
贏王繼位第一役,大勝。
河西之勝,讓贏國一舉成為了威懾中原的西陲霸主。
贏王凱旋當日,雍都城門大開,如同過節,雍都民衆蜂擁而出,夾道迎接贏王歸來。
贏軍主力在城廓四門外,各自歸營。
贏王頭冠紅璎兜鍪,身着銀亮铠甲,站在為首的戰車之上,一手握着腰間的青銅劍,一手扶轼,率領着一支數千人的王師精銳之師入城。王師士卒披堅執銳,戰甲锃亮,行動劃一,在雍都民衆,興奮,熱情的歡呼聲中,雄赳赳氣昂昂邁步入城。
嬛與妫太後站立在宮城臯門之外。看着跸道上愈來愈近的隊伍,嬛終于抑制不住內心的歡欣,情不自禁迎了上去。
戰車尚且未停穩,只見贏王撐手一躍便跳了下車,大跨步幾步上前,一把擁住急步迎上來的王後。
嬛被秦玙擁得緊緊的,雄渾的男子氣息撲鼻而來,饒是這兩日嬛有些鼻塞,濃濃的戰甲鐵鏽味仍舊猛竄入嬛鼻息之中。
嬛忽覺胃裏一陣抽搐,嬛忍了忍,沒能忍住,在秦玙的懷中幹噎了一口。
秦玙敏銳的察覺到嬛的異樣,放開嬛,握住嬛手臂,緊張問道:“嬛怎麽了?”
嬛按壓下胃中的不适之感,微微搖了搖頭,鼻音濃濃說道:“無事。”
“嬛受寒了?鼻音怎這般重?”秦玙焦急問道。
“唔,昨夜開始有些鼻塞,許是有些,不過不嚴重。”嬛随意說道。
秦玙蹙眉看着嬛施了粉黛,卻仍舊蒼白不見半分血色的小臉,心下一急,一把抱起嬛便往宮城裏走去,邊走邊揚聲喚道:“傳扁鵲。”
嬛輕輕嘀咕了一聲:“嬛便是扁鵲。”
秦玙垂眸睨了她一眼,“醫者不自醫。”
“區區寒症,不嚴重,喝兩副熱姜湯便可。”嬛有氣無力說道,他不抱自己還好,一抱自己,他身上那股子說不出的氣味,真心讓嬛有些受不了。
嬛忍不可忍,推了推他,道:“玙放我下來,我自己可以走。”
“月餘未見,嬛便将自己折騰得這幅嬌柔殘弱之狀,孤不放心,孤抱你回宮。”
見他不聽,嬛也不再堅持,蜷縮在他懷裏,不知為何,明明鼻塞得厲害,卻仍舊能清晰地聞到他身上那股帶血的鐵鏽味,嬛胃裏一陣翻江倒海,抽搐了幾下,終是再也忍不住,頭一偏,嘔出一口胃中穢物。
秦玙一愣,焦急問道:“嬛怎了?可是哪裏不适?”
嬛推開他,忍着難受,從他身上跳了下來,胃裏幾番筋攣,俯身在旁,再次嘔了出來。
這一回,嬛嘔得甚是厲害,朝食裏用的那點子魚羹,盡數嘔了出來,嘔到直泛水,嬛方才渾身顫抖着歇了下來。
秦玙臉色大變,一直輕撫着她後背,邊對身旁的寺人堇和師氏茗吼道:“爾等都是如何伺候王後的?”
師氏茗,寺人堇一驚,雙雙跪下請罪。
嬛俯着身子,伸手虛虛拽了秦玙一下。
秦玙立時熄火,沒好氣對她二人道:“起身!”
師氏茗和寺人堇稽首謝恩,直起了身子。師氏茗腦中倏然閃過一個念頭,心撲通撲通直跳起來。
王後小日子向來有規律,這月晚了幾日,她本就疑心王後是否有了身孕,怎知昨日王後便着了寒,渾身不舒服,王後服了幾粒自制的藥丸後,便歇下了。
她便一時也沒問王後。
思及此,師氏茗的眼神都放出了璀璨的光彩。
适時,秦玙問:“嬛可還好?”
嬛輕輕點了點頭。
待嬛平靜下來,秦玙欲再度抱起嬛,怎知嬛卻輕輕推開了他,搖了搖頭。
秦玙不解。
嬛虛弱說道:“玙铠甲鐵鏽味甚重,嬛有些聞不了。”
“該死!”秦玙輕咒一聲,緊忙退去身上的甲胄,僅着一身铠甲下的中衣,抱起嬛便往內寝跑去。
師氏茗和寺人堇亦緊忙起身跟了上去。
扁鵲與贏王幾乎同時到達。
贏王将王後放在軟榻上,扁鵲上前向贏王與王後正欲行禮,便聽贏王斥道:“別再多禮了,趕緊給王後瞧瞧。”
扁鵲一驚,緊忙喏喏上前替王後把脈。
少頃,扁鵲欣喜的輕問道:“王後可曾給自己把過脈?”
扁鵲知曉王後自己就是一名扁鵲,故此,委婉問道。
嬛蒼白着一張小臉,虛虛搖了搖頭,“不過着了點寒而已。”
“非也非也,王後脈相若珠滾玉盤……”扁鵲提點了一句。
嬛霎時瞪大了雙眼,伸手撫上了自己的手腕,靜默片刻,不可置信,又喜出望外,目光複雜的望向秦玙。
秦玙懵,完全不懂扁鵲和嬛在打甚啞謎。
師氏茗先反應過來,歡欣的跪倒在王後榻前,激動說道:“恭喜王上!恭喜王後!”
秦玙怔了一息,反應過來,卻仍舊神色肅穆的問扁鵲道:“何意?”
扁鵲笑答:“恭喜王上,王後乃是喜脈。”
喜脈?喜脈!
閡宮上下一聽,紛紛跪倒一片,齊聲道賀。
秦玙得到自己想聽到的答案,大笑出聲,上前一把抱起嬛,緊緊攬在懷中,喜出望外的狠狠親了嬛粉頰一口,笑道:“嬛,嬛,孤要做父親了?”
嬛依偎在他懷裏,含着羞赧的笑容,甜甜應了聲,“嗯!”
“孤要做父親了!”秦玙朗聲大笑,雙眸熠熠發亮:“傳令,一賀王後有喜,二賀河西之役大勝,今日添肉加酒,大行酺飲,犒賞全軍。”
......
贏王凱旋翌日,蚤朝,公宮。
公叔白當着衆臣工之面,将盡掌王師軍權的虎贲苻交還于王上,一并上繳的還有代表自己身份的玉笏,及一檄檄文,怒斥以太師百裏為首的一衆世族大家趁君王出征之際,欲颠覆朝政,有亂政之心,自己身為世族之首,卻未能約束世族,雖社稷未颠覆,但其仍舊心懷愧疚,自請王上懲處。
語訖,當朝退去朝服,俯身稽首領罪。
百裏太師做為贏國數百年鐘鳴鼎食大家之族首,在朝勢力,盤根錯節,他既然有底氣圍困王城,趁虛作亂,正是因為他拿準了贏王不敢也不會真的嚴懲自己,然,公叔白的态度卻是他始料未及的。
贏王說了幾句不輕不癢的客套話,便準了公叔白告老辭官之舉,當他接過虎贲苻那一刻,公宮外适時想起整齊的甲胄摩擦铿锵之聲,在環列之尹的帶領下,虎贲軍将公宮重重圍住,贏王正式宣布實施新政,廢分封,行縣制;撤太師、太傅、太保三公,改設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太宰甘嘉出任丞相,上将軍盧桫出任太尉,公叔白之子原廷尉秦庚出任禦史大夫。
老太師百裏群及一宗世族,縱是有再多怨憤不滿,仍只得俯首服法。
贏王念在公子睿于王後有救命之恩,免除了對公子睿之母——伊太後的刑罰,卻敕消了其太後之尊位,驅出王宮,移往別宮,此生不得踏入王城半步。
至此,贏王一氣收回數百年桎梏在世家手中的權杖,大權在握。
為日後東出大計,蕩平後路……
作者有話要說: 寫到這裏,這個故事算是寫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