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慕容令死【下】
深夜十分,慕容令帶領慕容麟離開柳園,悄悄地來到縣衙。二人見縣衙門外無人把守且門虛掩,于是悄無聲息地溜了進去。因為涉圭事先做好安排,所以只有少數兵丁把守,故而二人順利地來到孟妫的卧房。
慕容令手拿寶劍走到鼾聲如雷的孟妫身旁,了結其性命。就在這時,慕容麟假意害怕地失聲尖叫。慕容令立即拉着慕容麟的手,疾步快走。
突然,涉圭帶着幾十名兵丁出現在二人面前。涉圭假裝吃驚地驚呼道:“小王爺!您,您殺了孟大人?”
慕容令一不做二不休地點頭說道:“如此昏官,留有何用?”然後用身體擋住慕容麟說道:“此事乃我一人所為,麟兒年幼,切勿傷之!”
涉圭卻微微一笑,搖頭說道:“小王爺誤會了。我等皆受孟妫其害久已,如今殺之,自是喜不勝收。但卻不知小王爺接下來有何打算?”
年少的慕容令竟然誤認為其乃良人,便毫無顧忌地說道:“欲将此地囚犯皆放之。”
涉圭大喜地說道:“小王爺真乃菩提也!小人不才,願助一臂之力!”
慕容令高興地說道:“如此甚好!”
因為涉圭手中有上庸王慕容評的腰牌,故而事先得到告知的衆位将士,無一反抗,皆降之。衆人将沙城之內所有囚犯帶到縣衙門口。慕容令走到臺階之上,高聲說道:“孟妫庸人,苦其良久。今吾殺之,自可安心離去歸鄉!”
事先安排好的一名囚犯振臂高呼道:“聽聞小王爺賢明,寬以待人。然燕上下滿是昏庸無能之輩,不如追随反之,恭迎吳王回燕稱帝!”飽受苦楚的囚犯們聽完之後,紛紛響應。
涉圭跪在慕容令的面前,行禮說道:“小人願為吳王肝腦塗地,絕無二心!”
從未想過謀反的慕容令見衆人如此擁戴,心中暗自說道:“如若此事成之,父王便可離開秦國,亦能稱帝,拯救燕國!”于是,他興奮不已地點頭說道:“好!”
涉圭又說道:“距離此處不遠的威德城缺兵少将,且守城之人乃是慕容倉。”
慕容令微微一笑說道:“慕容倉乃不舞之鶴,百無一用之人。如若突襲奪城,定會勝之。”
涉圭起身對衆人喊道:“誓死追随吳王!”大家無有一人不随之。慕容令見士氣如此高漲,便信心滿滿地說道:“走!”
當所有人急速趕到威德城時,天已大亮。慕容令高舉手中寶劍,大喊道:“沖啊!”帶領猶如餓虎撲食的衆人沖進城內。
Advertisement
剛剛聽聞有人闖城的慕容倉,剛想出府一探究竟之時,便看見殺氣沖天的慕容令朝自己走了過來。技不如人無法脫身的慕容倉,在幾個回合之後,便死在慕容令手中。
主将一死,城內将士們紛紛投降。初品勝利果實的慕容令有些忘乎所以,竟對涉圭和慕容麟高傲地說道:“明日發兵,攻占龍城!”
涉圭笑着點頭說道:“乘勝追擊,理所當然。只是還有些許瑣事,還需小王爺定奪。”
慕容令點了點頭。而後涉圭回頭悄悄地向慕容麟使了一個眼色。心領神會的慕容麟便悄然離去,快馬加鞭地奔向龍城。
龍城守将乃是鎮龍将軍渤海王慕容亮,此人十分正直,故而慕容評不悅,将其逐出邺城,鎮守龍城。就在他準備出府巡查之時,突見一孩提風塵仆仆地騎馬過來,看見自己之後立即飛身下馬疾步來之。慕容亮定睛一看,原來是慕容麟,便吃驚不已地問道:“麟兒,何故來此?”
慕容麟氣喘籲籲地說道:“慕容令現已帶領沙城衆多囚犯謀反,并已奪取威德。”
慕容亮連連搖頭說道:“令兒生性仁慈,怎會做出此事?況且此時應在秦國?”
慕容麟不悅地說道:“此事早已盡人皆知,如今只需避而不戰,守城即可。話已帶到,若有差池,太傅如何處之,可猜一二!”說完便要離去。
聰慧的慕容亮立即明白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心中暗自說道:“無恥之徒,燕國遲早毀在爾等手中。可是如果不乖乖照做,恐遭殺身之禍。”故而賠笑說道:“麟兒一路舟車勞頓,快些進府休息。”慕容麟見其識趣,便洋洋得意地走進府內。
而與此同時,腰中佩刀的涉圭走到慕容令的卧房,環看四周無人之後,便悄悄地開門而入。他輕步并向床邊走去,并雙手将刀舉過頭頂。
從小習武的慕容令早已習慣淺睡已保持警覺,故而感到殺氣的他立即睜開雙眼,見一把大刀朝自己落了下來,便急忙身子一歪。但可惜躲得慢些,大刀砍在其左臂之上,疼痛難忍的慕容令大叫一聲。
這時,涉圭再次舉刀殺之。慕容令拼勁全力擡起右腳将涉圭踹倒,然後趁機跑了出去,來到馬廄解下馬匹之缰繩并飛身上馬向城外跑去。而涉圭卻一路緊追不舍,不留一絲空隙。
慕容令因無時間包紮傷口,因此鮮血源源不斷地順着左手流下。當他跑到一個名叫薛黎澤的地方之時,因為失血過多,故而從馬上跌倒下去,重重地摔在地上。
與此同時,涉圭追了上來,見狀大喜。他下馬提刀走到慕容令的身旁。慕容令雖有心起身,但卻始終爬不起來。涉圭大笑一聲之後,手舉刀落。他撿起慕容令的人頭,歡喜地自語道:“前程似錦,高枕無憂。”
心情大好的涉圭快馬加鞭趕到龍城。當慕容亮見其手拿慕容令的人頭之時,心中怒火再也無法抑制,起身走到涉圭面前。而涉圭以為慕容亮見自己立了大功,親自相迎,便滿臉堆笑行禮說道:“小人見過王爺。”
慕容亮似笑非笑地問道:“不知何地,将其殺之?”
涉圭回道:“薛黎澤。”
突然,慕容亮雙手用力掐住涉圭頸部。一路奔波勞累的涉圭無有反抗之力,眨眼之間,被活活掐死。而後,慕容亮對自己的心腹說道:“速去薛黎澤,将令兒的屍身找到并厚葬此地。”
心腹行禮稱是下去。
這時,慕容麟從外面走了進來,先是看到慕容令的人頭,又看到倒在地上的涉圭,明白一二的他立即不悅地對慕容亮說道:“為何殺死涉圭?慕容令本就該死!”
火冒三丈的慕容亮氣得擡手要打慕容麟,吓得慕容麟倒退幾步失聲叫道:“你敢打我?”
強壓怒火的慕容亮惡狠狠地看着慕容麟說道:“人既已死,無需多留。沙城之事,自會解決。”
慕容麟氣得一跺腳,轉身離去。而慕容亮的兩行熱淚,卻流了下來。
回到邺城的慕容麟将整件事情講述一遍之後。其母可足渾容生氣地說道:“慕容亮真是膽大包天。姐姐,斷然不可縱容此人!”
但是,可足渾太後卻不以為然地說道:“慕容亮雖處事不妥,但其才能卓著鎮守龍城,方可舊都無虞。再者,慕容令已死,麟兒已是吳王不二人選。待他成人之時,便可正式受封。”
可足渾容雖心有不滿,但卻不敢多言,只是賠笑說道:“姐姐說的極是。麟兒一路辛苦,妹妹先于其回府,改日謝之。”說完行禮而退。
但剛走出宮門,慕容麟便不滿地說道:“麟兒比慕容沖年長幾歲,但他卻官拜大司馬之職,為何卻要麟兒成人之時,方可稱王?”
可足渾容輕嘆一聲,然後看着他說道:“麟兒,你是母妃唯一的希望。他日成才,母妃才有出頭之日。”
年幼的的慕容麟堅定地說道:“母妃放心,麟兒定當讓您揚眉吐氣發跡變泰。”
可足渾容滿意地點了點頭,拉着慕容麟的手離開皇宮,回到那個所謂的家。
而與此同時,可足渾太後卻十分不滿地說道:“庶出之女,已為王妃。竟卻如此欲壑難平!”
一旁的太傅上庸王慕容評則說道:“如今整個燕國已在太後手中,何苦為一出身卑賤之人而大動肝火?”
可足渾太後點了點頭,方才轉陰為晴地問道:“如今慕容令已死,不知賢弟打算如何處之?”
慕容評微微一笑。
次日,邺城之內貼滿告示,百姓們紛紛圍觀。只見上面寫着:“叛臣吳王之子慕容令奉其父之命,密回燕國欲刺殺陛下太後。幸得蒼天佑之,未得其手。如此謀逆,本應處死,但陛下太後念其血脈之情,不忍殺之,将其流放沙城,望其悔過。怎奈賊心不死,收買囚徒攻占威德欲謀龍城,死與混戰。特此通告。”百姓們對此事衆說風雲。
而慕容評認為此事波及範圍太小,于是讓近千名巧舌如簧之人帶着告示四處宣揚此事。一時之間,此事如同風馳電掣般迅速傳遍整個燕國。
身在秦國的慕容垂得知此事之時,辟踴哭泣一恸幾絕。淚流滿面的段清秋哽咽地說道:“令兒乃長姐之子,竟然如此含冤離去。長姐焉能瞑目?”
但一旁的高弼則說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今羽翼未豐,寄人籬下,不可魯莽行事。”
慕容垂拭去眼中淚水,斬釘截鐵地說道:“可足渾氏,慕容評,王猛,他日定取爾等性命!為愛子報仇雪恨!”
如若時光可以倒轉,王猛沒有設計謀害慕容垂,不知慕容垂是否依舊背叛秦國?抛棄苻堅?但是卻不能因此而否定王猛,因為歷史早已為其證明清白。多年之後,慕容垂果真瓦解了強大的秦國,使得秦國迅速亡國,苻堅被殺。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歇,所留下的車輪印記,待得後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