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補彩》(2)

高穹和章曉一路緊走慢走, 被一輛馬車攔住了去路。

這路上本來沒人, 但斜刺裏跑出來一群孩子,一下便擋住了馬車。高穹和章曉正要繞過馬車前行, 那個在後頭追趕孩子的婦人突然上前敲了敲馬車, 大聲問:“車裏可是顧夫人?”

韓希孟正看着手中的繡品, 聞言連忙掀開了車簾子:“是我,牛嫂。”

婦人見了韓希孟, 十分高興, 趴着車窗子和她說話:“顧夫人,你甚時候再開班教課?許多女子等着學哩。”

“不開了, 以後都不開了。”韓希孟抱歉地笑道, “顧繡不外傳, 當時開堂設班,是我魯莽了。”

高穹和章曉已走過了車尾,聽到這句話立刻又折了回來。

那婦人十分遺憾,小聲道:“多好的繡法呀, 若是我們能學上一二, 便不愁吃穿了。夫人雖只教了我們兩回, 但着實有用,是我們這些粗人想也想不到的妙法。”

韓希孟只能跟她再三解釋,自己确實無法繼續再教。

章曉走到了車邊,不知為什麽,突然開了口:“這位可是顧繡傳人顧夫人?”

韓希孟與那婦人都是一愣。婦人見開口詢問的是個油光水滑的俊俏公子,便笑着應了:“正是。”

韓希孟倒是微微皺眉。她臉龐圓潤, 細眉長目,神情溫和,雙眼不住地在高穹與章曉身上打轉。這個年輕人說的是北方官話,韓希孟雖然沒去過北方,但見過一些北方的官爺,留着很深的印象。

在章曉開口的時候高穹就知道不好了。他連忙拉了拉章曉的腰帶,章曉心裏全是“完了又違規了可是既然都違規了那也沒辦法只能硬着頭皮繼續”的想法。他正要開口贊揚韓希孟幾句,韓希孟先問道:“二位公子從北方來?”

為免章曉再繼續亂講,高穹把他扯到自己身後。已經和韓希孟說上話了,只能繼續頂着:“從北京來。”

韓希孟點了點頭:“兩位公子這樣的人品,我們這兒也是少見的。”

她的聲音很軟,高穹一下沒聽清楚,也不理解韓希孟這話是誇自己還是罵自己,硬邦邦應了句:“你什麽意思?”

“高穹!”章曉哭笑不得,小聲說,“誇你呢!”

Advertisement

韓希孟一聽,立刻直起身子:“你是從北京來的高大人?”

高穹稀裏糊塗就應了:“是。”

章曉:“……”

兩人不願失去這個機會,反正已經說上話了,再撤也來不及,幹脆厚臉皮跟着韓希孟,冒充那位“從北京來的高大人”,聊上了。

從北京來的這位大人是專程來找韓希孟看繡樣的。顧繡的名氣已經傳到北京,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高大人聽聞韓希孟手中還有不少珍奇繡樣,特意前來,在品鑒之外估計還得談大生意。

高穹假冒“高大人”,把《盛世王孫》裏男主角的派頭學得十足十相似,很能唬人。韓希孟請他在茶樓裏坐下了,見他舉止不大流暢,心裏不免生出些懷疑。

時間已經過了不少,章曉連忙開口:“顧夫人手裏頭,可是有一本《補彩》?”

韓希孟頓時吃了一驚:“這位公子如何得知?”

《補彩》确實是她寫的,但此時剛剛書成,還未修繕,知道的人寥寥無幾。韓希孟想到北京的大人來頭果真不小,連這種事情也知道,心中疑窦消了大半。

這茶樓的茶水質量上乘,點心也精致美味。高穹說話前先抿了一口茶,吃了一個梅花糕,在桌下拽章曉的衣袖催促他趕快嘗嘗。章曉無心品嘗,也不敢品嘗,只認真聽高穹吹牛。

他現在發現,高穹其實是個很會吹牛的人,那些謊言一套接着一套,故事一個接着一個,還沒有特別明顯的漏洞。他說自己帶着身邊這位小厮從北京過來,現在在驿館裏住着,正想上門拜訪韓希孟的丈夫,誰料就在街上遇到了韓希孟。

韓希孟問他:“但我夫君已與高大人約定于驿館見面?”

高穹面不改色:“驿館氣味不好,我與小厮出來走走,正要回去,便遇見了夫人。”

韓希孟想到那路确實就在出城往驿館的方向上,又見這兩個人提起了《補彩》,便沒有再懷疑了。

“高大人原來是為《補彩》而來?”

高穹繼續厚着臉皮點頭:“是的。”

韓希孟猶豫再三,命婢女到車上取來了一個小木盒子。開啓木盒之後,裏面便放着一本薄薄的書冊。

高穹看不懂裏頭的字,翻了兩頁便給了章曉。

書一到章曉手裏,章曉就不敢翻了。他甚至很緊張,生怕自己随意翻動,會令這有百年歷史之久的書冊受了損傷。韓希孟見他雙目發亮地盯着冊子,還一副感慨萬千的模樣,心中忐忑:“冊子有何不對?”

“沒有不對,沒有沒有。”章曉連忙小心翻開了,“這本書太珍貴了。”

韓希孟忍不住笑了:“也沒什麽珍貴的。顧繡到我這兒是這樣子,等到了以後,再過幾十年,那又是另一副模樣,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精巧。”

沒有越來越精巧了。章曉心想,你手裏的顧繡便是巅峰,此後就再也沒有現在的興盛了。

他翻了幾頁,果真見到了那位瑞蚨祥老師傅心心念念的“銀橋飛渡”繡法。這繡法講究線與線穿插排布的技巧,章曉不理解其中各種術語,看得迷迷糊糊,但“銀橋飛渡”韓希孟竟一口氣寫了六頁紙,這應該是她非常得意的繡法。

“這銀橋飛渡,可有繡品?”章曉問。

韓希孟拿出了一方手帕給他瞧:“只有這一處小品,更大的繡品在家中,不便于攜帶。”

淡藍色的絲帕角落上繡着一只撲動翅膀的百靈鳥。百靈體态活躍,神态逼真,身上的羽毛一根根一縷縷,都精細無比,确實栩栩如生。韓希孟在這只百靈身上繡了七八種顏色,每種顏色之間過渡自然流暢,使用了自己染就的間色,不同顏色的繡線密密穿插,往返游梭,少了刻板,多了許多靈動光澤。

章曉看得呆了。

“好看,太好看了……”他喃喃道,“要是能傳下來就好了。”

韓希孟聽到了他的話,奇道:“傳下來?”

章曉連忙改口:“要是能傳到更多地方去就好了。”

韓希孟笑了笑:“我也有這樣想法,但家中長輩與夫君皆不同意。”

章曉理解顧家人的顧忌。

顧繡這樣的名氣,這樣的高妙繡法,是決不可被人偷去的。韓希孟開設繡堂授課,很快就停了,才稍稍見識到顧繡妙處的人,便遺憾地再次與露香園高牆內的顧繡道了別。

但時間再往後推一段,情況便完全不一樣了。

顧繡的第三位有名氣的傳人叫顧蘭玉,是清朝初年生人。那時正值顧家落敗,手工繡品因價格昂貴,越來越少人問津,眼見顧繡幾乎沒了傳下去的希望,顧蘭玉便做了一件以前從沒人做過、或有人做過但并未成功的事情:她開設了繡堂,一針一線地把顧繡的繡法交給顧家之外的人。

顧繡從顧蘭玉這兒開始,走出露香園,進入了更廣闊的世界。

章曉看着韓希孟,真心誠意地說:“顧夫人,您的想法是對的。”

只是因時勢不同,同樣的選擇并未收獲同樣的結果。

韓希孟以為他只是說客氣話,不以為意地笑笑。

“這本書也不能留。”韓希孟低聲說,“高大人,現在連你都曉得了《補彩》之名,只怕以後會有更多人會因這書而找上顧家。顧家傳顧繡,從來都是口口相傳,不留紙面上一言片語,就是擔心會被有心人拾取。”

章曉和高穹都吃了一驚:“這怎麽行!”

“我寫成這本書,反倒遭了許多批評。”韓希孟低聲說,“但要我親手毀去,我不舍得。裏頭所有東西都是顧繡的關竅,是我與婆婆姨娘們年年月月積累下來的……”

章曉不知道為什麽,腦子一抽,立刻接了一句:“那不如給我們吧。”

韓希孟一愣:“什麽?”

高穹的手藏在衣袖下,捏了捏章曉的大腿提醒他不要亂說話。

其實開了口章曉就後悔了。但一想到這本書會因為這樣而徹底消失,心中又覺得很不是滋味。

進行空間遷躍是不能與過去的人有交談的,但現在既然已經談上了……要改變的已經被改變了。

韓希孟細細品咂着面前這位高大人小厮的話。

章曉把《補彩》還給她,十分抱歉地說:“我方才只是随口一說,顧夫人請勿見怪。”

那本《補彩》推到韓希孟面前,韓希孟低頭看了一會兒,抿了抿嘴,伸出右手按着書面,又将它緩緩推到章曉面前。

“給你們也無妨。”韓希孟低聲說,“我只有一個條件:請将這書裏記載的珍妙繡法傳出去。顧繡想活,必須如此。”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