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補彩》(1)

《補彩》書成于明朝萬歷年間, 具體年月不可考。這回不可能随便穿着襯衫褲子出發, 為順利完成這個外勤任務,高穹和章曉向應長河提出了喬裝打扮的要求。

章曉能打破歐得利斯壁壘, 這是一件還說不清是好或壞的事情。但應長河現在覺得還是以前無法打破壁壘比較好, 至少沒那麽麻煩, 也沒有被識破的危機。

“拿衣服不需要經費嗎?本館能提供的衣服都是手工複原的,貴得吓人。”他說, “幹脆讓高穹和袁悅跑外勤吧, 章曉就別去了。”

高穹:“我不跟袁悅,我就跟章曉。不是章曉我就罷工了。”

應長河無可奈何, 只好把要求提上去。本館很重視《補彩》, 很快送來了兩套衣服。

明朝萬歷年間是張居正大力推行革新的時期, 經濟蓬勃發展,他們要去的又是富庶繁華的地方,衣服的樣式與色彩都和明朝初年大不一樣。章曉給高穹解釋萬歷中興的意思,高穹則迷戀地摸着手中直綴的布料, 十分懷疑:“我們是假扮什麽人?普通人, 還是當官的?”

“肯定是普通人。”

“普通人穿得這麽好?”高穹的手在衣上摸個不停, “這麽滑。”

“當時那一片兒都非常有錢啊,男的女的全都穿絲綢,而且越貴越好。如果你穿得不好,去參加聚會,不止被人笑,可能連位置都沒有。不管是多麽不入流的人, 肯定也有幾件體面又昂貴的衣服,人人都覺得這才是正常的。”章曉脫了外套,打量着直綴打算穿上去,“有些人哪怕家裏窮,但面子不能丢,大家都穿好衣服,你也得穿好衣服,甚至家裏沒錢了也要窮講究。男的有財到手立刻去買好衣服,女的就立刻去鑽研珠釵翠環,要是不好好打扮,是會被人看不起的。”

高穹看着他的眼神裏有一種熱誠的欽佩:“你怎麽那麽厲害?這麽多事情,你怎麽記下來的?”

“随任務派遣表過來的不是還有幾本書嗎?”高穹已經有一段時間沒這樣突兀地誇過人了,章曉被他這樣一說頓時臉紅,“你不看麽?”

說到看書,又是這種枯燥的歷史書,高穹立刻就沒興趣了。

”有什麽書說萬歷年間食物的嗎?“他問。

這次本館送過來的并沒有。章曉抖開直綴,苦口婆心,“你本來基礎就差……不是,你根本沒有文史基礎。想想看啊,你現在在文管委這兒工作,不學點兒這些東西,說不過去。你不能光摸摸文物擦擦架子就完了,文史類的常識是一定要有的。即便你過去不知道,現在不是個學這些的好機會麽?”

高穹“嗯嗯”地敷衍點頭,看他換衣服:“不看,你給我講。”

本館送來的衣服裏有兩件直綴,一件沉香色,一件淡玉色,高穹喜歡沉香色那件,打算穿在自己身上。但他不知道這些衣服到底怎麽才能上身,于是先盯着章曉。

Advertisement

“別看我。”章曉被他瞧得不好意思了,“穿你自己的。”

“不懂怎麽穿。”高穹神情認真,抖開自己那件沉香色直綴,“就這樣圍在身上嗎?”

章曉只好放下了自己那件,轉而去幫高穹穿。直綴裏頭還有褲子,顏色都是一樣的。原本不是多麽鮮亮的色彩,但偏偏配了一條淺色腰帶,頓時将這身衣服的顏色給襯托出來了。

章曉幫他穿完,覺得很遺憾:本館應該再送幾塊佩玉或兩把扇子來的,腰上系着玉,手裏拿着扇,何其風流。

他現在對高穹有一種相當盲目的崇敬和喜愛。

這兩件衣服的衣袖都非常寬大,高穹覺得有趣,撲着衣袖畫圈圈。

章曉正在研究假發套的使用方法,沒提防一下被他拽進了懷裏,衣袖蒲頭蓋臉地罩下來,把他的腦袋給掩住了。

高穹的手藏在衣袖裏,揉了揉章曉的腦袋。

“還沒玩夠嗎?!”章曉有些緊張,是因為太害羞了,手忙腳亂地要從高穹的肥衣袖裏逃脫,“這裏是單位,不是我們家……”

他終于擺脫了衣袖,還沒喘口氣,高穹低頭就在他嘴巴上親了一口。

換衣服的地方是沒人使用的辦公室,高穹親了一口還不夠,色膽包天地要把自己舌頭鑽進去。章曉想咬他,沒咬成,被他靈巧地躲開了。

“怎麽能咬人?”高穹捏他的臉,“你咬我,我會出血,會疼。”

“不要在單位裏這樣做!”章曉惱羞成怒,兇巴巴地訓斥,“你再這樣做,別回家了。”

但他臉仍紅着,訓斥的話語顯得力度不足,反倒讓人覺得很有趣。

高穹就是這樣想的。

“不在單位裏就可以?”他興致勃勃,“那……”

章曉連忙強調:“地鐵裏不行,天橋上也不行,小區花園想都不用想。”

“那陽臺可以吧?”高穹說,“陽臺在家裏。我想一邊親你一邊看星星。”

章曉:“……”

這人學壞了,會繞大彎子了!昨晚上高穹在陽臺晾衣服,他在一邊給那盆杜奇偉留下來的小菊花澆水。小菊花渴了,葉片和花都半死不活地軟在花盆裏。他正想着是否要加點肥,高穹曬完衣服拉他起身,興高采烈地就要吻上來。

章曉生怕被人看到,急急忙忙把他推回室內,結果高穹今天繞了這麽大一個彎,是想實現自己的這個想法。

“行不行行不行行不行?”高穹問他,“行的吧?”

章曉把假發套塞進他手裏:“幹完這一票再說!”

關于《補彩》,歐慶的筆記裏記錄不多。通過對比查找同時期的資料,他們查到了最有可能編撰這本書的人。

她是一名女子,顧繡傳人韓希孟。

顧繡也叫“露香園顧繡”,露香園正是顧繡創始人缪氏的家。缪氏是露香園主人顧明世之子顧箕英的妾,從小擅長刺繡,嫁到露香園之後廣采衆長,最終創作出了亦畫亦繡的顧繡。而缪氏之後,顧繡另一位鼎鼎有名的傳人便是韓希孟了。她是顧明世孫子的夫人,描龍刺鳳,無一不精。

“韓希孟的繡品,本館收藏着一件。”章曉看着自己寫下的筆記跟高穹說,“很珍貴,有機會你可以去看看。奇怪了,韓希孟到顧明玉,顧繡的工藝更加精妙,想學習的人也應當更多。這本書既然來之不易,為什麽又沒有妥善保管呢?非但不妥善保管,還讓它丢掉了。太可惜,太可惜……”

高穹沒回應他的話,只是不停地上下打量着他。

章曉穿了那套淡玉色的衣裳,束着不寬不窄的鴉青色腰帶,頭上戴着儒巾,完全是一副公子哥的派頭。

這架勢高穹只在電視劇上看過。電視劇上的人穿着也就是穿着了,但章曉穿着,給他的感覺便異常的新鮮:好看,特別好看,說不出來如何好看,總之讓他生出一種很想扒掉的勁兒。

他對自己的容貌沒有自覺,就是越看章曉越喜歡,那些怪裏怪氣的儒巾啊、假發套啊、腰帶布鞋啊,穿在章曉身上,那就完全不一樣了——簡直不是同一種東西。發着光的,他能看到。

章曉拿出自己的陳氏儀和高穹的,然後察覺高穹一直不錯眼珠地盯着自己。

高穹這一身也可以說是倜傥風流了,相比較之下,自己倒像是個跟着富貴人家少爺出門的随從。

“高少爺,走了啊。”章曉拎起陳氏儀在他面前晃動,“別看了,老子臉上沒長花兒。”

高穹接過陳氏儀,嘿嘿一笑,把它戴上了。衣袖寬大,正好能遮住手腕上的儀器,也不顯得特別奇怪。

露香園位于上海老城廂,就在豫園東邊的露香園路上,這兒是露香園的遺址。文管委出外勤的人都很喜歡這種落點明确的任務,這意味着他們落地之後直接可以尋找線索,而不必四處搜尋準确的位置了。

兩人都沒去過上海,這又是一次毫無難度的任務,心情都非常輕松。高穹把章曉抱在懷中,趁着他倆都閉着眼睛的時候深深吸了一口章曉身上的氣味。

映刻效應說的都對。高穹心想,強烈的依賴,強烈的占有欲。他樂于看到自己成為現在這樣子。

兩人的落點位于露香園附近,此時正值清晨,露水垂墜在葉片上,滴溜一聲滾落到高穹的頭發裏。

章曉看着陳氏儀:“時間是兩小時,先盡量靠近露香園,如果能找到韓希孟就更好了。”

高穹抹去頭上的水:“咱倆口音不對。”

“北方來的高少爺和他家裏的小厮呗,有啥不對的。”章曉說,“你就拿出《盛世王孫》裏男主角的派頭,能蒙混過去。”

這是高穹最近很喜歡看的一部電視劇。他立刻就懂了,馬上挺直腰,故作矜持地微笑起來。

此時一位身着細褶月華裙的婦人正步出露香園。

“那位從北京來的高大人要求可多。”随在她身後的一位姑娘低聲說,“這繡樣都是夫人的珍藏,怎能随意示于人前?”

“若不給他瞧瞧,恐他不信。”另一人低笑道,“只怕是從未瞧過這麽好的繡品,見了就脫不了手。”

婦人回頭瞧了她倆一眼,兩人立刻噤聲。

“非禮勿言。”婦人說,“走罷。”

三人上了馬車,行進方向恰是高穹與章曉落地那處。

——

*本故事中與明朝服飾相關內容參考《明代民間服飾的流變及其成因》(作者:王雲,《北方論叢》1996年第5期);

*本故事中與露香園、顧繡及顧繡傳人相關內容參考自《露香園顧繡:瀕臨消失的上海古典珍寶》(作者:魯克齡,《海派文化》,廣西師大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作者有話要說: 顧繡是真實存在的,露香園也是,遺址就在上海。韓希孟确有其人,是顧繡最出名的傳人,她有一幅繡品現在保存于故宮博物院,但史上并沒有《補彩》也沒有文裏的那種針法。故事是基于真實歷史而虛構的,如冒犯先人,請一定告知,我會修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