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番外

又是一個三年。

這三年來大京似乎是變了, 又似乎沒有什麽大變化。

小皇帝長大了,已經開始處理一些朝政,之前擔心攝政王會霸着朝政大權的親帝派總算是放了心。

比起那些擔心的朝臣, 小皇帝反倒是很不樂意。這三年來皇兄待在京中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少, 他有預感皇兄在慢慢放手。

總有一些別有居心之人讓他小心皇兄,只有他知道皇兄的心思壓根不在這上面。世人都以為皇兄深居簡出,只有他知道皇兄是出京去看什麽人。

那位他稱之為皇嫂的女人,聽說一直在京外養病。

大京的人都知道瑞王妃身體不好,還沒過門就在京外修養。不過就算沒有大婚,司馬皇族的玉牒之上已經刻上那位常氏的名字。

托常氏的福, 成家二房那位成二爺倒是成了大京城的香饽饽, 不少的閨秀們明裏暗裏地探着成府的口風。

如今的成府, 指的自然是成家二房。

至于成家的大房, 那是承恩伯府。

說到伯府, 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原來的成大姑娘。話說那位成大姑娘早年可是有傳言要嫁進瑞王府的,後來也不怎麽的突然就犯了病。這幾年不見人出來, 想必是病得不輕。

與成書音一起齊名的那位秦家大姑娘也在兩前嫁給榮大公子,之所以稱為榮大公子,是因為奉德侯病逝後榮府降為了伯府,承爵的是原來的榮二公子。

據說那位成大姑娘整天和原來的成大夫人現在的韓姨娘鬥法,傳出不少的龃龉來。世人總想起她當年的才名,還有那位一起齊名的前榮大公子, 只覺世事無常。誰能想到她确實是嫁給了成大公子,不過卻是此公子非彼公子。

比起承恩伯府, 榮家這個府更是沒什麽存在感。

承恩伯府的伯爺不是原來的成大爺,而是成大爺的兒子成大公子。那位成伯爺倒是有幾分老國公的做派,為人低調謹慎, 不招人眼也不怎麽冒尖。

是以,論風頭伯府還比不過成府。

不過成府雖說出了一個瑞王妃,行事卻也不見張狂。成二爺的親姐姐成二姑娘更是低嫁給一介書生,去年那位孫姓書生中了舉,開辦了一個私塾。

至于成二爺自己,則在衙門裏領了一個看似清閑又有些實權的差事。在世人的眼中,那也是吃上了官家飯要被稱一聲成小大人的。

這天天還沒亮,成小大人就在城門那裏候着。守城的校尉多嘴問了一句,得知他是在等人,等的是他幾年未見的表妹。

那校尉初時沒太在意,等轉了一圈才反應過來。成小大人的表妹,那不就是瑞王府的那位瑞王妃。

他一個沒忍住,便說了出來。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等到天亮時整個城門司的人都知道瑞王妃要回京了。

于是當差的人個個伸長着脖子,想一睹那位瑞王妃的風采。

進城出城的人有序地排着隊,并沒有看到什麽氣派的馬車進城。守城的人盤查着行人,揮手放行一輛毫不起眼的青油布馬車。

駕車的漢子平平無奇,滿臉的風塵仆仆。

成賀緊緊地盯着進城的馬車,直到那青油馬車停在他的旁邊。車簾子一掀開,露出一張蒙着面紗的臉。

“賀表哥。”

“久兒!”

成賀大喜。

守衛們個個側目,沒等他們看清,那車簾子已經放下了。他們好像聽到一聲奶聲奶氣的童音,好像在叫什麽舅舅。

瑞王妃都有孩子了?

這個消息像乘着風一樣沒多時就吹遍大京每一個角落,自然沒有人說瑞王妃未婚先孕有傷風化,人家可是上了皇室玉牒的正妃。

馬車停在成府門前,劉氏并成婉芋率全家老小出門迎接。最先下馬車的是一個年紀很大的老婆子,然後蒙着面紗的素衣女子。

素衣女子的懷中,抱着一個約二歲多的小男童。這男童生得極是玉雪可愛,完全集齊父母二人的優點。正是墨九兩年半前生的孩子,小名叫小白,大名叫司馬睿。

成婉芋一把抱住孩子,半天不肯撒手。

接下來是一通稚嫩的叫人聲,什麽外祖母、舅外祖母、姨母、表姐之類的。然後在衆人的為簇擁下,墨九母子進了家門。

成書晴嫁的是那位孫公子,二人在去年喜得麟兒。三年不見成書晴再也不是那飽受生活折磨的愁苦女子,她的氣色變好了,體态也豐腴了不少,瞧着眉眼平和一副極為幸福知足的模樣。

幾年不見,信娘長高了許多,已是個半大的姑娘了。她跟着孫公子的學生一起識字,如今已初現知書達禮的端倪。

劉氏的氣質也是大變,有了早年的世家夫人的氣派。

墨九只覺得對不住母親,母親抱着小白不撒手的樣子讓她心酸。她想起那三年的母女時光,只覺得心下一陣愧疚。

她說過要給母親養老的,卻一走三年。

此次進京她除了帶小白來認認家門和親人外,就是想把母親接走,當然得須母親願意跟她走。私下把這事一提,成婉芋喜得直抹眼淚。

嫂子很好,侄子也很好,可是成婉芋還是想和女兒在一起。她沒有想到女兒一走就是三年,早知道要三年之久,三年前她就應該跟去。

這次女兒回來,還有了外孫子,她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留下的。

一個時辰後,瑞王府裏的團公公來接人。

見到小主子,團公公哪裏還是那個不陰不陽的冷面人。只恨不得把臉笑成一朵花,好讨得小主子的歡心。

小白也不怵他,沒多久就和他混熟了。看着這樣玉雪可愛的小主子,團公公的心都化了。

離開成府的時候,成婉芋和柳婆婆都跟上着走了。因為墨九說她想以後無論去哪裏,都帶上她們。

她們離開的時候有不舍,更多的是高興。

瑞王府和以前沒有什麽變化,府門外的九盞燈還晝夜亮着。

小白有兩個月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一看到司馬翛就從團公公的懷裏跳下去往自己父親那裏跑。

司馬翛一把接住兒子,高高在上的冷峻神情頓時變得柔和無比。

一家三口慢慢地逛着王府,先是到墨九住的幽隅小院。小院打掃得幹幹淨淨,屋裏的擺設都和她離開之前一模一樣。

熟悉的地方讓她想起了熟悉的人,死去的素煙,還有百川。聽說百川現在已經侯夫人,不差錢那個人倒還算是有責任心。

或許是人不經念,她才想着百川,便聽下人來報說是萬戶侯攜夫人前來請安。百川挺着一個大肚子,見到她是又哭又笑。

“姑娘,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嗚嗚…你知不知道你走了之後我多傷心,怪不得三年前我看你就覺得眼熟,你怎麽不認奴婢啊…”

墨九無奈地和萬八千對視一眼,萬八千便開始大倒苦水。什麽自從百川懷孕之後他就一個好覺都沒有睡過,剛開始就喜歡哭,一有個什麽事情就難過流眼淚。後來又是吐得昏天暗地,口胃還變得十分刁鑽。最近倒是不吐了,又變得愛哭了。

為什麽她懷小白的時候一點感覺都沒有?而且小白的身體特別的健康,自帶百毒不侵的體質。想到她還懷疑自己肚子裏面有蠱蟲她就覺得自己真是馬虎得可以,幸好她沒有說出去,否則丢死人了。

百川總算是哭夠,等見到玉雪可愛的小白立馬兩眼放光。

“小主子長得真好,像姑娘也像王爺。天下怎麽會有這麽好看的孩子,奴婢一定要多看兩眼,說不定我肚子裏的孩子也會變得好看。”

墨九無語,好不好看是基因決定的,跟看什麽沒關系。

“百川,你都是侯夫人了,別再自稱奴婢。你要想孩子好看,多吃些水果芝麻之類的,生出來的孩子皮膚好頭發黑,肯定很好看。”

百川聽到她前面的話,很是羞赧。等聽到後面的話,忙扯着萬八千的衣服,讓他趕緊記下來。

萬八千無奈道:“好好好,我都記下了。”

墨九感慨地望着他們,看來他們的感情很好。不差錢這人精明得過頭,卻娶了迷糊的百川。果然世上的人和事,都是相生相克。

她和易白,或許也是這樣。

萬八千和百川告辭後,一家人去了歸一院。

一看到上面的歸一二字,墨九就想起那一夜的酒後瘋狂。目光不知不覺就落在那同樣的九盞燈上,她有些想知道那年皇陵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為什麽要日夜亮燈?”她問。

司馬翛道:“因為有人對我說過,她希望這世上的萬家燈火之中,有一盞燈是為她而留。”

她心一震,這是她說過的話。

所以不是什麽驅邪,而是給她留的燈。這就是為什麽燈是九盞,那是因為她的名字裏面有個九字。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是九盞。”她深情地望着他,“易白,謝謝。”

司馬翛懷裏的孩子突然指向那匾額上的兩個字,“父王,這個我知道,是九九歸一。”

墨九再次震驚,九九歸一?不是諧音九九歸易嗎?

早在六年多前,易白就對她…她真是太遲鈍了,幸好她後來回來了,幸好他們不曾錯過。

她捏捏兒子的臉,“你才多大,你怎麽知道這個詞?”

“是父王說的。”小白立馬出賣了自己的父親。

位高權重的攝政王難得臉紅,不茍言笑的俊臉差點沒挂住。他一手抱着兒子,一手牽着妻子擡腳進了院子。

随着他們一家三口的身影消失在院子裏,清靜的院子裏響起孩童稚嫩的歡聲笑語。

高高的匾額歷經風雨,見證着主家的悲歡離合。所有的分分合合,最終變得圓滿。正如它所書的字一樣,一切終于盡數歸一。

作者有話要說:  親們,這本書到此已經全部完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