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趙英蘭的對象名叫蔣恒,今年31歲,跟趙英蘭一樣,都是最早響應上山下鄉號召的一批知青。

蔣恒是申城本地人,同樣是雙職工家庭出身,但他的成長境遇卻與趙英蘭大不相同。

他出生在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裏,父慈母愛,兄友弟恭。

作為“老三屆”裏面的第一屆,蔣恒是1966年下鄉的,比趙英蘭還早了一年。

他下鄉的那一年,兄長已經參加了工作,弟弟當了兵,妹妹年紀尚小,而他正好是18歲高中畢業,所以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他避無可避。

蔣恒在農村一呆就是十幾年,日子雖然清苦,但有父母時常接濟,他在農村的生活比趙英蘭好了不知道有多少。

兩年前,蔣恒的母親退休,他本可以接替母親的工作,借此機會回城,但蔣恒的母親是紡織廠的工人,他覺得這個工作不适合自己,便把工作的機會留給了妹妹,他自己則依舊留在鄉下,等待其他機會的降臨,沒想到,這一等卻等來了改變命運的高考。

他憋着一股勁兒,考回到申城,終于回到了闊別十幾年的家鄉,整個人仿佛又回到了18歲剛鄉下的年紀,朝氣蓬勃。

趙英蘭和蔣恒的相識是在一次申城組織的大學生知青聯誼會上,作為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十幾年的“老三屆”知青,趙英蘭和蔣恒都在受邀之列,并且代表了他們各自的學校發言。

趙英蘭就讀的申城法學院和蔣恒就讀的申城經濟學院距離不遠,知青聯誼會之後,兩個學校的知青們又組織了幾次出游。

趙英蘭和蔣恒由于年齡相仿,又都在農村呆了十多年,故而能夠交流的話題非常多,一來二去地,兩人便熟識起來。

直到上個月,大一下半學期的期末考試前夕,蔣恒先跟趙英蘭表露了心跡,趙英蘭當時,心砰砰地跳,如小鹿亂蹦,她知道自己是不拒絕的,但出于那個年代女孩子的矜持,她還是說,你等我考慮一下,考完試我再給你答複。

于是乎,寒假的第一天兩人便确認了戀愛關系,至今雖然還不足一個月,但因為兩人的年紀和共同的經歷,讓他們彼此互相欣賞,互相珍惜,頗有些靈魂伴侶的味道。

“小曦,我跟他已經說好了,我說我最好的朋友回申城了,明天就讓他登門拜訪,正好讓你和秦蕭,還有陳伯陳嬸都認識一下,也幫我把把關。”

“哎呦,行啊!”陳曦看着趙英蘭笑得一臉玩味,“已經達到了可以登堂入室的标準了,英蘭姐,看起來你對這位是很滿意呦,不知道,我什麽時候才能喝上你們的喜酒啊!”

趙英蘭紅了臉,“八字沒一撇呢!先處着,再說吧!其實,按我的想法,是想等到畢業後,再談婚嫁。”

Advertisement

陳曦點頭,贊同道:“也好,先培養幾年感情,等到畢業後,先立業再成家,一切水到渠成,英蘭姐,到時候你就是愛□□業雙豐收啦!”

“就你機靈!”趙英蘭羞得滿臉通紅,不禁白了陳曦一眼,徑自去幫陳嬸準備晚飯了。

由于陳曦和秦蕭回來過年,陳家老宅的飯菜可謂是整整提升了一個檔次。

所謂“尖椒篤菜任君嘗,百店千菜皆于杭”,陳嬸今天做得是正宗的申城本幫菜,其色濃油赤醬又不乏清淡素雅,其味醇厚鮮美,鹹淡适口,讓陳曦嘗到不少兒時的味道。

第二天上午,蔣恒便拎着年禮登門拜訪,由于趙英蘭跟蔣恒多次強調過陳曦一家人對她的重要意義,所以蔣恒當然不會失了禮數。

陳曦眼中看到的蔣恒,是個成熟穩重,體貼細心的男人,他練達世事,诙諧幽默,卻不會誇誇其談。

最難得的是,他總是能下意識地照顧趙英蘭的感受,以她的想法為先。

不得不說,蔣恒給陳曦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極好的,但未來他和英蘭姐到底能不能走到一起,就看兩人的緣分了。

平淡而又幸福的日子,轉眼又是一天,在二人世界的美好時光裏,陳曦跟秦蕭提起了,他們此行申城除了拜年之外的另一個目的。

那就是,她想在申城也開店了。

陳家收回來的祖産中,有兩個商鋪,從77年便閑置至今。

陳曦的計劃是将位于靜安區的二層商鋪率先利用起來,開一家小型的百貨商店,一樓賣日雜,二樓賣服裝。

秦蕭聽罷覺得陳曦的想法雖好,但既然是開店,就需要有人來看店。

他們倆長年不在申城,趙英蘭需要上學沒有多少時間,陳伯和陳嬸年紀又大了精力有限,他們把店開起來倒不難,但是找誰來看呢?

對此,陳曦心中已有對策,但她還需要秦蕭幫她分析一下她這麽做的可行性。

她的計劃是,跟趙英蘭和陳伯的小兒子兩口子一起合作,共同來經營這個生意。

趙英蘭是陳曦兩世為人都最為信任的朋友,成為生意上的合作夥伴,當然順理成章。

至于陳伯的小兒子兩口子,陳曦前世也有相當的接觸和了解。

他們完全不像陳伯的大兒子兩口子那般,貪婪私自,又刁蠻市儈。

陳伯的小兒子陳景,精明幹練,處事機敏,為人仗義又孝順父母,而他的愛人江燕也善良率真,積極樂觀,勤奮又充滿幹勁兒。

記得前世,正是1983年左右,陳伯的大兒子陳峰受到了媳婦的挑唆,先是在陳伯的病床前扮演孝子,騙走了陳伯名下的房産,之後又在陳伯病愈後,拒絕好好善待父母。

陳景因此同陳峰大吵了一架,便把父母接到自己家來養老,陳峰巴不得甩掉包袱,自此兄弟二人便鬧掰了,不再聯系。

那時候陳景和江燕兩人都還是申城國營單位的臨時工,掙得少福利差,上有二老,下有兩小,又要自己租房子,壓力委實不小,不得已,他們才辭了工作,學人家起早貪黑地做起了小買賣。

前世的這個時候,陳曦早已經畢業回到申城工作,聽說了陳伯家裏的事兒,她還在陳景兩口子事業的起步階段幫了不小的忙兒,因此,也就有不少交集。

現如今陳曦的計劃裏,她打算讓陳景負責一樓的日雜生意,江燕負責二樓的服裝生意,而趙英蘭則負責利用課餘時間清點庫房,清算賬目,計算分紅等,算是一份兒財務的工作。

至于進貨渠道,維護店面,營銷促銷,日常雜事等等,陳曦則想讓三人商量着共同處理。

秦蕭聽了陳曦的計劃,可行性倒是毋庸置疑,只是他覺得,陳伯的小兒子兩口子未必會願意放棄穩定的工作,來跟她拼一個不确定的未來吧!

對此,陳曦不置一詞,挑了挑眉道:

“那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陳曦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剛跟秦蕭說完的第二天,她便找到了陳景。

陳景是申城運輸公司的臨時工,平時不跑活兒的時候都閑得緊,陳曦找來的時候,陳景正在跟運輸隊裏的幾個同事們插科打诨,門衛來告之他,說是他的妹妹來找,他還奇怪,他那裏有什麽妹妹呀,出門一看,竟是陳曦,陳景不禁驚訝道:

“小曦妹子,你怎麽來了?”

“當然是有事相談了,陳二哥你現在忙不忙?如果不忙的話,我們去茶樓坐坐如何?”

陳景知道陳曦大冷天特意跑來找他,準是有什麽大事要談,他趕忙笑道:“不忙不忙,正閑着呢!等我跟隊長打個招呼,咱們就走!”

等陳景再次出來後,兩人徒步來到了最近的一座茶樓。

陳曦點上了一壺普洱,便開門見山道:“陳二哥,我這次找你,是想跟你合作,一起來做一個生意。”

陳景一愣,“生意?”

“沒錯,雖然現在政策剛剛開放,還沒有多少人敢于嘗試做私人生意,但不妨礙我們敢為天下先啊,就看看陳二哥敢不敢做這第一波吃螃蟹的人了。”

陳景默而不語,沉吟了良久,才道:“小曦妹子,你能不能具體說說,咱們準備做什麽生意?”

陳曦也不廢話,三言兩語地說道:

“我們陳家在靜安區的繁華商圈,有一個閑置的兩層商鋪,我準備把它利用起來,開一個小型的百貨商店,一樓賣日雜,二樓賣服裝,現在政策上還不允許私人雇傭職工,所以除了陳二哥之外,這邊的生意還需要嫂子也來幫忙,你負責一樓的生意,嫂子負責二樓,我們還會有一個合夥人,負責財務相關的工作。這個生意你們不需要出一分錢,只需要幫我經營和管理,而後我會分給你們每人一成利潤,定期分紅,就看看陳二哥和嫂子,舍不舍得下運輸隊和服裝廠的工作了。”

陳曦說罷便輕輕押了口茶,也不催促陳景,給對方留下充足的消化和思考時間,良久,陳景才謹慎地開口道:

“小曦妹子,這個事情是關乎一家子的大事兒,我一個人現在還不能答複你,我要回去跟你嫂子好好商量一下。這樣吧!你等我的消息,不管成與不成,我都會盡快給你一個答複。”

“陳二哥,你也不用着急,就像你說的,這畢竟是關乎一家子的大事兒,還是要深思熟慮的好,我還會在申城住上個小半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你可以随時來找我。”

陳曦頗為自信的展顏一笑,她知道陳景已然心動了,如果他能勸服江燕一起合作的話,那此事便十拿九穩了。

現在她只需靜等着陳景夫婦上門,就可以開啓她申城的第一個生意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