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臘月十五,距離大年三十,不過半個月的時間。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申城最為熱鬧的時候。

雖然各大機關單位、國營企業都還沒有放假,但卻已然有了過年的氣氛,錢、票、年節福利等都會提前半個月的時間,陸陸續續發放。

說到年節福利,它的好壞就要取決于不同的單位和企業了。

機關單位的福利一般較好,有的發大米白面,有的發油或糖,還有的直接發雞鴨魚肉,都是些實打實的年貨。

但國營企業發放的福利,就要看各個企業的效益了。

效益好的企業呢,發起福利來甚至不輸機關單位,但效益不好的企業,可能就只會發一些廠子裏的滞銷品。

紡織廠發布,服裝廠發衣服,膠鞋廠發膠鞋,暖瓶廠就發暖瓶,甭管實用不實用,歸根結底,這也是福利不是?

你要說用不上的話!可以呀!

用不上,賣了換錢呗!也沒人攔着你呀!再說了,又不是沒給你發錢和票,想要年貨,自己拿錢買去呗!

于是,申城的繁華商貿區,每天都不缺少置辦年貨的人,忙活一年到頭,誰家不想過個肥年呢!

安寧百貨也迎來入冬以來最為忙碌的一段日子。

早在臘月初,陳景便進了不少現成的春聯和窗花,還進了不少寫春聯剪窗花的紅紙,煙花爆竹和大紅燈籠也是成批成批的往店裏拉。

這些東西往門口一擺,再往門上一挂,紅彤彤的一片,格外喜慶,每時每刻都在吸引路人的眼球。

因此,每天購買的人絡繹不絕,陳景竟被迫在臘月初十又補了一次貨。

江燕的行動則更早了一步,在距離臘月還有半個月的時候,她便讓陳景進了一批顏色喜慶且厚實防寒的布料。

Advertisement

布料一到,江燕和她的娘家嫂子便開始加班加點的趕制成衣,為此,她還給她的娘家嫂子添了十塊錢的過年錢。

所有的布料,全部做成喜慶漂亮的小童裝,按照身高,分為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120厘米和130厘米五個尺碼。

在布料還沒到之前,江燕便花了一周的時間,将五個尺碼分別進行打板。

男女童定板略有不同,男童有兩款,而女童卻有三款,每款童裝在顏色和裝飾的選擇上也都是換着花樣兒來。

所以,當安寧百貨的第一批童裝挂到大門口的時候,二十幾件成衣,無論款式、顏色、裝飾,竟然沒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一時間,人們竟然挑花了眼。

每件童裝單價十塊錢,謝絕議價。

這個價錢,如果只是給孩子買件衣服,可以算是相當昂貴了。

畢竟在這年頭兒,随便扯塊布,給孩子縫件衣服,才不過幾塊錢而已,這個“幾”還必定是小于五的。

但人們看到安寧百貨挂出來成衣,款式漂亮,設計新穎,又年味十足。

試問,過年了,誰不想把自家孩子打扮得洋氣又喜慶呢!

申城人紛紛表示,咱們不差這個錢兒,畢竟過年了,難得讓孩子開心一下。

于是,安寧百貨的童裝挂出來一批便會很快售完一批,僅僅十天,就把江燕三周的囤貨,消耗一空。

童裝的受歡迎程度,江燕始料未及,她只能找來趙英蘭幫她賣貨,而她自己則繼續跟她的娘家嫂子一起趕制成衣,就這樣依舊是供不應求。

安寧百貨最近一段時間的生意空前火爆,陳景和江燕兩口子自然也是春風得意。

誰能想到,80年才剛一開年,他們便打了個開門紅呢!

“燕子,你說,等咱們再攢攢錢,就自己買個房子,單出來過怎麽樣?”

晚上,被窩裏,陳景正摟着江燕說着悄悄話。

黑暗中江燕的眼睛唰得一亮,“那感情好,我早就不想跟你大嫂住在同一個屋檐下了。”

陳景的手下意識捏了捏江燕的胳膊,又道:“搬出去了,這房子就等于是留給大哥一家了?燕子,難道你就不在乎?”

“在不在乎,又有什麽用呢?這房子是爸媽的,他們二老願意把房子給誰,那是他們的事兒,咱們又說了不算。再說了,就算日後爸媽真把房子給了你大哥,你毛兒都沒落下,那我也認了,反正我是不想每天見到你大嫂陰陽怪氣的臉了。”

江燕在陳景越發不老實的手上,狠狠掐了一把,又繼續道:

“你跟你大哥都成家立業這麽多年了,按理說,兩家人早該徹底分開過,從前是咱倆沒本事,分不到單位的房子,也買不起房子,這才兩家人勉強湊合在一起,如今咱們也有錢了,難道就為了老房子的繼承權,天天忍受你大嫂這種人嗎?哼,我才沒那麽無聊呢!”

陳景“嘿嘿”一笑,黑暗中露出一口大白牙,“燕子,我也是這麽想的,這個老房子,我根本就不在乎,咱們靠自己奮鬥買房子,過好自己的日子,比什麽不強!”

江燕翻了個身,往陳景懷裏靠了靠,柔聲道:“嗯,是這個理兒。”

“那等今年夏天,我就跟英蘭提一下,看看能不能半年結次賬,這樣咱們的錢就足夠買個房子了,然後咱們就立馬搬出去。”

黑暗中,陳景和江燕對未來都有着無限憧憬。

陳景一家和他大哥陳峰一家,矛盾存在了多年,問題主要就出在了陳峰的媳婦劉華身上。

劉華其人,貪婪市儈,心眼小,嘴又臭,明明自己生得五大三粗,好吃懶做,卻偏生自我感覺良好,在家常常掐尖兒,凡事都想拿大頭兒。

她之前總是瞧不起陳景和江燕,說他們是兩個沒出息的臨時工,錢少福利又差,總覺得陳景一家這麽多年一直都在占她們家的便宜。

卻不想想,陳家老大雖然是個國營企業的正式工,但她劉華卻是個閑在家裏白吃飯不幹活的米蟲。

此消彼長,陳家大房的收入其實也并不比二房多多少,畢竟陳家大房,只有陳峰一人工作,但二房,确是陳景和江燕兩人工作。

早在陳伯陳嬸還沒有搬去陳家老宅的時候,兩房每個月各自上交夥食費,吃喝都是混在一起的。

至于其他,比如各家房裏的生活用品,買衣服,走人情,孩子上學等等,則是各家顧各家的,兩不相幹。

陳家大房有兩兒一女,二房卻只有兩個兒子,單算每天吃飯的人頭,兩家上交同樣的夥食錢,二房其實就已經吃虧了。

何況大房的三個孩子年紀又大,吃得又多,怎麽看,都是大房占了二房的便宜才對。

卻不知劉華的腦子是怎麽想的,說什麽就是瞧不起二房一家。

尤其是當陳峰從單位食堂打回來一兩個好菜的時候,或是逢年過節陳峰拎回來單位福利的時候,她的優越感就越發爆棚,嘴上的腔調也越發陰陽怪氣,聽之令人作嘔。

自從陳伯陳嬸搬到陳家老宅後,劉華便大吵大鬧地,說什麽也要分家。

按着劉華的本意,當然是想把陳景一家子直接攆出去,她覺得公婆的房子自然是應該留給大兒子的。

但陳伯陳嬸不發話,她也做不了主,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兩家人分開吃喝,各過各的。

江燕樂得如此,反正她跟這個大嫂一直不對盤,分開吃喝更好,誰家也別惦記誰家的。

至此,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兩家人,關起門來各過各的。

自從去年陳景和江燕跟着陳曦做生意開始,賺了錢就時常會買點兒好吃的,拿到房裏,偷偷給兩個小兒子補上一補。

但是次數多了,劉華自然也就發現了,她挖門盜洞地想占便宜,但江燕卻從來不買她的賬。

一來二去,吵了幾次,劉華得不到什麽油水,就跑到外面,到處說陳景兩口子幹私人買賣,投機倒把,掙黑心錢。

陳景聽說了,立時就打上門去,找陳峰理論,陳峰不得不狠狠揍了劉華一頓,劉華這才不敢到外面去亂嚼舌頭,但在家裏,卻始終也沒有消停。

這不,前段時間,陳景的兩個兒子小學放假,陳景和江燕忙得腳不沾地,根本就顧不上每天回來給兩個孩子做午飯。

要麽是給兩個錢,讓他們自己出去買包子吃,要麽就是早晨把飯菜做好,留在鍋裏,讓大兒子中午熱一熱,給兩個兒子吃。

然而,讓江燕無比憤怒的事情發生了,她給兒子留在鍋裏的魚肉蛋或者雞腿鴨腿,但凡是好東西,總是不到中午,就無緣無故的消失了。

這還是在三五天後,兒子跟她說饞肉,她才發現的。

不用想,她也知道這是誰幹的,劉華這兩年偷她家的東西還少嗎?

針線,手紙,皂角,一些小來小去的東西,江燕有時候就懶得跟劉華計較了,但她沒想到,劉華竟然連孩子的口糧都偷哇!

陳家上演了一出世紀大戰,江燕咬定了劉華偷她兒子的口糧,非要陳峰賠錢,再打得劉華把東西都吐出來才算罷休。

劉華卻死活不承認是自己幹的,反正都吃到肚子裏了,沒有證據,誰會傻乎乎地承認呢?

陳峰最終站在了自家媳婦這頭兒,陳景就不樂意了。

行,你自己的媳婦兒你管不住,那我就只能管管你了,誰叫你媳婦兒欺負了我老婆孩子呢!

結果陳景就把陳峰打了。

見事情已不能善了,陳景和江燕只能每天早晨開店之前,就把兩個兒子送到陳家老宅去,求爸媽幫忙照顧,至少讓兩個兒子在寒假期間,能正正經經吃上午飯。

陳伯陳嬸最近頻繁吃着小兒子兩口子的孝敬,哪能差兩個孫子一口飯吃,想也沒想便同意了。

陳伯陳嬸也是心疼,兩個小孫子,一個10歲,一個才8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大兒媳婦這個不要臉的,竟然偷孩子的口糧。

小兒子兩口子的說辭,陳伯陳嬸自然深信不疑,畢竟他們太了解大兒媳婦攪家精的本質,他們只恨大兒子這輩子娶錯了人。

陳嬸這兩天照顧着兩個瘦了不少的小孫子,每天把劉華罵了個狗血噴頭,熟料,她這一罵,反而不妙,沒過幾天,竟然把劉華罵上了門。

跟着劉華上門的,還有老大家的三個孩子。

俗話說,有什麽娘就教出什麽樣的孩子,何況這三個孩子還都是劉華一手帶大的,攪家精的本質簡直跟劉華學了個十成十。

這不,陳曦才剛一回到老宅,好巧不巧,就看到了老宅院子裏,撒潑打滾的劉華和嗚哇亂叫的三個老大不小的孩子。

陳曦懵了。

吶呢?這不是陳伯的大兒媳婦麽,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作者有話要說:陳曦:為什麽每次回家都會遇到極品?

秦蕭:emmm……可能是作者安排的。

作者:沒毛病!(攤手.jpg)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