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捉蟲)

葉夫人見葉良玉仍舊緊皺着眉頭,伸手撫了撫她的眉心。

“你可是因為家裏沒跟你說這件事情?”葉夫人聲音輕輕柔柔的。

“也不是,”葉良玉嘟着嘴說道,“娘親,女兒可還沒有見過那秦家三公子呢!若是他品行不端,風流成性,又該如何?”

“原來是在擔心這個,”葉夫人笑了起來,“你放心,能讓皇帝招為驸馬的人,怎麽能差?”

葉良玉撇了一下嘴,知人知面不知心。這人在大家面前乖巧純良,在外面,可就不是那麽回事了!

原來,汴梁城的百姓,因為不認識葉良玉的,卻又知道她帶兵打退了奇襲的西夏人,坊間遍生出很多奇奇怪怪的傳言。

前幾日葉良玉帶着弟弟葉良廣在酒樓用飯,無意中聽見旁邊房間一群後生的對話。

“葉家姑娘好生厲害。”

一個粗嗓子的聲音傳來,聽聲音,是個年輕後生。

“能打退西夏人,定不是尋常姑娘,”另一個聲音傳來,“聽聞葉家子弟武功了得,想必葉姑娘也不差。”

“那一身甲胄頗為沉重,想來葉姑娘應該也頗為魁梧,”又一個聲音傳來,“難不成這葉姑娘真跟傳聞中說的,貌若無鹽?而且這般兇悍,怕是個河東獅。”

平心而論,那個聲音很是好聽。

“你是吃醉了不成?”之前那個粗嗓子的人又開了腔,“你管人家姑娘什麽樣子,莫不是對人家會武功心存嫉妒?”

“我有什麽好嫉妒的。”那個聲音又說道。

“是是是,你自然不會嫉妒。大齊的新科狀元,可是別人都要嫉妒你才是,”那人說道這裏嘿嘿一笑,“當年你小子因為習武不成,沒少被你家老爺子責罵。”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于武藝上不通,也是正常。”那個聲音說道。

“你小子還沒定親,想得還挺長遠,”又一個聲音傳來,“看來你定是要娶個美嬌娘了。”

“豈止是美嬌娘,”那個人說道,“而且定要溫柔似水。像剛才說的那個葉姑娘,估計發起火來,是要把夫君拎起來玩的。”

“阿姐,”葉良廣拉拉葉良玉的袖子,“要不要我去教育教育他們?”

“不許生事,”葉良玉說道,“人家在自己訂的房間吃酒閑聊,你貿貿然過去算什麽?再說了,不就是幾句醉話麽,有什麽好生氣的。”

“可是他們也忒無禮了!”葉良廣有些憤憤不平。

葉良玉自小跟着祖父在軍中長起來的,她小時候那些老兵油子也不避諱她,說話頗為粗俗。她從小聽到大,也都習慣了。

“你都知道他們無禮了還去計較什麽?”葉良玉伸手安撫住弟弟,“能在這醉福樓吃飯的,家裏都不是等閑人家。父親軍功顯赫,你怕人家抓不到咱家把柄嗎?”

葉良廣嘟着嘴坐回了椅子上,夾起葉良玉放到他盤子裏的酥肉,狠狠地咬了一口。

“敢這般說我,走着瞧。”

葉良玉小聲嘟囔了一句。這話聲音不大不小,正好傳進了葉良廣的耳朵裏,他頓了一下,又繼續吃了下去。他就知道,他阿姐才不是個好脾氣的人。

用過飯,葉良玉戴上帷帽就跟葉良廣出了醉福樓。雖然汴梁民風開放,但是葉良玉初初回來,人生地不熟,不欲多生事。戴上帷帽,倒是免了不少麻煩。

馬車聽到他們姐弟二人門口,她剛要擡腳上車,就聽見旁邊傳來一個聲音。

“秦兄路上小心,今日有了酒。”

“放心。”

葉良玉頓了一下,偏過頭看了一眼。人雖然不認識,但是聲音熟悉得很,分明就是剛剛說她貌若無鹽的那個人。姓秦,又是新科狀元,這下對上了,新科狀元秦文昭。

她攥了攥拳頭,葉家跟秦家通家之好,雖然久居涼州,但是來往年禮不斷。正好過些日子要去秦家拜會,葉良玉自信自己有的是方法制服了他。讓他沒事在背後編排人家姑娘!

只可惜造化弄人,葉良玉這邊正想着如何整治秦文昭,她爹娘那邊就跟她說自己小時候定了娃娃親,對方不是別人,正是秦家三爺秦文昭。

最讓她煩悶的,是皇帝都知道了這事,還特意下旨賜婚,讓她都沒法說出退親兩個字。

“秦家多好啊,”葉夫人繼續說道,“家風清正,又有家規說不能納妾,單這一條,就足夠了。況且秦家小公子樣貌清俊,又跟你年歲相當,你還有什麽不滿意的呢?”

“娘親見過秦家公子了?”葉良玉忽然問道。

“這才剛住多久啊,我東西都還沒收拾完,哪裏見過,”葉夫人說着,“不過他小時候我倒是見過,粉琢玉器,跟個瓷娃娃似的。而且秦家人都是好樣貌,長大了肯定也差不了。”

“長相清俊那他怎麽不是探花呢!”葉良玉腹诽道。

不過她回想了一下當日那一眼,倒确實是個俊俏後生。長得好看又不納妾,葉良玉想想也還算是個良配。至于他說自己的話麽,葉良玉覺得說不服還打不服麽!他不就是懼怕娶個河東獅麽,自己偏就不能如了他的願!橫豎親事退不成,葉良玉也就只能這麽安慰自己了。

葉夫人看着自家姑娘面上的表情來回變換,最後笑了起來,嘴角的梨渦讓她嬌憨無比。

“想通了?”葉夫人問道。

葉良玉點點頭,說:“聖上都賜婚了還有什麽想不通的。”

“這就對了,”葉夫人說着愛憐地撫了撫自家閨女的頭發,“娘親知道你領兵打仗上有奇才,只可惜你到底是個姑娘。當朝雖然出了些女官,但你細細數來,兩只手都富餘。能有幾個如當朝右丞相那般位極人臣,說句大不敬的話,她若不姓那個姓,又能在官場走幾步。”

“女兒明白。”葉良玉說道。

“其實呢,你也不必小看後宅,這裏面的事情多着呢,”葉夫人見女兒不高興,柔聲安慰道,“先不說迎來送往,逢年過節走禮。單說這後院大大小小的管事,不比你領兵打仗輕松。你挑選兵将要看資質,誰做先鋒、誰去墊後都有個要求。這當家理事也是如此,你當這家裏的管事,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啊!”

葉良玉想想也覺得有道理,既然領兵打仗無望,能從管家理事中找找樂趣也不錯。

葉夫人見自己三言兩語就哄得閨女肯學管家,又是高興又是擔心。高興呢,是閨女肯學;擔心呢,這麽容易就被哄了,日後秦家小子豈不是三言兩語就把閨女繞進去了。

葉良玉把頭放在葉夫人腿上,眨巴着大眼睛看着她。葉夫人看着她眉目如畫,心道自己女兒這般漂亮,性子又讨喜,秦家小子不可能不喜歡她的。

“過幾日我帶你去秦家,到時候,你應該能跟秦家小公子見上一面,”葉夫人說道,“不要怕羞,未婚小兒女這樣很正常的。”

葉良玉雖然紅着臉,可是她心裏想的,卻是見面之後,該怎樣教訓秦文昭。

晚間,葉良玉坐在書桌前看書,雖然書是攤開了,但是她早就想到了別處。她與母親去秦家,身邊必定帶齊了丫鬟婆子,她若是想出手整治秦文昭,真是難上加難。

葉良玉這幾日在家琢磨怎麽整治秦文昭,看在葉夫人眼裏,還以為姑娘長大了,知道害羞了,送了好幾套首飾到她那裏讓她挑選。葉良玉捏着一根金發簪,總覺得它遠不如自己挂在牆上的寶劍好看。

按規矩,男方求娶,所以應該是秦家上門。但是葉家久居涼州,回到汴梁,理應上門拜訪。所以,葉家上門倒也不足為奇。

秦文昭聽聞葉家人要來,想着那一日自己告假,先見上一面再說。他雖然知道這門親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但是能一睹姑娘芳容,也是好的,萬一是個美人,自己也還暢快一些。

可惜,天不遂人願,沒幾日皇帝就下令翰林院的人修書,讓他們旬日回一次家,若非急事,不得告假。葉夫人拜訪那日,秦文昭趕不回來。他想了半日,把紅袖叫過來吩咐。

“過兩日葉家上門,你找個機會去夫人那兒轉轉,”他說道,“知道嗎?”

紅袖眨巴着眼睛看着秦文昭,表情有些為難。

“三爺,您明日去上衙,婢子也告了假,婢子家裏哥哥成親。”

紅袖自小就在秦文昭身邊伺候,秦文昭待她就當自家姐姐,見她這般說話,也就沒再說什麽。畢竟人家兄長成親,一輩子就一次。

“要不婢子讓院子裏的小丫鬟去瞧瞧?”紅袖問道。

“算了。”秦文昭揮揮手。從現在到成親,至少也得一年多的時間,他總是能找機會見到的。

紅袖大眼睛轉了一圈,說:“其實您去問如意姐姐也行啊,她在夫人身邊伺候,肯定能見到葉家姑娘。”

秦文昭沒說話,他心道如意是他娘的心腹丫鬟,就算葉家姑娘相貌普通,只要他娘親喜歡,她也能給誇出花來。他不禁深恨自己沒有個姐姐妹妹,若是有的話,瞧見了畫上一幅畫也是可以的。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大背景承接《我見大理寺卿多妩媚》,沒看過不要緊,不影響閱讀體驗。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