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夕下神祗(一)

這些時日我都喜歡去親自喂養院落裏的大白鵝,把它養得白白胖胖的,好給月奪城炖湯,這只鵝實在是太胖了,也許我還可以用它來紅燒。

這日我照例去看它,還未進入庭院就看見了一個青灰色的身影站在廊下,他正對着庭院裏我看不見的人合十一禮,道“施主此言差矣,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施主還是放下屠刀罷,佛祖也會原諒你的。”

院裏卻傳來一道不耐煩的聲音:“我宰我的鵝又與你何幹?你們僧人不吃肉,我還要開葷的!”

我暗叫不好,疾步而至,然而,院裏的小賊手中的刀已經割破了大白鵝的喉嚨,濺了一地的血。我身旁的淨鹄大師垂頭低念:“阿彌陀佛。”

之後他嘴裏繼續念念有詞,不知是不是在念咒為死去的鵝超度,我紅着雙眼來回瞪他和偷鵝的小賊,大喝:“你們兩個混蛋!店夥計,你趕緊給我出來!”

店裏的夥計聞訊立即趕來,我向他抱怨道:“這個偷鵝的賊私自宰了我的鵝,而這個僧人卻見死不救,你看這該如何處理。”

店夥計點頭哈腰:“是是是,小人一定給蘇姑娘滿意的答複。”

他看向淨鹄的目光一滞,忙滿目虔誠地施禮:“見過淨鹄大師。”

我驀地噎氣。

店夥計的目光繼而轉向小賊,目光凜凜:“大膽小賊,竟敢在我們客棧偷竊,真是不要命了!非但偷了鵝,還污濁了大師和蘇姑娘的眼!”

“蘇姑娘,是留下他任你處置還是我帶他去見官?”

“見官?”正待我猶豫着,店夥計連連道:“好好好,就依姑娘的。這鵝,姑娘想要如何處理?”

“扔了!”

于是,店夥計一手拽着小賊,一手提着死鵝走了。我看向淨鹄,又憶起了這件事他也有責任,于是道:“大師,看着有人在你面前盜竊殺生,你為何不阻止?”

“淨鹄并不知道他手中的鵝是從姑娘那偷來的,只以為他是要在人來人往的露天庭院裏屠殺生靈,卻不知……”他朝我深深一禮,斂去了所有的神色,阖目道,“淨鹄請求姑娘原諒。”

“原諒?除非你能讓我的鵝起死回生,你不是佛法無邊嗎,令一只鵝起死回生并不是難事吧。”我面上不饒人,實則心中暗笑這僧人容易捉弄。

Advertisement

“姑娘說笑了,淨鹄不識起死回生之術。”

淨鹄素淨如蓮的臉龐浮起了淺淺紅雲,似有愧意,我愈發得意,再往前一步,揚起臉憤憤道:“你能叫小賊放下屠刀卻不能讓這只鵝起死回生?這點小事都做不到,敢情那日皇都百姓參拜的、聖上奉供在宮中佛堂的高僧,只是個騙子?”

“蘇姑娘……”

“我不姓蘇!”在一聲怒喝聲後,我的聲音裏竟帶了嗔怨的意味,“這是我悉心養了半月的鵝,你卻叫那小賊把它給抹了脖子,等師父回來我如何是好?我還想着要給他熬一盅鵝湯暖暖胃的,他在外邊奔波了大半月,風餐露宿,一定沒有好好吃飯過。”

我推了他一把,萬萬想不到這個八尺有餘的男子也能被我推得退後了步許,一臉錯愕。我一把揪住他那再尋常不過的青灰色僧衣,道:“我管你是淨鹄還是大白鵝,總之你今日務必賠我一模一樣的鵝!否則你休想走出這裏半步!”

話才落,我噗嗤一笑,松開了他,漸後退,笑聲不絕:“淨鹄?‘鹄’即是天鵝,那‘淨鹄’就是‘大白鵝’的意思了?”

淨鹄是個極有涵養的僧人,見我這麽又罵又笑的,也沒有絲毫愠色,容色如常,真似是一尊忘卻凡俗、魂超九界的玉佛像。我見他的僧衣被我擰得發皺,作勢要上前為他撫平,他眸光一乍,忙退後道:“不可。”

我心頭暢快,不禁又失聲笑出,若不是這呆呆的大白鵝欠我一個交代,恐怕早就離開了。見了他愚善頑固又想要趁早抽身遠離我的魔掌的模樣,我便不想讓他如意。我始終不再談如何賠償,也料他不會失禮截話,便問:“我早有聽聞‘僧人不近色’,可謂真?”

他點點頭,緩緩撥動着佛珠。

“可是我又聽聞這‘色’并不單指女色,而是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這又是真否?”

他再點頭,眉目如同停歇在天空的煙雲,有着令人無處探尋的飄渺和讓人舒心的柔和。

我指了指這天,他便随着我的指向仰頭,夕陽餘晖落在他的臉上,映得他膚色淡金,眸若清淺的一汪潭水,鼻梁美得極致,連說話都極少挪動的唇此刻展現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整張臉如同天神經數萬年精琢而成,而漂亮的頸項也被夕陽勾勒得如天鵝項般高貴優雅。這刻的美麗讓我不由自主地拿他來和月奪城對比,如果說月奪城是不動聲色冷眼看待浮生多變的魅者,那他就是袂拂九天的典雅天神。

我道:“我喜這血色殘陽,也愛那東方初現拂曉色的天景,感嘆春華秋實的時候,我也會憶起夏夜的鳴蟬螢火和冬日的傲雪紅梅,這些都是值得讓人擡頭仰望的美好事物,難道僧人需要遠之、避之且拒之?可是你們又該如何遠、如何避、如何拒?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事事物物皆是美好,你又該如何遠離周遭,如何抗拒這世、這界? ”

“阖目心築佛,一切如空。”他平緩答。

“可睜開雙眼,你還是要面對此‘色’彼‘色’,心遠身不遠,意不在而魂在,終究還是逃不過這凡塵。佛言不欺人自欺,我大膽猜度這佛意,這些誡言也許不是真正讓你們去拒之千裏,而是讓你們身渡淤泥而不染,路經凡俗而默聞,不驚不擾,與世為善。再者,僧人吃齋念佛不僅是為了自我修成正果,更是為了給路遙不知返的人指點迷津。不歷凡劫,如何超脫于世,比他人的眼界更寬更高,去引渡更多的人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