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三皇子跪坐在地上, 目光無神的看着眼前的明陽。
“殿下,您別難過了,送明陽公主最後一程吧。”蔣方擦擦眼角, 小聲勸道。
“滾!”三皇子推開蔣方, “狗奴才,誰準你們動我二姐的!”
原本給明陽公主收斂屍體的宮女太監,趕緊停手, 瑟瑟發抖的跪在一旁。
三皇子眼圈紅的厲害, 爬在地上嚎啕大哭。
為什麽, 不到半年, 他母妃走了, 二姐走了!
這一切都是明成的錯,是李弘禹的錯!
還有沈莞跟他們狼狽為奸。
原本自己想對沈莞網開一面。
可她為什麽要跟李弘禹混在一起。
要她死。
只有死了才能洩憤!
想到二姐臨死前跟他說的話。
母妃的死沒那麽簡單, 一定是有人故意把花生混入母妃的膳食裏。
可能是報複。
報複?
三皇子有點不明白, 但他知道,不管母妃跟二姐做了什麽,也沒人能傷他們!
二姐跟察北的事, 他也略知一二。
原本二姐就要走了,還被沈莞拆穿,實在是可恨。
還有城防圖, 二姐也說了, 她從來沒有拿到過。
延福宮的殿門緩緩打開, 走進一個消瘦的老人。
老人緩緩扶起三皇子。
“外祖父,二姐她,死了。”三皇子立刻轉頭,整個人都在發抖。
容尚書拍拍三皇子肩膀:“振作起來,你現在群狼圍繞, 若是再哭,誰替她們報仇?”
容尚書聲音陰冷,帶着十足的恨意。
老年喪女,何等悲痛。
可惜他們大意了。
以為後宮清理幹淨,就只剩三皇子一個皇子。
誰能想到,還會有李弘禹這個意外發生。
一向縮頭的明成竟然看準機會,從終南山回宮。
從李弘禹出現,明成回宮那一刻。
他就覺得不對。
當年的冤仇,果然找上門了。
戶部尚書揮揮手,讓衆人退下。
蔣方小心的關上門,大殿之上,只剩戶部尚書,還有明陽公主的屍體。
“外祖父現在要說的話,你一定要記住。”容尚書慢慢道,“以後後宮無人護你,要盡快從宮中搬出去。我們小看了先皇後,她死了,但眼線遍布皇宮,這也是明成回來以後,能迅速掌握後宮的原因。”
“那我母妃的事,是明成那個賤人?!”三皇子憤怒道。
容尚書眼神帶着恨意:“沒有證據,不能說。她還恨先皇後死的事。”
“先皇後?她的死跟母妃?”三皇子隐隐知道這些,但還是頭一次向人求證。
容尚書示意他不要再問,而是道:“取得沈家人的信任,以前覺得沈家的沈莞是個蠢的,沒想到也那樣機敏。千萬不要小看沈家,沈首輔三朝元老,掌握的勢力比你我想象都要多,若不是如此,皇上早就讓沈家覆滅。”
“還怎麽讓他們信任?我與沈莞,與沈家,基本已經撕破臉了。”
三皇子說的也是實話,可沈家不從內部瓦解,又很難取得沈家信任。
容尚書道:“以後會給你機會。”
這意思就是,他要出手了。
三皇子安心,聽容尚書繼續說話。
“李弘禹那人,心機陰沉,好在勢單力薄。不給他成長的機會,他不足以跟咱們抗争。”容尚書眼裏閃着狠辣,“以後你在朝堂上,不能再像以前那般。沉穩有度,溫和謙良,才是當太子的典範。”
三皇子震驚:“太子?!”
“對,太子。”容尚書扶着三皇子起來,“你母妃死的慘,二姐死的冤。皇上會對你有愧疚的。”
從延福宮出去,三皇子已經像變了個模樣,不是親近的人,看不出他眼底的焦躁。
外人看來,已經頗有明君氣度。
蔣方趕緊上前,只聽三皇子道:“去吧,給明陽公主整理儀容,送葬吧。”
明陽公主死的不光彩,連入皇家墓穴的資格都沒有。
自然也不會有葬禮。
三皇子沉默的看着明陽公主屍體運出去,慢慢往小花園走。
這裏偏僻的很,不是對皇宮熟悉的人,根本不知道皇宮還有這樣的景致。
“我一個人走走,你別跟着。”三皇子對蔣方淡淡道。
蔣方目光複雜看着三皇子,方才在容尚書提點下,還有模有樣。
容尚書一走,又恢複原樣。
這樣的三皇子,真的能擔當大任?
三皇子剛踏進小花園,就聽見裏面有人小聲啜泣。
似乎還有燒紙錢的味道。
宮人不許人私自祭奠,誰這麽樣大膽?
三皇子疾步走過去,就見一個白衣女子,頭上戴着冰晶般的蝴蝶飾品,哭的梨花帶雨,瘦弱的腰肢盡顯風流。
三皇子心頭一滞,莫名覺得這個細腰跟沈莞十分相像。
“你是誰,為何在這燒紙錢?”三皇子沒發現,他的聲音竟然沒了底氣。
白衣女子慌張轉身,淚水還在睫毛上挂着,聲音沙啞,卻不掩柔情:“我,我只是個宮女。我娘死了,但不能回家看她一眼。”
說着,白衣女子哭的喘不過氣。
三皇子看着她的腰肢,忽然想到,要是沈莞這麽哭,會不會也很好看?
原本想找侍衛過來,把這女子拖下去,但還是道:“宮女?我看着怎麽不像?”
哪有宮女能穿她這樣好的料子。
白衣女子咬唇,下意識抓住三皇子衣擺:“求您不要告發我好不好,求您了。”
三皇子腳步停住,見她哭的實在傷心,也懶得計較,幹脆自己離開。
都是沒了母親的人,何必要為難。
明陽公主自缢的消息傳出來,引起一片唏噓。
她的下場可以預見,畢竟做了那樣的醜事,別說皇家了,就是普通人家也忍不了。
只是要跟北疆國解釋,這才麻煩了點。
但北疆國路途遙遠,暫時還沒有消息傳過來。
跟明陽公主相關的女子,還有一人。
那就是沈莞。
沈莞竟然去了古籍殿,當官學女子?
雖說現在傳言在講,沈莞是因為想要去古籍殿編纂治水典籍,才主動過去。
但隐隐還有些說法,沈莞是當衆揭穿了明陽公主,這才受罰到了清苦古籍殿。
這種想法得到不少支持。
可都覺得沈莞是無妄之災,她一個未出閣的小姑娘,哪懂得明陽公主脖子上是什麽東西。
說不定還以為是紅斑,被蚊子咬了。
這才當衆說了出來。
可憐沈家小姐,就這麽被打發到古籍殿。
一時間引起不少同情。
此刻的沈莞,正在古籍室裏,她在找李弘禹紙條上那個人。
可那會又傻了,沒問太多信心。
前太子,李運天。
這點信息也太少了。
不過還在有個方向。
但沈莞一打開古籍室,就傻眼了。
古籍殿的老人們,确實把書籍整理的很整齊。
但仔細看看,只是看起來整齊!
裏面的書雜亂無章,根本不知道要查的書在哪放着。
整整八個古籍室啊,每一個古籍室裏,書籍至少有上萬本。
這要整理到什麽時候?
沈莞有點石化。
怎麽辦,現在回家還有用嗎?
她太難了。
古籍室幾個老人是指望不上的。
也就她跟杏兒,李子能整理。
太難了吧。
沈莞嘆口氣,沒想到她到古籍室的第一件事,竟然就是把古籍殿所有的書,都整理一遍。
這要整理到什麽時候?
好在李弘禹也說過,查李運天的資料也不着急。
慢慢來就行。
想到李弘禹,沈莞小小翻個白眼。
怎麽會有他那麽惡劣的人。
要不是看他是大腿,早就翻臉了!
沈莞進了古籍室,開始整理書籍。
“先把所有書分門別類,按類型分出來。”沈莞吩咐道,“小心點,有些書時間長了,紙張有些脆。”
杏兒跟李子好在識字。
不然靠她一個人,那要多久啊。
沈莞讓杏兒拿來紙,大致把書籍分為六類。
一,六藝,易、詩、書、禮、樂、春秋、論語、孝經等儒家類著作。
二,諸子,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等著作。
三,詩賦。
四,兵書。
五,術數,天文,五行等。
六,方技,醫書,經方等。
七,則是史書。
原本第七類不應單獨放置,但李弘禹讓她查的事,必然要記在這上面。
第八個藏書閣沈莞還沒想好做什麽,只讓杏兒把紙條貼在每間藏書室的門上。
她們挨個整理,整理出來的書籍,就放在對應的古籍室裏。
有了條理,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沈莞跟杏兒,李子,分別在藏書室裏,開始今日的工作。
沈莞剛翻開第一本書,迎面的陳舊之氣,讓沈莞打了個噴嚏。
剛打完,就趕緊身後有人遞了個手帕。
轉身一看,竟然又是李弘禹?
他是閑的沒事嗎?怎麽天天過來?
沈莞裝作沒看見。
李弘禹幽幽道:“難道讓我幫你擦?”
擦什麽啊?!
沈莞趕緊搶過帕子,輕輕擦了下:“洗過了還你。”
李弘禹不置可否,随手翻開一本書:“這麽亂,要整理到什麽時候?”
“不知道,少則半個月,多則半年就不知道了。”
沈莞說的時間跨度确實很大。
但這也是實話,把各類書籍大致分類,還是簡單的。
可每類書籍下面,還要細分,這是個慢活。
李弘禹點點頭:“我幫你。”
“你這麽閑?現在不是忙着争權嗎?”沈莞說完,又覺得自己說的太直白。
李弘禹輕笑:“不着急,現在誰跳的兇,誰倒黴。”
沈莞聽李弘禹這麽說,小聲嘟囔:“心機好重哦。”
兩人離的又不遠,沈莞也知道李弘禹能聽見,故意說給他聽。
李弘禹忍不住上前,掐着沈莞的腰按在書架上,書本輕輕拍沈莞的臉:“我對你太好了?這麽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