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陳南北的房子就買在離着陳國成他們不遠的地方, 陳大爺和陳大娘平日裏想看下曾孫子曾孫女走幾步路就到了。及家人的關系和睦得很。
這日, 宋貝和陳建林他們從店裏頭回來,幾家人正在院子裏納涼,這陳南北就找上門來了。
“小弟,你吃了嗎?”陳國成關心地問道。
陳南北笑着說道:“二哥,我是吃飽了才過來的, 有件事我想找你們商量商量。”
“什麽事啊?”白秀英疑惑地問道。
“是這樣的,”陳南北在一張椅子上坐了下來,他臉上滿是認真的神色:“我打算在咱們縣城找個地方辦個食品公司, 生産一些瓜子、花生啥的零食,賣到全國去。目前這個計劃我已經想得差不多了,就想問問你們兩家要不要合作?”
“合作?怎麽個合作法?”
柳衛國從躺椅上坐起身來, 一臉嚴肅地問道。
“咱們三家呢出錢,小貝負責出方子,每家各拿25%的股份,年底按照股份分紅。”陳南北說道,“我覺得這公司能辦的起來, 小貝的手藝我嘗過,比我在港城那邊買的方子還好,需要什麽機器啥的我也都能運輸來,就是不知道你們願不願意幹。”
陳南北的話引得兩家人面面相觑了一眼。
這件事還真是一件大事, 別的不提,辦工廠這件事他們這輩子怎麽都沒想到過。
陳南北從帶來的公文包裏取出幾分計劃書遞給了衆人:“這是我這些天跑下來的成果,你們瞧瞧看, 雖然說都是一家人,但是親兄弟還是得明算賬,咱們把事情弄清楚,以後也不至于因為這些事情傷了情分。”
“你這些天跑來跑去就是為了這事?”
柳衛國翻看着計劃書,驚訝地挑起眉頭看着陳南北說道。
“那不然呢,你以為我是去騙吃騙喝的嗎?”陳南北笑着調侃道。
他知道柳衛國對他有成見,這并不稀奇,柳衛國這種人的做派和他的做派完全是兩條道上的。
柳衛國沒有接這句話,但顯然是默認了。
宋貝和陳建林低頭認真地看着計劃書,宋貝上輩子搞過不少公司,對計劃書什麽的完全不陌生,對這裏頭能夠玩弄的技巧更 是了若指掌。
陳南北這份計劃書可算得上是很用心了,所有環節都安排得很妥當,甚至連工人的薪金都寫出來了,可以說,有這份計劃書在手,任何一個人都能夠開一家公司了。
宋奮鬥試圖看了幾眼就覺得枯燥乏味,難以看進去,橫豎他姐和姐夫都在,還有他老丈人,他也不怕陳南北把他給坑了。
“這計劃書小叔寫的很用心,我覺得可以試試。”宋貝說道。
白秀英遲疑着問道:“小叔,可是這開了公司,以後我們的面店怎麽辦?”
“二嫂,還開什麽面店啊,你們那面店一天也就賺個幾百塊,這開了公司,建了工廠,貨賣出去了可不一樣,那一天可是能掙幾萬,幾十萬的。”陳南北哭笑不得地說道:“我不瞞你們,就我那港城的工廠,一年都能賺幾百萬呢。你想想,港城那邊才多少人,咱們內地這邊多少人,市場有多大,這生意要是真的做大起來,那真是不得了的。”
白秀英聽着他的描述,心裏頭有些心動,可到底這種事她從未碰見過,便拿不準主意。
她看向宋貝和陳建林道:“建林,小貝,你們要是覺得可以,那咱們就和小叔一起合作。媽這回聽你們的。”
陳國成也跟着點了下頭,“我這也看不懂,你們年輕人自己看着辦吧。”
宋貝和陳建林對視一眼。
夫妻倆都點了下頭,“那我們答應合作。”
“他們都答應了,那我們也答應。”柳衛國說道,“只要這些方子是由小貝來琢磨,這生意肯定能紅火。”
宋奮鬥見他老丈人都答應,便道:“那我們也答應。”
“那成,這事就這麽說了算。”陳南北沒想到事情就這麽順利地決定了,他高興之餘,不由得多問了句:“這公司的名字,你們有想要起什麽名字嗎?”
“啥名字都成,最好是喜慶一點兒的,容易叫的。”白秀英說道,
“那這就簡單了,叫福到不就成了。”陳國成随口說道。
陳南北一聽這話,頓時拍手道:“行,就這名字。”
陳國成愣了下,他張了張嘴,“不是,小弟,這公司的名字這麽重要,咋能随便起?你要不還是請柳老哥幫忙起個雅致的名字吧?”
“ 那倒不必。”柳衛國笑着說道:“陳老哥這名字起得就很好,福到,福到,好兆頭,而且還容易記住,咱們的産品以後既然是要賣給老百姓的,就應該起這種朗朗上口又好記的名字。”
“柳哥這話說的對頭。”陳南北道,“咱們起名字起得再漂亮也沒用,那首先得叫人記得住啊。咱們就叫這名字了。”
就這幾句話的功夫,公司的名字就已經說定了。
當天晚上各家回去,按照計劃書上的內容籌錢,每家前期投入要十萬,這筆錢主要是用來采購機器和原材料的,縣城現在在招商引資,對于陳南北這個港商提供的福利很多,又是低價賣了幾十畝的地,又是主動在各個環節開了綠燈。
這些年來,縣城的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工廠裏頭需要的工人卻越來越少,尤其是煉鋼廠,早已入不敷出,現在全靠着財政在補貼,縣城裏頭早就有打算裁員的意思了,只是這件事不好說,怕說出來鬧得人心惶惶,到時候要是那些工人們抗議,麻煩就大了。但即便是如此,幾個工廠裏也都早早就出現了要裁員的苗頭,工人們現在都是好幾天才上一次班,工錢也變成了時薪,上多少天班就給多少天的錢。
有聰明的人早就看出問題來了,都開始琢磨退路,開小攤子的,開店面的,還有的去學電工,就為了多一條出路。但是縣城的市場就這麽大,總有人找不到退路。
現在,陳南北的出現就及時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陳南北有意把這個食品公司做大做強,他前期就在港城那邊定做了三條流水線,前期需要的工人至少有兩百個,這兩百個工人在別的地方看似不多,但是在縣城這裏,卻能夠及時地緩解過多的生産力了。
而且,這家公司建設起來,那需要的可不只是人,還需要各種材料,這些都能夠及時地盤活整個縣城的市場。
因為這事确定了下來,連着好些天,縣城領導們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
林愛國替老太太送東西來的時候,就說起這事:“我這輩子還是頭一回瞧見趙局長臉上樂得那樣呢,我估計他這些天怕是比有了孫子還高興了。”
宋貝笑了笑,給他倒了杯茶,道:“這不也是好 事嗎?難得領導這樣真心替百姓着想。”
她這些天也都在旁邊瞧着,這縣城的領導雖然有些小毛病,但是着實是真心替老百姓着想的,像這樣的好領導,多再多也不嫌多。
“這也是,這公司一辦,過陣子煉鋼廠要是真倒閉了,也不至于亂起來。”
林愛國感慨地說道,“這事你可別擱外邊傳。”
宋貝點了下頭,“我知道的。”
林愛國也知道她不是那種碎嘴的人,說完這話,就也不多逗留,直接走了。
等他走了之後,白秀英才問道:“小貝,你林大哥說這樣的話,是真的嗎?煉鋼廠真的要倒閉了?”
“林大哥一向有一說一,估計是真的。”宋貝說道。
“那是怎麽回事呢?這煉鋼廠不是國家的嗎?怎麽也會倒閉?”白秀英不解,她的不解也正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的想法,很多人進了工廠,以為捧上了鐵飯碗,一輩子吃喝不愁了。
誰知道,時代的發展總是超乎衆人的意料,任何一個怠惰的人都有可能被時代抛到腦後,人是如此,工廠也是如此。
“哎,這國家的工廠也多了去了,要是賺不了錢肯定就要倒閉呀,總不能叫國家白養着吧。”
宋貝随口說道。
現在才是89年,但是國有工廠的各種矛盾早已冒出苗頭,宋貝知道,眼下不過是一個煉鋼廠,等過幾年,那倒閉的工廠是成百上千。
而倒閉的工廠将會帶來數百萬乃至數千萬的失業人口,這下崗潮成為了時代的陣痛,也成為了時代的轉折點。
白秀英聽見宋貝這話,嘆了口氣,“這時代發展得真是太怪了,我看不懂。”
“咱們都多大年紀了,不懂就不懂吧,橫豎小貝和建林他們明白就行。”陳國成很想得開地說道。
他一向是個沒什麽主意的人,反倒是比白秀英更加能夠接受這些事實。
白秀英聽了這話,便不多說了。
她瞧見包子正和饅頭手拉着手,并肩地朝外頭蹒跚地走去,連忙從椅子上下來,跑過來抱住兩個“越獄”的小家夥,“你們這兩個小家夥,要去哪裏去?”
“咯咯咯……”包子和饅頭被抓包後,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鑽到白秀英懷裏,咯咯笑個不停。
要說 鹿邑縣最近最大的事情,那莫過于城東那邊建立了一個工廠。
而且那工廠還是屬于個人的,叫什麽福氣食品公司。
這可簡直就像在平靜的湖面砸下了一塊巨石,縣城人對此議論紛紛。
“這工廠不都是國家開得嗎?哪裏還能夠由個人開呢?不像話!”老人們聽說這事,紛紛搖頭,覺得這事各種不靠譜。
“那工廠聽說是港城來的大老板開的,領導都同意了。”
“唉,現在這時代,真不知道是什麽時代,叫人都看糊塗了。”
“老李,你說這些話幹嘛,反正你們家不是在煉鋼廠裏工作嗎?這開不開新工廠,和你們家有什麽關系?”
類似于這樣的對話在縣城各處時不時地響起。
還有不少知道內情的悄悄跑去宋貝他們家打聽消息。
像隔壁店的錢嬸就是沖着這事來的,下午三四點,高高挂着的太陽把地面曬得都冒煙了,街道上別說人了,連個鬼影都沒瞧見,今年的夏天格外熱,如今七月份,就熱得叫人昏沉沉,中暑的人也比往年多了不少。
趁着這會子沒什麽生意的功夫,錢嬸提了一桶綠豆湯過來,“我們家煮了綠豆湯,我送過來給你們嘗嘗。”
“唉,這怎麽好意思。”
白秀英站起身來,驚訝地說道。
這錢嬸平日裏可是極少來他們店裏,更不用說還帶東西了。
白秀英心思一轉,立即明白了,得,這又是一個來打聽消息的。
“白妹子這話就見外了,咱們幾家平日裏都在這邊做生意,我可是把白妹子當做親妹子看待,你可千萬別和我客氣。”錢嬸笑眯眯地說道:“這綠豆湯我是特地放涼了的,又沙又甜,你們快嘗嘗吧。”
宋貝見白秀英點了下頭,便笑着答應一聲,去拿了幾個碗,一人倒了一碗,包子和饅頭聞着味,轉過頭來,沖着宋貝跑了過來,“媽,要,要……”
“兩個小饞鬼,好,媽等會兒給你們倒奶瓶裏。”
宋貝笑着說道。
包子和饅頭聽到這話,便又跑回去,在椅子上扒拉下他們的奶瓶,跑到了宋貝跟前。
“媽,給。”
包子和饅頭一人一個字地說道。
這兩個家夥六月份的時候就會說話了,但是懶得出奇 ,他們雙胞胎似乎也有默契,一句話往往都要分成兩個人來說,弄得宋貝他們是哭笑不得。
不過,有件事可以肯定,這兩個小家夥的腦子聰明得很,尤其是對數字方便。
昨天,宋貝給他們做了小肉丸子。
那肉丸子是拿精瘦肉、藕丁、木耳和荸荠剁碎了捏成的小丸子,炸過之後外酥裏脆,又不膩味,總共做了十五顆丸子,宋貝怕孩子吃多了積食,便只給他們一人兩顆。
兩小家夥對這肉丸子是愛不釋手,小胖爪子抱着肉丸子啃得認真,回頭吃完了就沖宋貝道:“媽,要,要肉丸子。”
“沒了。”宋貝下意思地說道。
“有,有。”包子認真地說道:“還,還有……”
“十一顆。”饅頭補充說道。
“對。”包子點了點頭,兩顆葡萄似的眼珠子直勾勾地看着宋貝,“十一顆。”
宋貝和陳建林當時就愣住了。
“你們怎麽知道是十一顆?”宋貝既驚又喜地問道。
“我看……”
“到的。”
包子和饅頭一前一後說道。
宋貝這時候也顧不得吐槽這兩個懶得出奇的小家夥,“你們看看就知道有十一顆?”
包子和饅頭點了點頭。
兩個卷發包子臉一臉認真地看着宋貝,一副“你別想糊弄我們”的表情。
“哎呦,我孫子孫女就是聰明。”
白秀英高興地給兩個小家夥各自撿了一個肉丸子,“這是奶奶獎勵你們的。”
“謝謝。”“奶奶。”
看見小肉丸子,兩個小家夥樂得都瞧不見眼睛了。
宋貝和陳建林對視一眼,突然意識到他們似乎有了兩個很了不起的孩子。
“哎呦喂,你們這孩子可真是聰明。”
饒是錢嬸不怎麽來他們這邊,瞧見兩個小家夥既精靈又可愛的模樣,都不禁誇了一句。
“嗨,哪裏,您真是過獎了。”白秀英說着這話,卻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
她喝了一口綠豆湯,禮尚往來地回誇了一句:“錢姐的綠豆湯煮的真不錯。”
“你要喜歡,明天我再給你們送來。”錢嬸笑眯眯地說道。
她說到這裏,又頓了頓:“對了,我聽說咱們縣城新開的那個工廠好像和你們家有點兒關系。”
“是有點兒關 系。”白秀英笑着回答道,這件事早已有不少人知道,瞞着也沒必要。
“那你們這工廠以後招不招人啊?”錢嬸一聽這話便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
“招啊,怎麽不招。”白秀英說道:“過陣子要招兩百個工人呢。”
“兩百個!”錢嬸眼睛頓時一亮,她孩子生得多,六男四女,擱在以前,這人丁興旺是件好事,可是現在不同了,他們家這麽多人,吃飯的錢就要一大筆錢,她那些孩子又多半是不成器的,讀到初中左右就出來了,可左右是找不到活,他們家又沒在工廠裏頭做過,沒機會當工人,他們家是賣海貨的,老兩口做買賣就綽綽有餘了,壓根不需要別人幫忙。現在幾個孩子真是叫錢嬸頭疼得不得了。
這不,一聽說那新工廠和宋姐面店這邊有關系,錢嬸就巴巴地跑上門來了。
“白妹子,咱們兩家這樣的關系,你也知道我們家的情況。”
錢嬸頓時就想借白秀英這關系進工廠,她可聽說了這是港城人開得工廠,那港城人可是出了名的有錢,“你要是能幫幫我們家,回頭我帶禮物來重重地謝您。”
“錢姐,你說這話和我說沒用。”白秀英絲毫不感到意外,她笑着婉拒道:“這事是我那親戚找人辦的,到時候是要考試來挑選工人,我給你透個底,回頭人家工廠張貼招聘的時候,你趕緊帶着閨女和兒子們去報名,拿到學習資料後壓着他們背。”
“咋?這還得考試?”
錢嬸愣住了。
“你說這話可真新鮮,以前你們縣城工廠招人的時候不也是得考試,現在這新工廠考試才公平呢,有本事就進,沒本事也怨不得人。”白秀英說道,“你要是真心想要你們家孩子進去,過幾天9號的時候你一大早就帶你孩子面去縣政府門口哪裏報名領資料,回來立即學習,這就比別人多了幾個小時努力了。”
錢嬸聽得一愣一愣,連忙把她的話記在心裏,回頭悄悄地和孩子們說了。
她的孩子們歲數最大的有三十多了,歲數最小的閨女也十三歲了,十個孩子至少七個需要找工作。
“我可跟你們說,你們白嬸都說清楚了,這回考試是給資料的,到時候你們拿回來就立即給我念 ,要是沒考上,我回頭讓你們嘗嘗筍條炒豬肉。”
錢嬸環視了下自家孩子們說道。
七八個人孩子連忙表示絕對會努力。
七月初九這天。
錢嬸便帶着孩子們去了縣政府門口。
為了這工廠,縣城領導班子幾乎是提供了所有幫助,連機構裏的辦事員,科員都被調配來這裏幫忙發報名表和學習資料。
陳南北也很會做人,提前給每個人發了個紅包,有人悄悄打開一看,好家夥,裏頭是一張大團結。
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大團結的幫助下,這些人工作起來都格外的熱情。
別看這些日子,縣城裏頭對這新工廠指指點點的人不少。
可今天這只不過是頭一天報名,就少說來了四五百人,這四五百人裏頭不少還是其他工廠裏的員工呢。
有些老熟人一見面便尴尬地別過頭去裝作不認識,倒不是怕對方在領導跟前上眼藥,而是因為他們之前都信誓旦旦地拍着胸口說這新工廠怎麽怎麽不好,現在卻來了,這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同志、同志,我要八份報名表和學習資料。”
錢嬸沒想到都這麽早來了,人竟然已經這麽多,她趕緊擠進人群,對着裏頭的人喊道。
“這位同志,我們要排隊,請您去後頭排隊,按照順序來。”辦事員客氣地說道。
錢嬸啊了一下,旁邊剛才被她推開的男人已經不滿地說道:“大媽,這裏是要排隊的,請您遵守下規矩。”
“是啊,我們都排了這麽久,你不能插隊啊。”
衆人的議論讓錢嬸臉上一紅,她燥紅着臉從人群裏頭退了出來,帶着兒子閨女們去隊伍後頭排。
瞧見一個接一個的人領了報名表和學習資料離開,錢嬸着急得不得了。
好在趕在11點左右的時候,他們家都拿到了資料,一回到家,錢嬸就對衆人吩咐道:“打從今天開始,早上5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這些資料我每天抽查,誰要是背不好,就別想吃飯。”
“啊——”
三兒子聽見這話,不由得抱怨道:“媽,你這也太可怕了吧。這哪裏是人過得日子。”
“能過就過,不能過拉倒,這回招工就200人,今天報名的都快4/500了,這還是頭一天,要是你 們沒考上,你媽我就當沒你們這些兔崽子。”
錢嬸叉着腰,果斷地說道。
錢嬸的想法也正和其他家家長的想法一致。
工廠招工的消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十裏八鄉都知道,因此第一天來拿報名表的就少說一千人了,這還是頭一波。陳南北都沒想到來報名的人會這麽多,趕緊喊人再去印刷了好些學習資料和報名表。
等報名時間過去之後,那些工作人員一統計,頓時吓愣住了,這三天報名的人竟然有四千人!
“四千人争兩百個崗位,好家夥,這可快趕上高考了吧。”有辦事員啧啧說道。
“可不是,我家親戚就少說報名了十幾個人,都是互相傳來傳去的,嗨,這年頭要進工廠可不容易,都不知道究竟有幾個能考上。”
為了考試這事,陳南北跑來找宋貝和陳建林幫忙。
他們這回考試可不是純粹沒事找事幹,那些發放的學習資料裏頭都是以後進了工廠要學習的內容,現在先學習了,等進廠稍微一培訓就能上手。
為了保證考試公平,陳南北就讓宋貝和陳建林幫忙出試卷。
“這可真是新鮮,我這輩子還是頭一回出試卷呢。”陳建林感慨地笑着說道,他腦子雖然聰明,可是年紀小的時候心性太高,再加上老是被人拿着和陳植林對比較,受打擊不小,因此就不怎麽花心思在讀書上。現在想想,陳建林就只覺得後悔,他越是在社會混得久了,就越覺得讀書好。
“我要是出不好,那可怎麽辦?”
“你出不好,那還有我呢。”宋貝笑道,“小叔,這事你就放心吧,明天我就把試卷交給你。要我說,咱們也別只是做一張試卷,幹脆咱們出兩份試卷,一份A卷,一份B卷,前後人的試卷都不一樣,到時候也不怕他們抄襲。”
“這主意好,小貝可真聰明。”陳南北琢磨了下,誇贊道。
“那就按照你的想法來辦吧,明後天你什麽時候做完給我都行。”
這考試時間安排在七月十五,時間綽綽有餘。
宋貝滿口答應下來,當天晚上便翻看了資料琢磨了兩份試卷。
陳建林洗完澡剛出來,就瞧見桌子上擺着兩張卷子,他稀奇地拿起卷子瞧了眼,在看過之後,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