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做媒人明岳定親
你倒梅香想起的是誰, 正是她娘家堂妹蓮香。蓮香比梅香小了兩歲多,如今将将十四歲了。
周氏原早就想給蓮香說親,因韓明輝成親把家裏底子都消耗光了, 周氏索性等了等, 想等家裏再攢些家底,也好給蓮香置辦一份更厚的嫁妝。
今年有好幾家到韓敬奇家裏給蓮香說親的,有些人家說翻年就要成親,周氏覺得女兒太小成親不好, 還有人家覺得蓮香性子太過大大咧咧, 故而一直沒說成。
梅香了解自己這個堂妹,雖然性子大大咧咧喜歡說笑, 但該守的禮節她一樣不缺,人前也是斯文的很,只是和姐妹們在一起時就開朗一些。且家裏什麽活兒她都能幹, 再沒有半點不好的。
最重要的是, 二房雖然條件一般,但韓敬奇夫婦都是肯幹的人,包括韓明輝也從來不偷奸耍滑, 一家子勤勤懇懇,有一個好吃懶做的。
梅香頭先回去聽葉氏說了兩句,周氏跟她抱怨女婿不好挑,不是這裏不好就是那裏不好。
黃茂松以前常來, 這幾年跟着他哥到處跑山貨, 特別是這兩年平安鎮發達了,他們兄弟二人更忙碌了, 故而如今他來的就少一些。但兩家一向關系好,他就算來的少, 也不認生,自己搬凳子坐,自己從旁邊的茶盤子裏拿東西吃。
黃炎夏很喜歡這個堂侄子,黃茂松之所以和黃茂源能玩到一起,皆因為二人性子有些相似,都是沒多少心眼子的。黃茂松這兩年跟着他哥到處跑,多少了解了一些人情世故,但對着自己人,他還是沒有心眼子,有什麽話都往外禿嚕。
“二伯,茂源以後就一直在家裏磨豆腐呀?”
黃炎夏嗯了一聲,“他又不像你們兄弟能幹,只能暫時給我們打下手了。”
黃茂松往嘴裏喂了兩顆花生米,“二伯,如今鎮上的門路多着呢,也不必非要死守在家裏。”
黃炎夏笑了,“你不也是跟着你哥幹,你們兄弟能在一起幹,他們兄弟自然也能一起幹了。”
黃茂松咧嘴笑了,“二伯,我和我哥也不能一直一起幹的。再說了,我們收山貨,都是分片的,如今我和我哥都分開收了。收來的東西雖然是一起賣,但賣的錢都是各自收着的。”
黃炎夏眯了眯眼睛,“你們都往自己兜裏揣,不管爹娘了?”
黃茂松哈哈笑了,“那肯定不成的,我們都交給了家裏許多呢,剩下的都是自己收着。”
黃茂林見梅香一直盯着黃茂松看,夫妻之間的默契讓他越發了解梅香,他幫着敲了邊鼓,“茂松,如今你腰包這樣鼓,怎地還沒說媳婦?”
黃茂松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仍舊哈哈笑了,“茂林哥自己過的好,就巴望着我們都趕緊成親。我也想呀,這不是一直沒說好麽。”
黃茂松也不好往外說太多自己家的事情,平氏給他說了兩個人,一個性子綿軟,他自己不喜歡,死活不答應。另外一個雖然能幹,但家裏要的聘禮太多。
梅香眼神閃了閃,沒有說話。
等快到飯點時,黃茂松拍拍屁股走了,楊氏和淑娴去做晌午飯,黃炎夏去西院收拾牛欄,讓兩個兒子去把門口的雪又鏟了鏟。
晌午楊氏用地窖裏的蘿蔔炖了條魚,這魚還是昨兒從水渠裏撈的。水渠裏好多地方都結冰了,許多魚都往一小塊沒結冰的地方去。黃炎夏正好路過,砸開冰面,白撿了兩條大魚。昨兒晚上做了一條,今兒這是剩下的一條。
冬天太冷,楊氏多加了些水,炖出來滿滿一大湯盆,切成塊的蘿蔔都吸滿了魚湯。
除了蘿蔔炖魚,楊氏還單獨給梅香做了一盤子菠菜。
梅香這些日子忽然喜歡上了吃菠菜,用水煮熟了,撈起來和炸好的花生米一起,加幾滴芝麻油拌一拌,吃起來可香了。
梅香覺得自己胃火有些大,總想吃些涼的。但冬天這樣冷,誰敢給她吃涼的呢,就這樣的涼拌菜也不是天天給她吃的。
一家人就在西耳房吃飯,一人端着一個碗,圍着火盆一起,邊吃邊說話。
黃茂林給梅香夾了一塊魚背上的肉,梅香如今不大吐了,吃起來也香的很。
等吃過了飯,楊氏把剩下的魚湯就放在廚房,等到了夜裏就成了魚凍子了。
梅香吃過了飯就犯困,哈欠連天,黃茂林倒了杯熱水給她喝,然後就帶着她回房午休。
一進門,梅香立刻雙眼發光,“茂林哥,我想給茂松說個媳婦。”
黃茂林把門關上了,“我晌午看你的眼神就覺得你有想法,你想把誰說給他?”
梅香小聲說道,“我二伯家的蓮香,你見過的。”
黃茂林想了想,“倒是可以,二伯家裏雖然不如六叔家裏富裕,但二伯家風好,蓮香妹妹也勤快,兩個人年級也相似。如今六嬸子整日操心茂松的親事,咱們不如先找阿娘去給六嬸子遞話。若是六叔家裏有意,咱們再去二伯家裏提也不遲。”
梅香點頭,“是呢,我也是這樣想得。只是,我得先給你商量,要是你覺得好,我再去跟阿娘說。”
黃茂林給她把被子抖摟開了,“先別操心了,趕緊睡一會子,不然走了困,等吃了夜飯就想睡。”
梅香乖巧地脫了棉襖,爬進了被窩。
她的肚子有五個多月了,已經隆起了不少。她如今只能側着睡,經常睡着睡着,就感覺到肚子裏的娃在翻跟頭。叽裏咕嚕的,每逢孩子翻跟頭,梅香就感覺心裏甜蜜蜜的。
梅香縮在黃茂林懷裏,還沒說幾句話就睡着了。等睡着之後,她又覺得熱,迷迷糊糊就轉過臉去,屁股對着他,自己臉朝裏睡。
黃茂林給她掖了掖被子,自己很快也睡着了。
小兩口一覺睡到半下午才起來,黃茂林早上起得早要補覺,梅香因為肚子大了貪睡,他二人經常下午就在屋裏睡覺,也沒人喊他們。
起來後,梅香帶着針線筐往西耳房去了。楊氏正在做鞋,淑娴在縫鞋幫。黃炎夏到隔壁黃炎斌家裏去了,黃茂源去找黃茂松玩去了。
梅香小聲與楊氏說了她的意思,楊氏笑了笑,茂松家底厚,她娘家是沒有合适的,有合适的她都想給他說一個。
梅香央求楊氏去給平氏遞個話,她們平輩之間更好說話。
楊氏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她帶着針線活就往黃炎禮家裏去,淑娴在家跟着大哥大嫂。
梅香才坐了一會子後,肚子忽然骨碌碌響了。
黃茂林笑了,“中午讓你吃兩碗飯,你非要只吃一碗。你那碗又小,哪裏能吃得飽。”
梅香頂嘴,“我當時是吃飽了的,只是餓得快。”
淑娴忙打圓場,“我聽阿娘說,定是孩子頂着大嫂的胃口了,一頓吃不了多少。我去給大嫂做一些吃的。”
黃茂林起身,“我去吧,你們兩個都坐着。”
黃茂林先往堂屋去了,從供桌底下的櫃子裏拿出一把油炸的馓子,又拿出兩個雞蛋。這馓子是葉氏自己做的,葉氏在家閑着沒事,經常給梅香做吃的。前一陣子總是炸油條,她怕女兒吃膩了,又學着炸馓子吃。
黃茂林拿着馓子又去了廚房,洗過了鍋之後,加了一點水,先把水燒開,把兩個雞蛋打進鍋裏,很快就煮成了形狀。
黃茂林拿了兩個碗,往一個碗裏舀了一個煮雞蛋和一些開水,然後把馓子分成兩份放到碗裏。馓子遇到開水後立刻變軟,很快就全部被水淹沒。
黃茂林端着兩個碗又去了堂屋,往一個碗裏加了一勺糖,然後端到西耳房去了。
進門後,他往梅香和淑娴手裏各遞了一個碗,“快些趁熱吃。”
淑娴不好意思,“大哥吃吧,我不吃。”
黃茂林把筷子塞進她手裏,“我晌午吃了兩大碗幹飯呢,這會子一點都不餓。你們吃飯吃的少,可不就要多吃兩頓。”
梅香接過碗先喝了一口水,立刻高興地眯起了眼睛,“好甜。”
黃茂林笑了,“我沒敢把太多糖。”
梅香把雞蛋夾開,自己只吃了雞蛋白,雞蛋黃給黃茂林吃了。梅香從小就不愛吃煮雞蛋黃,她總覺得噎的慌。但莊戶人家誰敢把蛋黃扔了呢,正好,小兩口一人吃一半,黃炎夏還覺得兒媳婦貼心,吃個雞蛋還分兒子一半。
淑娴把自己碗裏的馓子往梅香碗裏夾了一些,“嫂子多吃一些,吃夜飯還早呢。”
梅香如今确實一頓吃不多 ,到最後,又是黃茂林幫她把剩下的全吃了。
外頭的雪越下越大,黃茂林有些發愁,“茂源眼見着就要成親了,這雪這樣大,辦事可不方便呢。”
梅香笑着勸慰他,“你莫愁,等到了臘月底,定然就好了。這大雪都十來天了,怕要不了多久就會停了。”
黃茂林把手放在火盆上烤烤,“我聽說前兒有人家家裏房子塌了呢,可真是糟心。”
梅香也跟着嘆了口氣,“可不就是,我聽阿娘說,明岳家裏的屋子也塌了一間。”
黃茂林問梅香,“他們爺兒幾個都勤快的很,整日到處做活,多少也攢了幾個銀子,怎地不把房子修一修。”
梅香把線頭咬斷,“雖說攢了幾個錢,可明岳跟我同年的,到現在還沒說媳婦,他弟弟比他只小了一歲多。敬傑叔父家裏四個兒子呢,且都是一個挨着一個,眼見着都要長大了。若是把錢拿去修房子,可怎麽給他們說媳婦呢。”
黃茂林撥拉了一下火盆裏的炭火,“都說多子多福,要是兒子太多了,家底太薄,也糟心。說不上媳婦,爹娘心裏多難過。”
梅香點頭,“可不就是,明岳他阿娘都快急壞了,整日到處托人給明岳說親。可人家一看他家裏三個弟弟都長大了,田地也沒有多少,房子矮的矮、塌的塌,哪裏是那麽容易說的。”
三個人正說着明岳家的事情,楊氏回來了。
黃茂林把身邊的小板凳遞給了楊氏,“阿娘坐下烤烤火,外頭風大不大?”
楊氏在火盆上搓搓手,“大的很呢,雪也大,我這一路過去,一個人都沒碰到,都在家裏窩着呢。得虧頭先你們爺兒幾個勤快,多砍了些柴火,不然如今哪裏能烤火呢。”
淑娴幫楊氏把身後的衣裳捋了捋,“阿娘,二哥咋沒跟您一起回來呢?”
楊氏笑了,“如今雪太大,茂松也不出去了,你二哥好容易找到人玩了,不到人家吃飯他也不肯走的。”
梅香笑着問楊氏,“阿娘,如何?六嬸怎麽說的?”
楊氏想了想才回答梅香,“你六嬸說,既然是你娘家的親堂妹,自然是不差的。等她夜裏問過你六叔和茂松的意思,若是都同意,再往你娘家去求親也不遲。你肚子大了,後頭的事情就別管了,要是兩邊都有意思,交給我來操持,我也賺一壇媒人酒過年喝。”
梅香笑了,“阿娘賺到了媒人酒,定要分給我一半。”
楊氏哈哈笑了,“都有都有。”
楊氏笑過了之後,盯着梅香的肚子看了看,一想到茂源快要成親了,要不了多久她也會有親孫子,頓時心裏也高興了起來。
“等這大雪天過去了,找屠戶來把豬牽走,留一頭給茂源成親用。茂源成親一頭豬定是用不完,剩下的留着咱們過年吃。”
淑娴插了句話,“阿娘,二哥成親的東西,咱們還沒預備呢。”
楊氏擺擺手,“不急,雪一停,我幾天就能預備妥當了。春上你大哥用過的好些東西都能再用的,無非就是準備菜。豬肉是家裏的,豆腐是家裏的,我辦過一次了,這回更快些。等到了過年,你表姐又來了,家裏又多個人了。”
淑娴笑了,“等明年,家裏人更多了,還有侄兒們呢。”
楊氏高興地咧嘴笑了,“可不就是。”
梅香在家裏才念叨明岳,明岳那裏忽然就有信了,可對韓敬傑一家來說,這事兒真說不上是好事。
明岳十六周歲了,仍舊沒說親,韓敬傑兩口子急的什麽似的。
葉氏也跟着着急,明岳是個好孩子,雖說家裏窮了一些,可人家一家子都勤快呀。明岳和弟弟整日跟着韓敬傑到處找活兒幹,這一二年間,也攢了幾兩銀子。但幾兩銀子對這個家庭來說,真派不上大用場。
這回下大雪,家裏的廚房塌了,正房後面開裂了,韓敬傑找了兩個大木樁頂住了,暫時沒有問題,但誰知道什麽時候就會倒了。
韓敬傑夫婦托人給明岳說親,說了一年都沒成果。人家一看,家裏這樣窮,一窩子兒子呢,閨女來了還不得受窮受苦。
柴氏原本想說個和自己一樣的,娘家窮,能幹能吃苦。可那樣人家的女娃,要的聘禮都高。柴氏自己家裏當時也是要了好幾兩銀子的聘禮,韓敬傑問韓敬平借了一大半才娶了柴氏。
夫妻二人如同被壓彎了腰,整日愁眉不展。
這一日,葉氏正在倒坐房裏坐着。她和蘭香一人掏了個火爐,把腳擱在上頭烤,用一件破棉襖包住了腿和火爐,一小會子,裏頭立刻熱烘烘的。
今兒是背集,南邊的小窗戶只留了一條縫隙。若有人來打油,會扯一扯外頭的繩子,裏頭的鈴铛就會響。
葉氏正和蘭香有一搭沒一搭地說閑話,忽然,鈴铛響了。
葉氏拿起腿上的棉襖,起身把窗戶打開了,伸頭一看,只見周媒婆站在了外頭。
周媒婆笑着和葉氏打招呼,“侄媳婦,老婆子在家閑着無事,來找你閑話來了。”
葉氏有些納悶,周媒婆一向是無利不早起,她去誰家,必定就是有目的的。如今自己家裏還有兩個孩子沒定人家,難道是來給孩子們說親事的?
不管心裏怎麽想的,葉氏立刻笑着和周媒婆說話,“嬸子能來,我高興着呢。蘭香,快去把大門打開,讓你周阿奶進來。”
蘭香跑到門樓把大門打開了,周媒婆進來後笑着對蘭香說了句好孩子,然後到倒坐房和葉氏說話。
自從明朗把學堂接到手之後,葉氏每天都要去學堂給孩子們做晌午飯,蘭香也跟着在那裏吃。如今家裏只有早上和夜裏兩頓飯,故而廚房裏也不再備熱水。娘兒兩個晌午在學堂裏都喝過了湯,臨走時用水釜裝了一些熱水。葉氏吩咐蘭香從水釜裏給周媒婆倒了一些熱水。
這水釜還是葉氏最近才添置的,貴的很,冬日裏可以存熱水。有了這個東西,一天到晚都有熱水喝。葉氏還想着給梅香也添置一個。
周媒婆喝了一口熱水,開始和葉氏寒暄,“侄媳婦如今的日子真美呀,我老婆子一輩子都想不到了。”
葉氏忙客氣道,“看嬸子說的,我也是個種田人,田裏地裏,哪一樣我不幹呢。倒是嬸子,一輩子不下田地,我們都想不來呢。”
周媒婆嘿嘿笑了,“都說侄媳婦是個實誠人,我就不拐彎抹角了,我今兒來,是有事情跟侄媳婦說。”
葉氏忙正色道,“嬸子有什麽事情只管吩咐。”
周媒婆笑着看了一眼蘭香。
葉氏想了想,“嬸子放心,我這個小女兒,從不到外頭多言多語的。”
周媒婆咧咧嘴,“侄媳婦教孩子,我自然是放心的。我說的不是侄媳婦家裏的事情,是我有事拖侄媳婦幫忙呢。不瞞你說,我這裏有個姑娘,家裏有田地有作坊,但她阿爹命不好,一輩子娶了兩個婆娘,就得她這一個閨女。如今年紀到了,想招個女婿。我聽說侄媳婦族裏有個孩子,很是勤快,因家裏窮說不上媳婦。我想請侄媳婦幫我問問,願不願意這門親事。姑娘家裏說了,只要是個勤快肯顧家的,窮一些無所謂,她家願意給三十五兩銀子的聘禮。”
葉氏愣住了,半天後問周媒婆,“嬸子說的是哪一家?”
周媒婆斜睨了葉氏一眼,“侄媳婦還跟我裝糊塗,你們族裏那一家有四個兒子的,聽說窮的很,這場大雪一下,房子都塌了。”
葉氏繼續發愣,“嬸子,這事兒,這話,我張不開口啊。我知道嬸子說的是哪一家,就算女方家裏好,可也不能要人家的長子呀。”
周媒婆嘬了嘬牙,“侄媳婦,我跟你說實話,這是我自己挑中的。我認識這孩子,他時常跟着他阿爹到鎮上找活兒幹,真是個勤快的好孩子。說真的,也就是這樣的孩子,我才敢說親。要是那些不靠譜的人家,我就算說成了,以後人家姑娘爹娘不在了,欺負人家姑娘,豈不是我造的孽。”
葉氏心裏不置可否,周媒婆居然還能說出這般有良心的話?
周媒婆又喝了口快涼掉的水,“侄媳婦,我就是請你幫我問一問,若事成,我分你一半媒人錢。”
葉氏急忙搖頭,“嬸子,我不要媒人錢。嬸子要是能給這孩子說個媳婦,我請嬸子喝媒人酒。人家兩口子十分看重這個長子,我再不能開這個口的。”
周媒婆又央求了幾句,葉氏仍舊拒絕,周媒婆最後悻悻地回去了。
周媒婆想把明岳說給人家做上門女婿,她曉得這種事情要挨罵,最後就算說成了,男方家裏得了好處,剛開始還好,時間一久,說不定心裏還會埋怨你。
周媒婆想讓葉氏幫她問話,就是看葉氏如今身份不一般,誰知道葉氏看着好說話,卻抵死不從。
周媒婆無法,最後只得讓小兒子陪着,自己跋山涉水往韓家崗去了。
柴氏一見鎮上的周媒婆來了,頓時心驚肉跳。平安鎮的人都知道,周媒婆說親一說一個準,可她手爪子長,要的媒人錢高。
不管內心如何忐忑,她仍舊笑着接待了周媒婆。
周媒婆看了一眼這家,家徒四壁啊,想要給四個兒子都說上婆娘,太難了,不如舍了一個,成全所有人。
多少窮人家,因為兒子太多,最後總有個把個打了光棍。
周媒婆先和柴氏你來我往地說了許多客氣話,最後漸漸地漏了些話題。
柴氏臉色很難看,但她不敢得罪周媒婆。
周媒婆把話帶到了之後,讓柴氏多想一想,自己又跋山涉水回鎮上去了。回去時因路不好走,好懸沒摔着。
周媒婆走後,柴氏眉頭鎖的能夾死蒼蠅。
明岳是她最看重的長子,她如何舍得。再說了,就算說別的兒子,她一個也舍不得啊。
可,可就算她舍不得,要怎麽辦才能給四個兒子都娶上媳婦啊。
韓敬傑回來後,柴氏把這個事情告訴了他,韓敬傑同樣緊皺眉頭。
夫妻兩都是一樣的心态,舍不得這個大兒子。可周媒婆只給了他們兩天的功夫,要是不答應,就丢開此事,要是有意,兩天後去找她,她保管能說成。
韓敬傑和柴氏不想答應,最後,明岳主動找了父母。
他跪在了父母面前,“阿爹,阿娘,不是兒子想去享福。弟弟們眼見着都大了,我打光棍無所謂,可,房子眼見着要塌了,咱們手裏的銀錢只能重新蓋房子,哪裏還能繼續給弟弟們說親。那家願意給三十五兩銀子,有這錢,不光可以蓋上磚瓦房,還能給弟弟們娶上媳婦,剩下的再買兩三畝地,家裏以後只會越來越好。”
柴氏頓時哭了,“我不同意,你是我頭一個孩子,死也要死在家裏,不許到外面去。”
明岳紅着眼眶看向柴氏,“阿娘,我出去了,咱們一家子都能暫時翻身了。再說了,人家姑娘又不是不好,只是沒有兄弟而已。兒子就算不在阿娘身邊,對阿爹阿娘的心永遠都不會變的。”
柴氏頓時哭了起來,過來抱住明岳,“都是阿爹阿娘沒用,都是我們沒用啊。”
韓敬傑也慚愧地低下了頭,明岳說的一句不假,有了這三十五兩銀子銀子,可以修房子,先給老二娶親,還可以買幾畝地。然後再辛苦攢幾年,老三和老四說親都不用發愁。
若是指望他們爺兒幾個這樣牛一樣幹,怕是四個兒子至少有兩個得打光棍。
韓敬傑沉默了許久,“阿爹對不起你。”
明岳笑了,“阿爹,兒子不覺得委屈。兒子早就看開了,什麽子孫萬代,從大伯二伯到咱們家,哪一家不是一窩子兒子,可卻越來越窮,光棍越來越多。我做上門女婿,無非是名頭差一些,但說句大實話,若不是招女婿,這樣好的人家,這樣好的姑娘,八輩子也輪不到我的。我聽明朗說過了,上門女婿的兒子不能考科舉,但孫子就可以了。只要孩子養的好,姓什麽又有什麽打緊的。”
柴氏哭的更厲害了,卻無言以對。
明岳又勸他們,“阿爹,阿娘,這是兒子唯一的機會了,也是咱們家的機會。何必在乎外頭人的流言蜚語,梅香姐姐當初一力撐起家業,人家都罵她母老虎。如今呢,誰比得過她們?”
韓敬傑有些意動,半天之後,他看向明岳,“好孩子,是阿爹對不起你。”
明岳勸動了父母,第二天,柴氏就去找了周媒婆。
三天後,周媒婆來話。那一家父母讓明岳先去住一陣子,對外只當說請的學徒。若是親事能成,過了年就下聘禮成親,若是成不了,人家給些工錢,再把明岳打發回來。
柴氏明白,人家這是想查看明岳。
明岳高興地帶着兩件破舊的衣裳去了,臨走前吩咐大弟弟聽父母的話,照看好弟弟們。
明岳去了那家之後,也不刻意表現,就如同平日一樣,勤快、老實,不多言不多語。
姑娘的父母很喜歡明岳,姑娘自小就知道自己要招婿,如今這樣的,已經是很難得的了。之前媒婆給她說的,不是身有殘疾就是好吃懶做。
姑娘一點頭,她家父母立刻放了明岳回來,然後火速定親,等開春後就成親。因明岳勤快,岳父母看在女婿的面子上,多下了十兩銀子的聘禮,還加上許多尺頭和吃食。
等明岳婚事一定,整個韓家崗都轟動了。有嗤之以鼻的,有搖頭嘆息的。韓敬傑夫婦又高興又心酸,媳婦他們也見過了,是個好媳婦,只是,兒子卻要去別人家了。
明岳非常高興,岳家對他好,姑娘也很不錯,若不是上門,他哪裏能找到這樣的姑娘。他一直在勸慰父母,還把岳家給的聘禮全部留給父母,除了兩身新衣裳,他什麽都不要。為此,他特意找過岳父長嘆了一番。岳父見這孩子知道心疼家人,心裏高興,只要能暖熱了他的心,等過兩年有了孩子,也就和我們親了。
岳父家裏家資豐厚,不在意這些東西,答應明岳全部留給他父母。
就這樣,明岳力排衆議去做上門女婿,給一家子贏得了喘息的機會,他自己也有幸找了個好姑娘。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
感謝在2020-04-01 14:21:10~2020-04-02 14:18: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61大王是一只靈活的胖 20瓶;最初的夢想、大飛揚草 10瓶;黎黎 8瓶;七七芽呀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