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成好事紅蓮進門

就在明岳定親的時候, 黃家這邊也沒閑着。黃炎禮和平氏打聽了韓家二房為人以及蓮香的性子,一家人都同意了這門婚事。

韓家二房不是那等指望在女兒身上刮油水的人,且蓮香性子不怯弱。黃茂松以後時常要出門收山貨, 媳婦在家裏要是個慫貨, 沒分家時有公婆擔着,分家了還怎麽過日子?

既然看中了人家閨女,就老老實實照着規矩去提親。平氏托了楊氏,楊氏滿口答應了。

梅香身懷有孕, 楊氏也不好讓她去跑。就在楊氏準備去鎮上找葉氏的時候, 哪知葉氏又來了。

因葉氏平日要給學堂裏的孩子們做飯,還要照看油坊, 一般上午都沒得空,只有下午才能來。

這一日,葉氏吃過了晌午飯之後, 先小睡了一會子。起來後, 帶着給梅香準備的東西,和蘭香一起就往大黃灣去了。

葉氏到的時候,梅香還沒起來呢。她近來越發犯困, 吃了晌午飯之後,她怕自己困的厲害,搶着洗碗。洗過了碗又在家裏走走,還沒走幾步路, 就困的睜不開眼睛, 這會子正睡的香呢。

楊氏把葉氏迎進了堂屋,兩親家在屋裏說着閑話。

楊氏說着說着就把六房想求親的意思說了出來, 還特意點出這是梅香的想法。

葉氏知道女兒不是個莽撞人,敢這樣說, 必定是孩子不錯。

“一家有女百家求,我二嫂也正在給蓮香說親呢。嫂子這裏有合适的人選,我回去就跟我二嫂說,她如今每個集都要到鎮上來送菜的。”

楊氏笑着奉承葉氏,“弟妹真是有本事,不光自己把幾個孩子養的有出息,還能拉扯娘家和族人。”

周氏如今專管着往學堂裏送菜,外頭小飯館的都轉給了葉家。有了學堂這一份穩定收成,二房三房的關系越發親密。

葉氏笑着回楊氏,“我原來是想讓嫂子家接下來的,可嫂子家裏豆腐坊收成大,家裏田地也多,一下子怕也沒有那麽多菜。”

葉氏這話不假,當日接過學堂後,葉氏頭一個想讓黃家往學堂送菜,但黃家父子幾個忙不開,且家裏并沒有那麽多菜園,供應不上,黃炎夏就謝絕了葉氏。

他也不想和韓家有這一份生意關系,都說親戚莫共財、共財合不來。黃炎夏想和韓家保持純粹的親戚關系,有困難時相互幫襯,平日裏不要有太多錢財關系,以免傷了和氣。

黃家不接,葉氏就交給了周氏。周氏投桃報李,就把外頭飯館裏的份額都交給了葉家。如今這樣,皆大歡喜。

楊氏給葉氏倒了杯茶,“弟妹這樣才是正經親戚該做的事情呢,相互扒拉,大夥兒都越來越好。”

葉氏接過茶水,“謝過嫂子,嫂子說的事情我放在心裏了,過幾天有消息了,我就告訴茂林。”

正說着,梅香進屋了。

她一醒來就發覺家裏來人了,仔細伸頭一聽,頓時大喜,立刻連黃茂林也不管了,自己穿戴好了就往正房跑。

黃茂林急的在後頭喊,“慢一些,別跑。”

梅香剛出廂房門的時候葉氏就看到了,忙起身過來,梅香一進門,葉氏就立刻拉住了她的手,“別跑,慢些。”

梅香嘿嘿笑了,“阿娘來了,蘭香也來了。”

葉氏看了看女兒的肚子,把她帶到一邊坐下,“我好久沒看到你了,雖然曉得你過的好,就是想來看看你。”

楊氏在一邊插話,“這才是做娘的心呢,走到哪裏都牽挂。”

葉氏把旁邊的大包裹打開了,一一拿給梅香看,“我又給孩子做了許多尿布,還有這小被子,都給你收好。等明年快生的時候,拿出來曬曬,直接能用了。”

楊氏笑道,“弟妹真是有心,人家都是送月禮的時候當着衆人的面給,你這私底下給了,有人情都顯不出來。”

葉氏擺手,“我做外婆的心,哪裏能等到那個時候。等生了之後,我還有呢。”

楊氏一邊笑着一邊忍不住心酸,當初她生兩個孩子的時候,娘家送的東西寥寥無幾,以後紅蓮生孩子,怕還不如自己呢。這話不假,楊老太太雖然也是個愛錢的,但多少還講一點臉面,那闫氏真是為了錢連臉都不要的人。

葉氏顧不得去看楊氏的表情,只低頭一樣樣給女兒看東西,吃的穿的用的,這一個大包裹,怕是花了不少錢的。

把包袱裏的東西看完了,葉氏又把旁邊一個竹婁打開,掏出一個水釜,“自從到了鎮上之後,我也沒工夫回去砍柴,如今家裏廚房的爐子也停了。我聽了明朗的話,買了個水釜,真是方便多了,把開水放裏頭,第二天早上還有些熱乎勁呢。我想着你如今身子不便,夜裏說不定也要起來喝水,現燒多麻煩呢,有了這個,一天都不用愁。”

大夥兒都沒見過,都探頭看。

梅香又嘿嘿笑了,“阿娘,這個東西不便宜吧。”

葉氏笑了,“我以前不知道有這個東西,要是知道,當初買一個給你做陪嫁。”

楊氏也忍不住贊嘆,“真是個好東西,大冬天想喝口熱水可不容易呢。有了這個,梅香以後半夜肚子餓了,自己泡東西吃都行。”

葉氏自然不是那等不講規矩的人,除了給女兒送東西,她也給黃家其他人準備了一些吃食。

送過了東西,又囑咐了梅香許多話,葉氏拒絕了楊氏和梅香的挽留,帶着蘭香回家去了。

葉氏走後,楊氏讓梅香把水釜拿回自己屋裏去,梅香想了想,搖了搖頭,“阿娘,還是放在堂屋裏吧,這水釜水可不少呢,我一個人喝一天都夠。放在堂屋裏,誰想喝了就自己倒,反正我房裏離堂屋也不遠。”

楊氏心裏很高興,覺得梅香沒有因為是娘家送來的就獨吞,心裏也有些佩服這個媳婦。多少人家的媳婦恨不得把自己的嫁妝捂得死死的,生怕婆家人沾了一點光。

黃炎夏回來後見到這個東西,先稀奇了一番,然後聽說梅香要留在堂屋,點了點頭沒說話,心裏卻想得和楊氏一樣,但他想得更多一些,等回頭多分大房一些錢。

第二天,周氏來鎮上送菜。葉氏雖然管着學堂,但逢集的上午她還要在家裏照看油坊,因而都是在家裏把菜處理好了再拿到學堂的廚房去做。

周氏每回送菜都是直接送到家裏,她才放下擔子,葉氏就拉着她悄悄說了黃炎禮家裏想求親的事情。

平安鎮收山貨的不多,周氏自然是知道黃炎禮家裏的。論起家底,周氏心裏滿意,但她也要看看那家人如何。

但這親是梅香牽線,周氏忙解釋,“梅香辦事自然是可靠的,可我還是想看一看,還請弟妹幫着轉圜一下。”

葉氏笑了,“我自己嫁過女兒,自然了解二嫂的心思。二嫂放心,我來安排這個事情。”

葉氏把話帶給了黃茂林,黃茂林第二個集就帶着茂松一起來玩了。黃炎禮讓黃茂松帶了一些菜籽,去韓家換十斤油回來。恰巧,周氏帶着蓮香一起來趕集。

蓮香不明所以,如往常一樣和蘭香說笑,黃茂松知道今兒是來相看的,見蓮香活潑可愛,心裏很是喜歡。

葉氏當着周氏的面,問了黃茂松許多話題,黃茂松一一老實答應了。

葉氏問過話之後,打發黃茂松先走了。

黃茂松才出門,葉氏問周氏,“二嫂,如何?”

周氏笑了,“是個好孩子,勤快能幹。”

葉氏也笑了,“二嫂要是沒意見,再問蓮香兩句,要是你們家覺得行,過兩天我再給黃家回話。”

正說着,有人來買油,葉氏招呼客人去了。

周氏趁機問了蓮香的意思,蓮香這才知道剛才那個少年郎今兒是來相看的,怪不得總是拿眼睛瞟她。

蓮香頓時臉爆紅,“阿娘,怎地提前也不跟我說一聲。”

周氏笑了,“提前跟你說了,你就要裝相了。這裝相裝一時還行,誰還能裝一輩子。你再想想,下個集再回你三嬸。”

娘兒兩個送過了菜,就一起回去了。

韓敬奇最喜歡勤快能幹的孩子,黃茂松符合他的要求,家底也不差,他心裏還是比較滿意的。周氏見過了黃茂松,也想給女兒說個殷實人家。

蓮香想了一天也答應了,小小年紀能出去收山貨,自然是能幹。總在外頭跑的人,心性更開闊,回到家裏只想着過熱乎的日子,并不會在意屋裏人是不是性子安靜這些小事。況且,三姐介紹的,定然是不差的。

她總是要出嫁的,大黃灣離這裏不遠,她在婆家可以找三姐玩,回娘家也不遠。

她點了頭,後頭就好辦了。

過了兩天後,黃茂林先來回話,說六房人都很滿意這門親事,不知二伯家是如何想得。

葉氏讓黃茂林稍安勿躁,等周氏來了之後,給了肯定的答複。

雙方有意,自然好辦事了。

黃炎禮一事不煩二主,直接請楊氏和葉氏一起上門提親。

平氏買了根沉甸甸的足銀簪子,插在了蓮香的頭上。楊氏如今見着簪子就有些臊得慌,又想到自己損失的私房錢,還有些心疼,悔不該當初辦下這樁事,一輩子沒臉。

黃家和韓家再次聯姻,且梅香和蓮香是堂姐妹,黃炎夏和黃炎禮關系也好,這門結的親事真是皆大歡喜。

轉眼就過了臘八,雪停了,出了大太陽。

都說落雪不冷化雪冷,這話不假,雖然出了太陽,早晚卻比往常還要冷。黃炎夏父子三個天天到處賣豆腐,楊氏讓淑娴照看好梅香,她自己開始預備兒子的婚事。

請廚子、請吹鼓手、定迎親的人,春上才辦過了黃茂林的親事,楊氏這一次辦起來更輕松。

許多事情照着春上的例子再來一次就是了。

最大的事情就是準備宴席了,黃家養了三頭豬。楊氏請了屠戶過來全部牽走了,第二天,她去屠戶那裏拉了一頭整豬回來。

大黃灣的池塘每年冬天都會捉一次魚,全村的漢子們一起劃着小船捉魚,各家出一個人。不願意出人的,不能分魚。黃茂林兄弟跟着忙活了一下午,分了十幾條魚。楊氏又另外出錢從別人家買了三十多條魚。

一眨眼,就到了黃茂源成親的日子。連着多日的大太陽,地面早就幹透了。雖然仍舊是冷天,但能挑個晴天,真是不錯。

梅香因為肚子大了,誰也不讓她幹活。孩子已經六個多月了,梅香感覺近來很舒服。她熬過了前期的嘔吐,胃口不錯,且如今孩子的個頭還不是很大,還沒有到走路都喘氣的地步。

黃茂源成親,楊氏忙的腳不沾地,梅香就跟着淑娴一起幹家務活。如炒菜、洗碗這些小活兒,都是梅香在幹。洗衣裳等需要彎腰的活,都是淑娴在幹。

正日子前一天,黃氏族人都來幫忙。

這一回仍舊如上一次一樣,屋裏擺幾桌,門口搭長棚。族裏的婦人幫着楊氏一起,頭一天把所有的菜都準備齊了。漢子們在黃炎夏的帶領下,搭長棚、擡桌子、擺凳子,一切準備妥當後,就等着第二天的正日子了。

頭一天夜裏,黃炎夏把黃茂林打發去黃茂源屋裏,讓他們兄弟好生說說話,還讓他教導一下弟弟。

黃茂林當時為難的直撓頭,“阿爹,這個事情,不是該阿爹去麽?”

黃炎夏瞥了他一眼,“長兄如父,你去也是一樣的。莫要啰嗦,快些去。明兒事情多着呢,說完了早些睡覺。”

黃炎夏說完,轉身就回正房去了。

黃茂林去隔壁屋和黃茂源東拉西扯了一大堆,然後稍微說了幾句夫妻之事,不管黃茂源有沒有聽懂,他先回屋裏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梅香感覺自己才閉上眼沒多久,外頭就熱鬧了起來。

黃茂林聽見動靜就起來了,并一再囑咐梅香,不要起來。

梅香先起床解了手,黃茂林把小馬桶拎出去了。梅香又爬上床,躺在暖暖的被窩裏,聽外頭人來人往。

黃知事不停地吩咐事情,誰跟着迎親、誰招待客人、誰跟着去擡嫁妝,廚房誰負責、端菜上菜誰負責,收禮誰負責,一樣樣他提前已經吩咐好了,今兒再說一遍,防止有人弄混了。

院子裏腳步匆匆,沒有人去計較一個孕婦睡到什麽時候。當然,也有人羨慕的。多少人家的媳婦都快要生了,還在地裏幹活呢。也就是黃炎夏家裏殷實,才能這樣慣着懷孕的兒媳婦每日睡懶覺。

梅香在被窩裏迷迷糊糊又睡了一覺,正夢見自己要生孩子了,黃茂林端着一盆熱水進來了。

梅香被驚醒了,一摸肚子,離生還早着呢。

黃茂林伸頭一看,“醒了?快起來洗把臉,洗了臉別出門,我給你把飯端過來。外頭人多,鬧哄哄的,別擠着你。”

梅香點了點頭,黃茂林早上走的時候,把梅香的棉襖塞到了被窩裏,這會子棉襖都是熱乎的。

梅香起身穿好了衣裳,洗臉漱口。等她梳好了頭發之後,黃茂林用托盤端了些飯過來。

從昨天晚上開始,大廚就到黃家來做飯了。這兩頓飯都是做給幫忙的族人吃的,雖然沒有大魚大肉,青菜豆腐也是不錯的。

今兒早上大廚熬的稀飯,濃稠的很,裏頭還有紅薯。用大白菜炒的千豆腐,腌辣椒剁碎了炒的豆腐幹。這豆腐幹是沒有用調料腌制的香豆腐,且壓制的時候沒有壓那麽狠,比香豆腐水分多一些,但比起水豆腐,水就少多了。這是黃茂林新做的,比香豆腐便宜,比水豆腐貴,才一做出來,暢銷的很。

除了這兩樣,大廚又切了一些肉絲炒蘿蔔絲,還涼拌了一大盆菠菜。

黃茂林一樣給梅香夾了一些,梅香就着幾樣菜,吃了滿滿一大碗稀飯。

黃茂林一邊收碗一邊叮囑她,“等會子我可能要跟着去楊家,晌午你要是肚子餓了,自己用開水泡些東西吃也行,去廚房找東西吃也行,今兒廚房裏好吃的東西多。”

梅香笑了,“你放心吧,我不會餓着自己的,你只管去忙你的。”

吃過了早飯,梅香終于出門了。她跟一路遇到的人打招呼,然後搬了個小板凳和一群婦人一起擇菜。

冬天擇菜可不是個好差事,有些凍手。

衆人見她大着肚子,只分給她一些蒜苗,讓她把死皮剝了,再用剪子把根剪了。

黃茂忠家的劉氏看了看梅香的肚子,“弟妹這肚子最近長大了不少,也到了長的快的時候了。”

梅香笑着回答劉氏,“是呢,我近來感覺總是餓得快,又不敢吃太多。”

劉氏手下忙個不停,“懷着孩子就是餓得快些,弟妹一頓少吃些,一天多吃幾頓就好了。今兒人多,弟妹別亂跑,跟着我就行。要是累了,回房歇着。”

旁邊有人附和,“是呢,茂林媳婦,我們這麽多人幫忙,你大着肚子,照看好自己就行了。你這月份最好了,好生受用一些日子,等孩子生了,帶孩子多累。”

旁邊有人哈哈笑了,“可不就是,咱們女人家,也就懷着身子的時候能過幾天好日子。”

正說這話,迎親的隊伍出發了。

楊氏知道紅蓮的嫁妝定然比不上梅香的,故而也沒準備那麽多擡嫁妝的人。

迎親的走了,家裏繼續準備着。

梅香幫着擇了一會子菜之後,劉氏就勸她回房了。梅香見衆人忙的過來,也就不客套,回房拿出針線筐就開始給黃茂林做鞋。

等她縫完了一只鞋的鞋面,外頭忽然傳來了鑼鼓聲,新人回來了。

梅香自己成親時光顧着緊張,以前她做姑娘時也不好去看熱鬧,今兒這是弟媳婦進門,她放下針線筐,整理了一下衣裳,又往頭上插了一根銀簪子,立刻出門去了。

她才走進門樓,外頭牛車已經到了大門口,嫁妝先一步進了門。

紅蓮一身紅衣,紅蓋頭蓋住了頭。沿着門樓裏的紅棉布,被黃茂源牽着一路走到了堂屋。

梅香跟着衆人一起看熱鬧,到了堂屋後,已經有人布置好了場地。黃知事讓黃炎夏和楊氏坐在上手,新人叩拜行禮。

這頭正在行大禮,那頭,有人把紅蓮的嫁妝在院子裏擺開了。

床、衣櫃、桌子、椅子、箱子、洗臉架、木盆、馬桶....家具和梅香的大差不差,被子只有四床,衣裳和料子放在兩個中號箱子裏,看起來也體面。除了楊氏給的插戴用的銀簪子,還有一只銀戒指,一對銀耳環。

與梅香的比起來,紅蓮這份嫁妝有些簡薄,但往普通人家一放,也很不錯了。

衆人快手快腳把嫁妝床擺進了新房,新人行過禮之後,就被送進了新房。

梅香跟着衆人一起看熱鬧,楊氏今兒是發自內心的高興。這是她親兒子娶親,她受禮受的天經地義。

眼見着就要開席了,楊氏打發梅香到新房裏陪着紅蓮。

不用楊氏說,梅香自然會去的。

等梅香去新房的時候,看新娘子的人都走了,黃茂源也被拉去敬酒去了,只有紅蓮一個人端坐在那裏。

梅香笑着和紅蓮打招呼,“弟妹。”

紅蓮起身相迎,“大嫂,快請坐。”

妯娌兩個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中途,劉氏給她們送來了許多飯菜,梅香帶着紅蓮吃飯,紅蓮吃的極少,梅香今兒上午沒有加餐,這會子正餓着,吃了滿滿一碗飯。

鬧哄哄一天,很快到了夜裏。等把所有客人都送走之後,梅香早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如上一樣,紅蓮起個大老早做早飯,磕頭敬茶。

楊氏一個早上都寒着臉,梅香不明所以,也不說話,只管吃自己的飯。倒是紅蓮,小心翼翼的。

等吃了飯,黃茂林給梅香解惑,“昨兒你睡得早,我還沒來得及告訴你。楊家昨兒鬧得不像話,阿娘後來知道了,氣得不行。”

梅香立刻悄聲問他,“楊家做了什麽事情?”

黃茂林看了一眼隔壁,也小聲說道,“臨出門的時候,紅蓮的舅媽們攔住了她,非要我們給二兩銀子的上花轎錢,不然不放人。”

梅香瞪大了眼睛,“二兩銀子?她當二兩銀子是天上掉下來的這樣容易?”

黃茂林點頭,“可不就是,那闫家兩個婦人,拉着紅蓮死活不肯放,還罵紅蓮只管自己,把家業都帶走了。”

梅香氣得直罵,“好不要臉,紅蓮的嫁妝,都是從咱們家的聘銀裏出的,楊家一文錢也沒花,如何就成了帶走楊家家業了?”

黃茂林哼了一聲,“這兩個賊婆娘不過是想着大喜的日子,拿捏咱們一下。”

梅香繼續問,“後來如何解決的?”

黃茂林忍住不誇贊紅蓮,“弟妹真是好樣的,咱們家和楊家再三商議,對方都不肯放人。最後她自己掙開了闫家兩個賊婆娘的手,跪倒在她阿娘面前,一聲哭一聲問,若是為了要銀子,索性今兒不嫁了,再把我賣給地主家當小婆就是了。還說與其這樣鬧下去不好收場,不如她一頭碰死了一了百了。”黃茂林剛才跟着叫紅蓮的名字,這會子忽然改口叫弟妹了。

梅香倒沒在意這個細節,只高興地跟着附和,“好,紅蓮這性子我喜歡。那闫家賊婆子也忒是可恨,這樣大喜的日子,鬧得不像話。”

黃茂林忙讓她小聲,“別讓阿娘聽見了,阿娘正在氣頭上呢。”

梅香嘿嘿笑了,“我說阿娘早上怎麽拉着個臉,可這事兒也不怪紅蓮,可不能給她臉色看。”

黃茂林摸了摸她的頭發,“雖然紅蓮沒錯,但肯定會受些牽連。你別管那麽多,只管好生照顧自己。”

紅蓮膽戰心驚了一天,楊氏也沒發作她。到了下午,楊氏見她這可憐的小模樣,反勸慰了她兩句,“你莫要多想,好生照顧茂源。馬上要過年了,忙得很,你大嫂身子重,幹不了活,你眼睛頭亮一些,你阿爹就喜歡勤快孩子。”

紅蓮直點頭,“阿娘放心,我會聽話的。”

紅蓮得了楊氏的指點,越發勤快,做飯、伺候牲口,什麽都能幹。最重要的,她和黃茂源親密的很。因紅蓮大兩歲,十分照顧黃茂源。每天早上,她還搶着起個大老早給爺兒三個做早飯,黃炎夏心裏對這個兒媳婦也很滿意。

有了紅蓮,楊氏頓時感覺輕松了許多。

年底是辦婚事的好時候,黃茂源成親的當日是個上上吉日,韓家也在辦喜事,韓明全也要娶媳婦了。

趙家姑娘帶着豐厚的嫁妝嫁了進來,第二天就發了威。

給公婆敬茶之後,趙氏就開始操持家事。說好了讓她進門當家,董氏卻百般掣肘。趙氏說東,她偏要往西。

趙氏哪裏怕她這種小手段,她不和董氏明着來,只安排韓明全幹活。韓明全眼見着韓敬義在董氏面前威風了幾十年,他何曾把女人放在眼裏。除了梅香,在韓家崗就沒有哪個女人在他眼裏算個人。

趙氏想安排他幹活?他翻了個大白眼之後,依舊我行我素。

趙氏不等三日回門,當天就收拾兩件衣裳要自己回去。韓明全撇嘴,董氏攔着不讓走。

趙氏自己抽了自己兩個耳刮子,紅着臉哭着掙開了董氏的手,跑回娘家去了。

這可了不得,第二天,趙家三個舅子們上門,一起把韓明全打了個臭死!

不論董氏如何哭泣,趙家兒郎們毫不手軟,“這樣的廢物,又不肯幹活,活着幹甚!打死算了,你放心,等你死了,我妹妹保證不改嫁,不光幫你孝順父母,還給你守節,以後從你弟弟家裏過繼個孩子,也不會斷了你的香火。”

韓敬義想去拉,崔氏攔住了他。

崔氏眼見着韓明全越發不像個樣子,對比一下明朗和明輝,崔氏也覺得這孩子得有人給他緊一緊皮。自家人舍不得下手,就讓他岳父家來吧。

韓明全被打的在地上滾,趙家兄弟幾個只是為了教訓他,并不是想把他打死打傷。兄弟三個下手有分寸,讓他疼,吃教訓就夠了。

等打的韓明全多次求饒之後,趙家兄弟們才停手,然後揚長而去。

韓文富聽見之後,摸了摸胡須,笑了笑,并未說話。

第二日,韓敬義壓着韓明全去把趙氏請了回來。

這一回來,董氏再也不敢跟媳婦為難,韓明全也開始老實幹活。趙氏發一次威,震懾住了一家子,從此徹底開始在家裏當家。

趙氏當家并不是單純為了耍威風,家裏家外的事情她都能支應。韓敬義見兒媳婦比董氏能幹多了,且兒子也被教導的比以前懂事,他也不再幫着董氏說話。

梅香聽到韓明全挨了一頓打,笑了半天,直誇趙氏能幹。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晚上好,今天有加更,而且比預訂時間提前三個小時,麽麽噠~

新來的小夥伴們不要忘了收藏作者和接檔文喲~

感謝在2020-04-02 14:18:08~2020-04-03 14:17:5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看無所看 60瓶;天很藍 10瓶;繁花夢 6瓶;阿霧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