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宴賓客十二生肖
黃茂林提前拟定了要請的客人, 黃氏族人各家都要來,郭大舅家、郭二姨家、梅香的娘家,還有左鄰右舍, 包括他的發小張發財一家子以及部分張氏族人。
大黃灣裏, 黃氏族人和張氏族人一起居住了上百年,親連着親,許多姓張的人家和黃家人互相之間都走禮。黃茂林如今單過,那些人家都是要請的。
黃茂林把家裏巡視了一遍, 堂屋和正房西屋各擺一桌, 西耳房可以擺一桌,西廂房都空着呢, 可以擺三桌,東廂房除了廚房,其餘兩間屋子各擺一桌。跨院裏, 正房和廂房加起來可以擺五桌。
這樣一算, 一輪酒席可以擺十二桌子,擺個三輪,老少一起上也夠了。
辦酒席不能省錢, 要按照最多的人數來預備。
黃茂林從屠戶那裏定了一頭豬,又從黃炎禮家裏買了許多山貨,大黃灣菜園子裏有許多菜,黃炎夏發話, 随意他弄。
家裏開着豆腐坊, 豆腐多的很,他又從鎮上唯一一家酒館裏定了二十壇子酒。
他把王家飯館的掌櫃請來掌勺, 其餘擇菜洗菜等事宜,黃氏族人可以幫忙。
喬遷宴各家的模式都差不多, 正日子當天,黃茂林作為家主,再次祭拜各路神靈,然後是放鞭炮,撒梁。
今兒的撒梁與別家略有不同,其他人家撒梁用的喜馍都是從鎮上魏家喜馍鋪子裏定的,梅香家的喜馍除了外頭定的,她自己也做了一部分。
梅香手巧,她把喜馍做成了十二生肖的樣子。
這門手藝還是黃茂林在省城裏看到的。
當日黃茂林跟着明朗去考院試,他閑着無事到處瞎逛。無意中看到省城的喜馍鋪子門口放了各式各樣的喜馍,黃茂林當時看的眼睛都不眨了。
小兔子、小豬、小老虎,那喜馍一個個做得憨态可掬,讓人看着心裏就高興。
黃茂林當場買了一套帶回了家,他不過是和梅香提了一句,梅香卻把這事兒放到了心裏。
這次撒梁,梅香自己做了一套十二生肖,混在一堆白馍馍裏特別顯眼。
衆人欣喜地拿着那喜馍都舍不得吃。
梅香今兒是有的放矢,這十二生肖她自己偷偷琢磨了許久。原來她想讓黃炎斌給她做磨具,後來放棄了,一來磨具不好做,二來怕有心人打聽。
梅香手巧,原來慧哥兒沒出生的時候,她偶爾把家裏擀面條的活攬了過來,趁着沒人的時候自己偷偷琢磨。搬家後,她更是每天揉一小團面捏來捏去。
這麽長時間了,除了龍她做得還有些欠缺,其餘都做得活靈活現。
今兒這十二生肖一問世,旁人不說,鎮上的喜馍鋪子魏掌櫃立刻就坐不住了。
十二生肖只有一套,搶到的人自然不肯給旁人。魏掌櫃來轉了一圈,湊熱鬧搶了兩塊糖,然後又回家去了。
撒梁之後就開宴,梅香把孩子交給了葉氏,自己忙的團團轉。
明盛幫着記賬,黃炎夏、黃炎斌、黃茂源等人幫着迎男客,楊氏和唐氏幫着迎接女客。
客人們一進門就是道喜,然後到明盛那裏把禮物放下。明盛一一登記,并讓黃茂忠的兩個兒子幫忙。
郭舅媽和郭二姨把宅子轉了個遍,高興地只知道說好。
郭舅媽感慨萬千,大妹妹過世的時候,她雖然答應了幫着照應外甥,但外甥當時才兩歲,她這心一直懸着。
這麽多年過去了,外甥終于長大了,娶妻生子,自己接過了豆腐坊,還搬到了鎮上,有了這麽好的宅子。
郭舅媽激動地差點掉眼淚,梅香中途過來陪着說了兩句話,又去忙碌去了。
今兒人多,葉氏怕吓着慧哥兒,剛開始只帶着他在自己家裏。
韓敬奇一家子也來了,趙氏帶着韓明全也來了。
本來梅香和大房并不走禮,但這是親堂兄,人家來送禮,梅香也不能趕出去,多雙筷子罷了。
周氏和葉氏一起帶着慧哥兒,等快開席的時候才過來。
黃茂林沒有請戲班子,韓家當日請戲班子,主要是為了慶賀明朗中秀才。黃茂林只是搬家而已,請個酒席就夠了。
吃過了酒席,黃氏族人和張氏族人都走了,街坊鄰居們也先後回家去了。
直忙到快天黑,終于把家裏都收拾幹淨了。
葉氏和明朗等人一直留在這裏,黃炎夏一家子也沒走。
葉氏見都收拾好了,把慧哥兒遞給梅香,帶着三個孩子就要回去。梅香把家裏剩菜給葉氏弄了一大盆,還有別的的東西等明兒再給。
因黃炎夏等人沒走,梅香也沒留葉氏。如今她搬到鎮上,娘兒兩個想什麽時候說知心話都行,倒不用和楊氏混在一起說。
葉氏娘兒幾個走了之後,黃茂林讓黃炎夏等人別走了,就在這裏吃晚飯。
黃炎夏把黃茂林家裏仔細轉了一遍,并未說一句話。
梅香把孩子抱進房間,喂他喝了奶。慧哥兒每到黃昏的時候要睡一小會子,梅香讓黃茂林在屋裏看着他,然後自己往廚房做晚飯去了。
楊氏到廚下來給梅香燒火。
梅香客氣地問楊氏,“阿娘,今兒忙忙叨叨的,您吃好了沒?”
楊氏笑着點頭,“我們又不是外人,你不用招呼我們。哪能沒吃飽呢,席面這樣豐盛。”
梅香又問,“弟妹晌午也沒過來,她這兩天如何了?”
楊氏又回道,“她好的很,今兒人多,我怕擠着她,就沒讓她過來,你妹妹中午給她送了好些飯菜回去呢。等會子她和茂源一起過來吃飯,總在家裏坐着也不行,出來走走也好。”
正說着話,黃茂源和紅蓮一起來了,後面跟着淑娴。
淑娴過來跟楊氏回話,“阿娘,大嫂給的飯菜我都放到廚下了。”
楊氏點頭,“好,你去帶慧哥兒,這裏有我們呢。”
淑娴點頭,然後往正房去了。
淑娴才出去,紅蓮又進來了。她先恭賀梅香喬遷之喜,又說了許多吉祥話,還問了辦酒席的一些具體事宜。
梅香也不藏私,凡有所問,必知無不言。
等說過了喬遷宴的事情,梅香又問紅蓮的肚子,“二弟妹,最近感覺如何了?娃兒鬧人不鬧人?”
紅蓮坐在了一邊,“多謝大嫂關心,我都好的很,今兒也沒能來給大嫂幫忙。”
梅香不在意地擺擺手,“無妨,人多的很,我能忙的過來。”
堂屋裏,淑娴來了之後,黃茂林讓淑娴去房裏看着慧哥兒睡覺,他出來和黃炎夏說話。
黃炎夏問了問他這幾天的生意情況,又問了辦喬遷宴的一些事情,黃茂林一一回答了。
黃炎夏今天一直沒怎麽出頭,萬事由兒子做主,見他把宴席辦的有模有樣,忍不住點頭稱贊,“你們頭一回辦酒席就能辦成這樣,很不錯了。茂源,過幾天你也要辦喬遷宴,你自己問你哥怎麽辦,別讓老子給你操心,我如今只管吃飯不管幹活。”
黃茂源嘿嘿笑了,“阿爹好生歇着就是,我來辦。”
爺兒三個說話的功夫,梅香開始往堂屋端飯菜。
天已經黑了,堂屋裏點了一盞油燈,飯菜剛備齊,慧哥兒忽然醒了,梅香忙去看兒子。
等慧哥兒不哭了,梅香抱着孩子出來了。
她一手抱着慧哥兒,一手吃飯,中間還能喂慧哥兒吃一碗蒸蛋。
慧哥兒如今開始有了主見性,總是要搶勺子,自己又用不好,經常用勺子底倒着挖蒸雞蛋,撒的到處都是。
梅香也不惱,慢慢照顧他一口口吃下去。掉在地上的吃食,叫了家裏的小貓小狗來吃幹淨。
慧哥兒小嘴吃的吧唧吧唧響,有時候還回味一下,黃炎夏這幾天不能天天看到孫子,想的緊。
黃茂林接過孩子,送到黃炎夏懷裏。
黃炎夏摸摸他的小胖手,“慧哥兒,這幾天想不想阿爺呀?”
慧哥兒聽不懂,只啊啊揮舞着勺子,叫着還要吃。
楊氏看的眼熱,要是紅蓮也能生個兒子,她就再也不用愁了。
吃過了飯之後,黃炎夏帶着一家子回去了,走前,他還讓淑娴幫着把碗洗了。
等所有人都走了,又剩下一家三口了。
黃茂林坐到梅香身邊,摸了摸她的頭發,“累不累?”
梅香搖頭,“給自己家幹活,不累。”
黃茂林笑了,“我也不累,你喜不喜歡現在的日子?”
梅香歪頭笑了,“我喜歡,自己當家做主多好,誰喜歡被婆母管着呀。但我怕你不高興,阿爹沒跟我們在一起。”
黃茂林搖頭,“我也喜歡,沒有不高興。以後在這家裏,你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不用看人臉色。你不想早起,就帶着慧哥兒睡懶覺。你不想做飯,咱們拿了錢去下館子。”
梅香雖然聽的高興,也不能直接說好,“胡說,哪能那樣,人家不得說我懶,慧哥兒也要教壞了。你放心,阿爹雖然不跟咱們在一起住,以後多孝敬他一些就是了,反正離得近。”
黃茂林點頭,看着梅香和慧哥兒,忽然又笑了,“有你們在,不管住哪裏,我都高興。”
小夫妻說了一會子掏心窩子的話,黃茂林話鋒一轉,又開始說十二生肖的事情。
“今兒把這個東西亮出去了,後頭咱們就該行動了。”
梅香點頭,“真要幹?咱們忙不過來的。”
黃茂林想了想,“單憑咱們兩個肯定忙不過來,我預備把舅媽和二姨叫過來幫忙,你教會她們怎麽做,咱們提供面粉和場地,以後都交給她們,咱們只管接活。得了利潤,三家一起分。”
梅香又問他,“那,咱們要在門口做個牌子嗎?”
黃茂林點頭,“也行,門口挂個牌子,有人來定,第二天我賣豆腐時就把舅媽和二姨叫過來做。有一單是一單,就在跨院裏做。我小時候,舅媽和二姨對我多有照應,我也想幫襯他們。以前我不當家,如今咱們自己單過了,又有了這個路子,我就想報一報她們的恩情。”
梅香笑着點頭,“你的心意我明白,我舅舅也時常照應我們。我阿娘也說呢,要給舅舅們找個來錢的路子,可一直沒有合适的。茂林哥,你也幫我尋摸尋摸。”
黃茂林看了她一眼,“你說這個我還真想起來了,天眼見着就要冷了,去年咱們鎮上許多人家都掙了錢,過年的時候鎮上的炭火都不夠賣。葉家舅舅們要是有時間,可以到山上砍些柴火,挖個深一些的洞就能燒炭了。”
梅香不懂這個,“茂林哥,若是可行,過幾天我就跟我舅舅們說,要是能燒成了,到時候咱們幫着賣。”
小夫妻一邊哄孩子一邊計劃着如何幫扶兩邊的舅舅們,等慧哥兒開始打哈欠之後,兩人又去廚房燒了一鍋水,洗漱過後一起睡了。
第二天天還沒亮,黃茂林還沒起床呢,忽然,外頭大門響了。
黃茂林仔細一聽,是黃炎夏的聲音。他立刻起身,穿上衣裳就去開門。
“阿爹,您怎地這麽早就來了?”
黃炎夏進來後就把大門插上了,“我磨了這麽多年的豆腐,起早慣了。在茂源家裏,一大早我啥也幹不成,就想着過來幫你磨豆腐。你媳婦要帶孩子,早上起早了孩子一個人在屋裏也不放心。以後別讓她起那麽早,我來給你幫忙。”
黃茂林忽然覺得內心一陣暖流湧過,昨晚上梅香才安撫了他,黃炎夏又做出這樣的舉動,黃茂林頓時覺得分家并沒有讓他在意的人遠離他。
黃茂林直接用井水洗了臉,又漱了漱口,爺兒兩個立刻就往豆腐坊裏去了。
如往常一樣,兩個人配合有度,各自忙碌,偶爾說兩句話。
黃茂林心裏在盤算,阿爹來幫忙磨豆腐,他肯定不能讓阿爹白忙活,要是給錢的話給多少合适呢?給多了阿爹不會要,給少了說不定後娘會嘀咕。
黃炎夏磨好了豆腐之後,又幫黃茂林整理攤子。
梅香在廚房熱了一些剩飯剩菜,黃炎夏和黃茂林一起快速吃了早飯。
吃過了飯,黃炎夏對黃茂林說道,“你別出去了,我出去賣一挑豆腐,你在家裏看着攤子。若你走了,你媳婦一個人哪裏忙的過來。咱們還跟以前一樣幹,就是換個身份,以後你是東家我是夥計,你一個月給我開二百文錢就行了。”
黃茂林忙搖頭,“那怎麽能行,阿爹幫着幹這麽多活,二百文哪裏夠,至少得五百文。”
黃炎夏挑着擔子起身就走,“我說二百文就二百文,我上午給你賣豆腐,下午幫茂源整理草料,他暫時一個銅板都沒給我呢,你給多了,豈不顯得你兄弟小氣。”
一席話說得黃茂林忍不住笑了,“阿爹真是,那兒子就記着您這份情。”
有黃炎夏幫忙,黃茂林頓時感覺松了一口氣。一個上午,黃炎夏出去了兩趟,賣了兩擔豆腐。黃茂林這邊生意更好,除了上門買的,他往各個小飯館裏送了不少,學堂裏也送了一板豆腐。
梅香一邊帶着慧哥兒,一邊清理家裏的東西。
昨兒剩的菜多,她又往左鄰右舍送了一些,把身下的酒、零嘴和人家送來的一些禮往葉氏和楊氏那裏各送了一些。
梅香去葉氏那裏時,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拎着一個大筐子。
葉氏透過窗戶看見了,忙跑出來接過慧哥兒,先左右各親一口。
娘兒兩個一起進了屋子,梅香把筐子放下,“阿娘,昨兒剩了不少東西,我們人少吃不完,我給阿娘送一些過來。”
葉氏掃了一眼筐子裏的東西,“你婆母那裏你送了沒?”
梅香點頭說已經送過了,葉氏不在說此事,只抱着慧哥兒逗他玩。
逗留了一陣子之後,梅香就抱着孩子回去了。
她才一進門,黃茂林就叫她。
梅香把筐子放到了廚房,然後抱着慧哥兒一起去了倒座房。
黃茂林笑眯眯地看着她,“你猜剛才發生了什麽事情?”
梅香見他一副欣喜的樣子,想了想,“難道有人來定喜馍?”
黃茂林捏了捏她的鼻子,“你就不能假裝猜不中?”
梅香哈哈笑了,慧哥兒也跟着笑。
黃茂林高興地接過了兒子,“才剛有一家來問,說定四十套,後天下午就要來挑貨,還給了三成的定錢,我接下了。”
梅香也高興,“好呀,明兒就把舅媽和二姨叫過來。哦,咱們興興頭地說請舅媽和二姨,還不知道她們願不願意來呢。”
黃茂林斜眼看她,“你男人就是個傻子?放心吧,我昨兒就跟舅媽和二姨說過了。”
梅香擰了他一把,“還瞞着我。”
有人來買豆腐,小夫妻忙停止了打鬧。慧哥兒有些困了,梅香哄他睡着了,把他放到了後院正房去了,她坐在一邊做針線。
天馬上要涼了,慧哥兒已經有了兩件沒上身的新棉襖,梅香預備再給他做兩件裏頭穿的夾衣。
黃炎夏出去了兩輪,回來後把錢交給黃茂林,連飯都沒吃就回去了。
楊氏正在做飯,見黃炎夏回來了也沒多問。當家的這幾日在家閑的沒事幹,願意去幫忙就去吧。
家裏沒有田地,除了一頭騾子也沒有別的牲口。家裏十幾只雞就在前院随便活動,也不用人管。
昨兒梅香送了許多剩菜,楊氏熱了剩菜剩飯,招呼一家人吃飯。
黃茂源回來的時間不定,楊氏給他留了飯菜在鍋裏。
一家人正吃着,黃茂源回來了。楊氏立刻去廚房端了飯菜來,黃茂源連吃帶喝,很快就結束了一頓晌午飯,然後起身就走了,外頭正有活等着他呢。
黃炎夏見兩個兒子整天都忙忙碌碌,心裏很是高興。忙好啊,說明日子有奔頭。下午,黃炎夏把黃茂源要用的草料都準備好。
黃茂源除了自己的騾子要吃草料,他還代賣草料。他自己沒時間處理,都是黃炎夏幫着幹。
第二天上午,黃茂林托黃炎夏把話帶給了郭舅媽。剛吃過了晌午飯,郭舅媽就和郭二姨一起趕了過來。
如今又不是農忙,婦人們在家裏閑着沒事,能多份營生,有什麽不好的。
姑嫂兩個一進門,小夫妻就出來迎接。
一起說了一陣子客氣話後,郭舅媽直奔主題,“茂林,茂林媳婦,難得你們有了來錢的路子還惦記着我們。你們放心,把做法教給我們,剩下的不用你們操心。”
梅香笑着點頭,“有舅媽和二姨在,我就能時不時躲個懶了。”
郭二姨摸了摸慧哥兒的小手,“你帶着孩子呢,哪裏有時間做這些。說起來你真是手巧,居然能琢磨出那樣的東西。”
梅香忙搖頭,“都是茂林哥跟我說的,他在省城看到了,當時買了一套拿回來給我看的。二姨不曉得,那一套馍馍從省城帶回來,都快馊掉了。”
郭舅媽和郭二姨哈哈笑了,笑過之後,三人一起去了跨院。
梅香已經把面粉和酵頭準備好了,和面不用梅香動手,姑嫂兩個都是經年的主婦,拿手的很。
活好了面之後,三人一起說閑話,等面醒好了,梅香去前院把慧哥兒交給了黃茂林,她開始和郭舅媽二人一起做喜馍。
郭舅媽見梅香拿出一堆的東西,什麽叉子、梳子、筷子和剪子,忍不住咂舌,做個馍馍,倒要這麽多東西。
這東西就是個巧,看明白了之後,反複捏兩遍就會了。東西做好了之後,梅香立刻在廚房上蒸籠開始蒸。
三個婦人一起動手,因是頭一回大量做,速度不免有些慢。一個下午,只做了二十多套,剩下的留着明天上午繼續做。
第二天,郭家姑嫂一大早又來了。她們兩個說好了,來幹活歸幹活,不在外甥家吃飯。
這回,不用梅香動手,二人一起很快把剩下的做好了。
四十套白面做的十二生肖,裝了滿滿一挑子。
黃茂林訂好了價格,刨除掉本錢,算了算利潤,一家能得三四十文錢的樣子。
黃茂林當着郭舅媽和郭二姨的面算賬,他算的精細,面粉錢、柴火錢一樣不少。
郭家姑嫂也不介意,親戚之間一起做生意本來就難,若是不把賬目算清楚了,早晚得鬧掰。
郭舅媽笑着誇贊黃茂林,“我們不過來幹一會子活,就得了幾十文錢。以後再不用外甥媳婦動手,我們兩個就能做好。說起來,這路子是你們想的,地方用的也是你們的,若還讓你們跟我們一樣幹活,到哪裏也說不過去。平日裏我和你二姨能忙得過來,若是實在太忙了,外甥媳婦你再給我們搭把手就行,你還得帶孩子呢。”
黃茂林笑了,“舅媽和二姨以前照顧我良多,我心裏不知道怎麽報答二位長輩,才想了這個法子,卻還是要勞動二位長輩。”
郭二姨搖頭,“幫襯是幫襯,生意是生意,就照你舅媽說的辦。今兒的份額都做齊了,我們先回去,你們把賬目做好,到了月底再結賬。只要有活了,只管去叫我們。”
姑嫂二人說清楚了事情,立刻就走了。
當日下午,那人來挑走了喜馍,還付了剩下的錢。
頭一筆生意這樣順利,讓黃茂林和梅香看到了希望。
第二天,黃茂林就在門口多挂了幡。除了黃家豆腐坊,又多了個十二生肖喜馍的幡。
那家人把喜馍往各家親戚一送,立刻又有人來問。十二生肖湊在一起多好看呢,比那單純的馍馍看起來喜慶多了。
陸陸續續先後有人來定喜馍,因十二生肖難做,價格比鎮上原來那家的喜馍略微高一些。魏家喜馍鋪見黃家一來就開始搶生意,自然是不高興。
但做生意憑本事,黃茂林只做十二生肖,傳統的喜馍他不做,并未搶奪魏家原來的份額。但黃家的加入,多少還是影響了魏家生意。若願意多花錢,就來黃家,若不想多花錢,就去魏家。
剛開始的十二生肖做得比較簡單,只是有個樣子。
郭家姑嫂加入後,梅香帶着她們一起改良十二生肖。比如做龍,用玉米面,可以做成金龍。比如做兔子,安兩個紅豆做眼睛,更好看一些。
黃茂林頭腦靈活,人家來定喜馍的時候,他會問一問幹甚用的,若是小孩子出生,他建議人家按照孩子的生肖單獨做一樣,或者把生肖這種多做一些。若是老人家過壽,他還讓梅香等人做一些壽桃。
這也是郭舅媽想出來的,單做十二生肖,不免寡淡。比如老人家做壽,做個大壽桃多應景。
若是人家做生意的開張,還可以用玉米面做金元寶。
三個女人自從開始做喜馍,每天都想換花樣。三個人一起捏了毀,毀了再捏,喜馍的花樣越來越多。
黃茂林把所有花樣分門別類,人家一來,逐一念給人家聽,你想要什麽樣的,我就給你什麽樣的。
黃家喜馍鋪子一炮打響,名氣漸漸趕上豆腐坊了。
魏家坐不住了,他家的饅頭一點新意都沒有,就在上頭點了個紅點。誰家辦喜事不想圖個熱鬧,多花一點錢就能買到花樣更多的,何樂而不為。
魏家也開始研制十二生肖,他們通過別人的手從黃家買了許多樣式回去偷偷琢磨。剛開始做得不倫不類,漸漸也有了些樣子。
但凡是講究個先來後到,黃家畢竟是先弄出這個,外頭人都覺得人家那才是正宗的。魏家只能靠着降低價格拉過去一批客人,但黃茂林始終沒有降價。
他家裏有豆腐坊,并不全靠做喜馍。魏家能平分秋色也好,省得黃家一家獨大遭人惦記。
臨近年底,辦喜事的多,郭舅媽和郭二姨常過來,梅香家的竈就沒歇過。
到了月底,黃茂林盤賬。家裏做了二十天的喜馍,除掉成本,一家分了七八錢銀子。
郭舅媽和郭二姨非常高興,她們一個婦道人家,到哪裏去掙這些銀子呢。
一眨眼又到了十月間,這期間,黃茂源也辦了喬遷宴。
黃茂林兩口子當日把孩子交給葉氏,去二房幫了一天的忙。
因喬遷宴是以黃茂源的名義辦的,郭家和韓家都沒去送禮。楊家人都來了,闫氏在女兒家裏轉了一圈,看得羨慕不已。
闫氏倒是想從紅蓮手裏摳些銀子,但紅蓮不當家,黃茂源給她錢她也不要,都給了楊氏。如何和娘家人打交道,還是交給婆母去操心吧。
喬遷宴當日,賓客的數量比黃茂林辦的時候少了許多,但也開了近二十桌酒席。
一樣的流程,一樣的熱鬧。
楊氏當時激動地差點掉眼淚,這是她兒子的屋子,她兒子終于頂門立戶了。
黃茂林內心非常感慨,他和弟弟分家了,希望以後大家都能好好的,兄弟二人守望相助,一起在平安鎮創下一份新的家業來。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
請新來的親親們收藏一下作者的接檔文吧,謝謝大家!
感謝在2020-04-11 15:55:49~2020-04-12 10:29: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六六六 90瓶;白日做夢 20瓶;雲小奕、萌萌 10瓶;方也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