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湯子苓是被灼熱的陽光給曬醒的。

他下意識擡手擋住刺眼的光線,還沒回過神來,不知何時滾到地板上的元松也爬了起來。

“咋這麽熱!”元松抹了一把臉上的汗珠。

湯子苓這才注意到,屋裏熱得像蒸爐,自己身上都濕透了,額頭上還不住地冒着汗。“咱們之前是暈過去的吧?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元松活動了下僵硬的脖子和四肢,問:“你有沒有覺得哪裏不舒服?”

湯子苓的眼睛盯着手機屏幕,頭也不擡地說,“感覺還好,就是熱。”見網上不少人跟他們一樣無故暈倒,有些早醒來的已經奔去醫院做身體檢查了。“算了,不少人跟咱們情況差不多,看看現在的醫院,人山人海的,排隊挂號都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

元松開了空調後湊過去看了一眼,“那就再看情況等等,先去沖個涼換身衣服,一身濕別感冒了。”

洗完澡出來,客廳已經清涼了很多。湯子苓想去外面看看昨天昏睡不醒的貓貓狗狗,一推門,就被外面的熱浪給撲得一趔趄。

沿着屋檐的陰涼處走到貓貓狗狗昨天躺倒的西屋,結果往裏一看,一只也沒有了。

“不知道都跑哪去了。”元松滿頭滿臉的汗,從外面奔進來,“我附近都找遍了,沒見着蹤影,先進屋,外面太熱了。”

湯子苓也有些受不了,緊跟着進了屋,“這大毒太陽,今兒得有四十多度吧?”

元松一口氣喝了大半瓶礦泉水,人才緩過來,“估計不止,咱院兒裏還陰涼些,外面大街上更熱。”他拿濕毛巾擦着汗,皺眉道,“太不對勁了,我從小到大,從沒遇到過這麽熱的夏天。”

湯子苓連着讀大學在這座城市也呆了有七八年了,也是頭一次遇到這麽詭異的天氣。他的心情也不由沉重了起來。沉默許久,嘆口氣說:“往悲觀了說,真要發生什麽天災,咱們也無能為力,只能盡量準備,早做打算。”

顯然,在災難面前,即使人類的直覺不如很多動物敏銳,可作為生靈,也沒有完全被大自然抛棄,能隐隐感覺會有不妙的事發生。

于是,僅僅過了一夜,物價就跟坐了火箭一樣,噌的一下漲了上去。超市、商場、購物中心裏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搶購的人群。

政府也不是沒有采取措施安撫人心,新聞媒體幾乎全天候播報相關情況,各路專家也毫不避諱地發表各自的看法……可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存智慧,甭管別人怎麽說,都不如自己家裏有吃有喝實在。

Advertisement

元松跟湯子苓雖是年輕人,可畢竟一個生性老成,一個是打小被生活毒打着長大的,對風險預判的謹慎程度堪比老一輩。于是,兩人之前雖冒雨買了不少東西,可還覺得遠遠不夠,也果斷加入搶購大軍,附近的大超市大購物中心都掃了一遍,吃的穿的用的玩兒命囤,手頭的錢幾乎花了個精光。

手裏的錢花的差不多了,陷入采購狂熱的兩人終于清醒了過來。

站在涼爽的地下室中央,看着堆成小山一樣的物資,這幾天一直忐忑不安的湯子苓總算是稍稍松了口氣。

“也不知道咱們做的對不對,現在股市裏有不少趁機抄底買進的,不知是真覺得末日論杞人憂天,還是想賭一把。”湯子苓看着剛收到的進賬短信,感嘆道,“說起來,我們又何嘗不是在賭呢?只是我們比較悲觀。”

“何止我們,大家都在觀望。”元松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雖家族人丁稀薄,到他這一代幾乎成了獨苗,可交好的朋友還是不少的。“現在不少人猶豫要不要先去投奔農村的親戚,聽說很多來城裏工作的人已經離開了。”

“聽我以前的同事說,我們公司都改為在家辦公了,估計很多公司情況也差不多。這麽着,與其在這邊耗着,确實先回老家比較穩妥。”說着說着,湯子苓心中的危機感又冒了出來,他對元松說,“我投到基金股票裏的錢都撤出來了,加起來有近二十多萬,也拿來買物資吧。”

元松沒有推辭,點點頭說,“行,最近吃的用的到處缺貨,咱們也買的差不多了,我就想着,要不要去買一些建材,把宅子加固一下,以防萬一。”

“行!”

連着好幾天白天熱浪灼人,新聞上播了很多起因天氣過于炎熱而猝死的報道,人們不約而同選擇白天蝸居在家中,夜裏活動。好些商店甚至不約而同地白天關門,晚上營業。

兩人開車出門。

周圍本就是清閑的單位,這幾天情況不見好轉,索性就放了假,往日恨不得塞滿巷子的汽車都不見了蹤影,巷子裏顯得空蕩蕩的,看着十分冷清。

出了巷子,到主街上,倒是熱鬧很多。路燈亮着,街邊三三兩兩深夜營業的店開着,讓人恍然覺得世界似乎沒有改變。

“餐館幾乎都關門了。”湯子苓有些悵然。

他雖才來這裏沒多久,可元松也帶他品嘗了附近不少不錯的小店。如今見往日顧客盈門的小店都關着卷簾門,門上貼着大大的“轉讓”通知,心裏覺得十分不好受。

“估計都回鄉或是想法子投靠農村親戚了。”元松不像湯子苓那麽情緒外露,但心裏也不是沒有觸動的。只是他經歷的離別太多,早就習慣了。

進入主幹道後,見往日繁華的商業街甚至不如剛剛他們路過的街道,大商場上曾如地标一般奪目的霓虹燈處一片漆黑,只有孤零零的幾盞路燈亮着,越發顯得冷清。

“诶?”湯子苓眯着眼才看清,“路上擺着好些健身器材。”

“健身房幹不下去,大甩賣的吧?”元松下意識往街邊開去,“咱們買幾件吧,如今天氣變化詭異,咱們長期晝夜颠倒地生活,沒有好身體可扛不下去。”

“那确實。”

經過一番讨價還價,湯子苓跟元松以比市場價低近一半的價格,買了一臺跑步機、一輛動感單車和一組綜合器材。幸好元松以前為了采購寵物糧、零食、藥品和用具玩具,買的是一輛容量不小的面包車,這麽多器材一個來回就拉回了家。

之後又趕去建材市場。如今物價猛漲的多是食品日用品,雖然也有不少人想到了安全的問題,但總體上,建材價格的漲幅還是很有限的。元松跟湯子苓趁機采購了不少,開着車來回跑了好幾趟,等結束的時候,天都快亮了。

兩人吃了飯,拉上三層遮光簾,一覺睡到下午四五點鐘。

這個點兒,陽光還十分耀眼,溫度也不比中午低,只是沒有中午最熱的時候曬得那麽厲害。

最近在網上看到好些城市出現了時不時的斷電現象,擔心哪天家裏也突然沒了電,兩人吃飯以消耗冰箱裏的鮮肉和菜蔬為主,都連着涮了好幾天清湯鍋了。不過,倒是沒覺得厭,依然吃的津津有味。

“倉庫裏有個老式大鐵門,是以前老宅子翻修時拆卸下來的。雖生了鏽,但厚實得很,我想用它把巷口封了,咱們也能多一層保障。”屋裏開着冷氣,可元松還是吃得直冒汗。不過最近天氣熱得邪門,人稍微動一動就汗津津的,他早就習慣了。

“也好,這巷子裏就咱一戶,能多道保險總是好的。”湯子苓也沒好到那裏去,頭發長了沒空剪,散下來又總是汗噠噠的,他索性紮了個小揪揪,脖子上搭的毛巾都快成半永久了,就為了方便随手擦汗。“而且看現在的情況,咱們裝了也不見得有人管。”

兩人吃了飯,稍微休息了一會兒,就着手改造。

元松爺爺早年傷了底子,身體不大好,但吹毛求疵的性格卻一點都沒變。于是,宅子翻修後,他總能挑出些毛病來,不想法子改進心裏就不舒服。他幹不了重活,就出個嘴,什麽重活累活其實都是元松幹的。

托打小受苦受累的福,元松磨練出一身幹建築的本領。

“你也挺熟練啊?”見湯子苓利利索索的,全然不似預想中生疏,元松面帶驚訝。

“我初中就開始在建築工地搬磚了,斷斷續續幹了有六七年,算是熟手,泥瓦刷牆都能幹……”小鎮上打零工的機會不多,工資日結的搬磚工是湯子苓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他從小鎮的宅基地搬到縣城的大工程現場,用汗水掙得的錢支撐着他走出童年的陰霾,走向更有希望的未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