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湯子苓不知道自己在紗窗門邊呆立了多久,突然聽元松說,“要不要去樓上看看?”
來元松家這麽久,還一直沒上過樓。主要是一樓廚衛客卧一應俱全,又沒見元松上去過,湯子苓也沒了上去的想法。
“好啊。”
扭頭看了眼挂鐘,已經快晚上八點了。不知是不是快到月中的緣故,即使下着暴雨,月光也格外皎潔,空氣濕潤而涼爽。如若對雨沒有深入心底的恐懼,今天會是個難得舒服的天氣。
大約為了美觀,元松家通往二樓的樓梯直接隔出一個小小的樓梯間。
“地下室入口的樓梯就在這個樓梯下面,這個隔層其實是跟東屋連着的。”元松邊往上走,邊跟湯子苓介紹着。
“這個設計太巧妙了,視覺上完全看不出有這麽大的隔層。”仿佛回到了着迷探險的兒時,湯子苓一下子忘掉了對暴雨的憂慮,滿懷好奇地四處張望着。
二樓的裝修很典雅,一個大大的空間并沒有很明顯的實牆阻隔,用承重的立柱和裝飾性的木質屏風隔出不同的區域,處處顯示出正統的古典美。
“這是我爺爺奶奶的房間,他倆生性浪漫,可惜年輕時沒趕上好時代,憋屈壓抑地活了十來年,到後來自由了,就盡情放飛自我……”元松走到大大的落地窗邊,掀開小圓桌上蒙着的防塵布,将自己帶上來的盒裝泡面和熱水瓶放在上面。不知想到了什麽,他笑着對湯子苓說,“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吧?我奶奶要是還在,看到了非得罵咱們一頓不可!”
湯子苓取了座椅上的防塵罩,拿抹布擦了擦,跟元松面對面坐着,“你爺爺奶奶真是會生活的人,在這兒喝喝茶啥的,也太惬意了。”
睡了一個白天,這會兒饑腸辘辘的兩人卻在這套很有格調的小圓桌上嗦起了泡面。
吃完泡面,安靜地坐着看了會兒窗外的雨,元松突然站起來,“幹活吧,把屋裏的家具都搬到地下室,這一層整體清出來,咱們得早做準備,學着種點兒吃的了。”
種菜種糧食的事兒兩人這些天陸陸續續讨論了不少次,也有意在閑暇時在網上收集學習資料,甚至種子都儲備了一些。只是,大約心裏都存着僥幸吧,總也“抽不出空”開始實施。而如今,終于下定了決心。
元松爺爺奶奶的東西在他們去世的時候已經整理過,整個二層只留下些家具。小件的直接搬下去,大件的能拆卸的拆卸,實在拆不了的,就留下看看能不能留作就地取材的材料。
二樓清好了,兩人往三樓去。三樓算是個閣樓,主要用來給二樓降溫降噪的,裏面空蕩蕩的一片,幾乎沒放什麽東西。
“這是地下室壁爐煙囪的排煙口,萬一咱們冬天真像現在的南半球一樣遭遇極寒天氣,到時候有電有暖氣還好,要是沒有,就得靠這個壁爐了。”
Advertisement
湊過去看了看,排煙口竟然藏在閣樓裏,湯子苓暗嘆,元松家的長輩真是把危機意識刻在了骨子裏。
這一通忙活耗費了半個晚上,兩人簡單吃了點東西,灌了杯黑咖啡,開始寫小程序。
湯子苓這幾年一直做的就是開發軟件的工作,做起來輕車駕熟。元松雖畢業後改了行,可卻沒有完全放棄專業。畢竟,寵物店收養一只又一只被棄養或是被人撿到的流浪動物,若不是店面是自家的不需要房租,寵物店早就因入不敷出而關門了。因而,為了避免被源源不斷被人送來的動物拖垮,元松其實一直有接私活,甚至因為他接的私活更複雜,他的專業能力其實比湯子苓還要強。
伴着噼噼啪啪的雨聲,兩人埋頭工作到天光熹微。
湯子苓伸了個懶腰,問:“想吃啥?”
“蔥油餅熱一下,再炒點兒胡蘿蔔土豆絲,卷着吃吧?”
“再熬鍋稀飯?”湯子苓打開冰箱看了看,綠葉菜已經全吃光了,冰箱裏剩下的只有胡蘿蔔、土豆、洋蔥之類耐儲存的菜蔬,“對了,廚房是不是還有一盆小蔥?”那是元松種的,好久沒去廚房,差點兒把它忘了。
“我去看看。”
不多會兒,元松拿着一把剝好洗淨的小蔥過來了,“還好沒幹死,剛澆了水,放窗臺下了。”
快天亮時,下了一夜的雨終于停了下來。
那會兒湯子苓跟元松才吃完飯,想着出去消消食,就戴上墨鏡、撐着遮陽傘出了門。結果才穿過院子走出大門,在小巷子裏走了一會兒,就熱出了一身汗,還被炸響的蟬鳴震得耳膜隆隆作響。
“趕緊回,耳朵受不了了!”元松拉着湯子苓往回跑,關了門窗後稍好一些,可也擋不住那刺耳的鳴聲。
“沖個涼去地下室吧,這哪睡得着?”
躲到地下室,确實好很多,幾乎沒什麽噪聲了。
下面又涼爽,兩人将從二樓搬下來的拔步床組裝起來,直接在上面睡下了。
又是被鬧鐘叫醒的一天。
頭一次在地下室醒來,湯子苓發了好一會兒楞,才回過神來。
不若想象中陰冷、潮濕,也沒覺得憋悶,感覺上反而偏涼爽。但确實要冷一些,穿着短袖的湯子苓正想去找件長袖,就見元松拿着衣服過來了。
“外面降溫了。”元松将長袖襯衫遞給湯子苓,“群裏發了通知,今天照常上班。”
“算算如今也九月了,到秋天了。”湯子苓跟着元松踩着樓梯出了地下室,上面甚至比地下還要冷一些,“不過這氣溫降的也太快了,昨天早上咱們出門時還熱得頭暈呢。”
“是啊,晝夜溫差越來越大了。”元松做的第一件事還是打開電視看新聞。
今天的新聞關注點果然都在剛結束的那場大雨上。只是大約是時間太短的緣故,還沒有很明顯的後續影響,但從各路專家掩飾不住緊張和憂慮的表現中,還是能看出大家對此多半持比較悲觀的看法。
“蟬鳴也是普遍的問題啊!”看着新聞裏即使做過聲效處理依然掩飾不住刺耳的蟬鳴聲,湯子苓一邊攪着小炖鍋裏的粥,一邊感嘆,“這時候城市綠化一般的高樓層社區顯示出好處了,那裏樹少樓高,蟬鳴的影響小。”
不過,有時候也是福禍相依的,就像眼前的新聞,才明晃晃對比過蟬鳴在農村跟城市的不同影響,畫面一轉,就出現了農家鐵鍋炒肥蟬的畫面——蟬鳴雖惱人,可那滿含蛋白質的肉還是挺美味的!
元松都看饞了,“咱們下班回來,也去摸知了猴去,晚上炒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