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夜晚溫度降下來後,家裏就常在廚房用燃氣做飯了。從網上看到的消息看,一些城市燃氣管道出了問題,不知何時才能恢複,兩人擔心家裏或許也會有那麽一天,趁着還能用格外珍惜,在網上學着蒸饅頭、烙餅、炸圓子,有空了就做一些,然後用家裏的真空機密封保存起來,累積下來,也存了不少。
飯做好後一通胡吃海塞,吃完休息了一會兒,繼續幹活。這樣從日薄西山幹到旭日東升,宅子的外牆才算刷好。
“政府現在缺工程隊,到處找外包。咱這隊伍要人有人,要經驗有經驗,拿下片區妥妥的……”大家忙活了一夜,早飯肯定是要管的,一群人邊吃邊侃,湯子苓聽他們聊起才知道,原來這兩天元松總往外跑,是幫王锵堂兄手上的工程隊拉活去了,好似拿下了附近這片區域刷保溫層的活兒。
王锵堂兄這麽主動帶着人來幫忙施工,也是為了還人情。
将人送走後,元松說起王家那邊的情況,“那辦公樓總共有六層,他們改造了一下,除了第一層留給王锵爺爺奶奶和姑姑表兄弟姐妹外,他爸兄弟五個一家一層。他二伯家的堂兄原先就是幹工程的,如今還在幹老本行,還把一些房子租給了內城沒地兒住的工人和家屬,那邊一層樓有二十多個房間,住起來還算富餘……”
“如今人力就是實力,他們這樣既聚在一起又有一定的邊界,相處起來能少很多麻煩。”湯子苓想到去王家幫忙時院子裏停的幾輛大貨車,問,“那些貨車是王锵的?”
“嗯,他準備趁着天氣稍好一些,跑幾趟長途,去南方工廠進一些貨。”元松想了想,還是順勢跟湯子苓聊起了他考慮了很久的事,“看如今的大風向,今年冬天恐怕會比較難熬。我就想着,沒必要咱倆都耗在科技局,你留下,多少能接觸到些內部消息;我想法子拉個隊伍看能不能拿到安裝太陽能設備的外包,不然以如今施工的效率,真不知道啥時候咱們這邊才能裝上。”
“幹那個應該會挺危險的。”如今網絡還是通暢的,不管是官方新聞還是自媒體,對太陽能發電機的報道一直挺多的。畢竟多是高空作業,可以看出幹那活兒是相當累,而且危險,光曝光出來的消息就有好幾個意外身亡的了。
“沒事兒,多小心就好。”見湯子苓說自己也辭職一起去幹,元松連連勸他,“可別,咱倆都辭職了,到時候豈不是兩眼一抹黑,只能從網絡上和道聽途說分辨些真假難辨的消息。你安心呆着,努力發揮你的優勢,不管幹啥,總能幹出些名堂的。”
閑聊間把廚房收拾好,外面已經天光大亮。
湯子苓把昨夜傍晚換下來的被褥晾到房檐下,跟元松兩人分工把西屋和二樓的菜蔬又澆了一遍,開了窗子,在震耳欲聾的蟬鳴聲中快速洗漱後,趕緊躲到地下室休息了。
當晚,元松就遞交了辭職信。
不管啥時候,公家的飯碗都是最吃香的,而且上面催得緊的小程序已經上線了,領導只簡單挽留了兩句,見元松辭職的心很堅決,就爽快批了,利落結算了工資。
“湯子苓不會走吧?”小程序挺好用,但也需要人做後期維護,還有數據安全的問題,一般人根本做不了,像湯子苓那樣有真才實學的技術人才領導還是很看重的,在元松離開前,忍不住再次确認了一遍。
“不會的主任……”
自那場雨後,辦公室裏的人就來來去去,老面孔越來越少,新面孔來了又走,大家都對此見怪不怪了。因而聽說元松要離職時,大家嘴上說幾句不舍的話就算告別了,看上去并沒有什麽離愁別緒。
Advertisement
湯子苓送元松到院門口。這些日子兩人同吃同住,一起上下班,一天的大多數時間都在一起。平時還不覺得,這乍一分開,心裏還真有些慌亂。
“回去吧,等下班我來接你。”元松拎着一個水杯,那是他在辦公室唯一的私人物品。
“不用,我認得路,你忙你的。”湯子苓忽略心裏一瞬間的別扭,突然想起元松的午夜餐問題,“到點兒記得吃飯啊,不想麻煩就吃自熱鍋,家裏好像還有幾個,別舍不得,再放就該過期了……”
該囑咐的都囑咐完了,懷着沉悶的心情回到辦公室,湯子苓剛坐下,就聽對面的姑娘調侃:“你倆也太膩歪了吧,一送送了十來分鐘,說啥呢那麽難舍難分?”
湯子苓被說的一愣一愣的,心裏詫異又無措,下意識問:“有那麽久嗎?”
“當然,我趴窗邊看你們半天……”
女孩兒調侃的話語漸漸成了背景音,湯子苓思緒放空,似乎在思索着什麽,又似乎什麽也沒想,等他回過神來時,整張臉和耳朵火燒火燎的,用手捂了好一會兒才消下去。
好不容易忽略心中的異樣,沉下心工作了一會兒,手機屏幕一亮,元松的信息又攪得湯子苓心神蕩漾。
他深呼吸了幾下,故作鎮定地看完信息,回了句:[好,你自己多小心,記得按時吃飯]就掩耳盜鈴一般,忽略所有的不對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數據庫錄入小程序上線後,湯子苓作為程序開發者和維護者中的一員,幾乎能看到第一手的數據資料。
在他看來,精确的數據反映出人們對城市未來前景的預判似乎不大好。不說位置偏遠的新建社區,就是位置極佳的老社區,入住率也幾乎下降了一半,遷往農村的人數比預想中要多很多。甚至近段時間,随着農村大建地下住宅的消息傳遍網絡,更是出現了新一輪的“回村潮”!
湯子苓不知道這是國家有意為之,還是有什麽深層次的涵義。他本人倒還好,打定主意要陪着元松。可辦公室裏的其他人就沒那麽堅定了,最近離職的人一個接着一個,不少都是想方設法拖家帶口去農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