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有了一條蜈蚣,就會有第二條、第三條……大家将網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還陸續辨認出了椿象、蚰蜒、幽靈蛛。當然,還有讓人頭疼的蚊子。
“咱們在樓下沒怎麽遇到過蚊子吧?”拍死了幾只身大腿長的蚊子後,大家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入夏這麽久,好像還沒怎麽遇到過蚊子呢。
“下面跑道邊上到處都是驅蚊草、薰衣草、豬籠草、薄荷,再厲害的蚊子也得給熏走咯!”
“對哦,鄭娟跟謝苗在二樓培育了不少驅蚊植物呢。嘿,效果還真不錯。”
“你們住的地下有蚊蟲嗎?”湯子苓問。
“沒吧?沒看到過。”小劉仔細想了想,“這兩天有艾草的味道,有人說新換的電蚊液是艾草味兒的。”
“我們那邊是薄荷味兒的。現在想來,不讓帶任何吃的也是為了防止滋生蚊蟲吧?”
“我有次在入口還真遇到過有人把零食藏在衣服裏,企圖蒙混過關。結果還是被紅外線檢測到了,好家夥,那一通撒潑哭鬧,難看得很。後來見安保人員不為所動,甚至動了手。”
“後來呢?放行了嗎?”
“想啥呢,怎麽可能放行!當衆要取消入住資格,準備強制清退的時候,那人慫了,乖乖認錯了,然後按《住戶守則》上的章程扣了信用點。”
說到“信用點”,算是最近推出的新鮮物事。随着一批批居民搬遷過來,身份證也順勢進行了更新換代,“信用點”功能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新增的功能。之前,對于這個“信用點”,普通居民沒什麽感覺,但處在危險一線的湯子苓、元松他們每次完成任務,除了金錢上的福利外,信用點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長,累積下來,總額也不少了。只是一直不知道積攢下來的信用點要用在哪裏,他們也沒多關注。
直到前些日子,不管是建築材料還是修建城牆,參與城市建設的人多了,或多或少都得了信用點,這下,有關新身份證“信
用點”的功能才被大衆關注到。只是當時大家正是忙的時候,沒多少閑暇時間去琢磨這些,只能暫時先放下了。
後來地下廉租房橫空出世,最先一批去租房的人辦入住手續時,驚訝地發現竟然可以采用信用點+錢的模式支付房租!這消息一傳開,大家對信用點自然更關注了——1點可以抵100塊錢呢!
官方解釋“信用點”,顧名思義,就是對人們信用的衡量,在一些地方可以當現金花是為了突出信用的價值。可網上對此衆說紛纭,普遍覺得官方解釋恐怕有遮三瞞四之嫌,信用點的出現恐怕不是這麽簡單,甚至有可能是為了取代錢幣而推出來的。官方那麽遮遮掩掩,不過是為了緩和有可能出現的激進情緒罷了。
畢竟,對于普通人而言,取代就取代了,橫豎大家手裏頭也沒什麽錢。但對于那些掌握着巨大財富的人而言,這顯然不是個好消息,畢竟1信用點能當100塊花,100塊卻不能兌換成1信用點啊!這對一些人而言,無疑是巨大的噩耗。
只是,國家意志不是一小撮人想改變就能改變的,尤其在如今前途難料的世道。于是,很多有錢人徹底活躍了起來,趁着錢還有用,不管是投資實業、援建公共設施還是投資慈善,拼了命的花錢掙信用點,力圖在錢變成廢紙之前把手上的財富都換成有用的東西。
當然,這些屬于消息不大靈通的一般有錢人。對于那些有門路有背景的有錢人,其實在很早之前就着手準備了。
據說,地下廉租房的一部分投資人,就是一些消息十分靈通的巨富。而之前普及的太陽能設備、牆面隔熱層、城牆修建,甚至是一些不太為大衆所知的市政整修,背後都少不了富人們的“慷慨解囊”。
不過,對于這些道聽途說來的消息,裏面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恐怕只有當事人才清楚。
“違規一次好像是扣一個新用點吧?”
“對,輕度違規一次1信用點,之後倍增,三次清退。”
“算下來,1信用點
的價值可比100塊高多了。錢想想法子還能賺回來,信用點攢起來可不容易。感覺信用點還是盡量攢着,現在能花錢的地方最好還是花錢,不然哪天真像網上有些人說的,錢成廢紙了,那可就抓瞎了。”
“而且感覺信用點是潛力股,以後或許還有升值的空間,早早花光太虧了。”
“那可不是?城牆基本上都完工了,一天1信用點的活兒可不多見咯!”
“說起這個,想到了我們那棟樓有個姑娘,特飒!鄰居觊觎她一個單身姑娘有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不是一天兩天了,想方設法想撮合她跟他們家的孫子,估計要不是現在管得嚴,他們都要仗着人多勢衆用強的了。那姑娘估計也煩了,直接提出說房子按市場價賣給他們家。那家不要臉的高興壞了,如今的市場價跟物價比着,真是血賺!不過,那姑娘也精得很,說房款的一部分要用信用點。那家仨兒子,五個孫子,建城牆的時候都被趕出去幹活了,手裏攢的信用點還真不少。當時大家都還不知道信用點可以抵現金,那家人也沒當回事兒,之前還四處炫耀說占了大便宜。如今那家的老太太見天的罵街,說見着那姑娘絕饒不了她,騙她家信用點雲雲。可大家都知道,是他們家欺負人家姑娘在先,自己家的人沒遠見才栽了這麽大一個跟頭,關人家姑娘啥事兒?!”
“那樣恃強淩弱的人家,只會看到自個兒吃了虧,絕不會反思自己的!”
不過,大家還真有些擔心那姑娘,“可別真遇着了啊!”
“放心,以那姑娘的聰明勁兒,那家人絕對拿她沒辦法。”
大家幹着活兒,漫無目的地聊着,話題轉換快得很,很快就從信用點、八卦調到城牆去了。尤其是好奇心旺盛的小劉,周末還特意約他一群朋友一起去看剛建好的城牆,激動得狂發朋友圈,弄得沒時間或是沒興趣去看的大家都知道那城牆是多麽高大威武了。
見他們聊得熱鬧,湯子苓跟他身邊的王向說了一聲,就下了樓。
別人怕地面
上亂竄的蛇,他是不怕的,而且外面雨聲大,蛙鳴聲也大,他有點兒擔心動物出了什麽意外他一時沒注意到,再釀成大禍——說到底,不管多強悍的動物,總歸都在食物鏈中,都有成為別人食物的風險,這麽大的雨,更得當心才行。
下雨不過幾個小時,池塘的水位線已經升高了不少。鄭娟跟謝苗愛侍弄植物,在柳湖北街也是淘換到适合在水裏生長的植物,一般都會順手栽到池塘裏。因而,不過小半個月的功夫,原本光禿禿的池塘變得水草豐茂,甚至形成了可循環的完整食物鏈,不用再定時定量往裏撒魚食了。
看完了池塘,又順着石板路往板房走。一路上被亂跳的蟲蛙撞了無數下,甚至不小心踩到了一只動作略顯遲緩的癞□□,湯子苓才走到板房跟前。
板房裏的貓狗們大概也意識到傾盆暴雨的時刻不是它們的主場,出去有可能會被它們吃了不少的蛇蟲偷襲,都乖乖在板房趴在,還知道用毛爪子捂住自己的毛耳朵,免得被過于響亮的蛙鳴震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