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聽誇誇閨秀起疑雲
那女學生原不忍離親而去,無奈她外祖母必欲其往,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已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減我內顧之憂,如何不去?”
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随了奶娘及榮府中幾個老婦登舟而去。雨村另有船只,帶了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卻說船行水上,兩岸風景已與南地不同,黛玉無心去看,此時她伏在床榻邊,因着不忍與父親別離,哭得兩個眼睛腫得桃兒一般。
船在江上一晃一搖,她哭得累了,居然昏昏沉沉睡去。
“叮咚”,一聲似鈴铛一般的聲響将她喚醒。
黛玉揉揉眼睛,就見眼前浮現出一片晶瑩透亮的玉簡,上面有縱橫交錯的線條,勾勒出不知意義的線條 。此時那玉簡上清晰浮現出一段文字:
[三環玄女邀請你加入群“天地誇誇群”,是否同意?]
黛玉沉吟片刻,每一個字都認識,可是連起來卻不懂是何釋義。但她自小熟讀百家典籍,因而思索片刻。
三環玄女想必是個名字。邀請二字也明白。這“群”,和“誇誇”又是何意?
同意二字,漢大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無二》有文:“其文與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然而不同意。”,意思是相同。
黛玉定睛一看,那段文字下面還有兩個方框,一個裏面寫了“是”,一個上面卻不是寫否,而是寫了一段蝌蚪小文,黛玉無從辨認,聰慧如她自然猜測那是“否”的意思,纖纖玉指在玉簡上一點。
“林黛玉同意加入‘天地誇誇群’”。
瞬間玉簡上密密麻麻一排排文字接踵而至。
龍泉仙長:黛玉這個名字起得好:點靑石謂之點黛,玉,石之美。
三頭白象:這名字讓我如沐春風,有似曾相識之感。贊!
清江女仙:《詩·召南·野有死麕》裏有曰:白茅純束,有女如玉。想必這位小友是名女子?
Advertisement
黛玉倒沒有驚訝太久,除去四書五經,她在父親的書房裏也看過一些志怪筆記,其中也有某地文人在山中遇見仙家談道之事,是以她只覺得新奇有趣,卻沒有覺得害怕。
此時她見清江女仙問話,不由得出聲回答:“正是。”
那玉簡上立刻浮現“正是”二字,彷佛黛玉提筆書寫一般,聰慧如她,很快明白這玉簡将自己說答話語提筆記錄給他人。
中岳尊者:“正是”二字用得好。
平心持正,以日為正則曰是,是,正也。正,是也。以日為正則曰是。
言語樸實又與古有征,顯見得這作答女子內心平正,熟讀典籍。
黛玉:?
饒是她此刻在悲傷中,也忍不住有一絲想笑。
再動腦子想一下,這個誇誇群,想必是一群愛好稱贊他人的居士或仙人聚集在一起,不管你回答什麽,對方都能找到新奇的誇獎點。
這時有人發問:“新入群的黛玉小友為何不自報山門?”
黛玉心想,或許是離開父親太過于悲傷。居然讓自己做了這一番荒謬的白日夢。
不過既然是自己的夢,那麽何妨縱情一點。她定了定神,小心作答:
“各位仙家謬贊,小女本貫姑蘇人氏,父親大人姓林,單名諱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欽點為巡鹽禦史,如今小女失恃,還在喪期,外祖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派人來接,如今正是去往榮國府途中。”
她這回答完,群裏卻忽然不再熱鬧,彷佛大家都愣了愣神。
少傾才有文字繼續浮現:
三頭白象:“我就說林黛玉這個名字怎麽這麽熟悉……”
深宮老嬷:“離恨天那幫仙姑,又不做正事,作孽吆。”
三頭白象:“嬷嬷,好嬷嬷,這位黛玉小友文質彬彬,看在她誤入本群跟我們有些緣分的面子上,可否助她一助?”
清江女仙:“原來這位小友此刻在清江上行船,她有仙緣才能進入本群,都是群友,嬷嬷五界中德高望重的人物,何妨幫她一幫。”
……
深宮老嬷:“也罷,算是你的緣法。”
說完便看到玉簡上有一道光芒閃過,化而為二,一道往南而去,一道往黛玉的額心而來,一瞬間有大量的文字直往黛玉腦中沖擊而去,她瞬間頭暈目眩,不知道今夕何夕,她沉浸在無窮的文字中,心情起伏高低……
**
“小姐!小姐!”
奶娘的呼喊讓黛玉忽得驚醒過來,她身上一身冷汗,睜開眼茫然盯着四周,半響才回過神來。
原來是跟随她上京的王嬷嬷。王嬷嬷是黛玉的乳母,自小奶大了她,地位是常人不能相比的。要說如今世上風俗如此,世家大族大都為府中幼兒請了乳母,等到幼兒長大,乳母又多繼續服侍,留在小主子身邊,這些乳母一來有着撫育小主人的功勞,二來也從內心深處愛護自己看着長大得到孩子,因而大都忠心耿耿,尋常人家都将乳母視作半個主子,格外尊崇其地位。有的人家甚至乳母還要比生身父母還要親近些。
王嬷嬷看見自家小姐一臉茫然,忙解釋:“玉姐兒,适才看你做夢,似是魇住了,不斷呼喊,這才叫醒你。可是夢着什麽了?”
黛玉搖搖頭,她回想起夢中所見,自己進了賈府以後疏遠王嬷嬷,導致這位忠心耿耿的老奶媽跟自己不再親近,看着王嬷嬷一臉的關切,黛玉不僅想:也不知道自己……之後,王嬷嬷可有什麽依傍?
想到這裏她一陣心酸,搖搖頭:“許是想念父親,思慮過甚。您鋪開紙墨,我要給父親寫信。”
王嬷嬷給黛玉端上了一杯茶,又看黛玉無恙,這才轉身去忙。
黛玉提筆欲寫,想起夢中見聞,手卻禁不住的顫抖:
父親和自己都以為這次只是去小住緩解外祖母的相思之情,因而未帶大量侍從,身邊只有王嬷嬷和雪雁兩個,王嬷嬷年老,雪雁還是個半大孩子,不曾想卻被那起子踩高捧低的勢利小人背後裏譏笑雇不起傭人,是前來投靠的窮親戚。
夢中,她進了府中,不但從側門進入,甚至見府中無人戴孝,各個的花團錦簇,說不出的糟心。
更不用提後來……
要說起這些,在黛玉心中都是小事,她最在乎的便是在夢中看到父親的過世,此時黛玉恨不得立刻叫大船返程,回到姑蘇,親自侍奉父親,可是既然已經成行,無法随便取消,便不能随心所欲,因而立刻修書一封,将夢中所見挑揀着書寫一二,唯盼父親能夠警醒,保重身體。
黛玉顫抖着寫完信封好,交給王嬷嬷,再三叮囑,叫她拜托先生盡快寄出。
看着信件被拿走,黛玉才覺得心中稍稍安寧一點。又想起夢中看完書之後群裏熱心的叮囑:
“以後若有迷津,夢中便能進入此群,仙友們可盡心為你解答疑惑。”
不由得內心感激,在案幾前的香案上撚幾株香,跪拜在地,潛心感激各位仙友,再想起如今正行在清江上,想必正是群裏那位“清江女仙”的洞府,因而囑咐粗使婆子采買些瓜果花卉,趁着晚上月明悄悄在甲板上祭拜一番。
誰知道她這一番祭拜,卻被另一個人看在眼裏。
鎮南公帶着家眷從南往京師去述職,老夫人身子抱恙,因而船走走停停,這天晚上正好也停泊在清江一處水流平緩的水灣。老夫人咳疾犯了,飯後咳嗽不停,因而開窗透氣,卻看見對面船頭甲板,有一位身量尚小的女娃正在對月祈禱。
那女娃生得粉雕玉砌,衣袂翻飛間身形纖弱,雖然隔得遠看不清眉目,但月光遍灑其身,更加襯得那女娃氣度不凡。遠遠能看見其行為舉止,端的是形貌規整,顯然是出自高門。
老夫人贊了一回,這時候船艙處有丫鬟禀告:“回老夫人,三少爺回來了!”
三少爺是老夫人最寵愛的孫子,這回跟着她一起回京是為着在國子監進學,在旅途中仍舊晝夜苦讀,此時見老夫人身體不适才過來請安。
老夫人心疼他小小年紀就離了父母,因而格外心疼他。忙叫迎進來。
三少爺年紀方十歲,生得唇紅齒白,星河之姿,然而他素來不喜衆人将自己容貌做說頭,因而不甚裝扮,懂事後也埋頭書塾,此時聽聞老夫人咳疾又犯,過來請安。
鎮南候以軍功起家,兒孫本可走恩蔭的路子,三少爺卻不如此,只想讀書考取功名。老夫人看孫兒臉色尚好,忙叮囑他:“讀書是好,可空時也當輕身健體,不負祖上英名才是。”三少爺點頭稱是。
等三少爺進了屋見完禮告辭,老夫人再往窗外去看,卻見對面那船上甲板上空無一人。她忽得心思一動。背地裏悄悄打發自己丫鬟:“此去京中尚有一段路途,你讓小厮拿着老爺的名帖,前去拜訪下對面那艘船隊,看是否順路?”
**
卻說揚州城裏,林如海不知道是否思念愛女的緣故,卻也做了一場異常漫長的夢。
作者有話要說: 備注1.:指的是界面和聊天框
今天動手做了燈影牛肉絲,油炸過,再加芝麻調料,麻辣鮮香
1.連載中求收藏:北宋言情重生文《重生後我想嫁給早死太子》
腦補王男主和戲精女主相愛相殺
小劇場一:
女主拍拍胸膛:我兩世為人還能搞不定一個少年郎?事先打聽好太子的行徑與他偶遇,最好捏個絲帕落在他腳下,等他幫我撿起來,我就吟詩一首,配合回眸一笑,絕對一舉拿下!
太子:呵,這女子為何偏偏遞給我一塊龍纏糖,莫非是愛慕我?等等!她也給別人了,難道是在玩欲擒故縱!
2.新文求預收:宋代背景奮鬥文《汴京買房記》
文案:男人算什麽?情愛算什麽?賺錢女孩最可愛!1000年前地球上最先進的城市——大宋汴京城一個女孩的奮鬥史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