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傅雲飛碼頭初看嬌小姐
船行數日,終于到達京師。
雪雁出了甲板張望一回,遠遠就看見岸上有人在等着,她回到艙室,滿心歡喜的禀告:“嬷嬷,岸上有人老遠的等着,應該是榮國府的人!”
王嬷嬷一拍手:“哎呀這可真是好!”繼而又想起什麽,“雪雁,小姐房中有客,不可聒噪。”
雪雁癡纏過來:“好嬷嬷,可不許教訓我。今兒個是好日子。”
“也罷也罷,就繞了你這皮猴。”
正在內艙和黛玉品鑒一副黃公望山水的鎮南候老夫人聽見了外面的動靜,面上未顯露什麽,心中卻不置可否。這個小丫鬟未免太天真了些。
她前幾天與林家交換了拜帖,知道對方是林家女兒。得知她父親林如海大人探花出身,如今正擔任巡鹽禦史,鎮南候夫人心中三分的喜歡變成了六分;待到與黛玉見面,觀其談吐,見其文采,心裏的喜歡更是多到了十分。
再聽說母親早喪,還帶着孝,心裏更是對黛玉憐惜不已。
這些天的相處她多跟黛玉往來,心裏很是維護這個懂事有禮的小姑娘,又見她身邊只有一個老奶媽,再跟着一個一團孩子氣的小童,因而委婉問過為何不多帶些侍女出來。
黛玉回答,揚州家中原本有侍女,再者學堂中也有四個伴讀丫鬟,只是父親讓自己匆匆上路,輕裝簡從,也不許自己多帶些丫鬟仆從。
鎮南候夫人聽完之後沉吟片刻,她是知道些江南的風聲的,想必是林家擔心黛玉路上不太平,因而不惹人注目。
可……京中素來大興奢靡之風,這女娃所帶仆婦也就像個城中殷實些的小戶人家,這肯定會被京中勢利之人瞧不起。
鎮南候夫人久居南邊,京城中的榮國府如何她不知道,自己作為外人又不好相勸,因而也只是微微蹙眉,就沒有再說話,倒是黛玉看出了些端倪。
這些日子,鎮南候夫人憐她母親早逝,父親雖然痛惜愛女但到底是個男人粗毛大略的,因而往來間常提點她些內宅功夫,或教她□□仆人,或教她交際往來。
黛玉也格外珍惜。若她還是從前的天真女兒,她或許還有些驕縱,可如今看過那本書,還有什麽不懂得人情冷暖的,她似多活了一輩子一樣,格外珍惜別人給的溫情。
再者,便是書中懵懵懂懂的她,也是一片赤誠之心,如書中所寫,寶釵那樣叮囑她幾句,她便将對方當做了知己,居然從此放下了争執,再也不嘲諷寶釵,要知道寶釵本應為奪愛之人。
Advertisement
是以,對于鎮南候夫人的善意,她格外感激,也學得格外用心。
此時黛玉瞧見鎮南候夫人不吭聲,因而多一揣摩。
這一下便瞧出了自己的奴仆的不頂用,一個雪雁冒冒失失有失穩重,一個王嬷嬷又老好人活稀泥,毫無法度規矩。
都算不得是鎮南候夫人前日裏所說的良仆。
若是……自己真的如前世所說,孤身一人到了賈家,手邊無人可用
那外祖母派來的那個名字叫做紫鵑的丫鬟便成了唯一的可用之才。
雖然紫鵑忠心耿耿,但她對寶玉存着些心思,總能影響一些事情。而寶玉……不論如何,這一次自己一定要□□些得用些的丫頭。
黛玉抱歉的對着鎮南候夫人颔首微笑:“夫人,想必是親戚家中接到我父親的書信,特意來岸邊迎接我罷了。”
鎮南候老夫人起身告辭不提。老夫人身邊的大丫鬟翠梅瞧了瞧動靜,又來鎮南候身邊提點幾句,老夫人聽聞後到底有些不放心黛玉,又借着告辭的由頭走到了岸邊。
這一看,便有些心驚。居然只有幾個三等的仆婦?
那些個婆子形容腌臜,居然還有些酒氣,再看穿得雖然花團錦簇,卻到處露出些粗魯。
老夫人不動聲色,心裏卻有些看着賈家不上。說是國公爺,可是國公爺已經故去多年了,賈老太君仗着自己還活着,就不摘那塊公爵府招牌,如今賈家最大的賈家老爺一等将軍之職爵位,于禮來說,侯府小姐當得起賈家當家夫人來迎;于情來說,賈老太君的親外孫女叫個孫媳婦迎接又有何不可?
又或者賈家是隐晦表達對皇上的不滿,對太上皇的支持?
這只是鎮南候老夫人模糊的猜測,等她到了京中熟悉了下京中風土人情,知道了賈府的為人後就明白了是自己高看了賈家,他們目光短淺、一貫如此。
此時看着岸上那幾個迎接的三等仆婦,她的臉色慢慢就不好了,再怎麽樣,都有這一路的情誼,不忍心看這個惹人憐的小姑娘被人怠慢,不管是政治因素還是別的什麽,讓三等仆人迎接遠客都過分失禮。
因而她給大丫鬟翠梅使了個眼色,翠梅是個玲珑心肝,早就明白了老夫人的心思。因而叫住那準備接走黛玉的仆從:“且慢!”
她故意做出一副疑惑的樣子:“跟我們同路的是侯小姐、禦史之女,不能輕易跟沒有名分的人帶走。”
那仆婦瞧着鎮南候府裏的馬車,語氣就帶了些谄媚:“正是正是,錯不了,這個姐兒正是我們家老太太的外孫女。”
翠梅的話早就等着她:“哼!我看你莫不是什麽賊人作祟,冒充着賈家的名頭來接人。”她雙手抱臂,慢吞吞踱步走到那打頭的婆子跟前,故意上下打量她們,“連個主子都不來,便是主子跟前體面的管家也不是,就這排場來接府中貴客?”
那個打頭的婆子一聽急了,直接走到黛玉跟前:“表小姐,您跟我老婆子回府去,老太太可盼着呢。”,黛玉即便是戴着帷帽都聞得到她一身的酒氣。
翠梅忙以身遮住黛玉:“雪雁,過來護着你家小姐。”說着故意聲音放大,讓另外一邊依照禮儀應當避開些的賈雨村聽見,“如今世道亂,可不是什麽牛鬼蛇神都能來充個人。”
這些小小的沖突倒讓另外一個人聽見,正是鎮南候三公子傅雲飛,他聽見翠梅的聲音,擔心祖母遇到什麽麻煩,眼神往那邊一瞟,這一瞟,就讓他看見了黛玉。
他平日裏極為守禮,即使在狹窄的船艙,也與這林家的姑娘素不會面,倒是同船的先生賈雨村拜訪過他幾回。他心裏不喜此人的功利,因而對祖母對林家小姑娘的稱贊不以為然,想着這樣的先生能教出什麽閨秀。
沒想到今日一見,遠遠瞧見一個女子身穿素色衣裙,她戴着帷帽,面容瞧不分明,即使瘦弱,但身形亭亭玉立,在風中仿佛一株修竹,有着不容人小觑的銳氣和鋒芒,傅家開朝以來便是兵法立家,是以他敏銳的從這女子身上捕捉到一絲銳利,甚至,還有一絲殺氣?這麽身量尚小的小娃?
他有些詫異,但很快馬上眼神向下,目不斜視。如今兩家親近,便是這般避無可避,見見面也無妨。
那些婆子看情形不對,忙對旁邊的賈雨村說:“賈先生?您看……”
賈雨村雖然勢利,此番有心巴結上賈家,但他權衡一番,還是鎮南候家裏勢力大些,因而對那些仆從拱拱手:“事關小姐安危,還請在下查驗一番。”
看來今天是接不走人了,賈家的奴仆只好灰溜溜的去複命。
這檔口鎮南候夫人和黛玉忙讓人收拾東西,她們收拾停當,鎮南候夫人邀請黛玉坐自己家的馬車回府,還沒走幾步,就瞧見風塵仆仆一輛馬車急沖沖來。
馬車停下來,有丫鬟上前禀告:“是榮國府的大少奶奶。”原來是個年輕的少婦迎過來,鎮南候夫人帶着黛玉掀開簾子,只見少婦穿着一身藏藍鑲邊的裙子,鬓邊插一朵黑檀木簪子,年紀輕輕的樣子,卻從骨子裏透出暮氣沉沉來。
黛玉一見,立刻就猜出來,這肯定是書中所寫李纨,她嫁給了不到二十歲一病就死了的賈珠,對自己雖然袖手旁觀,卻也沒有落井下石,因而對着她恨不起來。
李纨跟鎮南候夫人道明真身後,連聲的道:“委屈妹妹了。”
鎮南候夫人笑也沒笑:“倒不是我老婆子多嘴,那些個奴才居然對林家小姐出言不恭,上來就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李纨忙賠笑:“回去定請婆婆管教。”說到這裏,她苦笑一下,“那婆子是我婆婆的陪房,這次回去一定回禀婆婆,加以懲戒,讓妹妹受驚了。”
到底伸手不打笑臉人,老夫人這才放心,叮囑黛玉:“既然是你嫂子過來接人,你便跟他們去。過些日子便讓我孫女給你下帖子,出來散心。”
黛玉格外感激這位老夫人,不便說什麽感激的話語,只用眼神眷戀不舍的回望老夫人,一步三回頭,上了賈家的轎子。
一路進了城,黛玉從紗窗中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非別處可比。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着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着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不開,只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
黛玉忍不住的精神緊張起來,這便是到寧國府了。馬上,就要到她前世裏備受折磨和冷落最終郁郁而終的地方了。而看過了全書的自己,這次又有何機遇呢?
作者有話要說: 傅雲飛,鎮南候傅家,此家出自明朝的傅友德将軍,平甘肅、定四川、取貴州、下雲南,封為颍國公。本書假定傅家傳家至此。
今天做了紅咖喱雞湯,泰國的紅咖喱+香葉+椰漿粉+幹辣椒+剁成塊的雞塊,煮開後小火咕嘟起來!!!然後煲一鍋尖尖的寧夏平原大米,拌飯吃!!!你們可以嘗試一下!不好吃我負責!
——————————新書求預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重生後我想嫁給早死太子》————————
文案:一開始,太子趙佑一臉冷漠:明家素來支持貴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對我示好,其心必誅!
後來,趙佑一臉寵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說得都對!
新書二求預收:宋朝背景《汴京買房記》,無情搞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