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嬷嬷直言道不平

又往西不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榮國府”五個大字。.

黛玉眼睛忍不住濕潤起來,這裏有自己長輩,也有害死自己的人,看到這塊牌匾書中那些複雜的情緒驟然将她席卷,似乎有另外一個經歷風霜的她在體內,強烈的愛和恨席卷而來,差點将她裹挾。若是原本的她此時定要落淚,可是如今她忍不住想在群裏讨讨主意。

那天看書中所寫,自己将和一位“寶釵”有所交鋒,書中寫了“王夫人忙帶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廳,将薛姨媽等接了進去,”多半是走得大門,可是輪到自己,卻特意道明了要走西角門,同樣為親戚,林家自然比皇商要身份高貴,是以這個場景一直讓她心中困惑,所以借此機會在群裏發問。

黛玉這幾天在群中早就學會了玉簡的使用方法:心中所想會自然而然變成文字,她只要點選【發送】這段文字便可出現在群中,被諸人所見。如此一來,她不用做夢便可進入群中。

因而此時黛玉在群中發問:“請教諸位群友榮國府讓我從西角門出入是否有什麽不妥?”

三頭白象:“問得好!心中有困惑便向他人發問,不畏懼被人小瞧,是內心坦蕩的表現!”

三環玄女:“請教二字,請求指教之意。我記得前些天聽星君閑談《宋書》,說日表地外,改服請教,這個用典顯得林姑娘熟讀典籍清明靈秀。榮國府居然讓這等優秀的林姑娘走西角門,真是天理不容!”

龍泉仙長:“既然上面各位群友都誇得差不多了,那老生補充一句,不管是《禮記》還是《儀禮》之書,侯府小姐都走得這大門!!”

黛玉這個心結總算得到了解答,書中那些悲慘的境遇給了她勇氣,她在轎子上瞧着一牆之隔的榮國府裏面假山樓閣峥嵘軒峻,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走到府前卻不從正門而入,轎子反而晃悠悠又往西邊去,知道馬上就要到西角門去,因而吸了一口氣,預備開口。

“慢着!”,忽然有利落的男聲響起。

就聽得外面一陣喧嘩,過一會兒,簾子掀開一道縫,王嬷嬷從轎子外面小聲傳進來:“小姐,皇上對小姐有恩賜,小姐趕緊換身體面衣裳接旨。”

“?”

黛玉沒想過還有這變故?

她還在孝期,今兒個就穿得很是素淨,王嬷嬷忙從包袱裏找一身莊重又樣式簡單的青竹色衣裙,幫她穿上,還好今日裏要見客,所以頭面首飾還算齊整。那邊李纨要榮國府的門房找香案等迎旨之物出來,黛玉這才跪着接了旨。

聖旨鋪墊了一些稱贊她品行道德的華麗辭藻後,封她為洛邑鄉君,賜兩位教養嬷嬷,賜八團喜相逢厚錦鑲銀鼠皮披風一件,和田玉玉碗一對,紫檀彩漆掐絲琺琅香爐兩個。

黛玉跪着聽旨,這才想起爹爹的回信,她給爹爹去信後,爹爹讓自己勿憂思過度,凡事有爹爹布置。想必這旨意就是爹爹的布置了,她謝過恩,旁邊的王嬷嬷滿臉堆笑,給宮中的宦官悄悄塞了一個荷包,宦官掂量了一下便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Advertisement

黛玉有些奇怪,王嬷嬷又怎麽忽然會這些迎來送往之事?

再眼角一掃,旁邊起身的卻還有個熟悉的身影,這不是那鎮南候府的三少爺?

王嬷嬷忙湊過來小聲解釋:“天使本拿着聖旨往鎮南候家中去,他家老夫人說小姐早去了親戚家,是以三少爺帶天使趕了過來,那一荷包銀錠子也是他囑咐老奴給的。”

黛玉心中充滿了感激,肯定是老夫人知道自己毫無準備,這才囑咐孫兒過來,因而瞧着三少爺的目光過來,她也微微颔首,福了一禮。

這時兩位嬷嬷前來拜見黛玉,一位是喜嬷嬷,一位是明嬷嬷。

旁邊的李纨看時辰差不多,忙說:“既然天使已走,我們且進去罷。老祖宗可等急了。”

“且慢!”

少年朗朗的聲音從前面傳來,盡是從容不迫:“且慢!依照當朝禮制,鄉君出入人家,須打開大門迎客。洛邑鄉君此番從角門進入,難道是賈家對聖旨有何不滿?”

黛玉雖未看到此時他的表情,但想的見他此時定是一臉嚴肅。

十足的板正:“莫非你們對聖旨不滿?”

門口的外院管家吓得滿頭大汗:“不敢不敢,小的去問過主事定奪。”,說完就趕緊進了院子。不多時便出來一個管事模樣的人向黛玉坐的轎子作揖致歉,将大門打開,迎接黛玉。

那傅雲飛聽了祖母的叮囑,定要護送這位林小姐進了賈家才行,所以他才仗義直言,直到看着賈家開了大門,這才拱手告辭放心離去。

黛玉回到轎中,被擡着進了賈府正門。立刻就有四個眉目秀潔的十七八歲的小厮上來,擡着轎子,衆婆子步下跟随。

到了一道垂花門前,小厮肅然退出,上來幾個婆子上前打起轎簾,扶黛玉下了轎。

黛玉扶着婆子的手下了轎子,進了垂花門。

她第一次來到這裏,瞧着這場景極盡奢華,穿堂裏便放着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風,轉過屏風到了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是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挂着各色鹦鹉畫眉等雀鳥。一派花團錦簇,雖然她在書中早見過這些,卻仍忍不住有些驚訝賈家的做派。

臺階上坐着幾個穿紅着綠的丫頭,黛玉微微皺了皺眉。

那幾個丫頭一見他們來了,都笑迎上來道:“剛才老太太還念誦呢!可巧就來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簾子。一面聽得人說:“林姑娘來了!”

黛玉進得房中,就看見兩個丫鬟扶着一位鬓發如銀的老母迎上來。黛玉從書中得知這位老人多次護持自己,雖是第一次相見,這時候也忍不住眼睛酸澀。

她膝蓋一彎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摟入懷中,“心肝兒肉”叫着大哭起來。當下侍

立之人無不下淚,黛玉也哭個不休。

待到哭了小會兒,衆人解勸,黛玉又與大舅母、二舅母一一相見,再有丫鬟引來了賈府的三位姑娘,黛玉一一打量過去,這便是書中提及的賈府三姐妹迎春、惜春、探春了,迎春溫柔些,探春外向潑辣,惜春還是個小姑娘,黛玉知道他們結局各自凄慘,頗有些感懷,此時見了禮,互相厮認,也跟他們送上自己帶來的禮物。

歸了坐位,丫鬟送上茶來,衆人這才各自落座聊些事情。

陡然相見,又是新識,自然只能聊些黛玉母親的事情,勾得賈母好不容易壓下去的愁緒又起來,拉着黛玉的手哭了起來:“我這些女孩兒,所疼的獨有你母親。今一旦先我而亡,不得見面,怎不傷心!”

衆人都忙相勸慰賈母,方略略止住。這時黛玉身後的明嬷嬷出來作揖:“老奴才來貴府,倒是有好些章程不通,且不知老太太既然偏疼女兒,為何鄉君今日登門,處處都是着紅挂綠?府中的主子與我們鄉君母親遠了些,犯不着着孝,怎得丫鬟們也處處喜慶?”

這話問得尖銳,衆人瞬間沉默了,黛玉心中感念,自己心中有刺,這明嬷嬷卻直白的提了出來,讓賈府上下一時間猝不及防。

賈母也愣了神,再打量在座諸人,自己倒穿得素淨些,三個春穿着藕荷蜜色、但看兩個兒媳婦,穿得花團錦簇,這倒也罷了,畢竟是出了嫁的姑奶奶沒了,娘家的人不穿孝倒也說得過去。

可是坐下丫鬟們穿紅着綠,臉上也透着笑意,絲毫不體恤黛玉這個剛喪母之人的心情,這的确是賈家待客不周。更何況黛玉是自己的親外孫女兒呢。

想到這裏,賈母的眼神就有些生氣,她看了大兒媳婦一眼,邢氏毫不畏懼的看回去,您可是剝奪了我的管家權!再看二兒媳婦一眼,王氏忙站出來:“是我的不是,近日裏忙亂大丫頭在宮中的女史之事,倒忘記囑咐丫鬟們換衣服。”

賈母聽到王夫人提及元春做擋箭牌,知道二兒媳婦如今有了個依傍,漸漸便不服管教了起來。

明嬷嬷輕聲說:“只不過偶然來做客,倒顯得我們姑娘挑禮罷了,只不過皇上将外面賜給鄉君,便是要我們兩位老婆子護着鄉君,總不能讓一些霄小總在眼前晃悠,讓我們鄉君瞧着鬧心。”

這便是回應的巧妙了,你把宮中當女史的女兒擡出來,我便将皇上擡出來,橫豎我們鄉君是皇上親自下旨冊封的,還比不過你一個女史?

王夫人一聽有些愠怒,她自打女兒進了宮入選,便有些嚣張,在賈家頗有些說一不二,此刻踢到鐵板,便想反擊,再想到适才在屋裏聽說黛玉得了皇上的封賞,這兩位嬷嬷又是宮中所賜,那想必跟宮中也是有些關聯的,若是自己這邊為難她們,回頭有風聲傳到宮裏,讓女兒難做怎麽辦?

是以她忍住怒火,換上一副笑臉:“是我的疏忽,這就讓衆人下去更衣。”,說罷,便囑咐下去,叫下人們都換些素淨衣服前來伺候。

空氣正有些尴尬,只聽後院中有笑語聲,說:“我來遲了,沒得迎接遠客!”

作者有話要說:  編輯:為了讓大家過年都待在家裏安心看書,不要出門增加感染的機會,網文作家應該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每天十更,幫助讀者們安全度過春節假期。

湯圓:編輯,我的手機壞了,你說了啥,我都看不見?

今天吃了麻辣雞絲(趙麗蓉奶奶那個配音):雞胸肉煮後撕成絲,然後+黃瓜絲,放上鹽、白芝麻、芝麻油、白湯蒜末,再用鍋中熱油,小火投入花椒,然後将熱油潑到雞絲上。

刺啦一聲

好吃到哭!

——————————新書求預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醉花陰》————————

文案:一開始,太子趙佑一臉冷漠:明家素來支持貴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對我示好,其心必誅!

後來,趙佑一臉寵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說得都對!

新書二求預收:宋朝背景《汴京買房記》,無情搞事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