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太湖石美晴雯買賣

黛玉到了前院, 林如海見着她自然又是歡喜又是後怕,父女倆互相問候過身體後林如海便叫她藏在屏風後面聽他和幕僚們議事。

卻有人來報:“回禀大人,轄下三鄉落雨不斷,漸成洪患。”

林如海一驚, 再問那三鄉, 卻知道是自己做日裏停留的河谷, 他忽而感覺其中的蹊跷。

将疑問和門客們探讨,便知道端倪:他當時若是不走, 按照原來的打算在溪谷中過夜,那裏正是河流由寬轉窄的地方, 上游下雨, 河水暴漲,到了隘口,只怕大水覆面, 如今兇多吉少。

有個門客詢問:“那幾日并未聽到下面禀報有大雨, 何以橋梁被沖毀?”

林如海恍然, 自己當時面臨那情景, 因着正是汛期,自然想當然的以為是大雨沖毀,沒想到這後面還有這麽一出。

又一個門客發話:“想是那賊人不敢背上謀殺朝廷命官的罪名, 因而用借刀殺人之法,只将林公滞留在山間,又如今山洪多發, 若是被水沖走,便是皇上派人來查,也只當是秉公辦事而亡,哪裏想到是人為?”

他旁邊的人站出來:“這法子也太奇怪, 又不是諸葛孔明之類人物,哪裏算得出來何時下雨?”

這倒也是,老天爺又不會如你所願降下大雨,就算熟知天象,算出來最近下雨,可早一天晚一天也難算,當下若是林如海第二天天明尋到過路的鄉民問清渡口位置便可脫險,對方豈不是白費力氣?

林如海腦子也在飛快旋轉,他忽然想到:“從前有位大人寫了不少揚州風物詩,我記得曾經在上面看過一首禮贊水壩的詩,上面寫他愛民如子,體恤民衆求雨之苦,因而建造水壩,還頗為自驕。那水壩可是在上游?”

幕僚裏面有專管這水文的,忙接茬:“大人明鑒,正有水壩在上游。”

話說到這裏,大家忽然都明白,對方讓林如海困在山澗,賭得并不是虛無缥缈的天降大雨,而是将水壩炸毀,反正汛期雨水過大沖毀水壩的事情在江南時有發生,便是有人來查,也想不到上游發生過此事。

這可真是一個天衣無縫借刀殺人的好法子。

想到這裏,林如海下令:“諸公要辛苦些,該當徹查此事。”

黛玉則在屏風後後怕不已,若不是她執拗去救父親,只怕父親要被那些歹人們所害,可憐金玉質……

如今可算是扭轉命運了嗎?

Advertisement

黛玉忽然想起曾經在誇誇群的所見所聞,那句“天命不可違”,那句“要你父親命的是生來有着大氣運的人”。

難道害父親性命的鹽商是有着大氣運的人?這肯定是荒謬之談,一個區區鹽商,能有什麽氣運?

而天命不可違……,第一次多虧了小象送來的丹藥,解了父親中的毒,而那毒到底是誰下的也未調查出來。

而第二次臨近父親殒命之年時就偏偏出了這次的事情,若不是自己從中幹預,只怕父親真的要送命。

黛玉忽然靈機一現,大氣運?莫不是太上皇?父親夾在太上皇和皇上之間為難她是知道的,一般天子也可以被稱為是大氣運。

太上皇,要爹爹死,那爹不得不死嗎?

……

黛玉攥住了拳頭,不管天命如何,我偏要逆天改命!

卻說林如海尋了江南巡撫并揚州總兵,将此事如實彙報,這兩人都是皇上的人,因而格外盡心調查此事。

終于被他們查出,此事是那幾個鹽商背後搗鬼,先是扣留小吏,逼得林如海親自前來,再在揚州府衙中買通底層小吏,讓他帶路送信。

之後搗毀橋梁,将林如海困在垭口處,正好民間修建橋梁都是在山谷狹窄處,這種地形若是遇上山洪爆發幾乎都會被淹沒。他們意圖謀害林如海,至少也讓他得個教訓。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又遇到黛玉前來救父,那些人想将黛玉綁架,以防擾亂計劃,可惜黛玉機智,帶的人又多,終于将林如海也如期救出。

他們本來想在林如海回府的路上最後一搏,沒想到白先生求了總兵派出一隊士兵搜尋,兩隊彙合,哪裏還有什麽機會?

林如海将此事詳細寫在奏章中,并請求兵剿。

原不至于兵剿,但地方富商擁兵自重,惡意抗稅,還試圖謀殺朝廷命官、綁架诰命鄉君,自然是蔑視朝政,要被全線剿滅。

皇上蓄謀此事許久,林如海遇刺便是他絕好的機會,名正言順派江南總兵出征,将幾大鹽商一網打盡。

林如海在謀劃國家大事,晴雯卻在撺掇黛玉做些小事。

那就是大肆購買太湖石和靈璧石。黛玉不解,晴雯笑眯眯說:“江南盛産此物,若是能販運到京師,可大大賺得一筆,彌補憶江南的前期成本。”

說起憶江南,可真是一波三折,晴雯采用了新的管理方式,終于将憶江南扭虧為盈,但是前期投入的宣傳費用和工費至今還沒有回本呢。

黛玉由着晴雯折騰,她心裏也忽得想起書裏講過省親一事,賈府的大姐姐封了德妃,只怕不久便要省親,建造省親別墅必須大肆購買石料等物,晴雯此舉也算是歪打正着。

她哪裏知道晴雯也是這麽盤算的,她再不濟也是知道大觀園的,雖然自己沒有讀過紅樓夢,不知道具體什麽時候,但是總歸是元春封了妃子之後的事情。

因而晴雯就決定小小賺他一筆。派出管家在環繞太湖的蘇州洞庭西山、宜興一帶大量收購奇石。

而且讓管家嚴格把關,并不是一概全收,而是仔細檢查,或是挑玲珑剔透的,或是挑選深沉凝重能做屏風的,或是選擇能堆出重巒疊嶂之姿的,或是挑選氣态肅穆古樸的石頭。

總之都是挑選精品石頭。這樣一來控制購買成本,二來也減少運費。

以至于某天林如海過問賬目的時候,才發現林府目前賬面上的流動資金有一部分都買了石料和木材,他大吃一驚:“玉兒,你若是買石頭,卻也還有個度,這可怎麽回事?”

黛玉笑眯眯:“爹爹且等着,一倒手再賣出我們便可穩賺一筆。”

林如海心裏知道肯定賠不了,但還是苦口婆心勸她;“囤積居奇最要不得,便是運氣好這次能賭對,那下次呢?萬一積壓在手裏,我們豈不是血本無歸?家業都被敗光當如何?”

黛玉低頭受教。對此她是服氣的,本來自己也只是存着賺賈府錢的心思,也不是為了投機。

天知道她有多恨賈府那些人挪用了林家財産修建大觀園,若是借還好,若是說定了親事提前挪用嫁妝也情有可原,可偏偏是明目張膽的搶走林家家財,反過來譏笑她寄人籬下。

果然不到兩個月,京城中傳來消息,當今皇上體貼父母兒女天倫,再加上想到當今自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後,尚不能略盡孝意,因見宮裏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宮多年,抛離父母,豈有不思想之理

所以啓奏太上皇、皇太後,每月逢二六日期,準椒房眷屬入宮請候。于是太上皇、皇太後大喜,深贊當今至孝純仁,體天格物,因此二位老聖人又下谕旨,說椒房眷屬入宮,未免有關國體儀制,母女尚未能惬懷。

晴雯在黛玉身邊陪讀,瞧着那傳來的消息,原來皇上竟大開方便之恩,特降谕諸椒房貴戚,除二六日入宮之恩外,凡有重宇別院之家,可以駐跸關防者,不妨啓請內廷銮輿入其私第,庶可盡骨肉私情,共享天倫之樂事。

晴雯在旁邊啧啧稱奇:“這駐跸關防者莫不是王子騰?”

她如今也是知道林府一些親戚關系的,因而知道賈府最大的靠山王子騰的事跡。

黛玉默然不語,她想起前些日子在父親書房裏跟父親對于朝廷之事的談話。

當時父親就點撥過她,皇上忽然封元春為德妃其中必有蹊跷,不然元春的姐姐常年在東宮也不過是個小小女史,怎麽就忽然升職了?

還不是看在王子騰臉面上,當時王子騰負責京師的駐軍,是皇上倚重的人,過後沒多久就給他升任了九省統制,奉旨出都查邊。

能夠駐守九邊,那可是皇上倚重的重臣,可是駐紮邊防極為辛苦,麾下的老将兵丁會折損不少,是以皇上冊封了元春以示嘉獎。

只是這話可不能跟晴雯講,畢竟晴雯是個丫鬟,知道這些宮廷官場內幕,她既用不上,也只是負擔。

因而黛玉只笑着說:“你在鄉下別院堆積的那些個木料和石料,如今可派上大用場了!”

晴雯自然很自豪,這就是傳說中的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她這一舉動,讓林府狠賺了一筆不說,還讓自己也變成了個小富婆。

如今院子裏的姐妹對她是心服口服,因為她不僅用這筆收益抹平了憶江南的欠款,還讓大家都發了財。

一來,憶江南的股份本來就有院中姐妹的,憶江南的賬目好看,她們能獲得的分紅就越多。

二來,在晴雯大肆購買木料的時候也鼓動院裏的丫鬟們私下入了股。丫鬟們将信将疑,但因為信任晴雯,就你十兩我五兩的湊了些錢,權當是湊趣罷了。沒想到晴雯一發力,居然讓她們賺了五倍的本金回來。

作者有話要說:  瘋狂更新,沖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