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意綿綿發小終分別

晨起幾個丫鬟伺候黛玉梳妝後, 明嬷嬷才來上報:“姑娘,這潇湘院前頭院門是賈府自己的兩個粗使婆子,咱們過來沒帶粗使婆子,可要我回府帶兩個過來不曾?”

黛玉思忖一下就道:“罷了, 來親戚家住幾天, 有什麽不便忍忍便過去了, 若是驚擾起來少不得惹老太太、太太不快,白白傷了親戚家和氣。”

明嬷嬷應了是。

紫鵑又回話:“今兒早上我去廚房端菜, 聽得幾句閑話,說來給姑娘聽聽。”

喔?一向安靜的紫鵑居然還要閑話, 到底是什麽?晴雯忍不住聽她說了什麽。

紫鵑吞吞吐吐說:“大觀園當日為了迎省親, 特意買了一批小戲子小伶人,其中有個叫齡官的,眉蹙春山, 眼颦秋水, 面薄腰纖, 袅袅婷婷, 外頭人都說長得……”

她再也不肯說出口後面的話。

黛玉心知肚明,笑着問:“可是說長得像我?”

紫鵑為難的點點頭,又趕緊問明嬷嬷:“嬷嬷, 那些小戲子平日裏滿園子閑逛,若是她們瞧見姑娘,又指指點點, 該當如何是好?”

明嬷嬷沉吟:“這是別人家的丫頭,我們總不能攔着人家的人出入。”

雪雁氣得一頓腳:“什麽薔大爺做下的好事!買人的時候也不忌諱着些!”

黛玉忙攔住她:“這話可糊塗了,薔大爺哪裏就見過我了?再說外院買人他不過經個手,買賣的是下面的人, 可不能怪罪了他。”

晴雯說:“這齡官倒是個有幾份風骨的,聽說德妃娘娘來園子裏省親的時候,命齡官做《游園》《驚夢》二出。齡官自為此二出非本角之戲,執意不從,定要做《相約》《相罵》二出。

還好德妃娘娘是個不為難下人的,還叫薔大爺莫要難為了這女孩子,好生教習。聽說還額外賞了兩匹宮綢,兩個荷包,并金銀锞子之類呢。”

黛玉嘆曰:“倒真是毫無奴顏婢膝,可惜了,竟然落泥淖。”

明嬷嬷道;“畢竟和姑娘相似幾份,若是外面有什麽存了歹毒心思的人,誰知道能利用她做什麽?倒不如跟老太太讨個人情,将那姑娘認個體面些的幹親,好好兒發嫁了,也算是有始有終。”

Advertisement

黛玉是知道齡官和賈薔有那麽幾份情的,是以回:“且等等,萬一人家并無攀附之情,倒讓我們折辱了人家。”

雪鶴在旁邊捂嘴笑:“姑娘可真是慈悲,那樣人能攀上老太太,可真是做夢都笑出來的美事,哪裏就折辱了。”

黛玉正色:“話不能這麽說,人各有志,焉知她的心思?”

晴雯在一旁聽得頗為欣慰,黛玉終于不是那個笑話劉姥姥的孤傲小姐了,知道體恤他人不易,知道以憐憫心看衆生,不再曲高和寡高高在上,真是不容易。

一旁理帖子的雪鳶回話:“琏二奶奶知道姑娘回來了,特特兒請姑娘去她如今住的京郊莊子上游玩,不知道姑娘可願意去?”

“要去看風姐姐?我也去。”寶玉忽得揭起繡線軟簾,進入裏間。

唬得明嬷嬷忙起身擋在黛玉面前,面容上頗有些愠色:“賈家少爺,不想貴府竟然還有這樣規矩!”

賈寶玉委委屈屈道:“這個婆子,好生多事!我和林妹妹從小一起長大,一向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哪裏來那麽多臭講究?”

說着就要撥開她,奈何明嬷嬷力氣頗大,站在那裏屹立不倒,語氣越發不善:“來人吶!”

她一聲呼喊,院子裏的大小婆子丫鬟都沖到房門前,準備來相幫。

晴雯早扶着黛玉往隔壁隔間去了,寶玉抗不過明嬷嬷,就使勁踮起腳張望,明嬷嬷氣得渾身哆嗦:“你們是怎麽守門的!居然放了男子進來!”

兩個粗使婆子此時吓得跌坐在地上,不住的求饒,可她們也頗為委屈,這可是賈府的鳳凰蛋,老太太的寶貝孫兒,德妃娘娘的親弟弟,當家太太唯一的兒子,哪個敢攔着?

寶玉平日裏往姐妹們屋子裏闖慣了的,自然也毫無避諱,不但絲毫不覺得自己所做失禮,相反還在心裏臭罵:好好兒一個女孩兒家,嫁了人就混賬了,變作死魚珠子!

見黛玉往裏間去了,明嬷嬷才松了一口氣,有心情跟寶玉辯駁,她問寶玉:“寶二爺如今年紀也有十三四歲了,都說男女七歲不同席,為何往親戚家姑娘宅子裏闖?”

寶玉白了她一眼不回答,只揚聲問黛玉:“林妹妹,适才那婆子可有撞着你?”

黛玉哭笑不得,真是個呆子,都這時候了,還惦記着女孩兒家,只是他倒忘了,若不是他貿貿然闖進來,哪裏會撞到黛玉。

見她沒回答,寶玉急了,又說:“幼時一別,多年未見,故而來見見你。”

黛玉答;“我一切都好,給鏈二哥、你并環兄弟都備了節禮,你的應當在太太那裏,俱是揚州風物,其餘姐妹們也都有。”

寶玉一聽有些不對勁,為什麽将他與其他人相提并論,不過他是個簡單性格,并不多做比較,當下興沖沖道:“妹妹可瘦了?我進來看看。”

說着又要闖進來,奈何明嬷嬷眼疾手快,說一聲:“寶二爺得罪了。”,便攥住他的手腕,将他鉗制住。

寶玉死命掙紮,嘴上急得喊:“你這個死婆子!回頭我告訴老太太、太太去,看她們不發賣了你!”

明嬷嬷冷哼一聲:“府上的老太太、太太還發發賣不了林府的人。”

說着手腕越加用力,明嬷嬷雖然已經老邁,但是沒想到寶玉手無縛雞之力,就像一只小雞仔,被明嬷嬷牢牢鉗制住。

還是紫鵑急中生智,上來扶寶玉:“寶玉,你這樣擾了姑娘清淨,回頭姑娘又該哭了。”

寶玉驟然停止掙紮,還仰起頭問裏面:“林妹妹,莫要傷心,我這就來見你。”

黛玉哭笑,不過你跟這個麽癡兒說什麽也無用,倒不如回答他,因而揚聲作答:“二哥哥,我無事,你趕緊走吧。”

寶玉悻悻然,不過他最是聽女孩兒話,舍不得讓女孩兒為難,自然回答;“那妹妹,我回去了,回頭再來看你。”

說罷狠狠甩脫明嬷嬷雙手,說:“咱們老太太那裏見!”

當下明嬷嬷就将兩個婆子叫來:“你們看守不住門戶,也是,賈家的人自然不敢攔賈家的少爺,我們林家用不起,請回罷。”

兩個婆子灰溜溜的走了,還想着去尋王夫人告狀,将今天明嬷嬷所作所為添油加醋的講了一遍,妄圖讓王夫人替自己出氣,沒想到王夫人先勃然大怒。

她向來視黛玉如洪水猛獸,哪裏願意讓她近自己寶貝兒子的身?這兩個婆子,不但不好好守着,反而讓寶玉進去給他們創作機會,還讓王夫人在林家落個治家不嚴的名聲。

王夫人越想越氣,當下命人将這兩個婆子很狠打一頓出氣。

這是後話不提。

卻說明嬷嬷在潇湘院張羅:“既然這樣,叫人去林家叫幾個粗使婆子來守門戶,橫豎我們家幾個人還是出的起的。”

又一臉厭惡說:“适才我掙紮見見寶玉左邊腮上有鈕扣大小的一塊胭脂痕跡,想來是哪裏胡鬧留下的。”

黛玉啞口無言,心中遺憾,這是寶玉自小就有的壞毛病,哪個丫頭臉上抹了胭脂,他總要湊過去吃了夠,嬰兒時只覺可愛天真,可如今大了還這幅樣子,真叫人無法替他辯解。

又聽明嬷嬷說:“瞧那傅家少爺、陳家少爺,跟寶玉一個年紀,人家家中比他顯赫,都先有秀才功名傍身,他倒還如黃口小兒一般無知無畏,只知戲弄丫鬟取樂。”

黛玉默不作聲,晴雯瞧在眼裏,自然猜到黛玉的心思。

想必黛玉此時心裏也頗不是滋味吧?兒時孤身入府,有個年紀相仿的小夥伴百依百順,又同吃同玩,心裏總會不自覺維護他幾份。

何況寶玉癡是癡了些,但好歹尊重女性,這一點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是以一會趁周圍人都散了,晴雯上前悄悄安慰黛玉:“姑娘,莫要傷心了,各人有各人際遇。”

黛玉凄凄一笑:“難道我要去勸寶玉讀書考功名麽?”

晴雯道:“這世間人生選擇并無對錯,有人漏夜趕考場,有人辭官歸故裏。都只是各人道路不同。嵇康拒不做官是清高,山濤治理有方造福百姓。誰又有錯呢?”

黛玉輕嘆一聲:“可嵇康與山濤絕交,此生分道揚镳。”

晴雯道:“世間人,誰不是一個人生來一個人死?有人喜好出世,有人喜好入世,大家不過是路上坐了同一艘船而已,船到岸邊,今後你我各自走另外的路,感激這同船的緣分,便也足了。”

黛玉還是悵惘,晴雯心裏知道黛玉如今已經漸漸脫離原來的軌道,她跟寶玉的人生選擇再也不一樣,黛玉可以理解寶玉所作所為,卻再也無法支持他的行為,這些情緒只能讓黛玉自己去慢慢消化。

可能人人都有這麽一天,與自己從小長大的小夥伴漸漸因着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信念,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很無奈,但世間便是如此。

唯有道一聲,走好。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那家日料店終于開門了,迫不及待大吃一頓。

雖然很高興它沒關門,但是産品品控上明顯出了問題:金槍魚暗褐色,三文魚不是魚腩,福跳牆孤零零一個鮑魚,小米遼參也一個鮑魚+1/4海參,北極貝吃出了藥水味。

不管怎麽樣,能挺過疫情沒關門已經很了不起了,希望它能加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