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茉莉

茉莉其實叫莫莉,莫名其妙的莫,茉莉花的莉。但從小到大,無論家人、同學還是朋友,都喜歡叫她茉莉。

莫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據說起源于黃帝之孫颛顼帝。又說源出春秋時期楚國的芈姓。但這個姓氏多分布在南方,如桂省、粵省、湘省、雲省、貴省等地。在北方,僅有晉省、冀省、魯省等地有少量分布。至少,在平陽,莫姓還是比較少見的。

茉莉的父親莫青岩是土生土長的平陽人。據說祖上是解放前從冀省逃荒逃到平陽來的。他是家中獨子,高中畢業後沒能考上大學,在家裏跟着父親家種了一年地,覺得不甘心就這樣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便自己出去闖蕩謀生了。他在火車站扛過包、自己擺過地攤、下礦井挖過煤,後來跟着一個建築隊幹了一段時間,摸到一些門路,就自己做了包工頭,帶着一支二、三十人的建築隊,給人家做工程。靠着頭腦靈活、嗅覺靈敏、踏實肯幹、待人厚道,辛辛苦苦打拼了十幾年,賺下了一份殷實的家業,把自己家的小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在全村都能排得上號。

茉莉的母親叫劉芳芸,跟莫青岩是初中時的同班同學。上學時,劉芳芸的成績不比莫青岩差,可惜家裏條件不好,所以念完初中後就沒有再繼續讀書了。早早就到城裏打工,補貼家用的劉芳芸,在紡織廠做過女工,在旅社打掃過客房,在好幾家飯店做過服務員。二十一歲那年,她在縣城一家飯店當服務員時,偶然遇到了剛剛幹完一趟活兒,跟工友們一起到飯店喝酒慶祝的莫青岩。雖然多年不見,可兩人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對方。

劉芳芸不但人長的漂亮,說話時也總是柔聲細語、慢條斯理,讓人聽了就覺得舒服。上學的時候,她一直是班裏最招男孩子喜歡的女生之一。也就是那年月學校的老師管的嚴,尤其是對于學生“早戀”這種事,一向都是持嚴防死守的态度,甚至到了“談虎色變”的程度。所以大家都不敢越雷池半步。要是放到現在,追她的男生肯定少不了,估計也就沒莫青岩什麽事了。

多年不見的老同學不期而遇,自然是一見如故。兩人聊的非常開心,分別時便互留了聯系方式。從那以後,莫青岩一有空就跑去那家飯店找劉芳芸聊天。一來二去,男有心,女有意,兩人就處成了對象。

二十三歲那年,劉芳芸嫁給了莫青岩。

第二年夏天,他們有了自己愛情的結晶。劉芳芸為莫辰東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因為劉芳芸非常喜歡茉莉花,女兒出生時家裏養的幾株茉莉正好盛開,兩人經過商量後,便為女兒取名叫“莫莉”。三年後,兩人有心再生個兒子,湊一個“好”字,便又生了第二胎。結果,還是個女兒。夫婦倆雖有遺憾,但也能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因為媽媽名字裏有一個“芳”字,便給二女兒取名叫“莫菲”。

黎安和茉莉是初中時的同班同學,坐過兩年多同桌。上學的時候,兩人的成績都算不上優秀,但一直比較穩定。大多數時候都處在班裏的“中間梯隊”,雖然偶爾也會有起伏,但變化的幅度一般都不大。

那時兒的茉莉還很青澀。但眉目清秀,五官柔和。雖然沒有哪一處長的特別出彩,可組合在一起卻偏偏能給人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和其他十四、五歲的女孩兒們一樣,茉莉也梳着一頭馬尾發。跟別的女孩不太一樣的是,茉莉的頭發并不是純黑色的,而是有稍微點偏黃褐色。就像很久以前曾經用栗色漂染過,但栗色的漂染劑已經快要完全失效了的樣子。事實上,茉莉從不染發的,那就是她本來的發色。

茉莉的皮膚其實特別白,這是黎安無意中發現的。可能是因為長期裸露在外面被陽光照曬的緣故,茉莉臉部和手部的膚色同其他人差別不大。有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黎安站在茉莉課桌前同她讨論一道幾何題。茉莉伏案演算時,本來垂在背後的馬尾發因為她伏案低頭的動作緩緩滑到了身側。黎安一擡頭,目光無意中掃過茉莉微微敞開的衣領,看到了她頸項後的一小片肌膚。突然闖入視線的白膩讓黎安不由的愣了一下,然後就趕緊低頭,裝作自己什麽也沒看到。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那一小片驚心動魄的白膩如雪,還是給黎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後來黎安有專門留意,發現茉莉長期裸露在外的部位同總是被衣物掩蓋着的部位相比,膚色差異非常之大。這一點在夏天的時候尤其明顯。剛開始穿短袖衣服的頭幾天,坐在茉莉旁邊的黎安看着她的“黑白分明”胳膊和手背,總是會産生一種上面雪白的手臂和下面相對不那麽白的手掌,并不屬于同一個人的錯覺。

以包括當時的黎安在內的絕大多數同齡人的審美眼光看,茉莉算不上很漂亮。但是黎安卻一直對茉莉頗有好感,也很喜歡和茉莉呆在一起,甚至曾經因為老師安排他和茉莉同桌而暗自高興了很久。因為,茉莉有一種他非常喜歡的特質——安靜。

茉莉總是安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聽課、看書、答題、寫作業,就連同其他同學閑聊、甚至讨論問題的時候,也是慢條斯理、柔聲細氣的。不熟悉她的人也許會以為她的性格有點內向,可能不擅長或者不喜歡同別人交流。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茉莉可以捧着一本喜歡的書,在自己房間裏安安靜靜地獨自呆上一整天,也可以和聊得來的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談天說地,滔滔不絕一下午。她可以跟自己同桌的黎安默默不語地下五子棋下一整節自習課,也可以在班會時走上講臺,對着全班師生侃侃而談,條理清晰地闡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總而言之,茉莉就是這麽個一個平時說話、做事都很安靜,卻并不內向更不會封閉自己,拒絕同別人交流的女孩兒。在班裏的那幫總是叽叽喳喳說個不停的女生的反襯下,對于黎安來說,擁有這種特質的茉莉就像一支在漆黑的夜裏被點燃的蠟燭那樣顯眼和有吸引力。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讓黎安一直對茉莉抱有好感。兩人坐了同桌以後他才發現,茉莉身上總是散發着一種讓他聞到後就會覺得非常舒服的淡淡的香氣。這種若有若無的香氣,源自是茉莉的頭發。但黎安可以肯定,那絕對不是什麽洗發水,或香水的香味。

事實上,黎安一直對這種讓他感到身心愉悅的香味非常着迷,也非常好奇。後來,他還專門問過茉莉,茉莉卻總是笑而不答。直到很久以後,他才在無意中偶然得知,茉莉一直習慣用浸泡過茉莉花的清水洗頭發。于是他終于明白,自己聞到的,其實就是茉莉花的香味兒。再後來,茉莉成了他的女朋友。某次聊天的時候,黎安曾經聽茉莉說起過,她用茉莉花水洗頭發的這個習慣,其實是從媽媽劉芳芸那裏“繼承”來的。當然,那時兩人之間的關系已經非常親密了。

青春期的少年對于異性以及與異性之間的感情,總是充滿了憧憬和懵懂的好奇。盡管學校和老師都一再告誡學生們要以學業為重,不要早戀,但少男少女們只要能聊得來,相處久了,自然就會互生好感。再加上那個特殊的年齡段對異性本能的好奇心,以及突破老師們和家長們所謂“禁忌”的刺激感,于是漸漸的,很多少男少女的心裏都有了一個“同桌的你”,然後就不可避免地墜入了“愛河”。而類似于“誰和誰好了,誰和誰分手了,誰和誰談戀愛被老師發現叫到辦公室談話了……”之類的八卦新聞,也就成了少男少女們,特別是少女們私下裏最熱衷談論的話題。

其實有些事情往往就是這樣,越是令行禁止,就越會有人去反其道而行之,大膽地去突破、去嘗試。

初中一年級的第二個學期,班裏調座位,黎安和茉莉成了同桌。不久之後,兩人就被好事的同學們湊成了“一對”,成了其他同學課餘時間的談資和非常熱衷于開玩笑的對象。當然,他們倆并不是班上唯一享受這種“特殊待遇”的家夥。還有好幾位男女同學,也都被“湊對”了。不同的是,盡管黎安和茉莉都不習慣,也不喜歡這樣,但他們并沒有像其他那些得到類似“待遇”的同學那樣,故意互相疏遠,以避嫌疑。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間休息時間,他們始終一如往常,在一起寫作業、一起讨論問題、聊天,或者在一起在襯了方格紙的作業本背面,用兩種不同顏色的筆畫着玩五子棋。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了“閑言碎語”,也就慢慢的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了。可事實上,黎安和茉莉的關系僅此而已。至少,在初中畢業之前,更準确一點說,在初三中考結束之前,兩人的關系并沒有超越“同學”和“朋友”的範疇,一直停留在“比較談得來、互有好感”的朦胧階段。

P.s.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聞香可曉花悄綻,聞香亦知伊人來。

本章背景歌曲:《女人花》;作詞:李安修,作曲:陳耀川,原唱:梅豔芳。#####感謝閱讀。歡迎發書評,歡迎加書架、加收藏;如果喜歡,請記得為本書投出你手中的推薦票和月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