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家宴
雖然黎安沒有專門介紹茉莉,可黎安的父母轉念一想,兒子的其他四個同學很明顯是長雙成對的,單單就空出來茉莉一個人。哪裏還不明白,這個叫“茉莉”的姑娘就是自己兒子中意的女朋友?于是,等黎安一行六人從廟會上轉回來,準備吃午飯的時候,黎安的父母再看茉莉,那眼光裏就明顯有了幾分審視的意味。
這一天,茉莉、王志勇他們并不是黎安家唯一的一幫客人。在黎安陪着自己的五位同學逛廟會的時候,鄰村黎安父親的一位朋友正好也到家裏來拜訪了,然後住在村裏的兩位大伯、叔叔也帶着大娘、嬸嬸來湊熱鬧,最後進門的是黎安的堂姐黎萌和姐夫李斌。他們是專程從市裏趕回來的。
因為客人比較多,所以家裏開了兩桌席面。
家裏的伯伯、伯母、叔叔、嬸嬸等幾位長輩,父親朋友和李斌、黎萌夫婦坐一桌,席面設在中間的堂屋,由黎安的父親親自作陪招待;黎安、王志勇、劉軍、茉莉、趙豔、馮芳芳,加上小黎安兩歲的弟弟黎康坐一桌,席面設在黎安平時住的東屋。
黎安的母親一個人在廚房忙碌着煮飯、燒菜。黎萌雖說是客人,但畢竟算是回了娘家,見嬸子一個人有點忙不過來,就時不時的進去搭把手,遞個盤子、端個菜啥的。
菜都是家常菜,糖漬酸黃瓜條、油炸花生米、涼拌三絲、豬頭肉;麻婆豆腐、燒茄子、西紅柿炒雞蛋、蒜臺炒肉絲、燒北瓜、幹煸豆角。四冷六熱說不上豐盛,但非常可口,而且分量都挺足的。主食是從廟會上買回來的油條。有鹹有甜,盡可各取所愛。不喜歡油條也沒關系,自家蒸的豆沙餡大白饅頭就在竈上熱着呢,啥時候想吃都能行。
照例,長輩們這一桌自然是要喝酒的。家裏預備的兩瓶一斤裝的51度黃蓋玻璃瓶汾酒很快就喝光了,于是就開始喝啤酒。黎安他們這一桌沒有開白酒,但還是照着村裏過廟會招待客人的習俗,開了幾瓶啤酒。堂屋裏的長輩們推杯換盞,喝的熱鬧非凡。東屋的小輩們就清靜的多。也沒人勸酒,完全是自覺自願的。幾個男生每人拿着一瓶啤酒,比照各自的酒量,給自己續杯。女生嘛,就在開席的時候往杯子裏倒那麽小半杯,跟大家一起碰杯意思了一下,然後就都換雪碧了。
黎萌本來是在長輩們那一桌的,結果到廚房幫忙端菜的時候聽黎安媽媽提到,茉莉可能就是黎安中意的女朋友,于是就趁着端菜的機會,就坐到了黎安他們這一桌上,強行插進了一幫“小字輩”中間。還好,東屋這一桌原本就只有七個人,加上黎萌就是八個,剛好坐得下。
席間,黎萌就開始有意無意的跟一幫小她四、五歲的“小屁孩”們沒話找話的閑聊亂侃。而且目标非常明确,茉莉就是她的重點關照對象。一頓飯的功夫聊下來,黎萌就把茉莉的脾性和喜好摸了個七七八八。
本來黎萌是奔着幫黎安和嬸嬸把關的目的來的。說的難聽點,那就是專門來挑刺的。可聊到後來,即使依然努力保持着那種帶着濃濃審視意味的挑剔眼光,黎萌還是不由的開始喜歡上了這個叫茉莉的女孩子,而且是那種打心眼裏的喜歡。因為這個叫茉莉的女孩子實在太合她眼緣了。
十七歲的茉莉早已經不是初中時的那個青澀小女生了。只用了一年多時間,她就完成了從毛毛蟲到蝴蝶的完美蛻變。還是和以前一樣清清爽爽的馬尾發,還是和以前一樣的白皙皮膚,還是和以前一樣清秀寧靜的眉眼;還是和以前一樣富有立體感的五官。臉型似乎要比以前圓潤一些,身形曲線也比初中時更顯眼一點,但最顯著的變化還是身高。現在的茉莉比一年之前高了有五、六公分。一米六五的淨身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讓茉莉整個人發生了一種質的變化。如果說,初中時的茉莉還是一枚青澀的花骨朵,那麽現在的茉莉已經是一支正舒展花瓣、徐徐綻開、嬌嫩可人的解語花了。
人長的好看先放到一邊不說。關鍵是茉莉的脾氣性格、談吐舉止都合黎萌的胃口。首先,茉莉話不多,整個人顯得安靜而內斂。在飯桌上,只要不是有人主動跟她說話,或者大家談論的話題涉及到她,大部分時候茉莉都只是默默地聽着,間或會微笑一下表示贊同。有時候,黎萌也能看出來,其中的一些觀點她并不贊同,卻并沒有像大多數十七八歲的男孩女孩那樣立刻就出聲反駁,表述自己認為正确的觀點。然後,在整個吃飯的過程中茉莉都非常有禮貌,夾菜時很注意禮讓,咀嚼吞咽不出聲,舉杯、端碗時動作幅度很小,輕拿輕放,幾乎不會發出什麽聲響,顯然有着良好的家教。最後,當有人向茉莉發問,或者大家談論的話題涉及到了她,她在回應的時候,始終都表現的落落大方,而且能應對自如,沒有一般女孩子在人數衆多的公衆場合中,容易出現的那種本能的羞怯和慌亂。跟黎萌對話時,一開口肯定會很禮貌的先叫一聲“姐”;跟其他人說話,也都是未語先笑。說話時語速不快不慢,聲音輕柔平和,言辭得體、觀點明确、條理清晰,但卻絕對不會咄咄逼人,讓人下不來臺。正是這種品性讓她在同齡人中顯得與衆不同,卻又不至于因為過分突出而招來別人的嫉恨,出現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情況,而是讓大家有一種“這個人很優秀,但是也極好相處”的感覺。
這一頓飯吃了将近兩個小時才算完。下午有戲曲表演,堂屋的幾位長輩大都喜歡聽戲,就自己帶了馬紮,結伴到戲臺下去聽戲了。只有李斌因為對戲曲沒什麽興趣,所以就沒有去。
剩下的其實都是年輕人,對傳統的戲曲不怎麽“感冒”,就一塊幫着把盤子、碗筷送去廚房。黎安兄弟和黎萌還想幫着清洗餐具,卻都被黎安的母親攆出了廚房,讓他們回屋陪着朋友們再玩會。
人多力量大,幹活也快。一群年輕人七手八腳的收拾好餐桌、稍稍把屋子重新打掃了一番。見時間還早,黎萌就提議一起玩會兒撲克牌。對于玩牌大家自然是一致贊成的,但是對于選擇哪種玩法,卻發生了分歧。最後經過讨論,還是選了大多數人都會玩的“升級”。黎康不會玩兒,只好旁觀。
兩副撲克牌,八個人随機配對。說來也巧,黎萌、李斌、黎安、茉莉居然就配到了一起,王志勇、趙豔、劉軍、馮芳芳四人就成了一夥。于是八個人圍坐在餐桌旁,開始玩牌。
開頭的幾局,王志勇他們四個運氣比較順,拿到的牌面總是要比黎安他們這邊要好一些,所以一連贏了好幾局。王志勇一時有點得意忘形,不一會兒就忍不住開始吹噓起自己的牌技來。但玩了半個多小時之後,形勢慢慢逆轉了。其實,主要是因為黎安他們這邊配合的比較默契。黎安經常去堂姐家裏玩,沒少和姐姐、姐夫一起玩撲克,所以對彼此的出牌習慣很熟悉。至于茉莉,雖然之前并沒有跟黎萌和李斌一起玩過牌,但她初中時也經常和黎安一起玩。關鍵是茉莉打牌時大局觀出奇的好,該穩的時候穩,該淩厲的時候淩厲。四個人越打越默契,配合的也越來越好,于是兩邊就形成了互有輸贏的局面。然後運氣似乎也慢慢轉到了黎安他們這邊,牌面也越來越順,所以最後就成了黎安他們壓着另一邊打了。
牌局結束時,最後的贏家自然是黎安和茉莉他們這邊。王志勇還有點忿忿不平的嘟囔着說:“你們這都是一家人,配合的這麽好,肯定是經常在一起玩,哼——純粹就是欺負我們配合不熟……”勝利的一方很大度的接受了失敗者的牢騷。黎萌和茉莉都是微笑不語。黎安還安慰性的拍了拍王志勇的肩膀,搞的這哥們很是“受傷”。
牌局散場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快五點鐘。黎安領着茉莉、王志勇他們幾個進到堂屋,跟正在沙發上休息看電視的母親告別,說天色不早了,同學們要準備回家了。
黎萌、李斌、黎康也跟着進了堂屋。一下子湧進來一大幫子人,盡管窯洞很寬敞,但還是顯得有點擁擠了。
黎安的母親就站起來,客氣的挽留大家。
茉莉很有禮貌的上前說:“謝謝阿姨,今天您一個人忙裏忙外的,肯定累的夠嗆,我們就不打擾了。不過,您燒菜真是好吃。不用說別的,就是單單為了這麽好吃的飯菜,以後只要有機會,我們一準還要來的!到時候,您可千萬別嫌我們能吃啊。”
一群年輕人齊聲跟着起哄,屋子裏的人立馬笑成了一團。
P.s. 為什麽時間流逝的速度總是同我們內心的愉悅指數成正比呢?
本章背景歌曲:《被遺忘的時光》;作詞、作曲:陳宏銘,原唱:蔡琴。#####感謝閱讀。歡迎發書評,歡迎加書架、加收藏;如果喜歡,請記得為本書投出你手中的推薦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