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店鋪
星期天上午,黎安還是和昨天一樣,早早就去天利百貨的店鋪去“上班”了。國慶黃金周過度消費“後遺症”的影響依然存在。商場裏的客人只比昨天略多了幾個。
十點剛多一點,黎萌又來了。這次她倒是并沒有多呆,只是簡單的跟尹麗雅交代了幾句就馬上離開了,但是在臨走的時候把黎安也叫走了。
黎安以為黎萌要帶自己去她的新店看一看——正式開張之後,他還沒有去看過呢。沒想到黎萌連樓都沒有下,直接帶他去了商場另一頭的一家店鋪。在進店之前,黎萌還特意囑咐他要好好觀察觀察這家店,可以問價,但其他的話不要多說。
這家店比商場另一頭黎萌的店鋪要稍小一些,大概有二十多個平方的樣子。店主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一頭半長的栗色卷發,個子不高,身材偏瘦。五官中讓黎安印象最深的是嘴唇。尤其是在抿嘴笑的時候,她的嘴唇顯得特別薄。說話時聲音有點尖,語速也偏快。可能是店主太想賺錢了,店裏不但男裝和女裝都賣,而且風格也比較多樣,顯得有點混亂。
黎安聽從黎萌的吩咐在店裏轉了一圈,看了幾件男裝。發現服裝的質量參差不齊,價格的差別也很大,從一百多元到五百多元都有。再看陳列的女裝,情況也都是差不多。好多衣架上還貼着“清倉甩賣”的海報。
黎萌進店後只是簡單的轉了一圈,撇下黎安跟店主小聲聊了幾分鐘,就帶着黎安告辭走了。黎安和她們離得有點遠,沒聽到兩人談話的內容。
中午李斌不在家。姐弟兩一起動手炒了幾個菜,然後用電飯鍋焖了一鍋米飯。
吃飯的時候,黎萌忽然問黎安:“你覺得今天上午看的那個店鋪怎麽樣?”
黎安楞了一下,低頭想了想上午在那家店鋪看到的情形,回答說:“看着店面的位置還不錯,但是生意好像不怎麽樣?”
黎萌笑了笑,夾了一筷子清炒油麥菜到他碗裏,接着考校他:“那你分析分析,位置好生意為什麽不好呢?”
黎安就着青菜扒了兩口飯,一邊咀嚼,一邊思考。等把嘴裏的飯都咽下去,才慢慢的開口說:“別的我也說不上來,就是感覺那家店裏啥樣子的衣服都有,弄的挺亂的。而且價格和質量也是千差萬別。”
黎萌點點頭,笑着說:“算你說到點子上了。做生意呢,不管做大還是做小,都必須定位好自己的消費對象。通俗的來說,就是你要先想好自己準備做哪些人的生意,賺哪些人的錢。因為不管你的生意能做到多大,也絕對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消費需求。如果你什麽人的錢都想賺,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什麽人的錢也賺不了……”。
黎萌給黎安講了半天“生意經”,忽然話鋒一轉,說:“咱們上午看的那家店的老板,打算把店轉出去,要不你接下來吧?”
黎安一愣神,差點被正準備下咽的一口米飯給噎着。趕緊拿起杯子喝了幾口水,緩了口氣才苦笑着說:“姐,我這剛出來混社會掙錢還不到一年,哪有錢去接人家的店啊?”
黎萌擺擺手說:“其實也用不了多少錢。你手裏沒那麽多,可以先找家裏拿一點。這是做正經事,叔和嬸都不會反對的。還是不夠的話,我這裏也可以幫你先湊點。另外,進貨的事也不用你操心。反正我兩個店的貨是進,三個店的貨也是進。就是順帶着,也能幫你把貨都捎回來……”
黎安左手虛握着餐桌上的水杯,手指緩緩搓動杯壁,轉了幾圈,猶豫着說:“可是……我平時還要去單位上班,根本不可能有那麽多時間到店裏去打理生意呀?”
“這倒是個問題……”黎萌頓頓筷子,沉吟了一會兒,才接着着說:“嗯,要不然你就像我現在這樣,找個可靠的人幫你看店賣衣服。報酬可以許的稍微高一點。平時你該去單位上班就去上班。周末或者放假有時間的時候,經常到店裏去轉一轉,呆個一天半天的。這樣兩邊都不耽誤。對了,你這段時間經常和尹麗雅在一起看店,感覺小尹這人怎麽樣?如果你信得過她,我可以先忍痛割愛。你找個時間跟她談談,先把她挖過去幫你。”
黎安确實有點心動。這樣的機會還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黎萌都這麽說了,自己要是再畏首畏尾,那就真對不起黎萌這麽用心的幫自己了。仔細思量了好一會兒,黎安才很認真的說:“讓我先謀盤謀盤吧,回頭打電話跟我爸我媽商量一下,看能拿出來多少錢……那個店接下來得多少錢?”
黎萌笑眯眯的說:“這事其實也不用太着急,你要是太着急了對方就會借機提價。今天去店裏看了一圈,我估計就算再怎麽甩賣,那店裏現在的貨也還夠賣一個多星期的。等她賣的差不多了,咱們再去跟她談接盤的事。要不然,你還的做好接她那些存貨的準備……錢多錢少先不說,關鍵是那些貨未必符合你接手以後新店的風格……對了,你想過接手後新店開張主打賣哪一類衣服嗎?還有,新店名想過沒有?這個新店名,必須跟你準備作為主打的那一類衣服風格一致。至于店裏的裝修嘛,我看先簡單裝一裝,配合你的新店名換一換牆紙和店面的色調就算了。這樣省時、省力又省錢,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新店開張……”
黎萌說起“生意經”的時候,總是很容易進入興奮狀态。說着說着就停不下來了。黎安只好一邊猛往嘴裏扒飯,一邊頻頻點頭稱是。
下午,黎安跟茉莉約好了在桃山公園的“老地方”見面。兩人坐在湖邊的長椅上很随意聊着天。茉莉問起黎安近況的時候,黎安就順嘴跟茉莉說了打算接手店鋪的事。茉莉對此居然非常支持。聽黎安說到手頭的錢不太夠用後,茉莉咬了咬嘴唇,悄悄的湊到黎安耳邊告訴他,可以把自己已經存了好多年的五千元壓歲錢偷偷借給黎安先拿去周轉。
黎安呆呆的看着茉莉,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茉莉被他直愣愣的目光看的俏臉微紅,本能的垂下了眼睑不敢跟他對視。少女的輕語猶如夏日的一縷清風拂過柳梢:“就算是我的投資吧,到時候你的店要是賺了錢記得給我分紅就行了。”
黎安忽然發現,茉莉低垂眉眼,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的樣子竟然說不出的動人。
晚上,黎安往家裏打了個電話,跟父母商量接手店鋪的事。聽到有黎萌全力幫襯,黎安的父親很痛快的就同意了,并且告訴黎安,可以在兩個星期之內為他準備好大約四萬到五萬元的啓動資金。
黎安曾經跟着父親跑過好幾趟長途運輸。他了解并且親身體驗過跑長途運輸賺錢的辛苦和不易。因此,盡管父親應允給他準備至少四萬元的啓動資金,但最後他只要了三萬三千元。這樣加上黎安自己平時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一萬兩千元積蓄和茉莉堅持要入股的五千元,黎安就湊夠了五萬元整的啓動資金。這是黎安生平第一次手握這麽一大筆錢款的支配權,一時間竟然有幾分“醒掌天下權”的味道。
原先的店主跟商場簽訂的店面租約要到二零零三年六月底才期滿。也就是說,黎安需要向店主支付八個半月的店面租金。按照租約中每月租金兩千四百元的标準計算,這筆錢就是兩萬零四百元。付錢的時候店主很痛快的把四百元的零頭抹了。剩下的三萬元,黎安找人做了一個店名牌匾,然後又買了壁紙和內牆漆,簡單的裝修了一下店面。這樣下來,還有不到兩萬元的餘額。黎安把其中的一萬六交給了黎萌,作為進貨采購的準備金,只剩下三千多元做為流動資金,緊巴巴的剛剛好。
三個多星期後,選了個好日子,黎安的小店就正式開張了。新店名是黎安自己一個人抱着腦袋悶頭想了了三天時間才想出來的,叫“茉莉香衣坊”。店裏只賣女裝,主打适合十六歲至四十歲年齡段女性穿着的休閑服裝和少量的精品正裝。在黎萌的默許下,尹麗雅被黎安用“月薪九百元加銷售提成”的優厚待遇挖到了自己店裏。
于是,黎安又一次回歸到了國慶節前後的生活軌跡。星期一至星期五在高速交警隊上班,周末休息了就到自己的店裏看店。好讓“麗雅姐”放半天假,休息一下。至于每個周日的下午同茉莉約會,那肯定是雷打不動的。只是有時候兩人會把約會的地點改到店鋪裏,然後一起接待顧客,幫客人試穿衣服、收銀。每次看到黎安和茉莉配合默契的幫顧客試衣服,跟客人溝通、報價,尹麗雅就會打趣兩人是夫妻檔。黎安對此自然是樂見其成的,心裏還有一股美滋滋的感覺。對于尹麗雅的善意調侃,茉莉一開始不太适應,總感覺不好意思、難為情。時間一久,慢慢也就習慣了。态度也從之前的臉紅害羞,變成了從容淡定的一笑而過。
P.s.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本章背景歌曲:《在路上》;作詞:王利芬、張瑞敏、柳傳志、馬雲、牛根生等,作曲:王曉峰,原唱:劉歡。#####感謝閱讀。歡迎發書評,歡迎加書架、加收藏;如果喜歡,請記得為本書投出你手中的推薦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