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王府經過前前後後兩年的大建, 不說人待着的屋子都換成了玻璃窗子,府裏的道路也多變成水泥地面,地暖也就是地龍, 這個比較費工夫的設施也已然普及。

在王府的正房, 黛玉多番感受到來自腳底的融融暖意, 此時只穿着紫鵑拿來的鞋底薄薄的便鞋, 站直身子,走到水溶跟前——她加上發髻,也只到水溶胸口。

水溶忍不住跟小圖标感慨,“還是個小姑娘呢。她爹媽還活着,肯定不讓寶貝閨女在這個年紀就嫁給我。”

不用提什麽後世,就算是現在, 富貴人家的女孩兒成婚年紀也多在十八、九歲, 更有心疼女孩兒的人家把閨女生生壓到滿二十才肯出門。十五歲之前嫁人的, 多是吃不上飯的窮人家。

一般總愛成例外的皇室,如今算下來, 不管是迎娶還是出嫁, 平均年紀也夠了十八。

而他家在商議婚期的時候,水溶只是請太妃把婚期定得越快越好——他承認這是趁人之危, 不過能讓黛玉早點跟榮府做切割,他的良心可是一點都不會痛的。

于是太妃開口就是這年秋末, 榮府毫不猶豫就答應了……要知道黛玉今年春天剛及笄,換成周歲才剛十四。

榮府的人告辭,太妃扭頭就跟水溶說起榮府的态度, 都不免咋舌,“自打榮國公沒了,榮府也是越來越不像樣。”

須知寶玉和寶釵的婚期都選在了明年秋天:寶釵比寶玉大兩歲,到那個時候,寶玉是周歲十七歲半,而寶釵則是十九歲,虛歲滿二十了。

同樣是嫁女,榮府的表現還不如薛家。

誠然,北靜王府和薛家現在都是榮國府的金主,榮府着實不敢得罪。也多虧了這連續的兩門親事,一個能借勢,一個能給錢,于是在上交了八萬兩銀子之後,賈政徹底得以脫身,不用擔驚受怕一紙文書就召他專門回京交代問題。

等學臺任滿,他便可回來述職——升官委實有點難,但有元春在,總不至于連個京官都撈不着。

不過等賈政回京,水溶估計他已經帶着全家人去往關外種田去了。

卻說水溶與黛玉打扮收拾妥當,便相攜前往太妃的院子。

得了王爺的許諾,不管是現狀還是以後,都比自己預想得好上太多,于是黛玉挂着對明晃晃的黑眼圈,同時雙眼晶亮,雙頰微紅,嘴角也一直止不住地上翹——哪怕一瞧就知道她還是挺緊張,但心情卻非常不賴。

太妃看在眼裏,心中更滿意了幾分:她比較喜歡能一眼看透喜怒,而不是世故圓滑的小姑娘,尤其在黛玉這個年紀。至于王爺……王爺這陣子心情極佳王府上下,甚至關外封地裏的老人也都知道了……

Advertisement

可想而知,太妃完全不可能行刁難之事,而直白收到婆婆的溫柔關心,黛玉的小臉就更紅了。

婚後第一次早飯,黛玉是與丈夫全家一起用的:七個人都沒能坐滿一個大八仙桌。

席間被王爺的兩個妹妹端詳了半天,最後得了丈夫最小的妹妹一句“嫂子真是好美,近看越看越美,哥哥有福了”這種稍微有點輕佻的誇贊,黛玉也只能笑笑了。

一家子都是顏控,尤以太妃和小妹妹為最,而這兩個人要是當衆開口誇你美,當真是高标準的誇獎。

對于這一點,黛玉肯定不知道,水溶當着全家人的面替小妹妹向黛玉解釋過後又道,“過幾天你見到府裏的隋先生便明白了。”

水溶的小妹聞言,臉也紅了。她捂着臉笑問:“大哥要召他回來了?”

就算不知道隋先生是誰,就看王爺妹妹這反應,黛玉也立即心裏有數。想了想,覺得王爺不會當着家人哄她,她便認真對水溶的小妹道,“二姑娘你也很美。”

小妹眯了眼睛,“我也覺得。”

此言一出,全家都笑了。

用過早飯,水溶就帶黛玉“巡視”一下他的辦公區,然後着重介紹一下王府的諸位“要員”。

水溶對黛玉的重視程度決定了王府上下對新王妃的态度,然而在衆人眼中還是太年輕了,再怎麽尊重,在黛玉展現出相應的才智手腕之前,這份尊重基本只會停留在表面。

水溶對此心知肚明,黛玉就算剛開始沒瞧出來,過陣子總能想明白——他也是憑實力讓王府上下除了幾個探子釘子之外,一片綠的好嗎。

等管事幕僚等心腹們紛紛告退,水溶把黛玉拉進了自己的藏書房,其中有一面牆都是他特地找出來修改過以及自己親自編寫的數理化教材。他希望在接下來的一年裏,能夠把數理化水平提升至初中畢業,不然黛玉想給他搭把手,他都得“無情”勸退。

黛玉一進藏書房,雙眼明顯又亮上幾分。

說起來,黛玉在父母雙亡之前,可是爹疼娘愛,好東西不僅見得多更是用慣了的,到了榮府生活水準有所下降,總歸還不至于被王夫人明目張膽的苛待,所以她一如以前,對珠寶首飾衣着古董一概不怎麽上心,原著裏說潇湘館黛玉的屋子到處都是書,黛玉現在最愛的……當然依舊是書。

得了丈夫的許諾,黛玉興沖沖地挑了十來本書抱在懷裏,都不舍得讓身邊的內侍暫且替她捧着——黛玉的大丫頭紅玉在王府辦公的院子也只能安安生生地等在正房前面的三間抱廈裏。

嚴格來說,水溶這個婚假不等于純休假,什麽正事兒都不做,類比下皇帝就是大婚半夜裏真要遇上大事兒照樣不能放着不管。

卻說他已經陪了黛玉一會兒,之後要召集幕僚再開個小會。聽王爺把一會兒的安排一說,黛玉再理解不過,些許失望只在心頭一閃而逝,她便說挑了書也想回屋趕緊看起來。

水溶本有心讓黛玉試試旁聽,可細細一看,黛玉急着回去看書……竟是發自內心,他失笑道,“那便回去……等着我吧。”

黛玉連忙點頭。

于是水溶特地送黛玉出門,聽黛玉笑眯眯地招呼“小紅”一起回去,而捧着書的內侍自然要跟着王妃回去再回來接着值守。

這一聲“小紅”,終于喚起水溶那點對原著的記憶:小紅就是紅玉吧?

話說黛玉嫁過來丫頭就帶了四個:紫鵑、雪雁、春纖,還有紅玉……沒錯,紅玉就是林之孝的親閨女,在原著有幾分戲份,先在寶玉處當差後來跟了鳳姐兒的那個小紅。

紅玉自然是林之孝想辦法塞過來的,就是不知道這丫頭如今跟賈芸定情沒有。如果有個“首尾”,順手把賈芸弄過來培養培養,将來必是個有情有義又得用的人才。

想到這裏,水溶讓小圖标到時候提醒自己問一問紅玉之事。既然都想起賈芸,那麽柳湘蓮也該留心一二,于是他一并讓小圖标記在備忘錄上,扭頭就回屋開會去了。

秋末事情當真不少:地裏雖然已經收獲完成,但農閑時間需要布置的工程以及明年的計劃都要仔細議一議。

這裏尤其值得說一說的就是擴展一下別莊下面那條密道,就算離京時未必用得着,但有朝一日需要反攻的時候,這就給了安置一支奇兵的餘地。

卻說等水溶忙完都是傍晚了,回到起居的院子,黛玉已經把飯食都安排妥當。

她笑盈盈地招呼,水溶回以微笑,“我那些書挺好看?”

黛玉直接點頭,“都快茶飯不思了……”話一出口,立時發覺不妥,話音兒打了個轉,“想着您快回來了,便趕緊~操~辦起來。”

水溶笑了笑,“吃好睡好,百病皆消。”黛玉在王府讀了一年書,水溶親身驗證黛玉的身子骨不像原著裏寫得那麽差,當然比起兩個妹妹,的确多有不如。不過總體而言,黛玉心事沒原著裏那麽多,所以身體算是同齡女孩兒裏一般弱的水平,“紫鵑紅玉,”他吩咐兩個正在桌邊伺候的大丫頭,一邊拉住黛玉的手,“瞧好你們王妃。”

紫鵑和紅玉恭敬應了。

黛玉也不說話了,只看着丫頭們有條不紊地擺飯,心裏卻在想着王爺和寶玉的體貼全然不同……

卻說滿桌子飯菜都擺齊,水溶就問了,“我聽說你偏好清淡,愛吃甜?你嫁來之前我便讓大管事請了幾個擅長金陵蘇州杭州揚州一帶飯食的廚子。”

這一桌子菜全是水溶經常吃的——不管是水溶還是本尊都口味偏重愛鹹辣,但黛玉是蘇州人,之後長在揚州,十二三才被她爹送進京城榮國府。

其實剛剛管着廚房的管事來問,黛玉讓他按照王府舊例來便是,再聽管事報一報王爺愛吃的幾樣菜,她便意識到她跟王爺口味差點有些遠。

今天大婚頭一天,夫妻倆第一次一起用飯,她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府裏粗略瞧過去也是北方人居多,自己喜歡的那些就先別上了……

然而聽王爺說為她特地請了廚子,黛玉心裏慰貼,但又不知說什麽表達感激,想了又想不知為何眼眶有點酸……

水溶見狀趕緊把她再往懷裏一撈,還特地晃了晃,“這就感動啦?你可以任性一點,當然想吃口愛吃的,都不沾任性的邊兒。”說完,他轉頭吩咐外間值守的內侍和紫鵑,“讓廚房弄點你們王妃喜歡的過來。”

紫鵑和內侍領命而去,黛玉隔了會兒才小聲道,“多謝王爺。”

水溶笑道:“這檔子事兒就要道謝,那往後光說謝我都要累壞你了。”

黛玉嘴角一彎,不說話了。

于是這頓晚飯吃得比平素晚了點,水溶有美人下飯,吃得比往常多點兒,而黛玉……也比往常多用了半碗飯。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更,有二更,估計寫完又是淩晨,大家明早來看吧。

下章回個門,就要跑路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