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座廟

方孟韋很安靜地咀嚼東西時,表情平和,但眼睛是亮的。

小崽子烤肉吃得很高興。榮石就那麽看方孟韋嚼嚼嚼,抿着嘴挑着嘴角,心裏很滿足。

方孟韋看他一眼,心想,笑得跟半拉方括號似的。

方孟韋徹底放棄一樣,不再計較儀容問題。四周漢子酒酣耳熱,架着腿跷着腳豪飲豪吃,方孟韋一個人罰站似的正立着。榮石剛開始吃,方孟韋拘謹地拿着鐵筷子烤肉,牛肉肉絲的勁道,咀嚼起來的醇厚香味,還在他嘴裏。這個年月,還有心思能力吃烤牛肉的,不知是些什麽人。

方孟韋不着痕跡四處掃了掃,沒有結論。

看穿衣打扮,似乎哪個階層都有。

方孟韋修長的手指捏着鐵筷子,看得榮石很餓。非常餓。他大口吃牛肉,可是不管用,饑餓感抓他心撓他的肝,他看着方孟韋的手指狠狠地吞咽。

等到方孟韋玩夠了榮石吃飽了,已經下午。方孟韋帶着一身一臉的灰上了榮石的車,悄悄地拿手抹了抹,越弄越花。榮石沒喝酒,麻溜地倒車出去,問道:“咱回家?”

方孟韋繃着臉不說話。

榮石樂一聲:“哦你不想回。那也行,我帶你去個好地方。”

方孟韋一路瞧着榮石開車回城,也不明白他要去哪裏。自到了北平他若非必要絕不出門,看到膏藥旗他難受。因此對北平的認知大概還只是坐校車去程智吾家漫不經心地看向車窗外的那麽幾眼。

榮石一路把車開進了東岳廟。

東岳廟這個地方,其實是道觀。前清時香火很旺盛,百餘間房屋,還有義學,收容家境貧寒的學子。後來義和團打一回,八國聯軍砸一回,張勳辮子軍搶一回,東岳廟跟着最後的皇朝衰敗破落下去。

城外的圓明園,城內的東岳廟,方孟韋一天內看完了昔日帝國首都的風雨飄搖。方步亭祖籍無錫,在北平長大。但在美國時從來不跟兒子們談論北平,他心裏的北平是孟元老夢裏的東京。方步亭當年出國身邊只帶了一本中文書,《東京夢華錄》。總是不忍心翻,一翻就潸然。

方孟韋太小,不明白父親怎麽看書會流淚。方孟敖識字多,但也莫名其妙。他倆艱難地閱讀豎排版的中國文字,發覺這本書沒寫什麽慷慨的內容——只有吃食,穿戴,唱歌跳舞的風物。

他們還不懂,令一個人流淚,不用激昂的宣講,只需一個故國的夢。夢裏有關于昔年的富庶,繁華,和眷戀。

Advertisement

就可以了。

天邊有了暮色。龐大的東岳廟沉默地趴着,仿佛連掙紮都沒有。多數房屋前面亂七八糟,晾着黑黃的尿布,還有女人出來潑水,刷拉一下潑到石磚路上。前清倒了,東岳廟沒有收入來源,屋子都賃出去,住戶私自搭建擴張,又成了一片胡同巷子,迷宮一樣。

榮石的車開不進去,他找了個地方停車,給了巡警鋪子兩塊錢讓他們給看着,然後領着方孟韋深一腳淺一腳走進了迷宮。

方孟韋一直沒有異議,就那麽跟着榮石。東岳廟成了貧民窟,面黃肌瘦的人很好奇地看着榮石和方孟韋——尤其是方孟韋。

方孟韋的白中山裝已經是讓他有點難以忍受了,可是擱進這逼仄狹小肮髒的小過道裏,他竟然還是素素淨淨的。北平城裏沒有甜水,想喝甜水得買,一桶一桶地買,漿洗倒是能去河裏,一條小河又刷尿桶又洗衣服,跟臭水溝沒兩樣。

衛生談不上,幹淨也沒有,東岳廟還是趴着,它兩側的羽翼下散發着馊臭的味道,庇護着貧窮的平民。

這裏大大超出了方孟韋的認知。方孟韋眉頭越蹙越深,可他還是什麽都沒說。榮石在前面走,他想帶他看一看真正的“故國神京”是什麽樣子,他父親夢裏眷戀的“物華天寶”又是什麽樣子。

就這個樣子。

終于轉進東岳廟的正殿,正殿竟然還像模像樣,幹幹淨淨安安靜靜,有點當年第一大叢林的氣派。

“日本人不讓砸。”榮石仰頭看東岳大帝像,微笑:“這些雕像上有包金,要不是日本人震着不讓動,外面那些人能把所有東西都搬空,管你是不是東岳大帝。”

方孟韋第一次真正見中國本土宗教的樣子。雖然是最破敗的樣子——梁柱檩枋,金龍彩畫,月臺香爐,這就是僅剩的尊嚴。

廟祝動了一下,吓了方孟韋一跳。幹巴瘦的廟祝穿得破破爛爛,費力地啃一個窩頭。他實在太老太羸弱,簡直和破落的東岳廟融為一體。

廟祝小心翼翼:“先生……您求簽嗎?”

方孟韋心裏一酸,不知道答什麽好。榮石嚴格說來是個無神論者,他剛想搖頭,方孟韋忽然道:“你求一個吧。”

榮石轉頭看他。暮色更酽了些,暗金的陽光溶在方孟韋瓷一樣的臉上。榮石嘆氣:“那就求個簽吧。”

方孟韋半懂不懂地看榮石鄭重地跪下,行禮,擲茭子甩簽子,甩出一根竹簽來,站起來遞給廟祝。廟祝顫巍巍雙手接過,說了一句簽文。

榮石臉色忽然發白,愣了似的。方孟韋沒聽懂,推他一下:“求簽是不是得給錢?”

榮石驚醒一般。廟祝問他解不解,他沉着臉:“我不信這個。錢您拿着,我們走了。”

榮石一路拖着方孟韋出正殿。方孟韋還想看看兩邊的祠,榮石一氣兒沒停。方孟韋被他拖出院門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薄暮深淺濃淡地染着,庑殿頂琉璃瓦的瑩光,看上去像在流淚。

東岳廟正殿外面還有一些雕塑沒拆,擠擠挨挨歪着。有一帶的主題似乎是地獄,刀山火海刀劈斧砍,受刑的雕塑張着僵硬的嘴,泡在慘淡的黑暗中永恒地慘嚎。

方孟韋看得心驚膽戰。

榮石放慢腳步,站在一處斑駁的壁畫前,輕聲道:“孟韋,你知不知道這是哪兒。”

方孟韋站在他身後,一樣看着,也輕聲回答,仿佛怕驚動了誰:“不知道。”

壁畫上畫的是個高臺,上寬下窄,上面擠滿了人,都在哭。

榮石盡量不去看方孟韋,他攥着拳頭,努力放平氣息,流暢地講話:“這裏是望鄉臺。死去的人的靈魂,登上去,回頭看一眼家鄉親人,哭一聲,才能去陰曹地府。”

又走了兩步,榮石笑:“這個叫奈何橋。過了奈何橋,喝孟婆湯,這輩子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就忘得一幹二淨,安心投胎到下輩子。我覺得中國的神話還是有溫柔的一面的,就比如這個孟婆湯,一口喝下去,不甘怨恨,一筆勾銷。”

方孟韋看完了中國人對死後世界的描繪。有些時候,人們對死後世界并不單純是恐懼,竟然有向往。這輩子過得不如意,下輩子說不定就如意了。這輩子有遺憾,下輩子說不定就圓了心願。

“……榮石,你說有下輩子嗎。”

榮石深深地看着壁畫,似笑非笑,似悲非悲:“你別不信,我真是無神論者。”

所以,我不知道啊。

榮石開車把方孟韋送回家,方孟韋遠遠看着夜色中燈火輝煌的家,恍如隔世。他下了車,走了兩步,轉身對榮石很鄭重道:“再見。還有……晚安。”

榮石趴在方向盤上,看着他笑。

方孟韋恍惚地走進家門,方家剛吃完晚飯,蔡媽王媽正在收拾碗筷。方步亭坐在沙發上看報紙,謝培東坐在另一面沙發上看書。謝木蘭跳到他面前,笑道:“小哥你這一身,在哪兒蹭的?嗳你身上這是什麽味兒?”她很震驚:“小哥你居然吃烤肉!你在哪兒能吃到烤肉啊?”

方孟韋笑了一下,準備去洗澡換衣服。謝木蘭看他身後:“電唱機先生呢?”

“什麽電唱機先生。”

“就是榮先生啊。他一開始對着小哥說話結巴,後來不怎麽結巴了,但是就跟電唱機跳針似的,一卡一卡!”

方孟韋努力對着謝木蘭笑一笑:“別鬧。”

榮石看着方孟韋進門,才發動車子。他一直在想那個簽,他不信,他就是想那個簽——

合而分。分而合。天時人事。兩斟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