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為同居做準備

雖然知道爸媽都對自己的感情生活很擔心,但諾米遙并不希望他們對夏亦航表現得過于直白,他擔心這會給一向對長輩有禮有節的夏亦航造成負擔。

幸好肖女士大約也不想給人留下太急切的印象,只是仔細地詢問了夏亦航在美國的生活,還問出不少連諾米遙也不知道的事情。比如他在約翰霍普金斯的醫學院讀了4年制醫學博士md,接着在美國心髒外科排名前三的康奈爾大學醫院做住院醫師。而在院長準備留他做主治醫師的時候,他選擇了回國工作。

說到這個話題,諾家父母的表情就微妙了起來。諾米遙怕他們問出什麽不該問的問題,急忙打岔道:“那你還真是愛國!”

肖女士扯出一個尴尬的笑,附和道:“是啊,可真不容易。”

“或許吧。”夏亦航眉梢微挑,嘴上雖然說着或許,神情卻對這評價不太認同。

肖女士看看兒子,再看看越發心思莫測的夏亦航,直覺這事不能在此時攤開來深究,忙扯了扯諾爸爸的衣袖,道:“我也就是來給阿遙送點東西,大周末的,你們年輕人該玩就玩,別整天悶在家裏,出去轉轉才對身體好。”

“我知道了,肖阿姨。”夏亦航也沒挽留,一直把他們送到門口,諾米遙完全喪失了主動權地站在他後面,跟爸媽說:“我過兩天去宵宵那兒看你們。”

老兩口離開以後,諾米遙絞盡腦汁想要以自然的語氣問一下夏亦航究竟對他們倆之間的關系是怎麽想的,但還沒等他說出個所以然來,夏亦航就自然地問:“出去轉轉?”

“啊?哦、哦。”

完全被帶着節奏走的諾米遙換上長袖衛衣和運動褲,跟在夏亦航後面問:“去哪兒轉?你對這片熟嗎?”

“逛一逛就熟了。”話是這麽說,可夏亦航明顯對這五環以外的地界很陌生,完全是随意走動。如果不是他早在十年前就顯露過超強的認路本領,否則這會兒走得這麽偏,諾米遙肯定得掏出地圖看看路線。

更奇怪的是,走着走着,他居然進了一家家居店,開始挑挑選選。

“這款地毯還有別的顏色嗎,請給我看一下。”

本來以為他只是随便轉轉的諾米遙微微一驚,問:“你屋裏的家具還沒置辦完嗎?從這兒買過去會不會有點遠?”

夏亦航以看智障的眼神瞥了他一眼,“這是給你家買的。”

諾米遙一頭霧水,“我家?我不習慣鋪地毯的。”

Advertisement

“總會有用的。”大約是夏亦航說這話的表情過于正直,當時諾米遙并沒有想到地毯對于他家有什麽必要性。

如果只有地毯,還可以解釋為夏亦航只是好心替他彌補家居布置的缺陷,但接下來的兩對靠枕、三套新床單被套和一個剛好能嵌進主卧空牆處的衣櫃,充分顯示出這是為兩人同居做的準備。

在夏亦航将要去結賬時前,諾米遙內心的驚訝和好奇終于壓下了顧慮,驅使他直截了當地問:“你是要和我住在一起嗎?”

夏亦航反問他:“難道我表現得還不夠明顯?”

明明是他要搬進來住,但此刻他卻沒有一點要征求意見的意思,反而顯得氣勢凜然,好像要是拒絕他就天理不容似的。這好像不是要當炮友,而是要重新交往的意思?

從昨天的親密到現在一同外出購物,諾米遙心裏的害怕一直沒有消失過。十年畢竟不短,他雖然沒有混圈,但在b大這樣開放的環境裏,也或多或少聽過一些聚散離合的故事,随着年齡越長,同性情侶要走到最後實在是太難。更不用說,中間分開過十年的他們。

“我只是沒有想到。”諾米遙有些恍惚地道,“以前太年輕,沒有意識到我喜歡的人恰好也喜歡我,是件多麽不容易的事。”

夏亦航聞言,沒有說話,直到收銀臺的工作人員問他送貨地址,他才回過神來,簽下了姓名,然後對諾米遙說:“過來寫地址。”

他們保持着一段微妙的距離走出家居店,到路口的紅綠燈前時,夏亦航沒有随着人潮一起走過馬路,反而是停下來,盯着前面的路燈,像是自言自語一般地問:“我第一天問你有沒有恨我,你說不恨。那你有怪我當時幹脆地提了分手麽?”

“當然不,那本來就不關你的事。”諾米遙覺得他有必要把這事掰扯清楚,“是我先決定放棄你的,你那樣說……不過是為了給我一個臺階下。”

“不。”夏亦航迅速地否認,“我當時,的确是氣得要命,氣到無法再和你待在一起。後來我後悔了,就是這樣。”

這個理由說得略顯生硬,不過現在這樣,好歹也算是說開了,至少他們都想要再維持一段穩定的感情。這缺失的時光,慢慢補全吧。諾米遙這樣安慰自己。

整個周六,他都在陪夏亦航熟悉周邊環境。神奇的是,往日裏最喜歡在周圍閑逛的教授們竟然一個都沒出現,倒讓一直沒敢問夏亦航要不要現在就公開的諾米遙松了口氣。

周日夏亦航去醫院值班,晚上徑直回了諾米遙家,還帶了一些換洗衣物和日常用品。周一早上他去上班,順便一車把諾米遙帶到了學校,非不許他開自己的suv。

“省油錢。”他這麽說,“而且,這是共同財産。”

諾米遙心裏一陣情緒翻湧,一路上一直珍惜地撫摸着這輛車齡10年的老吉普。這車被保養得很不錯,而且就性能來看,裏面的東西肯定都是被換過的,只是外表還保持着如今看來已經略顯複古的款式。

“你不是都在國外嗎?竟然還能把車養得這麽好。”

夏亦航瞥了眼他不停亂動的手,倏地收回目光平視前方,淡淡地道:“拜托別人幫忙的。”

諾米遙猜測可能是徐子軒,以前跟夏亦航室友關系最好的就是那家夥了。說起來,能和夏亦航做朋友的通常都是性子稍微活潑些的人,要是性格冷淡的人,湊在一起估計連半句話都說不出。

“啊,諾老師。”恰好走到研究院門口的于霄一見老師從一輛陌生的車下來,就停下打了個招呼。

諾米遙關上車門,朝裏面揮了揮手,拍了拍學生的肩,道:“走吧,去我辦公室。”

這次開會倒真的定下了出差的細節。他們要去廣西的一個農村做調研,因為是初期工作,主要需要具備的素質是在走訪中能吃苦耐勞,別的要求不高,所以諾米遙預備就帶兩個研一的學生一起去鍛煉鍛煉。

李雅雯頭一回和導師一起出差,激動得不能自已,一走出辦公室就開始盤算着該帶些什麽去,心不在焉地聽見于霄在她旁邊念叨:“……真的好奇怪,好像夏亦航啊!”

她耳朵一豎,“誰像夏亦航?”

“就是今天早上停在院門口那輛車,送諾老師來的。老師關門的時候我晃到一眼駕駛座上的人,很像夏亦航。你說他和諾老師認識嗎?”

“認識!肯定認識!”李雅雯頓時一蹦三尺高,“你說,跟諾老師同年畢業後留校的,除了你們徐老師,還有誰啊?”

于霄不滿地糾正她,“徐老師和諾老師都不是直接留校的,他們是出國讀過書才回來的,而且因為去的國家不同,他們回來工作的時間也不是同一年。”

李雅雯在心裏默算了一下度娘百科上看到的夏亦航的博士畢業時間,又道:“那就是16年本科畢業的人,有嗎?”

兩人在這兒嘀嘀咕咕半天,諾米遙鎖好門出來,見他們還在站研究院門口,便開玩笑問:“你們這是在等着我請你們吃飯啊。”

于霄慌忙擺手,“沒,我才沒有呢,諾老師。”

“遇都遇見了,一起去吃午飯吧。正好我和我的一個老朋友要敘舊,他整天到處跑,好不容易回北京一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他的書。”

李雅雯好奇地問:“是哪位作家嗎?”

“筆名蒼原,其實他本名也叫蒼原,姓李。”

兩個年輕人同時一驚:“啊,是寫《世間的時間》那位作家!”

一聽到新先鋒派作家是自家導師的好朋友,兩個熱愛學術的學生自然是忙不疊地表示十分期待。諾米遙給李蒼原打了個電話,跟他說明情況,後者對這些向來不在乎,很快就同意下來。

諾米遙上回見他也是在三年以前了,自從李蒼原投身文學以後,便越發喜歡大江南北到處走,哪裏偏僻上哪兒去,長期失聯。這回他剛剛從歐洲的某座深山裏回來,可謂是風塵仆仆。

兩個孩子推開餐廳包廂的門,還以為見到了一只人猿。李蒼原把臉兩側的亂發往耳後撥弄了一下,不以為意地笑笑,“這次這麽吓人?上飛機的時候實在太累,一頭睡了過去,剛到北京就趕過來,還沒來得及梳洗。”

“哈哈,我已經習慣了。就是這兩個學生,估計是第一次見到作家取材歸來的狀态……你們還愣着幹什麽,快過來坐,要簽名書什麽的,趁現在。”

推杯換盞間,李蒼原和他們講了一些前段時間在歐洲取材的趣事,聽得兩個學生驚嘆連連。諾米遙順勢問他這回要在北京待多久,沒想到李蒼原沉吟一會兒,抿了口酒,道:“這回不急。說起來,糯米,夏亦航回國了,你知道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