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十

冬日的上午是很溫暖的,上房裏點着火盆,偶爾傳出細碎的碳火聲音,上好的紅羅炭燃燒起來散發出淡淡的松柏氣。

暖閣裏插着一瓶梅花,紅白交映着,花朵攜着風骨徐徐綻放着,流露出淡淡的清香。

四福晉坐在炕上細細打理着淩亂的絲線,見她家常穿着淡青襖褂,半舊不新的玉色棉裙,兩把頭上除了一樣羊脂玉釵外邊沒有旁的首飾的,看起來溫婉素雅。

宋知歡在另一靠着倚枕坐着,一手随意搭在炕桌上,手邊擱着一只素白喜鵲登梅紋的茶碗,盛着半碗玫瑰露,芳香馥郁的香氣随着袅袅升起的霧氣慢慢氤氲而出,一盞玫紅的汁水令人見了便心生歡喜。

她端起茶碗裏慢慢呷了一口,随意掃了一眼對面臨窗兩把椅子間那仍擺着茶具果盤的黃花梨高幾,玫瑰圈椅的暗紅象牙白刺繡的錦墊上還略略存着些褶皺,可見人剛去了不久。

有着紫褐色宮裝的宮女過來收了殘茶,四福晉笑道:“難為你說兩句話,還記得給我賣個人情。”

“總不能鬥一輩子,還是安穩些的好。”宋知歡回頭透過窗看了一眼,隐隐約約還能見到玫紅的身影搭着婢女的手慢慢走着。

她回過頭來,自簍子中尋了些絲線出來慢慢整理,一面笑道:“有時想想,未來的幾十年,咱們見面的此處要比見爺的還多呢,鬥來鬥去的,有什麽意思呢?”

四福晉聞言也笑,“我額娘也是這樣教導我的。”又看了看那一盞玫瑰露,順口叮囑了一句:“雖說少喝點有好處,但用多了壞處更大,悠着些。”

一面吩咐畫眉:“換一盞熱牛乳來,要用幹茉莉和杏仁煮過的。”

宋知歡含笑拄着下巴,道:“您都吩咐了,我也不敢不聽啊。”

“偏你貧!”四福晉嗔了宋知歡一聲,忽然間聽外頭一陣的腳步聲,回頭一看竟然是蘇培盛帶着人過來了。

蘇培盛永遠是笑容謙卑恭敬的樣子,此時對着二人施禮,道:“爺下了早朝,現往乾清宮去了。記挂着福晉和格格們,囑咐奴才回來送些東西。”

一面說着,一面拍手一喚,恭敬道:“這彩緞六匹、點翠嵌紅寶步搖一對、紅珊瑚手串一條,是爺特意吩咐給福晉送來的。”

四福晉微微挑眉,随即反應過來,失笑道:“替我謝過爺的賞賜。”

蘇培盛又對宋知歡道:“這花綢四匹、赤金嵌珠花簪一對,并安神香一盒,爺叮囑您好生養胎。”

Advertisement

宋知歡含笑要起身謝過,蘇培盛忙道:“爺特意吩咐,您不必起身了。”

“謝過爺。”宋知歡順着意思坐下,看着蘇培盛行禮後去了。

四福晉努了努嘴,忍俊不禁,“這一天天的,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

“男人心,海底針啊。”宋知歡嘆了口氣,将一卷果綠色的絲線細細纏好,忽然拿起在眼前細細看了,随口道:“這絲線質地仿佛比平日裏用的粗糙些,顏色也不太勻稱。”

四福晉往永和宮的方向使了個眼色,“德妃娘娘賞的,也不能壓箱底兒了,好容易賞賜一次,不得時不時擺出來看看?”

宋知歡失笑,“難為這深宮裏還能找出這樣差的東西。”

“如今不必壓着了,明兒安氏進門,且賜她一匣絲線,再有咱們德妃娘娘從前賜下的緞子,我也留着呢。細水長流的賜下去,還得讓安氏也感念着德妃娘娘的恩德。”四福晉笑吟吟攏着絲線,溫聲道。

二人相視而笑,滿是默契。

及至入了夜,柔成端着一盆藥湯進來給宋知歡泡腳,對着閑着翻書的宋知歡道:“您別看了,燈下看書傷眼。”

“知道了。”宋知歡随手将手中的書籍放下,懶懶打了個哈欠,道:“有時候啊,我真是不知道咱們這位爺是怎麽想的。”

柔成慢慢将她的腳浸入熱水中,又在微微有些浮腫的小腿上尋摸着穴位,聞言随口道:“自打嫁進了宮裏,您也沒想過要猜四爺的心思。”

“瞎說什麽大實話。”宋知歡嬌嗔道。

安氏是第二日下午進宮的,當夜服侍過後,次日一早向四福晉請安。

四福晉應該是被黃莺敦促過的,此時竟難得穿着一身頗為正式的衣裳。

見她上身是藕荷色滿繡富貴萬年的對襟立領滾狐毛長身棉褂子,此時端坐在正座上,褂子下半截兒兩邊分而垂着,露出裏頭半截的攢珠繡堆花飛鳥的淡青旗裝,踩着藕荷色繡萬年青的花盆底,淡青的流蘇垂着,顯出些精致婉約來。

她腕邊、耳畔都是碧瑩瑩的翡翠首飾,挽起的兩把頭上斜插一支翡翠步搖,碧綠通透的翡翠珠子和顆顆圓潤的合浦明珠穿插着穿成的流蘇串子垂在臉邊,看起來端莊大氣。

李氏沒到呢,宋知歡便笑道:“倒是難得見敏儀你如此正經的打扮。”

“黃莺一大早就準備着了。”四福晉和宋知歡交換了一個“你知我知”的眼神,然後看了看宋知歡身上也頗為整齊的打扮,二人同病相憐地雙雙嘆了口氣。

李氏來的不晚,至少在安氏請安之前。

她也是脂粉整齊的打扮,耳邊紅彤彤的赤金鑲瑪瑙耳墜子更襯得她面容嬌媚。

四福晉含笑讓坐了,命人看茶,随口道:“這安氏也不知是怎樣個性子。”

宋知歡随意靠着柔軟的靠枕,慢慢啜了一口噴香的牛乳,道:“若是不好相處,還得費些心思了。”

李氏掀起眼皮子看了她一眼,輕嗤一聲,“怎麽,您老人家除了吃吃喝喝參與過世事嗎?”

“才對我好了幾天就變成這樣了!”宋知歡嗔她道:“女人,善變!”

李氏哭笑不得,四福晉抿唇一笑,嗔宋知歡道:“命人備了花岑糕,快嘗嘗合不合胃口,別在這兒撒嬌買乖。”

幾人正笑着,外頭忽然有人通傳:“安格格拜見嫡福晉。”

四福晉揚了揚臉,正了神色,一面扶了扶發間的步搖,一面吩咐道:“讓她進來。”

宋知歡和李氏也紛紛回頭看去,就見一位穿着品紅色繡桃花折枝長身褂子的女子低着頭盈盈入內,在當地一張黃花梨高幾旁對着四福晉輕盈拜下,“給嫡福晉請安。”

三人細細打量她,見她生的明眸皓齒、笑意盈盈,是天生一副笑顏,身姿豐腴,行動輕盈,看着是個開朗的姑娘,容顏雖不是頂尖,也有六七分了。

不過……

看了看人家的前凸後翹,宋知歡低頭瞧了瞧自己的“飛機場”,在心裏暗暗感嘆道:都是命啊。

四福晉對安氏略略點頭,安氏于是直身上前,端着畫眉捧着的小茶盤再次拜下,徐徐道:“嫡福晉請用茶。”

四福晉端起那一只官窯白瓷纏枝蓮紋的茶蓋碗慢慢呷了口茶水,命她:“起來吧。從此要與衆姐妹和睦些,不許惹是生非,安心侍奉爺,自然有你的好處。”

又命人給了見面禮,無非就是一匹緞子和那一匣子絲線,四福晉特意道:“這都是額娘從前賜下的,今日轉贈給你。”

安氏還得恭恭敬敬地謝過了,四福晉再使了個眼色過去,于是有黃莺引着她見過了宋知歡和李氏。

給新人的見面禮是早備好的,宋知歡褪下腕上的一只赤金镯子遞了過去,四福晉坐在正座含笑看着,心知若非今日的場景,宋知歡絕不會戴這種又粗又亮還沒個鑲嵌的镯子。

李氏送的禮物卻是一樣的赤金大镯子,安氏嘴角輕微抽搐兩下,然後笑盈盈地謝過了。

那邊青莊也出來對着安氏見禮,“見過安格格。”

“姐姐請起。”安氏想來是知道青莊的底細的,此時也不端着,扶着她就起來了,一面以一個荷包相贈做見面禮。

都見過了,方才有人引着她在宋知歡身邊坐了。

穿着紫褐色宮裝的宮女奉了茶水與安氏,安氏端起卻沒敢飲用,只笑着道:“從前在家裏就聽說福晉最是溫柔賢惠的性子,今日一見,果然如傳說中的一樣。”

又對宋知歡和李氏道:“兩位姐姐也生的各有千秋。”

四福晉略笑了笑,想起安氏的出身,笑意卻不達眼底,“既然嫁進來了,從此就好生過着吧,我不喜歡那些明争暗鬥的,就安安靜靜、細水長流的過日子,日後出了宮,也算出頭了。”

又道:“若能為爺生兒育女自然是最好的,但若不能,有些不該有的心思也不要動。不要怪我說話不好聽,有些事情在我這兒是絕不能有的,但凡發現了一次,不管說什麽樣的身份來歷,從此這後宅之中再沒有你的出頭之日。”

四福晉難得冷了面色,也是頗為唬人的。

安氏戰戰兢兢地答應了,四福晉又笑了笑,重回了溫婉柔和的樣子,“你不必害怕,我平日裏事是不多的,也不必服侍着梳妝、更衣、用膳,只按日子請安就是了。咱們這幾個人擡頭不見低頭見的,日日湊在一次說話湊趣,也解悶兒。”

“先委屈你和青莊鄰着住着了,若有什麽事情,且去找她。雖然身份不一樣,可她也是從我房裏出去的,我是信任、看重她的。”四福晉徐徐笑着關心道:“給你安排的侍女可還伶俐?屋子睡得可舒坦?若有什麽不順心的,且來找我就是。”

安氏一一點頭應了,屋裏的西洋鐘響了幾下,四福晉便道:“太子妃設的宴,不能遲了,我得走了。”

衆人忙起身相送,等四福晉被宮女環繞着的身影緩緩離去,李氏瞄了宋知歡一眼,見她懶洋洋的樣子就知道她是要回屋補覺去了。

正逢安氏湊過去跟她說話,她心裏盤算着安氏的算盤,一面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