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圖窮匕首見

上午十點,在攬秀城影院的觀影小廳內,一場特殊的片花試映會正在進行。

持有邀請函的觀影人士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資方相關人士;一類是影評人及有關媒體;剩下的一類,則是通過網絡海選出的普通觀衆。

所有人之中,王若秋顯然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對于資方和媒體而言,她無疑是一張嶄新的面孔;而相較于普通觀衆,精心打扮的她又是如此美麗耀眼,以至于不少人甚至将她當成了劇組演員。而所有這些竊竊私語和偷偷舉起的手機鏡頭,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王若秋的虛榮心,令她覺得自己的星途一片光明。

按照沈星擇的吩咐,王若秋被安排在了還算不錯的前排席位上。因為擔心她會不安分,陸離決定親自陪在她身邊,同時拒絕了她前往後臺參觀的要求。

十分鐘後試映會開場,全長四分鐘的高幀率片花自然是全場的絕對焦點。也許是科技上的呼應,在場的每個人都佩戴了一個記錄心率和血壓的特殊手環,能夠基于這些數據來分析觀影者的情緒變化。“身體永遠比嘴和筆要來得誠實”——主持人介紹這項特殊設備的時候如此說道。

片花之後是一個簡短的訪談環節。在場的主創來到臺上接受觀影者的自由提問。盡管原則上提問都應該針對電影本身,但是在實踐中,提出最多的問題永遠都圍繞着演員的隐私展開。

不出意外,沈星擇被問到了在法國的那場遭遇。向來輕描淡寫的他,這次破天荒地提供了不少細節,甚至還當衆表示多虧助理“兩肋插刀”,才得以避免重大損失。

媒體的鏡頭順着沈星擇指引的方向發現了陸離和他身旁的安娜。頓時,兩個人以截然不同的表情被閃光燈包圍。

陸離完全沒料到沈星擇還會來這麽一手。說句實在話,他并不希望以“沈星擇忠犬助理”的形象來完成自己的媒體首秀。但是說什麽都已經遲了,沈星擇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他身上蓋了一個戳,也許以後會變淡,可終究是抹不掉了。

好個沈星擇,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試映會結束之後,主創回到了後臺接受專訪,觀影者也紛紛退場。剩下一些沒資格進行專訪的自媒體高舉着直播中的手機直奔陸離而來。吓得陸離扭頭就跑,倒也沒把王若秋給落下。

兩個人稀裏糊塗地躲進了後臺,王若秋倒是高興的,她說什麽也不走了,站在休息室門外探頭探腦地看着屋子裏的主創接受采訪。

因為昨晚上已經有過一場聚會,群訪結束後,劇組沒有再組織聚餐。主創們該卸妝的卸妝,輕裝簡從者則直接離去。

按照沈星擇的日程安排,試映會之後總算可以休假幾日;而陸離也要返回老家去看望母親。兩個人準備回到北京城區就和平分手,但在此之前王若秋突然提出,要請他們吃頓飯,作為觀影的答謝。

陸離已經放棄思考了,反正直覺告訴他,沈星擇一定會爽快答應下來。結果也不出所料——與安娜和團隊打過招呼之後,沈星擇就跟着王若秋去了一間還蠻高級的日料店。

包廂在日料店的一樓,落地窗外是夏季幽靜的日式庭院。梅酒清甜,廚師的手藝也算不錯,只可惜陸離從一開始就興趣缺缺。

Advertisement

從頭到尾一直有說有笑的當然是王若秋。她談自己對沈星擇的崇拜;談她看見沈星擇成為影帝時的激動和欣喜;還談她兒時與沈星擇的一面之緣……種種言論,亦真亦假,總之極盡恭維之能事。而沈星擇始終都以營業性的笑容溫和面對,偶爾還會提幾個問題,看上去倒是相處融洽。

在陸離被“過河拆橋”的糟糕感覺堵得無法喘息之前,這頓食不下咽的午餐終于結束了。與王若秋告別,陸離跟着沈星擇重新登上保姆車,剛坐下來他就長長地嘆了一口粗氣。

坐在後排座上的安娜姐冷笑:“吃好喝好的,又不用你掏錢,還嘆什麽氣。”

陸離用拳頭敲敲自己的左胸:“你不懂的,心累。”

安娜嗤了一聲,扭頭去問沈星擇:“有什麽收獲?”

沈星擇道:“看起來沒什麽特殊背景。家裏是做生意的,稍微有點小錢。口風緊。你那邊怎麽樣?”

安娜拿出手機,念出一段別人發來的文字:“初步排查,她與咱們團隊的人沒有親屬關系。十七歲時參與過一部沒什麽水花的網劇,網上能找得到當時的通稿,和男主捆綁過緋聞。只是時間隔得久了,很難查到當時的發稿人信息。”

“緋聞?”沈星擇沉吟,“又是這種套路。”

“是啊,男緋聞女豔壓嘛。三流的宣傳策劃最喜歡這兩種套路了。”

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弄得陸離似懂非懂。他幹脆伸手拽拽沈星擇的衣袖:“你這些都是什麽時候打聽出來的?剛才吃飯?”

“在你發呆翻白眼的時候。”沈星擇抽回胳膊。

陸離扁扁嘴,又努力消化了一陣剛才聽到的信息:“所以說,你們懷疑王若秋和咱們團隊的內鬼有直接聯系。所以現在就要通過王若秋把這個內鬼揪出來。”

“我的天吶?難道你現在才想明白?!”安娜姐捂嘴假裝吃驚。

“我這不是當局者迷、關心則亂嗎?”

陸離用詞不當地辯解了一句,又怕沈星擇多心,立刻正色道:“我也不是替王若秋說話。不過也沒什麽證據證明她和內鬼有直接關系吧?”

“有沒有關系,這個很快就會知道。”

沈星擇用手指輕輕敲打着座椅扶手,不緊不慢,胸有成竹。

————————————————

陸離很快就明白了沈星擇這句話的真意。

回到家中的第二天上午,陸離在微信上收到了安娜發來的一條新聞。他點開一看标題,腦袋裏頓時轟隆一聲,平地驚雷。

《沈星擇密會中影小花十九歲王若秋或将上位》

強忍住一陣陣湧起的不适,他繼續下拉查看詳細內容。文章果然提到了攬秀城裏的那場電影試映會,連日料店裏共進午餐的事都被報道了出來。

令陸離感到無語的是,自己居然也在這篇報道裏“光榮”出鏡。還說什麽“沈星擇特別讓生活助理為王若秋安排了極佳的觀影席位并全程陪同。”

更加無語的是,明明是三個人的午餐,陸離卻成了透明人。從日料店花園裏偷拍的照片選取了一個極為刁鑽的角度,恰好将他完全擋住,只留下王若秋與沈星擇,看起來相談甚歡。

整篇報道看似是以追蹤沈星擇的狗仔口吻撰寫,但仔細咀嚼,卻處處都在宣傳王若秋。甚至還在後頭跟了一個“延伸閱讀”,煞有介事地盤點起了王若秋的那些所謂“實績”。

「現在知道是怎麽回事了吧。」

安娜的消息立刻追了過來:「你的小女同學,可比你有抱負有心計得多了。」

陸離嘆了一口氣,在鍵盤上删删寫寫,半天才回複過去。

「現在已經可以确定她是在利用皇上炒作。接下去該怎麽辦?」

「這個不用你操心,不過你要是想知道,我也可以大發慈悲地給你上一課。」

說句實在話,盡管混跡娛樂圈十多年,可在宣傳炒作這一塊,陸離幾乎和門外漢沒什麽區別。聚星的公關團隊雖然不比星擇工作室的精兵悍将,但做事也是滴水不漏。再加上沈星擇恨不得把陸離裝進盒子裏,宣傳炒作基本與他無緣。

如今難得有安娜這麽一個好老師,他自然要仔細請教請教。

打字不夠盡興,安娜幹脆一通電話打了過來,陸離立刻把正在切的白蘿蔔往案板上一丢,找個僻靜的地方煲起了電話粥。

王若秋的這通炒作新聞稿上不了傳統媒體,卻同時發表在了幾個門戶網站的娛樂版和社交媒體的娛樂營銷號上。不用花費太多力氣,星擇工作室的公關就打聽出了這則通稿的提供者——一家名為“門耳”的工作室。

“門耳”不算什麽知名的大牌工作室,卻是潛伏在娛樂圈這片海域裏的一只“水怪”。像這樣的“水怪”全國還有幾十只,它們賴以為生的食物是各種名人的隐私,産出的則是一篇篇駭人聽聞的八卦報道。

為這些“水怪”提供食物的人有很多,他們可以是明星身邊的工作人員、職業爆料人、機場海關公安等職能部門的個人,甚至是明星本人或者其他工作室。由于這些隐私往往通過非法途徑獲得,而信息的提供者身份又必須保密,所以沒有辦法直接公之于衆。

這時候就該輪到“門耳”這樣的“水怪”出場了。

“水怪”一般會将隐私粗暴地分成兩種題材:醜聞和炒作。醜聞題材是它們的心頭大愛,從四面八方收購來的醜聞在工作室裏彙集,挑選出其中最具爆點的進行核實和二次加工,之後再販賣給第三方平臺,或者回頭勒索當事人。

而對于第二類題材也就是炒作,它們則會倒過來收取一大筆費用,然後幫忙添油加醋,并且利用渠道便利,進行分發推廣。

星擇工作室畢竟是娛樂圈首屈一指的超級團隊,安化文手底下的精英對于處理“第一類題材”頗有心得——這倒不是說沈星擇有那麽多醜聞需要他們去幫忙遮掩,事實上整個聚光文化經紀公司的危機公關目前都由星擇工作室承擔。

“你以為我們那百人的公關團隊,每年兩千萬的基礎公關費是擺着好看的嗎?一點不誇張地說,如今市面上有名有姓的媒體、工作室,全都公關到了。要是真想捂,什麽嘴都能縫得嚴嚴實實。”

按照安娜的說法,星擇工作室在各娛樂媒體內部都收買有眼線。一旦有人向他們兜售聚星內部洩露的消息,眼線就會将販賣者的信息提供給星擇工作室。星擇的“法務”部門會派專員調查,并摘除這些不安定因素。

至于第二類的緋聞炒作,除非涉及道德倫理問題,否則工作室一般會選擇冷處理:不參與、不處理、不回應。過一段時間,謠言自然煙消雲散。

或許也正是發現了冷處理的規律,王若秋這個無名小卒才會借機接近沈星擇,大膽地玩起了碰瓷。或許她還以為,就算沈星擇會不高興,但至少看在陸離在法國立功的面子上,不會追究。

按照以往徹查“一類事件”的套路,只要聯系門耳內部的線人,就能追查到向他們提供王若秋碰瓷素材的人。這個爆料人能夠進入需要出示邀請函的試映會片場,拍下王若秋的照片,說明他很可能就是那個內鬼——即便不中,亦相去不遠。

事情至此似乎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接下去就該看星擇工作室法務們的本事了。

然而陸離總覺得安娜的這番話,似乎有什麽地方邏輯出了問題。放下電話之後,他又回到廚房裏去切蘿蔔。切着切着,一個念頭忽然冒了出來。

他趕緊丢下菜刀重新摸出手機,撥通了安娜的號碼。

“這次的事情和你們以前對付的都不一樣,調查方向錯了,千萬不要去找門耳的線人,否則一定會打草驚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