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位身着白衣寬袖雪紋袍,發束木簪的俊朗男子踏進店中,他的身旁跟着六、七位與他衣着相同的人。
男子将客棧打量一番,挑了處幹淨桌放下手中的長劍和随身包袱,爾後率衆人垂手候在了門口。
不多時,一位白須老者走了進來,男子恭敬行禮道:“師父。”
白須老者略一點頭,鷹隼一般的目光朝景玥所坐的那一桌看去。
陸遜忙低下頭,寬袖掩面,輕抿了一口茶,景玥帶着風帽,只靜坐着默然不語。
老者将他倆打量了一會兒,轉身在右手側的桌上坐下,其餘站着的人也紛紛落座。
店小二上了菜,道聲“慢用”退到櫃臺後。
陸遜将茶杯擱下,擡手掀開景玥的風帽帷幕,貼身到景玥耳畔輕聲道:“适才那男子的聲音,你聽着耳熟麽?”
溫熱的吐息撲在臉龐,景玥怔了怔,啞着嗓子道:“之前在逍遙谷洞前的那位師兄。”
“是了。”陸遜點頭,他道:“看來三爺那晚說逍遙派在附近并非信口開河,沈掌門真的親自率弟子們南下了。”
進來的這群人便是長白逍遙派。
據原書中描述,逍遙派居長白山巅,門派弟子身着雪紋寬袖白衣,手執白玉寒劍,踏雪霜濟蒼生,乃江湖上一等一的名門正派。
其三十六路長白霜雪催,劍法出神入化,名動武林,掌門沈風更是被人尊稱為“白衣寒劍仙”。
适才瞧見那男子身上的衣袍,陸遜便知道了這群人的身份,只不過他沒想到沈風此次竟然親自南下赴會,真的太給平江陸家面子了。
思忖間,外頭一陣鞋皮拖地的吧嗒聲傳來,陸遜擡眼瞧門口望去,只見四個彪形大漢擁着一位身披千金裘的中年男人走進來。
那四人皆胡服裝束,黑胡子盤虬堆了滿臉,虎目炯炯有神,胖瘦高矮,依次拿着鐵塔、長刀、鐵鞭、鐵槍四樣武器,叽裏咕嚕說着外邦話。
Advertisement
這夥人十分蠻橫,進店後便踹翻了一張桌子,那個胖漢扯着嗓門,用蹩腳的漢語吼道:“店小二,給爺爺端三斤羊肉來!”
這一舉動引起了逍遙派的不滿,聽得“铮”地一聲,一柄劍橫在了那胖子眼前,一位眉目隽秀的少年跳起,怒道:“爾等蠻人何故砸桌?”
聲兒脆生生地,和黃鹂鳥一般。
陸遜挑了挑眉,是那日在洞前喝醋鬧騰的師弟。
“你是什麽雜種敢擋爺爺的路?找死!”那胖子爆呵一聲,攥緊手中的鐵塔便要出招,不料被披着千金裘的男人制止。
接着又是一陣叽裏咕嚕的對話,陸遜擱下茶盞,只見那男人沉着臉搖了搖頭,胖子便收斂了神色,畢恭畢敬地退到了一旁。
“師弟,坐下。”逍遙派的那位師兄站了起來,皺着眉向少年搖了搖頭。
少年“哼”了一聲,扭頭狠狠地剜了那夥人一眼,爾後将劍歸鞘,在師兄身旁坐下。
陸遜在一旁樂得看戲喝茶。
叽裏咕嚕說話的那夥人乃是楚朝北面戎狄國人,胖瘦高矮四人是戎狄王庭的“四大天王”,而中間坐着的那位,則是戎狄王休屠耶之子——努爾術。
今日真是熱鬧,七七開閣中兩派勢力都教自己碰着了,陸遜扯了扯唇角,運氣似乎有些太好。
店小二戰戰兢兢地端了兩大盆羊肉,擱在桌上後一溜煙地跑了,四大天王們嘻哈笑着抓起大把羊肉就往嘴裏送。
段瑤皺眉,朝對面啐了一口,不再理會那一桌的野蠻人。他扭頭看向沈風,問道:“師父,那七七開閣到底是幹甚麽?”
“師弟,小聲些。”程玦在一旁低聲呵斥,他搖了搖頭,“少說些話。”
坐在一旁的“托塔天王”聞言,哈哈一笑道:“連七七開閣都不知道,娃娃還沒斷奶罷,哈哈哈!”這話一出,四大天王都高聲大笑起來。
段瑤氣得要拿劍殺他們,被程玦摁在座位上,正憋屈時,忽聽“噗”地一聲輕響,四大天王的笑聲戛然而止。
一陣沉寂過後,“咯喇喇”木頭斷裂的聲音傳來,陸遜擡眼去看,戎狄人圍着的那張桌子從中間斷裂成兩半,斷口齊整,顯然是被劍氣所削。
四大天王吓得面如菜色,他們紛紛扭頭朝逍遙派看去,惡聲惡氣喊道:“誰!是誰動的手!”聲音雖大,但身子卻一步一步往後退。
段瑤樂了,他拍着手叫好道:“師父這招雪落無痕當真了得!我還要瞧,師父再使一招,将蠻子全都殺光!”
四大天王臉都綠了,這才瞧見坐在中央的白須老者。
努爾術擦了擦額頭的汗,他端起酒壺朝逍遙派那邊亮了亮,朗聲道:“萍水相逢,在下敬前輩一杯。”
沈風頭都沒轉一下,他夾了塊花生粒放進口中,細細咀嚼完咽下,爾後拈了拈須發沉聲道:“七七開閣乃江湖大事,你們還小,不知個中緣故,實屬正常。”
段瑤聞言說道:“師父你為我們講一講,講了我們不就知道了?”
沈風瞧着甚是嚴厲,其實對自家門派弟子慈愛得很,聞言他微微一笑,伸手彈了彈段瑤的腦門兒,斟酌半晌,開口道:“靖安元年,剛登基不久的明宗皇帝遍搜天下武功書籍,雕版印刻。這校對勘驗的任務委派給了當時的大将軍陸文英,由于書籍龐雜繁複,陸文英生怕出了錯,皇帝惱了要殺他的頭,于是将每一部書籍都細細看一遍、練一遍,這才敢送去印刻。久而久之,他學會了江湖百家之長,并自創出了一套絕世武功,稱為‘百曉獨孤劍法’。 ”
“适逢北方戎狄南犯我楚,陸文英校驗完書籍便領了兵北上禦敵。他武功蓋世,沙場上以一敵千百,殺得戎狄人聞風喪膽,都稱其為‘鬼将軍’。陸文英大敗戎狄,班師回朝,明宗皇帝大喜,于聚賢閣設宴款待。”
“宴會上,皇帝問陸文英想要什麽賞賜,陸将軍搖了搖頭,言只想解甲歸田,回平江安享晚年。”
聽到這,段瑤搶聲問道:“那皇帝答應了麽?”
“自然是答應了。”沈風說道:“陸文英攜家眷歸鄉,在平江修了座小宅。他臨死前,将自己排兵布陣之法,以及那套百曉獨孤劍法撰寫成了兩大卷書,藏于陸家祠堂天一閣中,并命當世‘神匠手’王十三郎打造了一副琉璃伏羲鎖将書卷鎖了起來。”
“琉璃伏羲鎖一共分為八塊,只有八塊合一才能打開,陸文英命自己的兒子每人各執一塊,叫他們小心看護書籍,并立下族規,本門家眷不許修習百曉獨孤劍法,違禁者逐出陸家,其子孫後代,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世世為娼......”
段瑤聞言吐了吐舌頭,他道:“好惡毒的族規......陸文英為何不教族人修習劍法?”沈風嘆了口氣,道:“百曉獨孤劍法乃絕世武功,陸家族人想修習,江湖上其他人也想修習,大家都想做天下第一,可天下第一只有一個,那麽衆人便要你殺我我殺你,到時候江湖上便永無安寧之日......再者,不讓百曉獨孤劍法出世,也是朝廷的意思。”
“原來如此。确實不該學,學了就要殺人,不好。”段瑤點點頭道。
沈風欣慰一笑,他續道:“百曉獨孤劍法不讓陸家族人修習,可排兵布陣之術卻可修習。陸文英立下的第二條族規:如果戎狄人再犯,陸家家主需将此書交與朝廷,陸家男兒率軍禦敵需義不容辭。家國百姓,陸家子孫要世世代代守護。”
“陸文英交代完這些便撒手歸天,陸家子孫依着他的教誨,世代守護天一閣。就這麽相安無事到了順康年間,誠宗皇帝登基。江湖上不知有誰傳出說陸家有人偷了百曉獨孤劍法私自練習,這一下可不得了,武林各幫各派都湧向平江陸家,要陸家給個說法。”
“陸家當時的掌門乃是‘平江雙鷺’之一的陸紹,在各方壓力下,他最終決定當着衆豪傑的面開閣,向衆人展示書籍安好,并無人偷盜。自那以後,陸家與江湖各派相約,每十年便開閣一次,以穩定江湖。”
“皇帝知道此事後甚是不悅,認為陸家每十年便召集天下門派一次,目的是要做無冕之王,陸紹無奈,便與皇帝立下了一個約定:每逢開閣之時,陸家家主之子需嫁入皇族,或是入宮為妃,或是嫁給王爺,總之陸家家主之子必須出嫁一位......”
聽到這,段瑤拍手打斷道:“啊,那今年七七開閣,陸家家主陸峰僅有一兒子......難不成要陸遜陸少主易弁而釵,嫁入皇族麽?”
這話一出衆人臉色均是一變,沈風臉色也頗為嚴肅。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要親自南下,陸遜乃陸峰獨子,日後是要掌管整個陸家的,若是嫁入皇族,陸府定會亂套,若是不嫁,那便是抗旨不遵,江湖上便又是一場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