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勸解

由于蘇葉秋的身份曝光,整個班級登時就變得躁動了起來。表演老師是老教師,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好奇心都賊重,而且本身就是想要進入演藝圈,向往過明星生活的不在少數。這時候在讓所有人繼續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只會适得其反。于是跟麥秋私底下商量了幾句,幹脆就讓大家随心所欲的問出自己想問的問題。老師的意思是會在最後一天加一堂課,今天就不算課時了。

接下來,表演課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變成了麥秋的個人問答見面會。當然,不想答或者不能答的也不需要回答。

眼前黑壓壓一群人,麥秋本來有點肝顫,不過好在她以前也沒少開會,有時也會主持會議。這次就當是開會吧,一群年紀不大的孩子還是比較好糊弄的。

說也奇怪,如果是私底下問,那真的是什麽問題都有人敢開口。然而當着這麽多人的面,這群高中生又開始面面相觑了。不過很快就有人帶頭,第一個張口的還是單詩文。

“為什麽你說你叫麥秋?蘇葉秋是你的藝名嗎?”

一聽這問題,麥秋旁邊的朱婷婷就想說話,但是剛剛她沖動之下已經給蘇葉秋添了不少麻煩了,這個時候就還是閉嘴得好。只不過她是知道蘇葉秋的本名的,叫蘇豔芬,網上的黑子都這麽叫,她弟參加粉絲反黑組的時候天天臭罵這群人沒眼光,豔芬明明是個質樸又美好的名字!

簡直是腦殘粉,彩虹屁聽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麥秋也沒否認,順便甩個鍋 :“是藝名,蘇葉秋的版權屬于天海公司,我之前的歌曲版權也都是屬于天海,如果想要繼續使用,都需要付費。現在這個名字也挺好聽的不是嗎?麥秋,豐收的時節,風水好。”

此話一出,同學們都哈哈笑了起來。

……

畢竟不是真的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小孩子,麥秋說起話來還是比較圓滑的,同學們都覺得麥秋很有意思,又平易近人。包括之前想要對她敬而遠之的人,也都多了一些好感。

時間還差半小時的時候,老師讓剩下的人繼續自我介紹,自己則把麥秋叫到了一邊“單獨聊聊”。老師都這麽說了,坐着同學們自然也就照做了,都知道這其實是正常程序,凡是上過學的都對這一套無比熟練。

然而不管老師在不在,其實底下的人心思早就不在自我介紹和認人上了,都開始小小聲的說起了麥秋。

“沒想到她真的退圈了。”

“這算哪門子退圈?從左手倒到右手,換湯不換藥呗。”

“你說她為什麽來學表演啊,唱歌不是更容易,最多不走偶像路線了不行嗎?看人家XXX,胖得能裝下兩個蘇葉秋,啊不是,兩個麥秋,也沒說退圈啊。”

Advertisement

旁邊有個臉挺白的男同學左右看看,道:“我聽說,她是為了躲她爸媽還有弟弟妹妹。”

有人不太信:“你怎麽知道的?”

另一邊有人怼了怼他,趴在他耳邊聲音不是特別小的說:“他在電視劇裏客串過戲,還演過男四的配角,跟老師報名的時候說的,好幾個人都聽見了。”

被怼的人一下子恍然大悟,跟着也一臉馴服的表情。

白臉男同學其實聽見了別人說他“小話”的全程,卻也只是嘴角一揚,沒多說什麽,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

“別理他們,接着說。”離得近的女同學催促。

“說到哪了?”白臉男同學自問自答:“哦對,她不光為了躲她爸媽,還有原來的唱片公司。什麽感謝公司培養,全是騙人的,稍微走腦子想想就知道了,天海那麽扣,連一個藝名都不讓她帶走,怎麽可能一分錢違約金都不要就跟她解約了?都是假的,騙粉絲賺口碑而已。”

他分析的有理有據,吃瓜群衆們都覺得十分有道理。

“所以啊,以後我們如果畢業了簽約公司,一定得好好挑選。寧可不簽自己跑龍套,也不能随便簽個吸血公司,分分鐘把你賣了都還不起違約金。”白臉男同學信誓旦旦。

這話引起了同學們的強烈共鳴。

要知道這個年代家境不富裕的學生考進藝術院校的已經很少了,蘇葉秋這種是因為意外才進入了演藝圈,好多專業知識也都是後面陸陸續續補上的。

更多的人是家裏不差錢,可以擁有自己未來的選擇權,對明星這個職業天生抱有好感,并且想盡辦法加入這一行的人居多。講的文藝一點,為了夢想而奮鬥。

白臉男同學就是這樣,而且他家還有這方面的人脈。

就像好多藝人做訪談的時候說的,剛好有了個機會去試鏡,哪來那麽多的機會?不認識服化道或者劇組工作人員,你連面試的時間地點都不知道。網上劇組發布的內容,一大部分是騙人騙錢的,一小部分是真實的。就算這樣,寄過去的簡歷和照片也淹沒在人數的海洋裏了。

同學們聽得心馳神往,白臉男同學當然也不會說自己在選角導演的房間裏見到了城牆一樣厚的簡歷,還有滿牆的精修照片,像電線杆上的小廣告一樣,密密麻麻,看着都有密集恐懼症。這些東西的下場也跟小廣告差不多,最後多數會被丢到垃圾桶裏,沒有任何意義。

就算如此,每一年依舊有無數的男男女女為了“夢想”踏上這條從外面看起來繁花似錦的道路。

——

麥秋以為表演老師會跟她說退學的事情,又或者是在班級注意影響的事情,唯獨沒有想到的是,老師找她來是為了勸她改志願。當然,老師開頭第一句話不是真這麽說的。

“我年輕的時候考遍了所有的藝術類院校,當時坐井觀天,覺得自己特別有才華,”老師微微一笑,有點懷念似的的說:“也好在那時的老師人都特別好,我也比較幸運,哪個學校考的都不錯。”

這可不是簡單的“幸運”就能解釋的,麥秋靜靜地聽。

老師果然有了下文:“所以我當時心氣特別高,什麽都要最好的,就選了我們學校……但是結果我在畢業大戲裏只能演女三號,畢了業之後話劇也都是女二女三。”

她沒說完,但麥秋有點聽出話音了。

“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标,五年,五年之後我一定要當女一號,哪怕是替補,也是達到了目标,”女老師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你要知道,我上學的時候年紀大,畢業已經二十四了,再過五年,那就差不多三十歲了。”

“三十歲的女演員,在當時的環境下,基本沒有再往上的出路了。我也想過,實在不行,我就回老家結婚。”

後半句話老師用的是開玩笑的語氣,就像麥秋之前說的話差不多,只是起個氣氛緩沖作用。麥秋給面子的笑了笑。

“可不到第四年就不行了,當時我母親病了,很嚴重的病,而我當時連一半的住院費都拿不出來……”

老師的聲音有些低沉,時隔多年,這件事依舊在她心上,難以忘記。麥秋不再多說,她聽懂老師的意思了。

“追求夢想是好的,人都有夢想,”老師實事求是又不無惋惜地說道:“但也要看實際,我們學校都是好老師,校風嚴正,出來的也都是好演員。可是現實就是這樣,不是你會演戲就可以當演員就可以養活自己。”

“而且我們學校有規定,在校期間不可以私底下接通告,至少在畢業之前是不可以的。——這麽跟你說吧,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你只是學生,不會有任何收入——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這話我是不會跟他們說的,因為說了也沒有用,但你不一樣,”表演老師拍着她的肩膀:“我說的,你都能聽得懂。”

只有吃過苦的人,才懂得苦是什麽滋味。

“所以,課可以繼續在我們這兒上,但如果報學校,我建議你去隔壁。那裏的話,不管你學的好與壞,都有個出路。好好想想吧,也別給自己壓力太大了,你還年輕。”

說完,老師回到了課堂,麥秋也回到了原位坐下。

同學們仰着頭一邊聽着別人說話,一邊偷瞄讓老師“開小竈”的麥秋,心裏好奇心爆棚的同時,眼睛裏仍舊充滿着希望,天真,以及孩子們的無憂無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