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調戲
李三是個瘸子,他老婆四娘長得很風流,聽說那一身白肉又軟又嫩,男人遇到她,那時蜜蜂見到了糖,死都不想放開。而這個四娘又是個離不開男人的,經常在家裏和人私會,說起來也就是個暗娼。
趙四聽到顧子安提到李三很是驚訝,他沒想到這麽隐晦的事情小侯爺也知道,于此心中更加敬畏顧子安了。不敢隐瞞,趙四答道:“是,我聽那些去過趙四家的男人說,确實是這樣。”。
“你去将那女的找來,讓她去伺候那個算命的”,顧子安思索着,轉而一笑,用扇子敲打着趙四的頭,囑咐道:“若她能從何問語那裏探聽出什麽來,告訴她,就說我說道,我重重有賞。”
“是,我現在就去找李四。”
“嗯。”
而另一個院子的何問語,此刻正拖着昏沉欲睡的腦袋坐在屋裏,她在想一個問題,是洗個澡呢,還是不洗澡。
洗澡吧,她怕暴露了身份。不洗澡吧,對于愛幹淨的她而言,只覺得身上長了虱子,難受得很。想了一會兒,她決定還是冒險的去洗一個澡。
吩咐仆人備水,不一會兒,就聽到一個妖媚的聲音,“先生,水來了。”
聽到這聲音,何問語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先生”,只見一個穿着抹胸的女子袅袅走了過來。在水霧中,她不怎麽漂亮的五官帶着純純的誘惑。這女人大約三十多歲,皮膚白皙,氣質魅惑,雖然臉蛋長得并不出彩,可一身雪白的皮膚給她加分不少。她此刻,就像一顆熟得腐爛的桃子,那甜甜的香味,成熟的味道,對于那些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是四五歲的男人,簡直是極致的誘惑。
何問語相信,若她真是個男的,若她真的有四五十歲了,她一定難以抵擋這樣的極品。
“先生,奴家四娘,特意來伺候先生沐浴。”說着,四娘款步朝何問語走了過去。
看着這妖媚的女人,何問語呆若木雞。
趙四就回來複命時,顧子安已将喝了一盞茶。
趙四說;“侯爺,我回來了。”
“嗯”,顧子安手中拿着一本書,在燭光下漫不經心的看着。趙四回來,他臉眼睛都沒動一下。
Advertisement
趙四繼續說道;“我去的時候,李三的老婆剛好在,我就将侯爺的意思和她說了一下,她聽了高興得很,說難得侯爺用得上她,她這就去找何先生,保證不辱使命。”
“嗯”,顧子安像是完全被書上的內容吸引了,很随意的應付了一聲。
趙四聽了,不知道接下來該說什麽,只能站在那裏候着。
顧子安雖然眼睛盯着書看,其實根本就沒看進去。他的眼睛裏,此刻是另一個世界。
他想了很多的事情,今天的事,趙信的死,還有他那三個未婚妻。很多事情,就像是被安排好的劇目,正在一步一步的上演着。
摸着腰帶上的暖玉,顧子安想起十年前的那個冬天。那年,他還心懷抱負,想要和父親那樣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自小勤奮,即使六月烈日當空,即使大雨傾盆,也不能阻擋他練武的熱情。記得那是一個雪天,他在後院練武。正練着,忽然感覺有人靠近,還沒等他反應過來,眼前就是一黑,然後什麽也不記得了。
等他再次醒來時已經是三天之後了,他迷迷糊糊的聽到老夫人再哭泣,睜開眼睛看到的是老夫人的喜極而泣。之後他才知道,那天他掉進了冰水裏,若不是下人發現了,要不然他早就被淹死了。
顧子安很确定,他不是自己掉進池塘裏的,他是遭受了襲擊。
自那日之後,他就落下了畏寒的病根。這塊暖玉,是老夫人費勁心機弄來的,就是為了給他養身子。
也是自此之後,老夫人不許他在當着外人的面前使用武功,不許再去外面拜師學習,把他養得像只金絲雀。還對外說,那場病損了他的根骨,只怕這輩子都不能練武了。
也是那個時候,顧子安才知道,他們顧家有很多敵人,也很多人不想他顧子安活着。
想到這兒,顧子安狠狠的捏了一下暖玉,目光也越發的冷硬。他絕對不會讓何問語這樣心懷不軌的人進入顧家,至于天命。
哼,和天鬥,其樂無窮。顧子安冷笑一聲,放下手中的書,起身對趙四道;“走,我們去看看這位何先生怎麽享受齊人之福。”
“是”,趙四忽然從顧子安身邊掃過來一陣陣涼氣,他下意識的縮了縮肩膀,不敢靠顧子安太近,又忍不住心裏吐槽,“啊,他家的侯爺怎麽這麽喜怒無常啊。”
作為一個侯爺,作為一個從小有嬷嬷教導皇室禮儀的侯爺,他當然做不來聽牆角這樣的事情。
于是,顧子安大馬金刀的坐在離何問語院子不遠處的石凳上,擡頭示意趙四去聽牆角。
趙四這小子,雖然慫了一點,但人很機靈,這也是顧子安将他留在身邊的原因。
顧子安這麽一示意,趙四就懂了,立馬朝着何問語的房間走去。
看着趙四遠去的背影,顧子安不由得想起了和趙信一天死去的小書童。
在趙四之前,顧子安身邊一直有一個書童。那書童是找顧子安和老夫人精心挑選的。和趙四這個野路子不同,書童的祖上一直是顧家的家臣,書童本人也非常的機靈和忠誠,很得顧子安喜歡。可是,趙信死的那天,書童也死了。死在了去給顧子安拿水的路上,被人一劍封喉。
書童不應該死的,因為沒有人比顧子安清楚,書童的武功有多高。那個殺手,既然能一劍封喉的殺死書童,說明他的武功比書童高了不止一個等級。
顧子安一直想不通,京城哪裏來這麽高的高手。他暗暗查了三個多月,可還是沒有一點頭緒。
書童死後,顧子安并不想再找一個替代的人。培養一個忠誠的屬下,要耗費巨大的精力。顧子安不想再培養,也不有人取代書童的位置。直到顧子安遇到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