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媽,我出門了。"
已是初春的清晨,屆時天還未亮,凡霖秋推着她的自行車出門,站在自家門口,她擡頭看了看天色,與平日一樣,天空是粘稠的墨藍色,她蹬上自行車的踏板,騎往南國一中。
時間很快過去,距離那場大地震已經七年了,當初那個稚嫩的小女孩如今已成為南國一中尖子班的其中一名學生。
騎往學校的路上有不少與凡霖秋同齡的學生,他們穿着校服,背着書包,騎着單車,即使天還沒亮,他們還是撐着困倦,朝同一方向行駛。
街邊有不少的早餐店,店主是比這些學生起得還要早的人,上班族和學生還未醒來時,這些店鋪門口早就冒出了霧蒙蒸騰的熱氣。
不論你是點上一碗牛肉面還是買一個包子,他們總會以最快的速度遞到你的手上。
凡霖秋一邊騎着自行車,耳朵裏單邊塞了一個耳機,裏面播放的是高考英語真題聽力。
"霖秋,你等等我~"
快到學校時,她的身後傳來一道清脆的女聲,霖秋不用回頭,憑着音色都知道叫她的是她的同班同學汪曉琳。
她把剎車手柄輕輕一壓,放慢車速,等待身後的人追上自己,不多時汪曉琳便同她齊平,凡霖秋将自己的耳機摘下。
汪曉琳是個圓臉的微胖女孩兒,她的嘴巴像是櫻桃小嘴,牙齒整齊潔白,說話時的聲音十分甜美,她笑着對凡霖秋道:"你這麽努力,連騎車都在聽聽力,想考清華呀!"
霖秋似乎沒有汪曉琳那麽健談,她的性格要稍微文靜些,但對于汪曉琳的調侃,霖秋嗯了一聲,緊接着又補上一句:“高三了,抓緊時間才是真的。”
兩人還在騎車對話,汪曉琳突然将手裏的剎車一握,她的自行車吱的一聲在霖秋身後停了下來,凡霖秋有些疑惑,也停下車,轉過身看着她。
對方傻笑着看着凡霖秋,指了指面前的一家包子店,“這家新開的包子店好像味道不錯,你等等我!”
汪曉琳二話不說将自己的單車停下,鑽進那包子店買了兩個牛肉包子,出來時她一邊捏着一個,将其中一個遞給凡霖秋。
“吃過了。”
Advertisement
“吃過了也得吃,我一個人吃不完兩個,你吃嘛吃嘛,好吃!”
盛情難卻,霖秋只好接過汪曉琳遞來的那個牛肉包,将它裝進兜裏,兩人随即朝學校門口騎去。
已經步入高三,凡霖秋作為火箭1班年齡最小的學生,兩年前直接從初中部保送至高中部,不用中考,所以初三還沒讀完的她直接就跳級到了高一,高一上冊還沒讀完直接就跳到高二理科火箭班。
班上的同學對于這個比他們小了大概有兩歲的女孩充滿好奇,這個女孩能跟上他們的課程進度嗎?因為他們的課程進度本來就要比別的班快很多,作業量也多,班上随便拎一個學生出來都是要上重點的學霸。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憂是多餘的,這位十四歲的“小妹妹”的實力不是蓋的,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時,她的成績雖然有些落後,但不至于排在最後一名,緊接着高二一年很快過去,如今步入高三的她已經從當初尾巴上的名次脫穎而出,成為老師和學校的重點關注對象。
七點十分,打鈴過後,早自習開始,學生從自己書包裏抽出語文書,開始叽裏呱啦的早讀,就像語文老師說的那樣,我們要将昨日的晦氣在今日清晨及時吐出來!
凡霖秋正讀着她最喜歡的那篇文言文《赤壁賦》,她嘴裏念着:"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讀着讀着,她的腦海裏浮現出粼粼波光與浩瀚星空,仿佛只要再大聲讀一讀,她就會走進書中的世界,觸碰到她心中想象的自由。
年輕的班主任先是站在門口巡視,目光落到凡霖秋的身上,眼神中滿是作為老師的欣慰,他進教室,在她面前停留,他面容溫和的輕輕敲了敲她的課桌。
霖秋擡起頭,那雙清澈幹淨的眼睛與班主任對視,班主任朝教室外頭看了看,他走了出去,霖秋随即也放下課本,跟在他的身後。
教室外的走廊傳來不同班級嗡嗡的早讀聲,像數萬只的蜜蜂不停的在汲取香蜜,年輕的班主任靠在陽臺上,輕聲對凡霖秋說道:
“有沒有想好要考哪個大學?”
凡霖秋對他點點頭。
“四川內還是四川外?”
“四川外。”
班主任扶了扶自己鼻梁上的鏡框,笑道:“有目标就好,暫且不問你想考什麽大學,不過記得到時候把你的錄取通知書給我看。”
說完這話他拍了拍凡霖秋的肩膀,眼神給予了她百分百的鼓勵,霖秋抿着嘴,堅定的對他點點頭,“嗯嗯,許老師,我會的!”
“去吧~”許老師擡起手腕看了看時間,在這個節骨眼上,距離高考已經只有四個月,作為班主任,他一邊要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一邊又不能耽誤學生過多的時間。眼前他面前站着的這個女孩兒,是個悟性強且懂鑽研的好學生,她若能考上心怡的大學,也算是老師心中的一絲安慰了吧。
看着凡霖秋回教室那瘦弱的背影,許老師不禁心頭一酸,聽說這學生是地震中的幸存者,爸爸被壓死了,這些年全是她媽媽一個人照顧她,家裏的擔子全靠她一個女人撐着,母女兩人相依為命這麽多年,也是真的很不容易了。
記得上次家長會,倒是見過她媽媽一面,即使素顏,也看得出的确是個很美麗的女人,但不得不承認,若不是歲月蹉跎,她一定會更加光彩吧。
許老師拉回自己的神思,再次看了看時間,嘴裏默念了一句“時不我待”,匆忙朝辦公室走去......
與此同時,北京。
興許是因為霧霾的原因,北京的天空更加陰沉一些。
林倪的手裏還拿着自己寫好的研究生畢業論文,匆忙行走在醫學部的小道上。
一晃幾年又過去了,如今自己終于學成畢業,只是這份喜悅若是想要分享,還是晚了些……
她穿着黑色風衣,戴着防霾口罩,快速穿梭在偌大的校園,待到校園門口,她攔下一輛出租車,開門時對司機師傅說道:“到第三醫院。”
林倪坐上車,摘下口罩,她全臉露出來後,那司機下意識的從後視鏡看了她一眼,他覺得這乘客竟然長得這般标致,心想莫不是哪位明星?
司機師傅淡定的開車,途中輕聲咳嗽幾句,好幾次想要問,可話還是堵在喉嚨,猶猶豫豫終究沒有開口。
先說話的倒是林倪。
"師傅,聽您這咳嗽,是不是嗓子不太好?估計是慢性咽炎。"
被問起的司機師傅有點不好意思,其實他剛剛一直咳嗽是想問對方是不是拍過戲。可又覺得這樣問是不是不太好。不過這姑娘說得的确對,自己是有慢性咽炎。
"诶,是啊,慢性咽炎,老毛病了。"
林倪坐在後座,她剛才聽司機喉嚨發出來的聲音混混濁濁的,感覺像是有什麽東西卡在他的喉嚨似的,應該是慢性咽炎沒錯了。
"那師傅您可以讓家裏人做些荸荠蘿蔔汁來喝,對慢性咽炎有好處的。還有您平日開車,要是沒事可以用舌尖抵牙齒,正轉十幾次,反轉十幾次,然後将口中津液分三次咽下,這樣堅持下來興許您的咽炎會好很多。"
那司機一聽,這姑娘說話的聲音很溫和,又覺得她也是心腸甚好,司機大哥便樂呵呵的點點頭,終于把自己心頭剛才那絲疑慮說了出來:"姑娘啊,你是不是拍過什麽電影我覺得你長得好像明星!"
林倪愣了愣,覺得司機大哥這是在擡舉自己,只好解釋道:"我沒有拍過戲,我是學醫的。"
"嗬!姑娘你竟然是學醫的呀!是要在第三醫院上班麽?"那司機滿臉驚訝,沒想到這位姑娘看起來如此年輕,倒是能在第三醫院上班了,那可是本市最好的醫院,沒點兒真槍實彈的本事是絕對進不去的。
林倪對于司機的反應只是抿嘴笑了笑,其實嚴格說來她現在還有一陣子才畢業,現在還算一個待畢業的研究生,還沒正式進入工作,離"醫生"這個神聖的名詞似乎還差了一截。
去第三醫院是因為林倪在學校期間便已經在醫院實習,現在作為普外科的一名實習生,能夠得到這一特權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因為她的成績的确很好,院校專業專門推薦的,第二是因為她的爺爺是院長。
不過按照林倪的低調性格,周圍的同事都不知道她的背景,大家都覺得這位實習生做事嚴謹負責,将來一定是一位好醫生。
一路上司機師傅很是健談,林倪耐心的回答着對方的問題,車子很快抵達第三醫院,司機師傅想要給林倪抹個零頭,林倪拒絕了。
她付完錢開門下車,擡頭看了看頭頂上的天空,想起今天出門前空氣指數報告的超标紅色,皺了皺眉頭,将自己的口罩又戴上。
她心想,中國這麽大。應該有些地方此刻的天空是碧空萬裏,纖雲不染的吧。在這大城市生活久了,總覺得對小地方有些向往。
林倪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不多不少,剛好是十點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