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050
上官熙本來都已經要出宮了, 忽然身後傳來小太監氣喘籲籲的叫聲。
“上官大人,留、留步啊!”
聽到這叫聲, 上官熙等人忙回頭,看一個有點眼熟的小太監跑斷氣的模樣, 訝然道,“陛下還有何事吩咐?”
難道之前忘了什麽事?
那小太監看他們終于停下, 總算松了口氣, 恭聲對上官熙道,“上官大人,陛下說請您再回去一趟,有事相商。”
聞言, 上官熙對着裴相等人拱拱手,“陛下相召,那我就先去見陛下了。”
等回到紫宸殿的時候,就看到陛下和敏昭儀說着什麽,看到他進來,就招手道,“愛卿快過來。”
“敏昭儀剛剛跟朕說了件新鮮東西,你快來聽聽。”
怕有什麽緊急事情快步趕回來的上官熙:“……”敢情您這麽急匆匆的叫我回來就是為了聽個新鮮事?
若不是他知道永嘉帝的為人, 怕是要扭頭就走了。
似是瞧見了上官熙的神色, 夢見道, “大人稍安勿躁。”把剛剛和永嘉帝說的重新複述了一遍, 上官熙一聽也顧不得腹诽陛下, 連忙追問。
朝廷培養人不是一朝一夕, 想要加強對縣鄉的控制,更是要心有餘而力不足,天高皇帝遠就是如此。
而夢見說的方法雖然實施起來頗有難度,可是若真的能實施,絕對能加強對縣鄉的了解和掌控。
想到這,上官熙不由的擡頭看了眼夢見,要知道在她所著寫的《國富論》中,一再表示中央集權是大勢所趨,任何人無力更改,因為雖然緩慢,生産力卻是一直在發展,而她本身的無論是之前建議搜尋良種,還是這個方法,顯然都是在推動這個進程。
此女雖然年幼,眼界思路之開闊銳利簡直是生平僅見。
想到這,他也不再計較心裏的那點不平——他可經手儒家教育長成的,男尊女卑是刻在骨子裏的,雖之前大嘆夢見有才,可對她出入紫宸殿仍有不滿,只覺得陛下對她實在是太過優容,可現在他不這麽覺得了。
Advertisement
只是旁聽一次就能想出來如此有用的主意,日後說不定還能想出來更有用的主意。
只要有這些主意,別說她旁聽,就是發言上官熙大人也能接受——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
只要于國有用,是男是女有什麽緊要的?
過了心裏頭那個關,上官熙也不端着了,問清楚了夢見所說的統計方法,又厚顏道,“我反複研讀了《國富論》,對其中的賦稅國債十分感興趣,可仍有不解之處,可否請娘娘解惑?”
沒辦法,國庫不豐,哪裏都要錢,上官熙這個戶部尚書苦啊。
他對裏面所說的提升財政收入方法實在萬分渴望。
夢見看向永嘉帝,永嘉帝做了個愛妃随意的手勢,夢見才答道,“大人想問的是國債和商稅吧。”
“我曾和陛下說過,在良種大規模推廣之前,這兩樣都不可妄動。”
因為現在的經濟體系實在是太脆弱了,這兩樣在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實施。
上官熙不是不知道,可是他不由問道,“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也不是沒有辦法。”
上官熙大喜,趕忙問道,“又何辦法?”
夢見道,“增加財政收入嘛,可以開互市,港口。”
財富可以流通才能錢生錢,讓財富更多,現在有了錢都是放在家中,甚至連貨幣都沒有統一的,很多時候都是以物易物,簡直是簡陋的不行。
上官熙皺眉道,“互市一直有……”
夢見嘆了口氣,想了想對永嘉帝道,“這個說起來太複雜,陛下給臣妾一段時間,我會把我所想到寫成一本書,到時候陛下一看便知。”
她閉着眼睛都能想出來好幾種迅速增加國家財政的方法,可是這方法太超前,現在根本沒有後世的監管方法,她沒想把大唐搞的民不聊生,還是想的妥善一些。
聽她如此說,無論是永嘉帝還是上官熙都精神一震,看着夢見帶上了期待之色,“準。”
說完之後,永嘉帝又道,“若是需要查閱什麽古籍,愛妃盡管開口。”
上官熙也道,“若是娘娘有哪裏需要微臣,也盡管開口,微臣絕不推辭。”
雖這書還沒影子,可上官熙仿佛已經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所以在裴相再次在私下埋怨陛下實在不該讓敏昭儀出入紫宸殿,上官熙的态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話說的,娘娘有大才,若是埋沒于後宮豈不是可惜?”
“這江山是陛下的,陛下也沒有說讓娘娘入朝為官,這有什麽好說的?”
裴相目瞪口呆,險些覺得自己耳朵聽錯了,這是上官熙?
……
夢見想了許久,幹脆的為新書起了一個更幹脆直白的名字——《政治經濟學》。
在書中第一卷 先是詳細論述了發展經濟的作用性,只有經濟發展,財富流通,才能進一步的推動生産力解放,國家也能從中得到更多的財政收入。
只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靠國家機構賺錢完全輕而易舉的賺錢。
夢見在書中詳細的論述了一個可行的操作方法,比方說和北方草原諸部的互市,完全可以空手套白狼的通過商人建起來,他們主要出土地,出管理人員,就能從中收到豐厚的商稅,北方市場太小,西域那邊的市場更為廣闊,他們對東方的絲綢,瓷器都強烈的渴望。
在最後她論述了貨幣的重要性,統一貨幣意義重大,甚至用上了《貨幣戰争》中的一部分觀點,只要讓所有人乃至周邊諸國習慣用大唐推行的貨幣,他們掌握着鑄幣權,就完全可以全國的割韭菜,他們“注水”,等于向全國的富豪權貴征收了一次鑄幣稅。
現在大唐絕對是最強盛的國家,既然如此,他們甚至可以用經濟來一定程度的控制附近的國家。
這些觀點她當初在《國富論》中也點了一下,只是并不詳細。
可想永嘉帝看到這本書是如何的驚為天人!一拿到就挑燈夜讀起來,只睡了兩個小時,再爬起來的時候神采奕奕,有種想提前下朝,把夢見叫過來,把自己的疑問全都解決的沖動。
幸好他理智還在,不過就算這樣,剛剛下朝,永嘉帝就道,“上官愛卿随朕來。”
裴相等人覺得,陛下召上官熙的頻率是不是太高了?正要問上官熙是否有大事發生,就看上官熙眼前一亮,撩起長袍,就朝着陛下追去,半點沒有在意形象。
兩個人直奔紫宸殿,永嘉帝把熬夜看完的書遞給上官熙,“愛卿先看。”
上官熙家世不顯,能坐到這個位置,全靠他自己,他是當年的狀元郎,也是遠近聞名的神童,看書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他嘩啦嘩啦的翻着書,仿佛回到了當日熬夜苦讀《國富論》的時候,只覺得著書人字字珠玑,句句精妙,讀到某些觀點,心潮澎湃,恨不得拍案而起。
這本更是如此,讓他醍醐灌頂,心中不自覺的充滿了豪情,迫不及待的要大幹一場。
等看到最後一頁,上官熙眼中酸澀,可他顧不得,拿着書對夢見一拜,“常言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現在微臣終于體會到了這種心情,娘娘當真厲害。”
他讀到時就是原來還能這樣?能這般?
他此時是真的可惜夢見不為男兒,若是有她,國庫何愁不豐!
上官熙想把這本書帶回去細讀,永嘉帝當然不樂意,他其中還有些觀點還想和夢見讨論,“朕已命人謄抄,愛卿明日再來拿謄抄本吧,回去想一想如何在我朝實施。”
等上官熙戀戀不舍堪稱一步三回頭的走後,永嘉帝問夢見,“如何想到這舉措?此法真的可行?”
他對西域和南邊的諸小國暫時沒有什麽想法,北邊的突厥和草原諸部才是心腹大患。
所以看到夢見所寫的用貨幣、經濟一定程度的操縱小國立刻想到了如何用在那裏。
夢見道,“可行當然是可行的,不過這還是無法解決根本矛盾。”
草原根本不适合種植,所以無法自給自足,人口發展到一定程度,他們就是為了養活更多的人口也是為了消滅一定人口保持部族的發展,都要南下侵略。
解決不了這個矛盾,戰争就必不可少。
而解決這個方法就是他們這邊初步擺脫脆弱的小農經濟,有了足夠的糧食,商業也足夠發達,通過手工業等來消化對方的過剩人口,再通過經濟來影響他們的內部發展。
“如果要快速一點,也不是沒有辦法。”
當初工業革命時,英法是如何控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的?比起來人口,他們不占優勢,就算有槍,也不能把所有人都殺了。
那就是分而治之,激化民族內部矛盾,讓他們自己撕咬,自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再具體一點的方法就是印度的高等姓還有低等姓氏的劃分,種族矛盾一旦種下,絕不會輕易消除。
只是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而且大唐也不能形成完全的武力壓制。
夢見本身也不是太贊同這種方法。
而永嘉帝是若有所思,還帶着一驚詫之意,能想出來這種計策,證明她絕非純白無瑕一片,當然永嘉帝一點都不在乎她到底是黒的還是白的,可想出來這等主意的夢見卻道,“普通人何辜?”
真的這麽實施,死最多的不可能是那些草原大貴族,而是普通人,如果真的到萬不得已,夢見當然會狠得下心。
夢見道,“這本就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既然如此,不如選一個永絕後患的陽謀。”